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新时代应当能够产生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这是新时代向诗人们提出的新课 题。我们急切地向新时代中国诗人发出郑重的吁请: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诗歌的崇高美,是多样化的。在百年中国新诗史上,我们既有呐喊型的崇高,如 郭沫若狂飙突进的诗歌;又有国家情怀和人类意识的勇于担当型的崇高,如王久辛的 抗日长诗狂雪等。这种多姿多彩的崇高“传统”,在新时代应该得到继承和发 展。那么,我们在已有丰厚的新诗崇高传统面前,如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 新诗的崇高精神来?要有始终
2、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以论崇高闻名于世的朗吉弩斯说:“没有任何东 西像真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致崇高。”他强调了 “真”及其“流露得当”对于崇 高产生的必要性。但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那么,到底什么样 的激越情感方能产生崇高的情感?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 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许多诗歌故意淡忘人民,更不会去 “哀民生之多艰”,反而两耳不闻“人民事”、一心只写“自我诗”。这种把“个人 写作”和“宏大写作”二元对立起来的观点和现象比较普遍,仿佛崇高性的“宏大写 作”是非诗的,而唯有欲望性的“个人写作”才是诗的。殊不知,“个人写作”与 “宏大
3、写作”是可以互为借鉴的,从前者出发,可以抵达后者。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崇高是“伟大的心灵的回声”。这就要求诗人努力克 服自我、战胜自我,同时要与自然和传统“竞赛”,而不是臣服于自我和大自然,并 对自我和大自然的细枝末节进行乐此不疲的摹写;也不能对古今中外传统“无主脑” 地模仿,而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要与之对话,乃至对抗,进而超越它们,从而形 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诗艺。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曾经激励过多少爱国民众投身 于中华民族抗战的伟大事业!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曾经鼓舞过多少男女老幼对新 中国的无限热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伟大的诗人必须大公无私、心怀远大志向,必 须统揽全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
4、服务于人民、国家、社会和历史进步,同时具备广 博学识和良好学养,才能写出“第一等真诗”。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扪参历井,沿羊肠逶迤蜀道而上B.春江花月,伫立如霰的江沙之上C.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嵋D.携壶老酒,翘首九月初三的夜空 2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们古韵行吟的临风弄月,飞龙舞凤的斑驳陈迹,自然的山水附丽了浓郁得化不开 的人文色彩。B.他们临风弄月的古韵行吟,飞龙舞凤的斑驳陈迹,为自然的山水附丽了浓郁得化不 开的人文色彩。C.他们飞龙舞凤的古韵行吟,临风弄月的斑驳陈迹,为自然的山水附丽了浓郁得化不 开的人文色彩。
5、D.他们古韵行吟的临风弄月,斑驳陈迹的飞龙舞凤,自然的山水附丽了浓郁得化不开 的人文色彩。语言文字运用。最近,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因为在网络上通过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云科 普”,而广受青少年喜爱,成为了科普领域的新“网红”。在短短五六分钟的科普视 频内,院士们将一个个深奥的科学问题,讲得,生动有趣。他们为了能让知 识基础不同的观众“各取所需”,会录制不同长度的视频,既有面向普通观众的“短 视频”,也有针对专业人士的“长视频”。有人觉得,院士做科普是o实际上,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g 科研的目的,一是要推动社会发展,二是要增加公民科学素质。怎样让大众运用科| 学、了解科学、具有科学精不行
6、|这都离不开科普工作。科学不只是知识,更是一种思 维方式。知识本身会不断更新变化,但科学的思维可以O 2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4、文中画框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 不得改变原意。六、材料作文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为“理想照亮未来”。“七一勋章”获得者、脱贫攻 坚模范、抗疫先进人物、时代楷模、英雄航天员、空中梯队代表、“00后”奥运健儿 等走上讲台,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发愤图强。每个人都要有理想 和追求,理想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但是你都要为之努力、不懈奋斗。读了以上的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7、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800字。不得抄袭、套作。参考答案I、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 “诗歌要照亮社会照亮心灵,就要寻 求诗歌创作中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难以共存的解决之道”曲解文意。由材料二第二段 可知,只是一些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强调个人的体验,忽视社会大生活”,而不是诗 歌创作中存在“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难以共存”的问题,并会导致诗歌不能照亮社会 与心灵的问题。故选C。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以偏概全,由原文“不是 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可
8、知,“诗人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创作的诗歌 就具有崇高美”说法错误;B.推断有误,不仅是对话,更多的是对抗和超越。情感表 达不一致;C.曲解文意,“材料一重在提醒新诗创作者必须避免假大空”错,通 读材料一,应是“提醒新诗创作者力避假小空。故选D。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中心观点是“当下 的诗歌写作要体现时代性和人民性”。A.仅指出新时代诗歌写作在“诗歌与互联网的 联动”方面的变化。B.描述了伟大诗人抱负远大、不畏困难、勇敢搏击的特征。C.强 调了新时代诗歌写作的方向,与材料二观点吻合。D.强调重心是诗人的语言技艺问 题。故选C。4、答案:举例论证,以田
9、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为 例论证诗歌创作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引用论证,引用朗吉弩斯的话,“没有任何东西像真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致崇 高”,强调了 “真”及其“流露得当”对于崇高产生的必要性。对比论证,通过“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对比,论证“个人写作”和“宏大写 作”是可以互为借鉴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开头即提出“新时代诗 歌呼唤崇高美”,这是材料的观点句;接着列举了诗歌的崇高美的多样化,然后提出 问题“我们在已有丰厚的新诗崇高传统面前,如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新诗 的崇高精神来? ” ;接着采用并列式结构,从“要有始终心系
10、人民的激越真情”“要 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两个角度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总结“概言之,新时代 的诗歌写作,既要也要也只有具备如此崇高美的诗歌,才有普遍性和永久性”。可见主体部分是采取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从论证方法看,有举例论证,“田 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曾经激励过多少爱国民众投身于中华民族抗战的伟大事 业!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曾经鼓舞过多少男女老幼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引用 论证,“以论崇高闻名于世的朗吉弩斯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真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 够导致崇高。”;对比论证,“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 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许多诗歌故意淡忘人民,更不会去
11、哀民生之多艰,反而两耳不闻人民事”。5、答案:该诗用大量呼告“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啊啊!我眼前 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具有呐喊型的崇高美。该诗表达了渴望摧毁旧世界、创 造新生活的热情和决心,也是对劳动者和工农大众的颂扬,具有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 和心系祖国的崇高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理解“艺术可 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的含义。这句话可以结合材料二中 “诗人们既要在个性化的语言和个性化的体验上下功夫,更要努力使自己的诗歌写作 保持介入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使之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来理解。“放飞想 象的翅膀”,
12、强调诗歌应该有个性化的体验,应该有想象力,这样才能展现诗歌的艺 术性;而“脚踩坚实的大地”,可以结合材料一中的“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要 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以及材料二中的“诗人应 当有社会良知,有一颗对故乡、祖国、人民的炽热的爱心,保持对时代、社会、人类 的关注”“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近40 年来,不少诗人还坚持着对现实生活的抒写和反映,体现了很好的责任感。他们的作 品对时代进行了深刻的记录,成为时代和社会的心灵信史”等来理解,“坚实的地” 指的就是现实,是祖国和人民;“脚踩坚实的大地”,指的是诗人要心系人民,无私 奉
13、献,深入社会生活,通过新诗表现宏大主题,创造出崇高美。总之,“关注诗歌的 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与注重诗歌的艺术性,是合二为一的事情,不能顾此失 彼”。这句话是强调新诗既要有“个性化的体验和语言”,有艺术性;又要“保持对 时代、社会、人类的关注”。也就是新诗写作的艺术性与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要 合二为一、紧密结合,尤其要注重表现更为广阔深入的社会人生,避免浅显化、庸俗 化。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 “搞音乐的意大利人对梅 花有很好的艺术感受力”错。原文说“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 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搞音乐的意大利人没见过梅花,谈
14、不上对梅花有什么艺术感 受力。故选B。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 “对各自国花深入灵魂的热 爱”错,文中并未说明梅花是中国国花,只说梅花是民族精神的写照。故选C。8、答案:首先,我自己的中文名字中有梅,虽知道其美,却排斥其俗气,赴美之后 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设置了跨文化交流的语境。其次,墨西哥 人,好奇于我的中文名,我从生物学相似性层面把梅翻译成“plum”,让他失望而 归;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抽象地以中国最美的一种花来启发,那人自认为成了 牡丹,我又说及梅是深入中国人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结果老美把它理解成一种美 味;意大利人,“我”从梅
15、的民族精神上来引导他,一幅墨梅让他误解。最后,外 国人对梅花的好奇、不解与误解,表明这种根植于民族精神的梅的存在,非中国人不 能全知全解,表现了外国人与中国文化的隔膜,也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自豪。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结构层次的梳理能力。文章第一段是第一部分,说明了自 己名字的来历以及自己对名字的排斥。“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 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 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 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 文名字”;第二至九段写“我”和一
16、个墨西哥人,一个美国人和一个意大利人淡自己 的名字。“我”告诉莫西哥人“我”的名字是一种花,他追问是什么花,“我突然张 口结舌起来,仿佛记得从生物的相似性来看,梅花翻译成英语应该是plum,就是李 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plum很熟悉, 所以有些失望”;美国人询问“梅花”时,“我”启发他说是“中国最美的花”“很 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墙上,写进诗里”,他开始猜 是“玫瑰”,后来又说是牡丹;“我”又启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 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结果过了几天他跑来说“我找到了 梅,结一种酸酸的
17、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向意大利人介绍梅 花,“梅花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 心”,还弄了一幅墨梅来给他看,结果他说“很像桃花嘛,枯瘦的桃花,还有黑 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最后写“我”与希腊人谈最喜爱的花,“他说他的,我说我 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虽然梅花不是国花,有一点是相通 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最后感慨“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 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 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外国人对梅花的好奇、不解与误 解,表明这种根植于民族
18、精神的梅的存在,非中国人不能全知全解,表现了外国人与 中国文化的隔膜,也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自豪。9、答案:从修辞上,作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来强调梅花对人的多重价值,用比喻把 梅花比成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表明梅花能提升人的境界。从句式上,作 者运用整句来描写不同的赏梅情景,构建起对梅花的全面理解,强调自己对梅花品质 格调的深刻理解,同时整散结合,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适合 于描绘梅花以及和梅花相关的意境;从用词上,作者大量选用四字词和双音节词来 刻画赏梅的情境,节奏明快,铿锵有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题干提示从修辞、句式、用词 等角度赏析。从修
19、辞上:“我怎么能告诉他”“怎么才能告诉他”“怎样还 能告诉他”构成排比,“万木萧瑟,大雪压境,一树独放,傲雪吐艳,那种惊心 动魄的震撼” “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琼枝微绽,那种绝处逢生的沧 桑” “人困于情,辗转反侧,幽梅香袭,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的迷离”,从不同 角度写梅花的多重价值;“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运用比喻手法,把 梅花比成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表明梅花能提升人的境界。从句式上:三个“我怎么能告诉他”“怎么才能告诉他”“怎样还能告诉他”句式整 齐,描述赏梅的不同境界;“那种惊心动魄的震撼”“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 “那种 神魂颠倒的迷离”同样运用整句写出对
20、梅花品质格调的深刻理解,构建起对梅花的全 面理解;同时也有散句,如“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 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这样句式参 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适合于描绘梅花以及和梅花相关的意境。从用 词上,“万木萧瑟,大雪压境,一树独放,傲雪吐艳” “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 若死,琼枝微绽” “人困于情,辗转反侧,幽梅香袭,悄然而去”,构建起梅花的独 特环境或是赏梅的独特心境;“淡云,晓日,薄寒,细雨”“小桥,清溪,明窗,疏 篱”运用双音节词刻画赏梅的情境,节奏明快,铿锵有力。10、答案:D解析:句意:前行十五里,路旁有岔道
21、,勒马从西面向天台山进发,天色逐渐转晴。 又走了十里路,抵达松门岭下。山高路滑,只好舍弃骑马,步行前进。“路有歧”是 一句话,“路”为主语,之前应断开,排除AC。“马首西向天台”是一句话,“天 台”是“西向”的宾语,之后应断开;“又十里”“抵松门岭”是两句话,中间应断 开。排除B。故选:Do11、答案:A解析:A. “表示月”理解错误。原文“癸丑之三月晦”是说“癸丑年三月三十日”, 由此可知,这里的“癸丑”指的是年而不是月,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中的 “壬戌”亦指年。故选:Ao12、答案:B解析:B. “细致描述了国清寺理解错误。文中关于国清寺只提到两处,分别是“适 有国清僧云峰同饭”和“令担
22、夫随云峰往国清寺”,由此可知,文章并没有描写国清 寺的风景。故选:Bo13、答案:(1)睡卧床上,还惦念着明晨登攀峰顶的事,若有缘份则雨停天朗,因为 连日来都是晚上雨后转晴,并没有一天是天亮时晴朗。(2)只是溪流顺台级而下流,弯转的地方被溪湾所遮掩,不能一览无余。解析:参考译文:癸丑年三月三十日,从宁海县城西门出城。天空阴云尽散,阳光明媚,人的心 情、山中的景物,都有喜悦之态。走过三十里路,到达梁煌山,于是停宿于旅舍。四月初一日,早上一直下雨。前行十五里,路旁有岔道,勒马从西面向天台山进 发,天色逐渐转晴。又走了十里路,抵达松门岭下。山高路滑,只好舍弃骑马,步行 前进。从奉化来的道路,虽然经过
23、数重山岭,都是顺着山麓;到这里后,无论迂回、 曲折或临水、登高,都在大山脊上面。雨后新晴,秀美的山色中叮咚的流泉声随处可 闻,反复地变化出新的景观,绿树丛中怒放的红杜鹃花相互辉映,令人忘却了攀登跋 涉的辛苦。又前行十五里路,在筋竹庵里休息、用饭。恰好有国清寺僧人云峰同泉吃饭。他 说:从这条路到石梁,山险岭峻,路途漫长,不方便携带行李。不如轻装前往,而让 担夫将重的行李先担去国清寺等待。我同意他的建议,让担夫挑着行李随云峰先去清 国寺,我则与莲舟上人一起从石梁道上动身前行。走过五里路,翻越过筋竹岭。山岭 近旁很多又老又矮的松树,变形的树干弯弯曲曲,树根松叶青绿秀丽,好像城里人家 盆景中栽种的奇异
24、清秀的松树桩。又走三十多里,才抵达弥陀庵。在高峻的山岭里爬 上爬下,深山里很荒凉寂静,泉水轰鸣,劲风动地,山路上没有其他旅行的人。山路 荒僻而幽长,弥陀庵坐落在群山间的低地上,恰巧处在山路的中途,可以在庵中吃饭 或住宿。初二日,雨才停止。于是越过路上的积水,攀登山岭,溪流、山岩越来越显得清 澈、幽静。走完二十里路,傍晚时抵达天封寺。睡卧床上,还惦念着明晨登攀峰顶的 事,若有缘份则雨停天朗,因为连日来都是晚上雨后转晴,并没有一天是天亮时晴 朗。五更时从梦中醒来,听仆人说,满天都是明亮的星星,喜欢得无法再入睡。第二天,清晨起床,果然见阳光如火光一般闪耀,于是决策向山顶前进。向上攀 爬数里山路,到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泸县 第四 中学 2022 2023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