《2023年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名称1、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实验材料烧杯(透明杯)、水槽、食盐、沙、面粉、高钵酸钾、砂糖、搅棒、漏斗、滤纸、 铁架台、角匙等实 验 方 法 和 过 程1、取一小匙食盐,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透明杯内用搅棒轻轻搅拌,观测食 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2、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透明杯内,用搅棒轻轻搅拌,观测面粉在水中的 变化。3、用滤纸过滤混合在水中的沙、面粉、食盐溶液,观测沙和面粉和水分离开了,盐、 水却没有分离。4、在两个透明杯里各装半杯水,分别放入儿小粒高钵酸钾和砂糖,用搅棒轻轻搅拌, 观测高锌酸钾和砂糖在水中的变化o实验现象1、食盐、砂糖、高铳酸钾等在水中溶解了。2
2、、沙、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能用滤纸把沙、面粉从水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来。名称2哪块肥皂溶解得快材料肥皂、玻璃棒、玻璃杯、热水、冷水、小刀、水槽等实验 方法 和过 程1、把大小和形状同样的两块肥皂同时分别放入半杯水中(50亳升),其中一 杯用玻璃棒搅拌,另一杯静止不动(不搅拌),观测比较它们的溶解速度。2、把大小和形状同样的两块肥皂,把其中一块切碎,同时放入半杯水中(5。亳 升),观测比较它们的溶解速度。3、把大小和形状同样的两块肥皂同时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测比较它们的 溶解速度。实验 现象1、搅拌比不搅拌溶解得快。2、小的比大的溶解得快。3、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名称3加快糖块溶解的方法
3、仪器糖块4粒、秒表、食盐、汤匙、水槽等方法 和过 程1、糖块溶解的方法含在嘴里不动用舌头翻动搅拌把糖块咬碎又咬碎又搅拌2、体验糖的感受和溶解所用的时间3、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先想出一些也许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再一一验证这些方法是否真能加快食盐的溶解。六年级学生实验报告单1、实验课题:常用工具的使用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实验器材:克丝钳、开瓶器、剪刀、螺丝刀、钉锤等。实验原理: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可认为我们做吟不同的事情。实验环节:1、教师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让学生概括出它的使用方法。2、教师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让学生概括它们各自的使用方
4、法。3、要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看看是用螺丝刀还是用钉锤省力?实验现象: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有些不同的作用。实验结果:1、用克丝钳能容易地将一根细铁丝夹断。2、用开瓶器能容易地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能容易地把一张纸剪碎。3、要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应使用钉锤最省力。备注:实验时应注意安全。2、实验课题:杠杆的研究实验目的:通过做杠杆尺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实验原理: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改变。实验环节: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一方面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 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
5、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在 一种什么状态?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测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 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实验结果:1、力点距支点距离与重点距支点距离同样远,且力同样大时,杠杆尺平衡。2、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3、实验课题:轮轴的研究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轮釉特点,从而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轴粗细相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钩码、线、铁架台。实验原理:在轴的大小
6、一定期,轮越大越省力。实验环节: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 平衡。实验结果:1、学生发现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2、对比两个轴大小相同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学生会发现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实验现象:在轴的大小一定期,轮越大越省力。备注:要注意分清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4、实验课题:滑轮的研究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分别结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实验器材: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实验原理:定滑轮可以改变
7、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实验环节:1、用铁架台作支架,把一个可以转动的轮子固定在支架顶部,用一根细线当升旗绳,用 纸做一面旗帜固定在细线上,当向下拉动绳子时,观测旗帜会如何?2、在绳的一端挂上重物 (专制马),试一试,在绳的另一端挂儿个钩码能平衡3、将细绳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 在支架匕右端用手拉着,将钩码挂在滑轮架的钩匕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 滑轮。实验现象: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实验结果:1、旗帜会随着绳子上升,这说明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发现两端的钩码数是相 同的,由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3、发现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备注:可以用橡筋代
8、替测力计进行测量。5、实验课题:斜面的作用实验目的:通过科学实验,收集证据,使学生结识到斜面的省力原理。实验器材: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实验原理:斜面越长越省力。实验环节:1、将一块木板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把不同的重 物分别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提高,观测用多少力? 2、还用那个木 块支着,换用其他长度的木板搭一个斜面,选择一个重物,沿着这些长度不同的斜面逐个拉上 去,分别观测用了多少力?实验现象:斜面越长越省力。实验结果:1、发现物体不管是有轮子的还是没有轮子的,是大的还是小的,表面是粗糙的还是光 滑的,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
9、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2、发现木板越长,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称 于坡度为9 0度,一点都不省力。备注:注意沿斜面向上拉重物是否省力,要与垂直提起重物时用的力相比较才干知道。6、实验课题:电磁铁的磁力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它与串联电池的数 量、线圈的圈数等有关系。实验器材:电池、漆包线、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实验原理: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显和缠绕圈数,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实验环节: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测吸起大头针的数量。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
10、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测吸起大头针的数量。实验现象: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量和缠绕圈数,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实验结果:1、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2、缠绕圈数多 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备注:电磁铁的磁力强度是由四种因素决定的。7、实验课题: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研究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后,可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实验器材:硬纸条、祛码、瓦楞纸等。实验原理: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可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实验环节:1、学生准备两个文具盒,中间放一张硬纸条,看看能承受得起几个祛码?2、把这张硬纸条弯折成“V
11、”、L”、U”、T”或“工”字形后,再看看能承受 得起几个祛码?实验现象: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后可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实验结果:1、“一字形”硬纸条只能承受得起一个破码。2、把这张硬纸条弯折成“Y”、L”、U”、T”或“工”字形后,可以承受得起 两个或三四个祛码。8、实验课题:放大镜下的发现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实验器材:放大镜、报纸、书本、树叶实验原理: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像放大。实验环节:1、用放大镜观测树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2、用放大镜观测报纸、书本,把看到的记录下来。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观测到的物体比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更大。实验结果: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
12、9、实验课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多少倍。实验器材: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布、纸、邮票实验原理:通过观测、记录和测量,可以算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实验环节:1、 把放大镜放在有格的纸上或放在书上,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2、用放大镜观测布、邮票的某部分,并把观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看看它能把物体放 大多少倍。实验现象:同一放大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一定的。实验结果:通过观测、测量和计算,算出了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1 0、实验课题:用放大镜观测晶体实验目的:了解白糖、食盐等晶体的形状如何实验器材: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玻璃片、放大镜实验原理:在放大镜下能更清楚地看到晶体
13、的形状。实验环节:1、 用放大镜观测向糖,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2、 用放大镜观测碱面、味精,并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3、 制作些较浓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待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测它们留 下的痕迹,看看乂是什么样的。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像雪花,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 金字塔。实验结果:每种晶体的形状都很规则。1 1、实验课题:自制显微镜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 力。实验环节: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2
14、、用挂历纸卷成纸筒。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实验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长了12、实验课题:观测月相实验目的:通过对月相的观测,使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养成长期观测的习惯。实验器材:黄色彩纸(每组十五张)、剪刀(每组一个)实验原理: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形状。实验环节:1 .对月亮在一个月内的变化进行观测并记录2 .根据记录用剪刀剪出不同时间月相的样子3 .制作月相规律图实验现象: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 十二左半
15、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实验结果:月相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13、实验课题:“环形山”成因模拟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对“环形山”的成因进行猜测,养成学生科学的思考问题的 习惯实验器材:沙子(每组若干)、注射器、胶管(每组一套)、重球(每组一个)、学生自 己准备的用品实验原理:环形山是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留下的。实验环节:1 .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2 .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此观测现象3 .用重球砸向沙堆,观测现象并记录实验现象:注射器中的水会穿出沙堆,形成火山状;重球砸向沙堆,沙堆会出现类似环 形山的凹坑。实验结果: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
16、凹坑。现象通过搅拌、咬碎(小的)溶解快。名称4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材料食盐、搅棒、塑料小匙、玻璃杯等方法和 过程取一小匙食盐倒入水中(50毫升),搅拌几下,盐溶解了再加一小匙食盐,搅拌一 下,盐又溶解了,再加一小匙盐,再搅拌不断地加盐,直到盐不能溶解。现象一杯水里能溶解匙盐。名称 5分离盐和水的方法实验材料饱和盐水溶液、搅棒、蒸发皿、三脚架(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放大 镜、食盐等实验 方法 和过 程1、把饱和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然后观测盐水的变化。(学生 要注意:在水分尚未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否则蒸发皿中的食盐烧焦了影响后 续观测)2、用放大镜观测蒸发皿中的白色颗
17、粒。再用放大镜观测盐粒,比较白色颗粒的 大小、颜色、形状与盐是否同样。现象白色颗粒的形状与盐同样,且也能溶于水。名称6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实验材料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清水、牛奶、醋、雪碧(汽水)注射器、试管、 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实 验 方 法 和 过 程一、观测液体之间溶解与不溶解1、在装有水的玻璃杯里滴几滴酒精,观测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在装有酒精的玻璃杯里滴几滴水,观测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2、在装有水的玻璃杯里滴几滴食用油,观测食用油是否在水中溶解。在装有食用油的玻璃杯里滴几滴水,观测水是否在食用油中溶解。3、用牛奶、醋等液体是否能溶解在水里。二、观测溶解在液体里的气体1、轻轻
18、地打开一瓶雪碧(汽水),用注射器吸1 / 3管雪碧,用一手指封 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观测雪碧有什么逸出。再慢慢地往回 推活塞,观测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2、用一试管装1/ 3的冷水,在酒精灯上加热,观测试管壁上是否有水汽 泡出现,这说明水里有溶解的空气。实验1、水和酒精无限地混溶,且体枳会小于混合前两溶液体积之和。2、水和油不相混溶,油总是在水的上面。现象3、水和牛奶、醋等液体能互相混溶。4、水和气体可以混溶。名称7磁铁的磁性实验材料磁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大头针、小铁钉、牙签、橡皮、塑料尺、纸片、 棉线等方法 和 过1、磁铁能吸引(上述器材)哪些物体 2、磁铁各
19、部分的磁性强弱都同样吗?A 用一根条形磁铁的不同位置吸引曲别针,BCDE程别观测磁铁不同位置上的磁铁有什么区实验现象1、磁铁能吸引铁的物体2、磁铁不同位置吸引曲别针磁针的位置ABC1)E吸引曲别针数量我的发现名称8磁铁的两极材料铁架台、棉线、条形磁铁二块等实验方法1磁铁能指南北一条形磁铁中间用棉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实验多次,磁铁每一次都停在相同 位置,分别指着南北两个方向。2磁铁两极的互相作用将另一块磁铁的一端去靠近悬挂的磁铁的一端,观测悬挂磁铁的现象:悬挂的磁针手拿的磁铁吸引排斥南极(S)S南极(S)N北极(N)S北极(N)注:最佳把图画出来。名称9做一辆磁力小车材料两块条形磁铁、小玩具车、直尺
20、、两个环形磁铁、一塑料棒方法和 过程1当磁铁的N极与磁力小车的S (N)极相愚时; 磁铁使小车开始移动的最大(小)距离是多少?悬挂的磁针手拿的磁铁最大距离最小距离2用两环形 磁铁用一塑料棒 串起来,感受磁 力之间的排斥作 用;推断两个磁 铁的南北极也许 会有几种情况?北极(N)S北极(N)N南极(S)S南极(S)N现象1两磁铁的磁极之间有一股排斥(吸引)的力2两磁极排斥作用有两种名称10做一个小磁铁材料磁铁、小铁钉、钢针、大头针、线、泡沫塑料、水槽等实验 方法 和过 程1小铁钉磁化用一磁铁去吸铁钉,被磁化的铁钉也能吸其他的小铁钉。2做个小磁铁握住磁铁的一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和,反复做2 0
21、 30次。3小磁铁的南北极取一枚磁化后的小钢针,用线把它悬挂起来,等旋转停止后,根据方向判断。用已知磁极的磁铁(磁性不可太强)去吸,根据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 质判断。把磁化的小钢针嵌在泡沫塑料里、浮在水面上,让其自由飘动,停止后同样 根据方向来判断。现象1铁钉能被磁铁磁化。2磁化后的钢针就成小磁铁。3小磁铁有南北两极。名称1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实验锣、鼓、槌子、钢尺(废钢条)、橡皮筋、二胡、音叉、水槽、口琴(钢琴、风琴)、 收录机等材料实 验 方 法 和 过 程1想办法使锣、鼓、钢尺、橡皮筋发出声音,并观测发声物体的特点:研究物体研究方法是发声鼓(锣)压(放几粒粉笔头)鼓(锣)敲(放几粒
22、粉笔头)钢尺弯曲钢尺拨动橡皮筋拉长橡皮筋拨动2观测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又的振。观测音叉在水里的振动。3观测其他物体的振动:听听钢琴、风琴、口琴、二胡等乐器发出的声音,观测它们什么地方在振动。观测收录机喇叭的振动。现象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名称1 2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实验材料漏斗、胶管(听诊器)、碰铃(石头)、水槽、玻璃钟罩、闹钟、两用气筒、铅 笔、纸杯、线、火柴梗等实 验 方 法 和 过 程研究声音是如何传播的:研究方法和物体物体状态是否发声写字桌子土电话纸杯、线、火柴梗听诊器(漏斗、胶管)碰铃水槽钟罩、闹钟、两用气筒现象或论1、唾液能消化淀粉的验
23、证实验:实验仪器:碘酒,滴管,试管,淀粉液、馒头等。实验过程: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中 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摆, 使其均匀混合。将两个试管放入温度为4 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过一会儿,分别往两个试 管中放入一滴碘酒,观测现象。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淀粉液没有变化,没有加入唾液的淀粉变蓝了。实验结论:淀粉碰到碘酒会变成蓝色.2、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的实验实验仪器:水槽、玻璃吸管、集气瓶、烧杯、蜡烛、澄清的石灰水、火柴等。实验一环节:1、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2把瓶盖声上的玻璃片打开一个小II,将燃烧着的火柴慢慢放入
24、瓶内,看到什么现象?这说 明什么?实验一现象:燃烧的火柴熄灭了。实验一结论:呼出的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实验二环节:1、按课本中的装置,通过弯玻璃管吸气,让瓶外空气经石灰水进入人体,石灰水有变化 吗?(没有变化)2通过直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有变化吗?(有变化)这说明什么? 实验二结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概括出呼出的气体中含氧气少、二氧化碳多。推想出人体需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3、凸透镜成像实验仪器: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实验环节:1、将点燃的蜡烛放于凸透镜和纸屏中间,立在桌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 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2、适当调整凸透镜与纸屏
25、的距离,在纸屏上可以看到蜡烛的像吗?像是什么样的?3、研究像的大小与成像的规律是如何的?实验结论:运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1、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2、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3、当凸透镜距纸屏和距蜡烛相等时,形成的是相等的像。4、种子发芽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案,通过验证实验,观测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营养等条件;影响 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是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5、斜面的作用实验实验仪器:简朴机械实验盒、测力计、长短不一的木板、小车、木块。实验环节:1、把小车挂在测力计下垂直提起。记录测力计的读数。2、用短木板搭成个斜
26、面,再用测力计把小车沿着斜面向上拉,观测测力计的读数,记录下 来。3、通过比较可以知道:把小车沿着斜面向上拉,比把小车垂直提起省力。4、用长木板搭成一个高度不变、坡度变小的斜面。再用测力计沿斜面把小车向上拉,观测 测力计的读数,可知所用的力比前次实验的要小。这说明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6、杠杆的作用实验实验仪器:简朴机械实验盒、测力计、钩码。实验环节:在杠杆尺一边挂重物,一边向下用力,提起重物。测量用多少力。量出重物到支 点的距离及支点到力点的距离。观测测力计的读数,记录卜.来。实验结论:当杠杆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杠杆
27、支点到力点的距 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杠杆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不省力 也不费力。7、定滑轮的作用实验 实验仪器:简朴机械实验盒、测力计、 钩码、细绳。实验环节:1、将滑轮挂在支架上,使其成为一个定滑轮,把细绳套在定滑轮的槽中。2、先把代表重物的钩码挂在定滑轮的一端,然后在另一端一个一个地加挂钩码,直到平衡。这是重物的重最和提起重物的力分别是多少?实验现象:重物的重量和提起重物的力是同样的。实验结论: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不能省力;8、动滑轮的作用实验实验仪器:简朴机械实验盒、测力计、钩码、细绳。实验环节:1、用测力计测量1个钩码的重量。2、将细绳套在滑轮的槽中,一端挂在支架上,另一端用手拉着,将钩码挂在滑轮架的钩上, 使滑轮成为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3将用手拉的一端挂在测力计上,通过测力计将重物向上提起,稳定在一定的高度,观测用 多少力?实验结论:动滑轮能省力,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9、齿轮的作用实验实验实验仪器:齿轮实验环节:1、组装齿轮。2、转动齿轮,有什么发现?实验结论:齿轮具有传递动力、改变转速和回转方向的作用。五年级实验报告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