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古诗苑漫步-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部编版).docx
《09 古诗苑漫步-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 古诗苑漫步-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部编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1.综合性学习:你班将开展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请为此次活动写一个主题语:(2)请仿照示例,再补充一种活动形式:A.分门别类辑古诗B.别出心裁品古诗C.(3)猜古诗中的成语。A.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答案】(1)示例:诵读古代诗词,陶冶美好情操 漫步古诗苑,品味中华情(2)示例:声情并茂诵古诗(3)A.心有灵犀 B.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解析】(1)考查活动主题语的拟写。拟写的活动主题语言要简洁,能概括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本题要求为“古诗苑漫 步”的综合性学习拟写主题语,所以主题要与“古诗”相关。示
2、例:徜徉中华诗苑,含咀文化英华。(2)考查设计活动。开放类试题,围绕着与“古诗”相关的主题,适合学生开展,与已有活动名称格式相同 即可。如:绘声绘色讲古诗。(3)考查成语积累。A.“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句中含有“心有灵犀”这一成语。心有灵犀: 比喻情意相通,意念相契合。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中含有“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两个成 语。山重水复:山峦重叠,河流盘曲。形容重重山河阻隔。柳暗花明:形容绿柳成阴、繁 花似锦的景象。也比喻经过一番曲折后,出现新的局面。多指由逆境转变为充满希望、前 途光明的顺境。2.综合性学习八年级(3)班正在开展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
3、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1)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迷人、最惹人遐思的季节。请你根据以下主题,写出相应的古 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既表露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 豪迈豁达的胸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 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 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 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故属于“劝勉安慰”。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所创作的一首诗。该
4、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 景;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的惜别之情。全诗以洗 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落 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并成为流传千古的名曲。故属于“依依惜别工综上,劝勉安慰:;依依惜别:(3)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根据题干“拟邀请校园文学社的王老师为诗集写一篇序言可知,是学生邀请老师,所 以要注意称谓,礼貌用语,说话的目的要表达清楚,语言通顺。示例:王老师,您好,我是八(1)班的小洪,我们现在在学习“古诗苑漫步这一主 题,为了让同学们对古诗感兴趣,真正的感受古诗的魅力,我打算编纂一本诗集,主题为 “
5、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想邀请您为这本诗集写一篇序言,可以吗?9.综合实践活动。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华文 明史上蔚为壮观。班里将进行一次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 题目。【任务一】辑录古诗风花雪月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请分别写出一句(或一联)诗句中有“风呜“月”字 的诗句。有“风,字的诗句:有“月字的诗句:(2)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 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诗集名称:次北固山下一一王湾春望一一杜甫逢入京使一一岑参天净沙秋思一一马致远 【任务二】对话诗人请选择一位你喜欢的古诗人
6、,仿照示例与他展开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示例:刘禹锡,你一生坎坷,风雨中依然高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你的豁达与乐观,鼓起了我前进的风帆。【答案】(1) 示例: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 寒杨柳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2)思乡(思亲、怀人)(3)示例:王勃,你仕途不得志,面对着与好友的离别,吟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比邻”的诗句,给了我积极向上的力量,能够让我勇敢面对人生路上的挑战。李清照,你拥有“沉醉不知归路”的美丽与豪情,面对着人生坎坷,勇敢地吟出“九万里
7、风鹏正举”的理想,你的精神和气度给予我信心和力量。【解析】(1)此题为开放性默写试题。解答时,只要结合日常古诗词积累,写出诗句 中有“风,与“月,字的诗句,且不出现错字即可。含有“风”的诗句,如:1、锦城丝管日纷 纷,半入江风半入云。一杜甫赠花卿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 晓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6、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莺。高鼎村居 含有“月的诗句,如: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2.露从今月白,月 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3月出
8、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4.松月生 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2)考查诗歌的主题、情感意境赏析。解答时,需要根据平日所学诗歌知识作答。 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春望中“家书抵 万金”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中对家乡和亲人的想念;逢入京使中“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 诗人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中“断肠人在天涯”表达了羁旅在外的游子的孤寂和对故 乡的思念之情;四首诗词皆为怀念故乡、亲人类,故可取名为思乡集、怀亲集、乡 愁集、乡情集等。(3)考查句子的仿写。仿写的句子首先
9、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古代诗人,语句表达中要引 用其诗词名句,同时要写出引用诗句所表现的人物的胸襟或品质,还要写出对自己的影 响。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示例:李白,您一生颠沛流离,失败中,您仍然激 昂地吟唱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您的豪迈与坚持,渗入我的血脉,激发 我前行的勇气。1。.综合性学习活动。八年级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活动一:话开场】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整理的古诗在主题活动上展示,请你为主 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不少于40字)(2)【活动二:设项目】请你仿照示例为本次主题班会再设计两项活动。活动一:声情并茂诵古诗活动
10、二:活动三:诗中有画绘古诗活动四:(3)【活动三:写寄语】仿照划线句句式,续写句子,完成诗集寄语。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低回婉转,有的澎湃激昂。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O【答案】(1)示例: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走进古诗苑,我们会被“舌L 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有马蹄”的西湖迷住,会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震 撼,也会被“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神奇所吸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 苑,感受古诗词的不同魅力(2)示例:别出心裁品古诗,下笔有神写古诗(3)示例:有的雍容华贵,有的亭亭玉立。【解析】
11、(1)考查拟写开场白。开场白要紧扣主题,篇幅简短,不可长篇大论;语言 要充满激情。富有鼓动性。活动的开场白对后面的活动主体应该有“点亮”“激发”的作用, 能让参与者激情高涨。所以可适当用一些修辞来烘托气氛。这道题要紧扣“古诗苑漫步”主 题,可以从简介中华诗词的魅力来引入,并注意修辞的运用,以让开场白富有文采。还要 注意语言要有现场感,情感真挚等。示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犹如一首美妙的歌曲唱响 了千年,而诗歌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音符。诗歌没有旋律依然还是她自己,字字句句所包 含的那份情,那份忧伤,让我们的思绪化作流云,畅游在诗情画意的天空里。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苑感受诗歌的魅力。(2)考查
12、活动设计。抓住活动主题“漫步古诗苑 设计活动要易于操作,同时要和示 例中“声情并茂诵古诗”和“诗中有画绘古诗”的结构相同。示例:妙趣横生演古诗,分门别 类集古诗(3)考查句子的仿写。结合示例,后面两句应该是写花的特点,比如“含苞待放”“灿烂盛开”等。示例:有的姓紫嫣红,有的沁人心扉。11.综合性学习你班进行“古诗苑漫步”综合性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请你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安排三项具体的活动。(2)春天是四季中惹人情思的季节。走进古诗苑,你会收获许多咏春的佳句。请你在以 下诗句中,选出两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忽
13、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E.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3)在已选出的两组诗句中任选一组,请从运用感官描写的角度说说诗句是如何描写景 物的,这样描写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1、声情并茂诵古诗2、别出心裁品古诗3、分门别类辑古诗(2)AD(3)示例:选D组。“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两句中,运用了视觉、听觉描 写景物。这里用听到的黄鹏声来反衬涧边青草的幽静,表达出诗人对涧边幽草的喜爱之 情。【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设计语文活动的能力,注意围绕“古诗苑漫步”这一主题,使 用结构相同的短语,还要注意活动要切实可行。如:诗情画意品古诗;一展歌喉唱古
14、诗; 心灵手巧用古诗等。(2)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句的理解和积累。A.描写的是如酥的春雨和刚刚萌芽的春草,写的是初春的景色;B.写的是黄梅时节的雨季,描写的是夏季;C.以春花喻冬雪,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D.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写的是暮春的景色;E.秋风乍起,树叶飘零,大雁南飞,写秋景;故选AD。(3)本题考查从感官角度赏析诗句,任选一句作答即可。如,A组诗句意思是:在细雨 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 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这里运用视觉 描写,写出了细雨蒙蒙,小草若有若无,稀疏、矮
15、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 爱和赞美之情。12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特别是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华 文明历史上蔚为壮观,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含英咀华,领略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风花雪夜,湖光山色,名胜古迹。(1)【宣传活动】为促使活动的有效开展,请为之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编辑诗集】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 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诗集名称:。静夜思(李白)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春望(杜甫)次北固山下(王湾)(3)【积累古诗】请你写出一句带有“雨”或“花”字的古诗,并写明作者和出处。(
16、4)【诵读大赛】八年级语文组准备开展古诗诵读大赛,并向八年级各班学生发布了通 知,请按要求修改。通知八年级各班:为了更好地开展“走进古诗苑”,改善同学们的文化修养,请八年级参加诵读 比赛的同学5月7日下午三点准时到达学校报告厅。八年级语文组A.通知在格式上有一处错误,修改意见为:B.通知中有两处语病,请分别找出,指出病因并提出修改意见。第 句:病因:修改意见:第 句:病因:修改意见:【答案】(1)汲取古诗营养,品味文学芬芳(2)思亲集或思乡集(3)示例: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合乎题意即可。(4) 署名下方加日期(如:2021年5月6日) 缺宾语 在“走进古诗苑”后 面加“活动”搭配不
17、当将“改善”改为“提高”或“提升”【解析】(1)拟写宣传语的要求:须紧扣主题。上、下句必须字数相等,要在20 字以内。有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或者短语。结构相对,但不需要从对偶句的高度 要求。写法应注意:紧扣活动主题来写标语。示例:漫步古诗苑,含英咀华;名篇佳作卷帙浩繁,中华诗篇蔚为壮观。(2)考查学生拟名的能力。作答时要围绕诗歌主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静夜思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断肠人在天涯”表达 了羁旅在外的游子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春望“家书抵万金”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中 对家乡和亲人的想念;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故诗集名称可
18、命名为乡愁乡情思乡集等。(3)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示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春望,作者是杜甫。“夜来风雨声,花落知 多少出自春晓,作者是孟浩然。(4)考查应用文通知的掌握金额句子语病的辨析与修改。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 呼、正文、落款。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 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 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这则通知格式上,缺少日期如,2021年5月6日;句成分残缺,缺少与“开展”相搭配的宾语,在“走进古诗苑”后边加上“活动”。句搭配不当,“文化修养”不能“改善”,可将“改善”改为“提高”或
19、“提升”。诗句。花:,O雨:,O【答案】(1)【示例】中国一直以文明古国著称,古诗是中华文明的最好体现。无论是 唐贤还是今人,都被古诗的魅力所深深吸引,就让我们在古诗苑中漫步,一起体会古诗的 美好吧!(2)【示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解析】(1)本题考查开场白的拟写。开场白,是活动开始之前,主持人用来导入节 目,渲染气氛,调动观众情绪的话。拟写时要注意措辞和气氛的配合,注意要贴合主题。 这道题要紧扣“古诗苑漫步”主题,可以从简介中华诗词的魅力来引入,并注意修辞的运 用,让开场白富有文采。如: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是一朵 瑰丽的文学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9 古诗苑漫步-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部编版 古诗 漫步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语文 下册 知识 梳理 能力 训练 部编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