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屈原(节选)-教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说课稿.docx
《17 屈原(节选)-教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 屈原(节选)-教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说课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7屈原(节选)【教学目标】. 了解话剧剧本的主要特点,理解对话或独白的作用。1 .有感情地朗诵屈原的独白,理解这段独白的内涵。2 .理解剧本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把握人物形象。3 .体会屈原抨击黑暗、热爱祖国、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加深对主旨的理解。(2)学习本文用象征手法来表现时代主题的写法。1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抓住事物特征展开丰富想象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作者郭沫若、主人公屈原、戏剧知识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加深对主旨的把握理解。1 .学习本
2、文用象征手法来表现时代主题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出示划龙舟及粽子的图片。(出示课件1、2)教师:(出示课件3)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 预设:是为了纪念我国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教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吧。 教师板书课题:17屈原(节选)(出示课件4)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 .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准备。(1)走近作者原文出示:东皇太一庙之正殿各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 教师:同学们,分析一下舞台说明文字,说说其作用。学生:交代了东皇太一
3、庙的各神像的摆放位置、场景的布局、人物及环境,为下文情节的发展渲染了氛围。剧情发生的人物、服装、道具:(出示课件45)原文出示:屈原略略点头,郑詹尹走入左侧门。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 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如无举动 时,则拳曲于胸前。(学生讨论,分析回答。)教师:同学们,分析一下舞台说明文字,说说其作用。(出示课件45)作用:对舞台上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做了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 的呼喊作了铺垫。动作:(出示课件46)原文出示:(命卫士乙)(向湘夫人神像左侧门走入。)
4、(鞠躬)(把面巾蒙上,向卫士)(向风及雷电)教师:同学们,分析一下舞台说明文字一一动作,说说其作用。(出示课件46)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直接展示戏剧情节。表情:(出示课件47)原文出示:(惊异)(迟疑地)(含怒)教师:同学们,分析一下舞台说明文字一一表情,说说其作用。(出示课件47)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用来说明人物的心理,直接展示人物的心理及性格。 四、课堂小结L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习完了,L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习完了,F面请你们概括本文的主题。(出示课件48)(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本文主要写了靳尚和郑詹尹密谋毒害屈原,以及屈原在
5、大殿里的内心独白,塑造了 一个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忧国忧民、坚贞不屈的爱国者形象。作者借屈原遭受陷害后的抒 情独白,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2 .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出示课件49)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预设1:宁愿赴江流而葬身鱼腹,也不愿蒙受尘世之污浊,这就是你,中华大地上坚挺 而自豪的脊梁一一屈原。预设2: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即使不能冲锋陷阵杀敌寇,不能指挥千军万马 雪国耻,也能拿起笔杆,打没有硝烟的战争,为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鼓舞呐喊。3 .我们一起明晰本课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预设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充分表
6、达感情,增强语句气势。(出示课件50)作者运用拟人、呼告、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屈原坚贞不屈、向 往光明的性格特征。如“风!你咆哮吧! ”“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电!你这宇宙中:犀利的剑呀!”这些语句表达了屈原热切地期待借助风、雷、电的自然伟力,毁灭一切黑暗的愿望。而“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等语句,则无比愤怒地对恶神进行了斥责,直接有力地表达 了爱憎的情感。此外,作者还运用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屈原的内心独白具有诗的形式美, 读起来
7、朗朗上口,铿锵有力。预设2:运用象征与夸张的艺术手法,使感情表达既含蓄又浪漫。(出示课件51)首先,作者运用象征手法,赋予本文中的事物以特殊的含义。如“无形的长剑”象征坚 定的信念,“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 义、光明的变革力量。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词句,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含蓄、深沉、 凝练。其次,作者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进行了大胆的艺术虚构,让屈原凭借风、雷、电的翅膀,展开美妙的幻想,飞向光明的境地;也希望借助它们的力量,毁灭一切黑暗。这样就使屈原的 形象显得更加神采飞扬、光辉夺目,表现了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4 .板书设计。(出示课件52
8、)靳尚、郑詹尹密谋烧死屈原与光明同行与屈原(节选)(呼唤风、雷、电:打破黑暗雷电颂I怒斥神祇:抨击昏庸腐朽五、课堂检测,当堂反馈(出示课件53-56)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要求学生巩固。六、知识迁移,拓展延伸.阅读婵娟之死,回答下列问题。(出示课件57-62)1 .了解楚辞。(出示课件63-65) 七、课后巩固,布置作业(出示课件66).请同学们结合分析的人物形象,代入角色进行朗读。1 .课外阅读屈原九歌。【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不断地朗读中感受、领悟人物的内心情感,品味、 欣赏文章语言,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教会
9、了学生边读边思、读后再思、思后再读的 学习方法。但作为戏剧,本文教学未能充分体现其戏剧特征,教学过程中更侧重于对文章内 容的把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遗憾。【课后预习】.利用工具书,疏通天下第一楼(节选)的重点字词句,为学习本课做准备。1 .预习阅读天下第一楼(节选),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把握主要戏剧冲突。2 .预习阅读天下第一楼(节选),品味人物台词,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命运。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预设:(出示课件6)郭沫若(18921978),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等,四川乐山人。1918年开始新诗创
10、作,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 张资平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女神。1924年后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倡 导革命文学。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这一时 期著有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甲申三百年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从事文艺 创作。有郭沫若全集行世。(2)作品介绍教师讲解:同学们,我们来介绍一下这部作品,帮助下面我们学习本课做准备。预设:(出示课件7)全剧分为五场:“橘颂”“受诬” “招魂”“被囚雷电颂课文节选自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3)作品人物教师讲解:同学们,这篇课文介绍了许多人物,下面我来介绍本文的主要人物一一屈原。预设:(出示
11、课件8)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名平,字屈原。出身贵族,曾做过左 徒、三闾(I d )大夫。楚怀王时,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选 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遭靳(j 1 n)尚等人谗害,被放逐于汉北,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 楚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谗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汨罗 江而死。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4)戏剧知识教师:同学们,戏剧是我们初次接触的文学体裁,我们对此知识还是比较陌生的。下面 我们一起了解有关戏剧的知识。预设:(出示课件9-13)定义: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
12、节的一种艺术。戏剧的文学 部分,通称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按反映的矛盾性质和表现手法分:悲剧、喜剧、正剧等 分类按题材和编演年代分:历史剧、现代剧、传统剧、童话剧等-按结构规模和容量大小分:独幕剧、多幕剧按语言表现形式分:话剧、歌剧、舞剧、哑剧戏剧的特点: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剧本的语言要 表现人物性格。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生活斗争,激发观众强 烈的情感反应,从而达到熏陶教育的目的。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 手段是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话剧剧本:剧本
13、是戏剧的文学因素,是供演员在舞台上演出的文学脚本,它是戏剧的 基础,是一剧之本。剧本的组成: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说明组成。剧本的语言: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舞台说明,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 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注意】剧本台词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 明确,要适合舞台表演。舞台说明,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语言应 简洁扼要。(5)写作背景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出示
14、课件14)屈原创作于1942年,此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 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 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作者是“借了屈原的时 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1)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15、16)shang sheng心qi国卷吹笙摇橹超首yuju gong|(j商於麴期三回大夫tang ta hui Xi钱钱整辂污秽屋利shang sheng心qi国卷吹笙摇橹超首yuju gong|(j商於麴期三回大夫tang t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7 屈原节选-教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说课稿 屈原 节选 教案 初中语文 九年级 下册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