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北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北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北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北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滑稽(jT)*B.匍匐(比)C.附和(he)D.庇护(bi)炫耀(xuan)灼热(zhao)怂恿(c6ng)诅骂(zhou) *1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殉职(xDn)大相径庭(jing) 狭隘(ai)畏罪潜逃(qiWn) 禁锢(gu)拈轻怕重(nian) 恍惚(huang)参差不齐(cl) )A.坍塌纯粹怪诞不惊兴高采烈B.辨别冤枉神采弈弈畏罪潜逃C.嗔怪庇护杞人忧天生机勃勃D.惩戒 安详 迫不及待 妄下段语3 .给下面语段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白帆远去,夕阳如血,映照着散落的
2、村庄,稀疏矮小的草房子,纵横交错的水流,阡陌相连 的小道,袅娜缠绕的炊烟。生活虽然贫瘠,。每日在大千世界中领略自然光影声色的 变幻,看日升日落,月圆月缺,感受四季流转的景趣。A.所以,童年的乐趣却很丰盛B.但是,童年的乐趣却很丰盛C.况且,孩童时的乐趣还是有的D.同样,孩童时的日子过得也很是枯燥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的信息,约75%左右是靠视觉获得的。B.读书与写作密不可分,一个人写作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是否进行大量阅读。C.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使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D.千百年来,茶文化不仅在中国得到传承和发展,在欧洲的历史
3、文化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诫子书中的“书”是书信的意思,此文一般被认为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家信。诫,有告诫、劝勉的意思。8 .狼是清代文学家吴承恩的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一篇。C.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D.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是众神之首,他的儿子赫尔墨斯是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9 .品析天上的街市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答案:(1) c(2) C(3) B参考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
4、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 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 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 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 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9.【答案】非宁静无以致远,山入潼关不解平,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解析】非宁静无以致远山入潼关不解
5、平(重点字:潼)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 借鉴。1 .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 .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 .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 .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10.【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句意:贼寇们说:“这是个孝子啊!杀他是不义的。”故可断为:贼日/此孝子也/杀之不义。 (2)本题考查内容的分析。结
6、合“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日:老。唯 在诸君!贼日: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句可知,司马芝是一个孝顺的 人,在遇到强盗时,一起赶路的人都丢下年老体弱的人逃跑了,而“芝独坐守老母”;强盗来到 后,司马芝向强盗叩头,拜托他们照顾自己的母亲。这些都体现了他的“孝”。答案:(1)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2)遇到强盗时,司马芝不丢下母亲自己逃跑;强盗来到后,司马芝叩头拜托强盗照顾自己 的母亲。【小题2】【解析】译文:司马芝,少年时是书生,到荆州去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里遇到贼寇,同行的人们都丢下老人 和弱小逃走了,只有司马芝一个人坐在那里守
7、护老母亲。贼寇来到后,用刀逼着司马芝,司马芝 叩头说道:“母亲老了,她的死活就由诸位决定了! ”贼寇们说:“这是个孝子啊!杀他是不义的 司马芝因此免于被杀,推着小车把他母亲拉走了。文言文翻译方法: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 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 译时则删去。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
8、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 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 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 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11 .【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能力。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 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阅读全文,根据第段可以概括出第一件事:任由“我” 将秧苗插乱,从不说“我”;根据第段可以概括出第二件事:带“我”看戏,
9、给“我”讲戏; 根据第段可以概括出第三件事:每次离开他家,都坚持送“我”到车站。(2)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夏天的第一 声蛙鸣”“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都是“我”跟随外公在田间地头玩耍时欣赏体会到的。写出 了大自然的有趣、美好,突出了 “我”童年的快乐。(3)本题考查对文章段落作用的理解。结尾“外公,您看那人间四月正梨花似雪”照应文题“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和开头“又是一年清明到,风一起,梨花便纷纷从枝头落下”,结构 严谨:“外公,您看”用第二人称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外公的深切思念;“人间四月正梨花 似雪”,借助雪白的梨花表达对外公的思念,突出了文
10、章的中心。(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理解。根据第段的“外公是个退伍军人,平日里话很少,有 时他一天下来所说的话,扳扳手指都能数得过来”可以概括出沉默寡言;根据第段的“他就像 一头老黄牛,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整天在地里忙活”可以概括出吃苦耐劳;根据第段的“与 很多观众不同,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可以概括出尊重他人;根据第 段的“每次我离开外婆家时,外公都坚持要送我”可以概括出疼爱晚辈;根据第段的“除了 种地,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戏”可以概括出有自己的爱和喜好。答案:(1)任由“我”将秧苗插乱,从不说“我”;带“我”看戏,给“我”讲戏;每次离开他家,都 坚持送“我”到车站。
11、(2)运用排比修辞,描绘了 “我”跟随外公在田间地头玩耍时,欣赏到了大自然的有趣、美好, 突出了 “我”童年的快乐。(3)照应文题和开头,结构严谨:用第二人称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外公的深切思念;突出了文章 的中心。(4)沉默寡言,吃苦耐劳,尊重他人,疼爱晚辈,有自己的爱和喜好。【小题2】【小题3】【小题4】【解析】这篇文章回忆了小时候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经历。文章首先回忆了自己和外公一起种 稻,一起听戏,给“我”讲传统戏文,每次离开他家,都坚持送“我”到车站,一直到外公去世,“我”还在外地读大学。文章写了外公对“我”的疼爱以及“我”对外公的思念之情。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考点题型(1)读了全文,你
12、认为XX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文中xx的性格特征。(3)对xx的动作、神态进行具体的分析。(4)文中xx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1 .答题方法(1)结合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人物描写细分为: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其 作用就是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2)结合人物相关事件,概括人物性格。作者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 和心理状态,来展现人物的鲜明个性。因此,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事件的分析入手,根据其所 做的事来分析性格特征。(3)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明晰人物性格。要注意对人物性格的评述,褒贬应与
13、作者一致。(4)概括人物性格时一定要本着全面、客观的原则。在概括人物性格时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 语,尽量用到三个以上,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概括。2 .答题公式(1)句子运用xx的描写方法,刻画了人物的性格。(2)从(动作、语言等)可以看出xx是一个(品质、性格)的人。(3) xx是一个(品质、性格)的人。12 .【答案】本题考查图表分析。对同一项目内的数据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半个月进行一次劳动的 学生人数38人,人数最多;从不参加家中劳动的学生人数是2人,人数最少;98个学生都参与了 家中的劳动。答案:半个月进行一次劳动的学生人数最多;从不参加家中劳动的学生人数是最少的;绝大多数 的学生都参与了
14、家中的劳动。【解析】本题考查图表分析。做图表分析题方法:一、看设问,浏览资料;二、比数据,找结论; 三、分析原因,找措施。读图表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题的主要来源,关键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 现差距。13 .【答案】【小题1】西游记【小题2】D【解析】(1)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根据“我不曾同他二人来,一一是我师父因老孙惯打 妖怪,杀伤甚多,他是个慈悲好善之人,将我逐回,故不曾同他一路行走。你是不知你祖宗名姓”, 可以判断出:选文出自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故选:Do(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孙悟空尽管被师傅赶走了,但是在师父有难时,仍然赶回,帮
15、 助师父度过难关,这正体现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答案:(1)西游记D(2)孙悟空被唐僧驱逐回花果山后,并没有真的对唐僧不管不顾,而是在八戒来找他营救唐僧时, 义无反顾前去救唐僧出来,更是将自己与唐僧的师徒关系看作“父子”,这体现了孙悟空忠诚仁 义的性格特征。西游记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 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阅读名著耍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 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 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14 .【答案】我
16、的承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性”,这是诗人的承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爱人的 承诺;“你的一生,我只送一程,你远走高飞,我原路返回”,这是师者的承诺;“活出内在的 美丽”。这是我的承诺。我承诺活出内在的美丽,所以我勇敢地憧憬未来。我很丑,在父亲接过我的第一声叹惜中,就注定了我外在的丑。小时候的我总喜欢躲在角 落里,看着安琪儿的故事,并且幻想着有一天我也能像她们一样,有一张美丽的面容与一对洁白 的翅膀。虽然那只是幻想,但我坚信自己就像一朵平凡的桅子花,躲在绿叶的深处,不断散发芳 香,也会引得蝴蝶的眷顾,让蝶儿看到平凡的自己内在的美丽。我承诺活出内在的美丽,所以我乐观地问候他人。上帝
17、是公平的,他为我关上了一扇门,就会为我打开一扇窗一一我的声音很甜美。我懂 得了每天早晨用甜美的声音,对亲人们说“早上好”,见了父母的朋友,也会甜甜地喊声“叔叔、 阿姨好”。每每这时,他们都会亲切地说:“多么可爱的孩子啊! 那时我就会感到有温暖的阳 光洒在了我的脸上。我承诺活出内在的美丽,所以我热心地帮助他人。上初中了,成绩虽不突出,但我每天都会用灿烂的笑容,去面对每一个与我擦肩而过 的人。看见掉在地上的垃圾,我会跑去捡起来;看到未关紧的水龙头,我会上前拧紧;看到步履 艰难的老人,我会过去搀扶;拾到不属于我的钱财,我会设法归还。我试图用自己的笑容,为每 一颗心灵洒上阳光;我试图用甜美的歌声,让每
18、一个人拥有良好的心情。我承诺活出内在的美丽,所以我真诚地关爱他人。暑假时,爸爸把我带到了一个孤儿院里,我在一棵桅子树旁,发现了一个哭泣的小女 孩,我掏出棒棒糖来哄她。女孩终于止住了哭声,她抬起头,用美丽的大眼睛看着我,说:“姐 姐,你好漂亮!”一阵风吹过桅子树,飘来了一阵桅子花的香味。我摘下一朵桅子花,平凡洁白的花羡 微张,没有牡丹的妖艳,没有梅花的高洁,但当你靠近它时,却能闹到一阵沁人心脾的芳香。这就是我的承诺,如桓子花,用平凡的外表绽放内在的美丽。【解析】本题是半命题作文。“承诺”可以理解为对他人、对自己的“约定”“坚持”等等;“承 诺”可以理解为“保持”“不改初衷”等等。最佳作文应体现出
19、“坚守”“约定”这两个关键词。 题目横线上可以补写人称代词或其他称谓,如:我、他,妈妈、老师也可以填写一个表示性 质特征词语,比如郑重、沉甸甸、暖心。本题有两个写作思路,一是记事抒情,通过生活或 学习中与承诺有关一件或几件小事,表现自己对于承诺的感悟,自己的某种感情。二是议论说理, 以承诺为论题,摆事实,讲道理,向读者传达自己对于承诺的看法和观点,做到以理服人,不能 只是空洞的口号,应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开头引用诗句和网络流行语构成排比,引出本文的主旨:活出内在的美丽,增强了文章语言的气 势和美感。中间运用排比段构建全文,揭示“我”为自己的承诺做出的努力。篇未再次点题,揭 示文章的主旨。街市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天津市 河北区 年级 期末 语文试卷 答案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