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通用4篇).docx
《教育培训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通用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培训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通用4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篇1一、常规筛查。复课后,对进入培训场所的全体员工与学员监测体温和健 康状况,班主任或带班教师每天关注学员的出勤情况和身体健 康状况,做好体温监测、因病缺勤请假、病因追查与登记工作。二、发现报告。开展筛查时,如发现发热症状患者(体温超过37. 3度的发 热者),检查人员应迅速向学校负责人报告,机构负责人需立 即报告卫生疾控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三、患者隔离。患者员工戴口罩马上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学员 应戴上口罩在培训机构内临时隔离,并及时告知家长送医疗机 构发热门诊就诊。在送诊同时做好情况登记、上报工作。四、病例甄别。配合医疗机构迅速做好病例甄别工作,应核查其近期是
2、否 去过重点疫区,有无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接触史以及聚集 性病例接触史,分别按以下程序处置:1、如果有,应立即就地单间隔离,并送属地卫生疾控部门, 由疾控部门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测(核酸)。协助开 展密切接触人员的信息排查与处置,并报区教体局,由区教体 局报告区政府和市教体局。一、机构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必须 人人重视,加强预防。二、班主任和教师发现疫情应该立即报告机构领导,机构 发现疫情要在1小时内上报管理中心,2小时内管理中心应该 立即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教育局。机构要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机构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机构由分管后
3、勤工作 的领导为报告人)。1、法定传染病:(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乙类传 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 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 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 吸虫病、疟疾。(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4)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
4、、 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2、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 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4、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 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 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机构疫 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当机构发现传染病或 疑似传染病病人时,机构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3 )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 腹泻等症状时,机构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机构发生群体性不
5、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机构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一)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组长:尹校长副组长:杨秀峰成员:校医后勤人员政教处学科组长班主任(二)工作任务:(1)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做到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 离治疗。四、严格疫情报告:1、报告方式: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 机构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 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报告,同时,向 教育管理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2、?一旦发生传染病事件,疫情报告人及时向校领导汇报, 召集传
6、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患者 名单、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 报告顺序:班主任(10分钟内)f校领导(30分钟内)组织排 查一疫情报告人(1小时内)一教育管理中心(2小时内)一当 地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3、重大疫情由疫情报告人于1小时内上报疾控中心、教育、 卫生行政部门。五、凡患有传染病的师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 方可上课。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一、工作目标: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 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 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3、建立快速
7、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不发生及在校园蔓延。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 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 强日常检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 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 法管理。在县教委、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成立机构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落实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 作。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 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
8、,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三、机构工作职责1、建立健全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 促各部门的落实情况,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食堂、校园环境、 教室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2、结合学科教学,充分利用板报、校园网、广播等宣传手 段,广泛深入地开展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 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3、严格执行学生缺课登记及请 假制度、机构传染病期间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 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 就诊。4、积极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 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机构教室、食堂
9、、厕所 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5、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 上放心菜。6、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教育管理中心和 上级组织汇报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 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留 样等工作。四、突发事件预防1、切实加强对机构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经常对机构食 堂、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等进行检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 除安全隐患。2、加强机构卫生投入,切实改善机构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3、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机构卫生规范化管理。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病抗病能力(1)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 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
10、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和生活方式。(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和 办报、宣传橱窗、广播电视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 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 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防治食物中 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 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无照、无证商贩的各类食品。(4)认真组织师生开展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供 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五、突发事件的监测和报告: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 包括:重大传染病清、中毒事件、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 以及其他重大疑难和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
11、件。(一)突发事件检测: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 每天班主任统计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并查明缺勤原因。对因 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跟踪观察,根据情况变 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二)突发事件报告:1、严格执行机构重大公共卫生报告 程序,机构一旦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 传染病暴发、医院感染爆发以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相关知 情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用书面形式(或 电话)向管理中心报告,并同时向镇防疫站报告,根据授权向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2、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 谎报突发事件。3
12、、在机构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 日报高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并确保信息畅通。六、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急预案和丰都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的规定,将 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 事件。机构应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别,结合机构的特点,启 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出相应反应。(一)传染病1、一般突发事件:所在机构发现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 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1)立即启动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加强疫情的通报。 (2)加强对接触人群的跟踪管理,做好教室、图书室、食堂、 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工作,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3)严
13、格执行进出入校门的管理制度。2、重大突发事件:所在机构发现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 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 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2)对全体师生 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3)对重大传染 病的密切接触者,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 工作。(4)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5)及时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3、特大突发事件:所在机构或地区发现属于特大突发事件 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4、:(1)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2 )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 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 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3)避免 人群的聚集和流动,暂停一切大型的集体活动,不安排教师外 出学习、参观等。(4)对教室、实验室、食堂、图书室、活 动室、厕所等场所每天进行消毒,通风换气。(5)机构每天 公布校园疫情的防控工作情况。(6)按照上级要求进行相应处 理。4、校内疫情: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 的指导下,开展以下工作:(1 )根据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 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出现一
15、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对班级调整教学方式,暂避免集中 上课;出现一例上述情况的诊断病例或两例以上疑似病例,机 构在报请县教委批准后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或实行 全校停课。(2 )班级或全校停课期间,要指导学生进行适当 的方法进行学习,如机构停课,机构领导和教师要坚守岗位。(3 )重大疫情发生期间,要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心理,维护校园稳定。(二)食物中毒: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 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做好下列工作:1、立即停止食物供应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管理中心并 向县教委、卫生局、县防疫站、镇政府报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培训 机构 传染病 疫情报告 制度 通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