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论(第2版)》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概论(第2版)》习题答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际贸易概论习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 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一、名词解释.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地区)之间劳 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对外 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1 .贸易差额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 的差额。2 .转口贸易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货物的行为。其中,对生产国而言,是间 接出口;对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进口;对第三国而言,是转口贸易。3 .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对外贸
2、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对外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 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的对外贸易值。4 .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与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 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国际贸易货物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 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贸易额与整个世 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5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埋方向乂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 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位置,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口总额、出口总额
3、或进出口总额中 所占比重来表示。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 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位置。6 .国际分工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这种税称为普 惠税。11 .完税价格是经海关审定作为计征关税的货物价格。它是决定税额多少的重要因素。资本主义国家 所采用的完税价格标准很不一致,大体上可概括为以下三种:1.以运费、保险费在内价 (C. I.F)作为征税价格标准;2.以装运港船上交货价(F.O.B)作为征税价格标准;3.以法 定价格作为征税价格标准。12 .海关估价是海关对进口商品的估价。海关估价应以进口商品或相同商
4、品的实际成交价格,而不得 以国内产品的价格或者以武断的或虚构的价格,作为计征关税的依据。当无法按上述的规定 确定时,“海关估价应以可确定的最接近于实际价格的相当价格为依据”13 .非关税亦即非关税壁垒(Non - Tari ff Barr iers, NTBs),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 种措施。14 .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内,对某些商品的 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 准进口,或者征收更高的关税或罚款后才能进口。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进口数量限制的重 要手段之一。进口配额制主要分为绝对配额
5、与关税配额两种。15 .绝对配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达到这个限额后, 便不准进口。16 .关税配额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所规定的配额以内的进口商 品,给予低税或减免税的优惠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关税 配额按商品进口来源,可分为全球性关税配额和国别关税配额。17 .“自动”出口配额制又称“自动”出口限制。所谓“自动”出口配额制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 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时期向进口国输出某种特定商品的限额,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 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18 .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
6、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 币的汇价的一-种制度。在外汇管制下,出口商必须把他们出口所得到的外汇收入按官定汇率 卖给外汇管制机关:进口商也必须在外汇管制机关按官定汇价申请购买外汇,本国货币的携 出入国境也受到严格的限制等。19 .进口押金制又称进口存款制。在这种制度下,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 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人一笔现金,才能进口。这样就加重了进口商的资金 负担,影响其资金周转,从而起到了限制进口的作用。但如果进口商能用存款收据作抵押, 从资金市场得到优惠利率贷款,或者外国出口商为保证销路而愿分担存款金额,进口押金制 的限制进
7、口作用就会减弱,甚至消失。20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为了限制进口所规定的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以及商品包装和标签的 规定。21 .环境贸易壁垒又称绿色贸易壁垒,其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个国家以可持 续发展及保护生态环境为理由和目标,为限制外国商品进I设置贸易障碍的措施;狭义绿色 壁垒是指一个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借口,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供给为目的,对外国商品 进口专门设置贸易障碍的措施。22 .社会壁垒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社会壁垒由社会条款而 来,社会条款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法律文件,而是对国际公约中有关社会保障、劳动者待遇、 劳
8、动权利、劳动标准等方面规定的总称,它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相辅相成。23 .鼓励出口措施是指出口国家的政府通过经济、行政和组织等方面的措施,促进本国商品的出口,开拓 和扩大国外市场。24 .出口信贷是指一国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外国进 口厂商(或其银行)提供的贷款。它是一国的出口商利用本国银行的贷款扩大商品出口,特 别是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商品,如成套设备、船舶等出口采用的一种重要手段。25 .卖方信贷(Suppliers Credit)它是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厂商(即卖方)提供的贷款。卖方信贷是银行直接资助出口厂商 向外国进口厂商提供延期付款以促进商品出口的
9、一种方式。26 .买方信贷(Buyers Credit)它是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厂商(即买方D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其附带条件就是 贷款必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因而起到促进商品出口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约束性贷款(Tied loan)o27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是指各国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厂商或商业银行向外国进口厂商或银行提供的 信贷,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面担保的一种制度。28 .出口补贴是指一国政府在某种商品出口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目的在于 支持出口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扩大出口。29 .商品倾销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在控制国内
10、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 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大量抛售商品的行为。30 .外汇倾销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特殊手段。当一国货币贬值 后,出口商品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商品的竞争能力,从而扩大了出口。31 .保税区(Bonded Area)又称保税仓库区,是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受海关监督的特定地区和仓库, 外国商品存入保税区内,可以暂时不缴纳进口税;如再出口,不缴纳出口税;如要运进所在 国的国内市场,则需办理报关手续,缴纳进II税。运入区内的外国商品可进行储存、改装、 分类、混合、展览、加工和制造等。此外,有的保税
11、区还允许在区内经营金融、保险、房地 产、展销和旅游业务。32 .出口加工区(Export Processing Zone)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港口或邻近港口、国际机场的地方,划出一定的范围,新建和 扩建码头、车站、道路、仓库和厂房等基础设施以及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鼓励外国企业 在区内投资设厂,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制成品的加工区域。二、填空题1、自由贸易;保护贸易2、重商主义;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贸易自由化; 管理贸易政策3、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贸易差额论4、英国5、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6、奖出限入7、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8、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9、美国10、适度
12、贸易保护11、资源;经济发展12、关税;非关税13、幼稚产业;战略产业14、强制性;无偿性;预定15、最惠国税;普通税;最惠国税16、通过征收高额关税17、过境18、互惠;非互惠;非互惠19、财政关税;保护关税20、特别关税;反补贴税;反倾销税21、国内;进口;滑动22、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23、倾销存在;损害存在;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4、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和选择税25、 25 万26、非关税壁垒27、灵活;针对;隐蔽;歧视28、全球配额;国别配额29、优惠性关税配额;非优惠性关税配额30、定额进口许可证;无定额进口许可证;无定额进口许可证31、烟和酒;农产品;武器32、数量
13、性;成本性;混合性;混合性33、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34、卖方;买方35、商品出口;本国出口商;外国进口商36、短期;中长期37、出口商;银行38、政治风险;经济风险39、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40、直接补贴;间接补贴;间接补贴41、偶然性;掠夺性;长期性;隐蔽性42、进口;出口;出口扩大;进口利益43、单边;多边44、综合性;专业性;综合性三、单项选择题1、D 2、B 3、D 4、C 5、B 6、B 7、B 8、C 9、C 10、C 11、C 12、B 13、 B 14、A 15、A 16、D 17、C 18、D 19、D 20、C 21、D 22、A 23、D 24、
14、C 25、 A 26、C 27、C 28、A 29、A四、多项选择题l.BD 2.ABC 3.BDE 4.ABC 5.ABCD 6.ABD 7.ABC 8.ABCDE 9.ABCD 10,ACE 11.BC 12.BD 13.ABCD 14.ABCD 15.BD 16.AD 17.ACD 18.BD 19.BD 20.ADE 21,CD 22.BDE 23.ADE 24.BDE 25.ABCD 五、判断题1.错2.错3.错4.错5.错6.对7.错8.对9.错10.对11.对12对13.错14.对15. 错16.错17.错18.对19.错20.对21.错22.错23.错24.错25.错26.错2
15、7.错28.对29. 对30.错31.错32.对33.错34.错35.错36.错37.错38.对39.错40.对41.对42.对43.错 44.对45.错46.错47.对48,错六、简答题1、什么是重商主义保护贸易政策?其早、晚期的政策有何异同点?保护贸易政策始自重商主义时期的强制性保护贸易思想,各国为维护国内市场的垄断价 格和夺取国外市场,政府通过运用高额关税及许可证制、外汇管制等限制进口措施,防止外 国商品的竞争。其早、晚期的政策有以下异同点:晚期重商主:义与早期重商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早期重商主义采取直接管制金银的输出 人;而晚期重商主义采取管理货物的进出口手段。早期注重微观贸易顺差,即
16、绝对地要求每 笔贸易都应保持顺差;而晚期则注重宏观贸易顺差,主张保持全国总体贸易的顺差,而不反 对个别贸易或对个别国家的逆差。无论早期还是晚期的重商主义,其共同点是二者都强调对外贸易顺差的重要性,都主张 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通过奖出限入,实现贸易出超,达到金银流入、增加财富的目的。2、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保护贸易的理论,就其影响而言,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的理论具有代表性。李斯特(F.List, 1789-1846)是德国经济学家,自1825年出使美国之后,受到汉密尔顿的影响,并亲 眼见到美国实施保护贸易政策的实效,转而提倡贸易保护主义。3、李斯特的保护贸易学说要点有哪些?李斯特的保护贸
17、易学说是在批判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认为,比较成本 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他指出:“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知要重要多少倍。” 他强调一国采取什么样的外贸政策,应首先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不能局限于目前从贸易 中获得了多少利益。他说,从外国购买廉价的商品,表面上看起来是要合算一些,但是这样 做的结果,德国的工业就不可能得到发展,而会长期处于落后和从属于外国的地步。李斯特批评占典派贸易学说忽略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李斯特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程 度,把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 农工商业时期,指出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应
18、采取适合本国经济特点的对外贸易政 策。李斯特所主张的保护贸易,并不是无条件地保护。他提出农业不需保护;一国工业虽然幼稚, 但是没有强有力的竞争时,也不需要保护;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外国竞争者的幼 稚工业才需要保护。4、超保护贸易主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超保护贸易主义主要特点是保护的对象扩大了超保护贸易政策不仅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国内已经高度发展的或出现衰落的 垄断工业。超保护贸易政策保护的目的变了不再是为了培植国内工业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为了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超保护贸易政策由保护转为进攻不再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 张。保
19、护的利益变了由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向大垄断资产阶级。保护的措施多样化它不仅采取关税措施,还采取各种非关税和其他奖出限入的措施。5、“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表现及特点有哪些?贸易自由化是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采取减低关税和放松其他进口限制 以逐步实现国际商品自由流通的政策倾向。大幅度削减关税a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员国范围内大幅度地降低关税。从1947年以来,在关税与贸易 总协定的主持下,举行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各缔约方的平均进口最惠国税率已从50%左右 下降到5%以下。b在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取消关税。如欧洲联盟的关税同盟洛美协定等。c通过普遍优惠制的实施,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20、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进I I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发达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放宽进口数量限制,逐步放宽或取消外汇管制,实行货币自由兑 换,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经济基础雄厚。战后贸易自由化席卷全球,除去美国对外扩张,还有 更重要的原因,诸如生产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国际分工的纵横发展、西欧和日本经济 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它们反映了世界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而历史上的自由贸易则反映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一国资本自由扩张的利益与要求。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FI益加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主要反映了
21、垄 断资本的利益;而历史I:的自由贸易则代表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 求。 战后贸易自由化主要是通过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范围内 进行的。此外,区域性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等地区性经济合作,也均以促进国 际商品的自由流通、扩展自由贸易为宗旨。战后的贸易自由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它实际上是一种有选择性的贸易自由 化。具体反映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贸易自由化程度超过它们,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 部的贸易自由化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农产品的贸易自 由化;机器设备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工业消费品的贸易自由化。战后贸易自由化
22、促进了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6、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及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被保护的商品从传统产品、农产品转向高级工业品和劳务部门。保护措施多样化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 向鼓励出口。从贸易保护制度转向更系统的管理贸易新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的原因经济衰退的打击19741975年和19801982年两次世界性的经济衰退,对西方国家经济是一个沉重打击。 由于各国经济转入低速发展,市场问题更加严重,在各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有关的 产业要求政府加强贸易保护。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自70年代
23、中期以后,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急剧增长,特别是对日本、德国贸易逆差不断 扩大。为了减少贸易逆差,美国一方面迫使对它有巨额顺差的国家对其开放市场,另一方面 自身加强限制和报复的进口措施,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策源地。国际货币关系失调汇率长期失调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贸易保护压力。首先,浮动汇率迫 使贸易商购买期货和“海琴”来保值,增加了交易成本,又引起价格、投资效益和竞争地位 的变化。其次,汇率的过高与过低均易产生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贸易政策的相互影响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靠的加强,贸易政策的连锁反应也更敏感。美国采取了许多贸易保护措 施,它反过来乂遭到其他国家明的与暗的报复措施,使得新贸
24、易保护主义蔓延与扩张。世界 贸易组织形成以后,新贸易保护主义受到抑制。7、适度贸易保护的内涵是什么?(-)适度贸易保护是保护壁垒必须适宜判定一种贸易保护政策是否适宜的标准,是看它所确定的保护壁垒是否符合目前本国 产业和企业的承受力,是否有利于本国幼稚产业和战略产业的发展。(二)适度贸易保护意味着对特定产业的保护有合理的期限这就要求对确实需要保护的产业制定一个具体的保护时间表。在保护期内,有关部门应考虑 制定对它逐步减少保护、迫使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具体计划和实施步骤,并可设立专门机构定 期进行绩效评估。(二)适度贸易保护应是有效保护按照有效保护理论,由于进II商品分为制成品和投入品,对它们的征税方
25、式不同,其保 护效果也不同,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征收较高关税将提高关税对非农产品贸易的保护水平, 而降低最终产品的保护水平。(四)适度贸易保护应是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动态保护适度的贸易保护意味着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出发,对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在 一定时期内提供某种程度的保护和支持:,促进其发育、成长、壮大,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 业。8、中国的适度贸易保护政策框架是什么?中国的适度贸易保护政策框架是:(-)贸易保护手段以关税手段为主贸易保护时可供选择的手段包括关税手段和非关税手段两大类。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 推进,关税手段日益成为主要的贸易保护手段,尤其是发达国家往往以灵活多变
26、的关税手段 为主来达到保护目的。 中国以关税作为主要保护手段,正逐步制定适宜的关税税率,实 现有效保护。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为15. 2%,工业品平均税率为8. 9%至此,中国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的降税承诺已全部履行完毕。另一方面,关税税率也不能过低。在其他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过低的关税会造成国外 产品大量冲击国内市场,造成国内失业增加和国际收支恶化,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以关税作为主要保护手段,正逐步确定合理的关税结构,实现有效保护。(二)以非关税手段作为贸易保护的辅助性措施关税手段虽然在贸易保护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但税率的调整也要经过较为繁琐的立法 程序与手续,并受到有关国际协定的约束
27、,因而较难在税率上进行灵活调整,从而难以起到 较为迅速、直接的保护作用。中国在关税税率日益降低的情况下,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产业 免受外国的过度冲击,以非关税手段作为贸易保护的辅助性措施。(三)中国贸易保护的主要对象是幼稚产业和战略产业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受贸易保护的主要是幼稚产业和战略产业,而非所有产业。主 要是对本国的幼稚产业和战略产业加以保护。对一些幼稚产业(如电子、汽车、飞机制造等 产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如农业、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电子等产业)给予适当 保护,主要通过设置合理的关税结构,达到既保护又引进竞争的目的。9、简述进口税的种类及各自适用的条件。进口税是指进口国海关在外
28、国商品输入时,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是关税中最主要的 一种。进口税主要可分为最惠国税和普通税两种。最惠国税适用于与该国签订有最惠国待遇 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普通税则适用于与该国没有签订这类贸易协定 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最惠国税率比普通税率低,且差幅往往很大。10、试述普惠制的含义、原则及目的。简称普惠制,是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进行长期斗争,在1968年通过建立 普惠制决议之后取得的。该决议规定,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 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这种税称为普惠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
29、的劳动分工。8 .垂直型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 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矿业的分工。9 .水平型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是指发达国家之 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10 .混合型国际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即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11 .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叫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在该 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12 .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科技的场所,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 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各国之间
30、的市场综合组成。13 .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是指企业通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以低于国际市场或别国同类产品的价格, 在国外市场上打击和排挤竞争对手,扩大商品销路。14 .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是指企业通过提高产品的品质性能,改进产品的设计和包装装潢,更新花色 品种,保证及时交货和做好售前与售后服务等办法来扩大商品的销路。15 .补偿贸易补偿贸易是指买方以信贷的方式从卖方购进机器设备、技术工艺、专利、技术秘密、中 间产品等,进行生产后,在约定的期限内,以所生产的商品或其他劳务支付贷款的贸易。 16.世界市场价格世界市场价格乂称为国际市场价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世界市场上形成的市场价格, 也就是某种商品在
31、世界市场上实际买卖所依据的价格。17 .调拨价格调拨价格属于跨国公司所采用的种内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它是指跨国公司为了最 大限度地减轻税赋、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等目的,在母公司与子公司或其各子公司之间相 税。普惠制的主要原则是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所谓普遍的,是指发达国家对来自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所谓非歧视的,是指应使所有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都不受歧视,无例外地享受普惠制的待遇。所谓非互惠的,是指发达国家 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关税优惠,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提供反向优惠。普惠 制的目标是:增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外汇收入;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工
32、业化;加速发展 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11、简述非关税壁垒的特点和种类。非关税壁垒相对于关税壁垒而言,具有以下特点: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在制定和实施非关税壁垒措施上,通常采用行政程序,制定手续比较迅速、制定程序也 较简单,能随时针对某国的某种商品采取相应的限制进口措施,较快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关税壁垒是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提高进口商品成本和价格,削弱其竞争能力,间接地达 到限制进口之目的。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往往不公开,或者规定极为繁琐复杂的标准和手续,使出口商难以 对付和适应。如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等。大大加强了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差别性和歧视
33、性。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包括如下几种:直接非关税壁垒措施进口配额制(Import Quotas System)进口配额制主要分为绝对配额与关税配额两种。“自动”出口配额制(Voluntary Export Quotas)“自动”出口配额制又称“自动”出口限制。进口许可证制(Import License System)进口许可证制是指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才可进口,否则一 律不准进口。间接非关税壁垒措施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National Monopoly in Import or Export)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
34、,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对某些或全部商品的进、出口规定由国家 机构直接经营,或者是把某些商品的进口或出口的专营权给予某些垄断组织。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Discriminatory Government Procurement Policy)国内税(Internal Taxes)国内税是指在一国的国境内,对生产、销售、使用或消费的商品所应支付的捐税。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 (Minimum Price or Import Prohibition)进口押金制(Advanced Deposit)进口押金制又称进口存款制。海关估价(Customs Valuation)海关当局还可以通过人为地提高进口货物的海关
35、估价,来增加进口货物的关税负担,从 而限制外国商品的进I I。进口商品征税的归类(Imported Commodity Classification)进口商品的税额取决于进口商品价格税率的高低。进口商品的具体税号必须在海关现场 决定,在税率上一般就高不就低。这就增加了进口商品的税收负担和不确定性,从而起到限 制进口的作用。新型非关税壁垒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为了限制进口所规定的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以及商 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环境贸易壁垒(Bnvi ronmental Trade Barrier)环境贸易壁垒又称
36、绿色贸易壁垒,绿色壁垒是指一个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借口,以限 制进口、保护本国供给为目的,对外国商品进口专门设置贸易障碍的措施。社会壁垒(Social Barriers)12、为什么许多国家要用非关税壁垒取代关税壁垒作为限制进I I的主要手段?非关税壁垒虽然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就已出现,但到了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 性经济危机爆发时.,它才被作为贸易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盛行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 许多国家仍然实行严格的限制进口措施,但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除了大幅度降低关税外,还放宽和取消非关税壁垒的措施,实行贸易自由化。但是,70 年代中期以来,世界性贸易
37、保护主义又重新抬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竞相采取非关税措施, 高筑非关税壁垒限制商品进口,以抵消由于关税大幅度下降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出现了以非 关税壁垒为主、关税壁垒为辅的新贸易保护主义。13、简述配额的主要种类及其主要特点。()进口配额制(Import Quotas System)进口配额又称进U限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内,对某 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进口数量限制的重要手段 之一。进口配额制主要分为绝对配额与关税配额两种。1 .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s)绝对配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
38、限额,达到这 个限额后,便不准进口。绝对配额在实施中通常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种是全球配额。超过 总配额便不准进口。另一种是国别配额。这种配额是将总配额按国别和地区来分配一定的额 度,超过规定的配额便不准进口。为了区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在进口时进口商必 须提交原产地证明书。实行国别配额可以使进口国家根据它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关 系分配不同的配额。国别配额又可以分为自主配额和协议配额。自主:配额是由进口国单方面 自主地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从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的配额,而不必征得出口国的同 意,也称单方面配额。协议配额是由进口国和出口国政府或民间团体之间协商所确定的配额, 也称双边配额
39、。协议配额是由双方协商确定的,通常不会引起对方的不满或报复,并可取得 对方在配额实施上的谅解与配合,因而,协议配额的实施比较容易。2 .关税配额(Tariff Quotas )关税配额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所规定的配额以内的 进口商品,给予低税或减免税的优惠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二)自动出口配额制(Voluntary Export Quotas)“自动”出口配额制又称“自动”出口限制。所谓“自动”出口配额制是指出口国家或 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向进II国输出某种特定商品的限额,在限 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
40、即禁止出口。“自动”出口配额通常采取协定配额和非协定配额两种形式。非协定配额即不受国际协 定的约束,而是由出口国迫于来自进口国方面的压力,自行单方面规定出口配额,限制商品 出口。协定配额即进出口双方通过谈判签订“自限协定”或“有秩序销售协定”。在协定中 规定有效期内某些商品的出口配额,出口国应据此配额实行出口许可证制或出口配额签证制,自行限制这些商品出口。进口国则根据海关统计进行检查。“自动”出口配额大多属于这一种。14、“自限协定”有哪些主要规定?协定配额即进出口双方通过谈判签订“自限协定”或“有秩序销售协定”。在协定中规 定有效期内某些商品的出口配额,出U国应据此配额实行出口许可证制或出口
41、配额签证制, 自行限制这些商品出口。进口国则根据海关统计进行检查。“自动”出口配额大多属于这一 种。15、外汇管制分为哪几种?其如何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 持本国货币的汇价的 利制度。在外汇管制下,出口商必须把他们出口所得到的外汇收入按 官定汇率卖给外汇管制机关;进II商也必须在外汇管制机关按官定汇价申请购买外汇,本国 货币的携出入国境也受到严格的限制等。这样,国家的有关政府机构就可以通过确定官定汇 价、集中外汇收入和批汇的办法,控制外汇供应数量,来达到限制进口商品品种、数量和进 口国别的目的。外汇管制的方式一般分为以下几
42、种:数量性外汇管制所谓数量性外汇管制,是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的数量直接进行限制和分配, 旨在集中外汇收入,控制外汇支出,实行外汇分配,以达到限制进口商品品种、数量和国别 的目的。成本性外汇管制所谓成本性外汇管制,是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实行复汇率制度,利用外汇买 卖成本的差异,间接影响不同商品的进出口。所谓复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的对外汇率不只有一个,而是有两个以上的汇率。其目的 是利用汇率的差别来限制和鼓励某些商品进I I或出I I。(3)混合性外汇管制所谓混合性外汇管制,是指同时采用数量性和成本性的外汇管制,对外汇实行更为严格 的控制,以影响商品的进出口。16、资本主义国家如何
43、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达到限制进口的作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为了限制进口所规定的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以及商 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这些往往以维护生产、消费者安全和人民健康为理由而制定,有些规 定十分复杂,而且经常变化,往往使外国产品难以适应,从而起到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和销售 的作用。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许多制成品规定了极为严格、繁琐的技术标准。进口货物必须符合这 些标准才能进口。随着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战的加剧,要求进行卫生检疫的商品越来越多,卫生检疫的规定 越来越苛刻。美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输往美国的食品、饮料、药品及化妆品规定,必须符合美国的 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否则不准进口。许多国家对于
44、在国内市场销售的药品,规定了种种包装和标签条例。这些规定内容复:杂, 手续麻烦。许多外国产品不得不重新包装和改换商品标签,因而费时费工,增加了商品成本, 削弱了商品竞争力,影响了商品销路。17、绿色贸易壁室的主要形式有哪几种?环境贸易壁垒又称绿色贸易壁垒,绿色壁垒是指一个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借口,以限 制进口、保护本国供给为目的,对外国商品进口专门设置贸易障碍的措施。绿色贸易壁垒是 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几种。1 .国际和区域性的环保公约.国际区域性的环保公约种类繁多,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 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正案、控制危险废物
45、越境转移及 其处置巴塞尔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及生 物安全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 议程等,无不对国际贸易中不利于环境的因素予以限制,它是形成环境贸易壁垒的国际法 基础。2 .国别环保法规、标准。主要发达国家先后分别在空气、噪声、电磁波、废弃物等污染 防治、化学品和农药管理、自然资源和动植物保护等方面制定了多项法律法规及环境标准。 这些严格的法律、法规和要求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3 .自愿性措施一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准。通过IS014000认证已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4 .绿色补贴制度
46、。主要是因为治理污染费用高昂,在一些企业难以承受投资于新的环保 技术、设备或无力开发清洁技术产品时.,政府采用环境补贴方式予以帮助,这些补贴包括专 项补贴、使用环境保护基金及低息优惠贷款等。5 .绿色包装制度。18、鼓励出口措施主要有哪些?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出口信贷是指一国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 商或外国进口厂商(或其银行)提供的贷款。它是一国的出口商利用本国银行的贷款扩大商 品出口,特别是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商品,如成套设备、船舶等出口采用的一种重要手段。 出口信贷主要有两种。卖方信贷(Suppliers Credit)它是出口方银行向
47、出口厂商(即卖方) 提供的贷款。买方信贷(Buyers Credit)它是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厂商(即买方)或进口 方银行提供的贷款,其附带条件就是贷款必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因而起到促进商品出 口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约束性贷款(Tied loan)。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Export Credit Guarantee System)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是指各国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厂商或商业银行向外国进 口厂商或银行提供的信贷,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面担保的一种制度。出 口补贴(Export Subsidies)出口补贴是指一国政府在某种商品出I I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目的在于支持出I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出口补贴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直接补贴,另一种是间接补贴。商品倾销(Dumping)商品倾销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 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大量抛售商品的行为。外汇倾销(Exchange Dumping)外汇倾销是出I I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特殊手段。当一 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商品的竞争能力,从而扩大 了出口。其他措施除上述措施以外,各国还从其他许多方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