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古代诗歌阅读-2023高考语文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14古代诗歌阅读-2023高考语文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古代诗歌阅读-2023高考语文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4古代诗歌阅读【典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宿青草湖杜甫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宿桨依农事,邮签3报水程。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湖雁双双起,人来故北征。【注】邮签:驿馆夜间报时的更筹。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应该写于登岳阳楼之后,系杜甫在晚年漂泊湖湘时所作。B.首联先“洞庭”后“青草”,点明了诗人正身处由北向南的舟行途中。C.颔联写诗人停桨夜宿,驿馆报更之声清晰可闻,烘托出环境的寂静D.颈联写薄冰凌寒,冷气逼人,诗人望云月依稀,不知不觉已至天明。2 .王弼在明象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尾联中湖雁之“象”蕴意丰富,请分析。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2、,完成下面小题。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越中览古李白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注】,澹烟笼日暗神州。【注】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1 .下面对这首诗歌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托物言志,以墙头一枝独自盛开的红杏,抒发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苦。B.诗人行色匆匆,难以驻留,等不及花朵开尽,即刻就要离去,不免生出些许伤感和遗憾。C.尾联诗人联想到长安的杏花,恰恰泄露了他内心的秘密,点出了他的愁怀所在。D.诗篇从眼前的杏花写到往年长安的千万树红杏,两相对比,
3、更显今日凄凉。2 .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落第长安常建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归燕词辞工部侍郎早季林旧垒危巢泥已落,今年故向社前归。连云大厦无栖处,更望谁家门户飞。【注】一作”下第后献主司”。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常诗二、三两句写落第后的心理活动。“耻”字表现了诗人承认失败、不甘心失败的巨 大勇气;“笑”字体现诗人面对失败的乐观洒脱。B. “且向长安度一春”,可想而知,这一春是客居求静,闭门苦读的一春。C.章诗借物抒情,借归燕“无栖处”自喻落第后仕途渺茫、无处安顿的凄凉彷
4、徨的心境。D.这两首都在叙写读书人考场失意,充分抒发了金榜无名的惭愧和失望,表现了无数士人 在仕进之旅中的辛酸苦楚。2.两首诗都写到了举子落第,但二者抒发的情感基调不一样,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临江仙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注此词是宋室南迁,作者在避金兵流寓湖湘逢端午感怀而作。戎葵:即蜀葵,夏日开 花,有向阳特性。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体现了作者流落他乡时的感伤,所以他只能用高声吟咏楚辞来庆祝端午节。B.作
5、者用鲜艳的榴花和鲜红的舞裙对比,表现了对往日歌舞宴会生活的怀念与向往。c.作者借蜀葵向阳的特性,表达了他虽一身伤老但始终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贞之情。D.最后三句写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喟以及凭吊屈原所体现出的怀旧心情、爱国情感。2. “万事一身伤老矣”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 饭否”在情感的抒发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鹃坞飞。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是怀古诗,主题相同,题材近似,都抒发了对古盛今衰的唱叹。B.苏台览古起句的“旧苑荒台”,以极衰飒之景象,引出极感伤的心境。C.越
6、中览古描绘了吴越战争的场景,表达对越王勾践破吴得胜的赞许。D.两首诗分别以“西江月”“鹏鸽飞”等亘古不变的景物来对照变化的人事。2 .两首诗都是览古之作,但写法各有侧重。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提分秘籍】1 .分析景物形象,描摹图景。考生应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景物,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 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歌,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 言力求优美。概述画面时可采用“一幅+修饰语+画面”的格式,比如“描绘了一幅清新秀 丽的江南乡村初春生活画面”。根据诗歌的特点,其中的修饰语往往包括“时间(如初 春)”“地点(如江南乡村)”“景物特点(如清新秀丽)”等。2 .概括分析景物所
7、营造的氛围特点。常见的氛围特点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 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根据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从景与情 的关系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内在联系。答题时不仅要说明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还要答出情 感产生的原因。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还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当然,还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果题干要求概括景物特点或者只问写了哪些景象,考生只需 要提炼出具体景物并简要概括出特点即可。【对点演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云迥
8、,浮天渤懈宽。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注颜钱塘:指钱塘县令颜某,古人习惯以地名称该地行政长官。渤潴:渤海的古称。3 .下面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浩然在诗中刻画的山水形象常常与他本人的气质合而为一,本诗中“钱塘潮”的形象 就与诗人淡泊洒脱的气质一致。B.第一联先声夺人,描述县令暂停公务前往观潮,字面上却写“鸣弦辍弹”,巧妙地以弦 声反衬潮声,使读者感到在江潮的巨大声势下,弦声喑哑了。C.第二联写县衙门内连骑涌出,急速赶到江岸上观潮,进一步渲染气氛。D.第三联描绘钱塘江潮到来的壮丽景象。上句以秋云迥衬托江潮远远而来,下句借浮天渤 海反映潮的浩阔,充分地表现出大潮澎湃动荡的伟力。
9、4 .本诗与宋代潘阖的酒泉子长忆观潮词,被评家誉为咏钱塘潮的“双璧”。本诗是 怎样表现钱塘潮的?请结合本诗分析-。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各题。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徐。飞莲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释:此诗写于745年,李白和杜甫在鲁郡再次相逢。分别之时,李白写下此诗。泗水: 水名。徂徒:山名。此诗是746年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庾开府:指庾信。鲍参军: 指鲍照,均为南北朝文学家,世人并称“鲍庾”。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4 古代诗歌阅读-2023高考语文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古代 诗歌 阅读 2023 高考 语文 毕业班 二轮 热点 题型 归纳 演练 全国 通用 原卷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68874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