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项目设计总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障性住房项目设计总说明.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萝岗中心城区保障性住房工程位于广州萝岗水西路西侧的燕山村地段,场地西侧山麓开挖长约 417. 2m,高约3.8Um的开挖边坡。本工程场地北部自然边坡坡率约为1: 52: 5,场地南部自 然边坡坡率约为2: 5-1: U边坡坡脚设计标高约为4950. 9米(广州城建高程);工程设计拟削 坡坡率为1:1.0,拟采用分级削坡,削坡后坡顶标高约为5460米。二、场地涉及地层与岩性根据钻探结果分析,上覆土层为人工素填土 (Qml).第四系冲积层(Qa)、残积层(Qel),下 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Y)(具体见附图表:钻孔地质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现从上至下大 体可分8层,自地面
2、向下各层情况如下所述:(1)素填土褐灰色,主要由粉质粘土、少量碎石块组成。碎石块约占515%,最大15cm,结构较松散。 在ZK1ZK38、ZK40、ZK42ZK90钻孔揭露。最薄处为0.60米,见于ZK58号孔;最厚处为12.60 米,见于ZK54号孔,平均厚度为2. 14米。(2-1)淤泥质土灰黑色,饱和,软流塑,含少量有机质,有臭味,局部夹少量粉细砂。在ZK50, ZK52钻孔 揭露。最薄处为L90米,见于ZK50号孔;最厚处为3.40米,见于ZK52号孔,平均厚度为2.65 米。(3-1)砂质粘性土黄褐色,稍湿,可塑。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最薄处为0.60米,见于ZK26号孔;最厚处为
3、11. 30米,见于ZK90号孔,平均厚度为4. 50米。(3-2)砂质粘性土黄褐色,稍湿,硬塑。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最薄处为0. 50米,见于ZK20号孔;最厚处为 8. 90米,见于ZK83号孔,平均厚度为3. 80米。(4-1)全风化花岗岩黄褐色,原岩结构清晰,风化很剧烈,岩芯呈坚硬土状,水浸易软化、崩解。最薄处为0. 50 米,见于ZK64号孔;最厚处为9. 60米,见于ZK44号孔,平均厚度为4. 24米。(4-2)强风化花岗岩黄褐色,风化强烈,原岩结构大局部破坏。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岩芯用手可分断。最薄处为 0.50米,见于ZK13号孔;最厚处为13. 10米,见于ZK89号孔,平均
4、厚度为3.91米。(4-3)中等风化花岗岩灰黄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局部可见少量不规那么小裂隙,局部不规那么裂隙较发育。岩芯呈 柱状、短柱状、局部块状。岩质较硬,锤击声不清脆。三、水文地质条件边坡地下水不发育,无稳定的含水层,仅在填土层埋藏有少量的上层滞水,在基岩裂隙中埋藏 有少量裂隙水;场区相邻无河流经过,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在5.36米至 16. 87米之间,地下水位标高在44. 07米至53. 95米之间。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有关标准判定,在强透水层环境下,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5、。四、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1)萝岗中心城区保障性住房工程(三标)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 计研究院勘察工程(2014.05)(2)萝岗中心城区保障性住房工程(三标)边坡岩土工程补充勘察报告,广州华工大勘察 工程,2018年4月(3)萝岗中心城区保障性住房工程四标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广州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2013. 05)(4)萝岗中心城区保障性住房工程四标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补充勘察)(广州地质勘察基 础工程公司,2017. 1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
6、B50086-2015)(7)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H(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015年版)(10)行业标准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DB440100/T114-2007)(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 50805-2012o(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4)岩土工程治理手册(15)理正岩土分析计算软件(16)其它多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经验
7、五、边坡治理方案5.1、 边坡安全设计等级及使用年限本次治理范围边坡最高约llmo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标准划分, 结合周边的实际情况,确定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使用年限为5()年。5.2、 边坡设计参数根据边坡勘察报告提供的数据,边坡体稳定性及边坡支护设计时所需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值, 采用下表数值。主要岩土层力学参数建议值表1注:带*为经验值。成因类型状态层 号承载力 特征值0(kPa)r(MPa)重度 kN/m3凝聚 力 C (kPa)压缩 模量 E. (MPa)衮形 度量Eo(MPa)力固限力值pa 强锚极限准 土与体摩标cb土 (岩) 体与锚 团体帮 结强
8、展 特征值 八、 (kPa)Q1素填土松散190*/18.0*5大8*/20/Q“淤泥质 土流-软 塑2-160/17.010.55.22. 62/20/Q,砂质 粘性土可塑3-1180/18.420.214.03. 8623.07023砂质 粘性土硬塑3-2220/18.925.819.64. 3649.98028r花岗岩全风化4-1400/20.0*40*25*8文100.512042强风化4-2650/21.0*80*28*10170.420080中等风 化4-3300025.7/3500*/ /350300微风化4-41000081.8/4508005.3、边坡加固措施具体选择边坡主要
9、采用放坡+锚拉格构,无放坡位置且须填土的区域采用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桩板墙支护方案。在墙脚新建盖板沟、坡顶新建截水沟,与道路排水系统连接形成完整的边坡排水系统。5.4、 边坡锚杆施工步骤搭设施工脚手架一人工修坡一放点确定坡面锚杆位置一锚杆成孔一放置锚筋一注浆。5.5、 钢筋於:格构梁施工钢筋聆格构梁施工顺序:测线定位一开挖梁槽一钢筋制安、锚杆头制安一模板制安一浇筑跄一 拆模一养护一锚索张拉及锚头保护。清理坡面后,测放梁槽位置,开挖梁槽,再用1: 2水泥砂浆抹面厚20mm作为垫层,接着绑扎 钢筋,然后立模板,最后施工硅,殓采用现浇杜强度为C30。硅的试块制作质量及试验结果按照国 家有关规
10、范要求来定。六、施工说明及技术要求6.1、 人工修坡对土石方开挖后不稳定或欠稳定的边坡,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特征和可能发生的破坏等情况, 采取自上而下、分段跳槽、及时支护的逆作法或局部逆作法施工。严禁无序大开挖、大爆破作业。 边坡工程开挖后应及时按设计实施支护结构或采取封闭措施,防止长期裸露,降低边坡稳定性。(1)场平开挖应采取自上而下、分区、分段、分层的方法一次进行,不允许先下后上切脚开 挖。(2)对于不稳定边坡的开挖,尽量防止采取爆破的方式施工,设计坡面3m范围内的石方采 取爆破开挖时,选择控制性爆破或静爆,边坡加固应及时进行。(3)应严格控制施工过程质量,防止超、欠挖或倒坡。(,1)采用机械
11、开挖时,应距整平坡面留有不小于20cm的保护层,最后用人工进行坡面修整。(5) 土方开挖一般要求在晴天进行,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车运输;或采用推土机推土,装 卸车自卸车运输。土方开挖施工工艺为:测量放线一便道修筑一坡顶截排水沟施工一清表一土方挖装一运输一 边坡修整一边坡防护一质量验收。对填方边坡施工应自下而上分层进行,每一层填土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相应技术指标的检测, 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填土施工。6.2、 锚杆施工技术要求:1、锚杆作为锚固边坡坡体的主要受力构件,采用普通的预钻孔钢筋锚杆形式;锚筋采用直径 28、32mm钢筋,锚杆钻孔直径130mm,采用风动式潜孔冲击钻机或液压风动专用锚
12、杆钻机钻孔,干 钻法成孔,成孔完毕用高压风将钻孔内的泥尘清除干净,注浆采用纯水泥浆,P. 0. 42. 5水泥,水 灰比为0.450.6。注浆压力控制在0.50.8MPa左右,要保证浆液饱满,必要时对孔口段进行补 浆,不得有里空外满的现象。2、锚杆采用专用锚杆机干法成孔作业,锚杆钻孔直径130mm,锚孔定位偏差不应大于20mm; 锚孔偏斜度不应大于5%;3、钻孔深度超过锚杆设计长度不应小于0.5m;4、锚筋制作需要接长时,应采用套筒连接,严禁采用对焊连接,且接头应符合钢筋机械连 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的规定;5、锚杆的防腐处理:整个锚杆应进行除锈处理;距离外端头两米范围内应刷沥青船
13、底漆,沥 青纤玻布缠裹,其层数不小于三层,锚固段水泥浆的保护层不小于25mm。格构梁高度大于500mm 时,焊接局部应全部锚入格构梁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6、灌浆前应清孔,排放孔内废渣,注浆管端头到孔底距离为100mm;7、浆体28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25Mpa;泵送困难时应添加减水剂或其他掺加剂,增加浆 体流动性、可泵性;8,注浆作业应连续紧凑,中途不得中断,使注浆工作在初始注入的浆液仍具塑性的时间内完 成,直至浆液从孔口流出,严禁将导管拔出浆液面,注浆压力应根据注浆工艺和施工条件通过实验 确定,宜为;9、待孔口有浆液流出时,将注浆管拔除,在水泥浆初凝前应检查孔口,假设发现浆
14、液渗漏应及 时补浆;10、正式施工之前做不少于三根的锚杆基本试脸,按照基本试验要求进行;6.3、 钢筋於格构梁施工要求1、格构梁节点处设置锚杆(索)。格构的水平间距为2. 5m,垂直间距为2m,为“井”字型格 构,截面尺寸均为0.30X0. 30m,压顶梁、压底梁尺寸具体见大样图。2、格构梁施工顺序为:清理坡面一测线定位一测放梁槽线一用1:2水泥砂浆抹面垫层厚30mm 一钢筋制安、锚杆头制安一模板制安一浇筑跄一拆模一养护一锚索张拉及锚头保护;3、清理坡面后,测放梁槽线,按梁设计尺寸采用人工开挖梁槽,梁的截面尺寸不小于设计值, 且应注意各方向的观感质量;4、用1: 2水泥砂浆抹面厚30mm作为垫
15、层,接着框架支模,绑扎钢筋笼,钢筋制安,保证钢 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5mm,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35d;5、格构梁施工前,应将格构梁底紧贴坡面施工,不得使用底模,以保证格构梁与坡面连接紧 密,假设格构梁与坡面之间存在凹坑,应将格构梁与对应的凹坑整体浇筑混凝土,格构梁高度大于 500mm时,格构梁底应适量配筋;6、格构梁施工应采用支模现浇,模板应平整干净,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7、钢筋可在现场进行制作与安装,但钢筋的数量、配置按设计确定,接头应符合钢筋焊接 及验收规范(JGJ18-2012)的规定;8、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困难时可添加减水剂等增加流动性和可泵 性,但应符合混
16、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019-2013的相关规定;9、浇筑混凝土时出料口或者导管底部距离梁底部的距离不应超过2.0m,防止混凝土在掉落时 发生离析;10、横梁、顶梁及底梁每1520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0mm,用沥青麻筋、软木板或者其 他弹性材料填塞;11、对已浇注完毕的格构梁,应及时派专人进行养护,养护期应在7天以上;12、球的试块制作质量及试验结果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要求来定。6.4、 抗滑桩施工技术要求(1)支护桩成孔采用冲(钻)孔工艺(或人工挖孔桩);桩径1.2% 桩间花1.5m;地铁控制 保护区范围内的围护桩采用最低限度减少对周边地层扰动的旋挖钻等施工工艺,如旋挖桩。(2)桩顶
17、设L2mX 1.0m冠梁,混凝土采用C30商品舲浇筑;(3)桩身采用C30 (水下)碎;(4)桩位允许偏差3cm,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3%,主筋间距偏差不大于10mm,箍筋间距 偏差不大于20mm,钢筋笼长度偏差不大于100mm,钢筋笼直径偏差不大于10mm,孔底沉渣厚度不 大于200mm。施工应满足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滚扎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和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规范(98-02)的规定。(5)钢筋保护层70mm,桩身主筋连接应采用机械套筒连接。(6)在松散填土层和淤泥质土层施工时,需设置套筒或泥浆护壁,防
18、止塌孔。当支护桩施工 遇孤石时,灌注桩施工充盈系数会增大。(7)施工桩顶冠梁前,桩顶应凿至新鲜混凝土面,出露钢筋应平直,浇注桩顶冠梁前,必须 清理干净残渣、浮土和积水,应保证排桩与冠梁连接牢固,不得造成连接处产生薄弱面。6.5、 混凝土冠梁施工技术要求(1)冠梁沿桩顶通长设置,混凝土等级为C30,钢筋保护层厚度35mm;(2)冠梁施工前应将桩顶混凝土凿至新鲜混凝土面,出露钢筋应平直,出露长度不小于35山 浇筑时应清除残渣、浮土和积水,保证冠梁与挖孔班的有效连接;(3)通长钢筋采用HRB400,钢筋可在现场进行制作与安装,但钢筋的数量、配置按设计确定, 接头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9、GB 502042002)的规定。6.6、 桩间板墙的施工技术要求(1)削除挡板位置土方后,凿开人工挖孔桩护壁,露出桩体预留筋,挡土板横向筋与预留筋 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相关规范规定;(2)桩间土方假设局部崩塌,那么浇注混凝土时,全部采用混凝土充填,不得采用砂袋回填,混 凝土浇捣时,面板可预埋PVC管,以方便泄水孔管材安装;(3)先植入HRB4006 25的钢筋,植入长度为600mln,灌入高强胶水,中间搭接不小于400mm, 然后布置钢筋网,浇筑C30的混凝土挡板,厚250mm。6.7、 锚索施工技术要求(1)锚索成孔直径不小于150nun,锚索钢绞线采用强度为1860MPa的低松弛高强钢绞
20、线,进 孔前除去油污、除锈,锚索的自由段钢绞线抹黄油外套PVC软管。(2)填土层范围内锚索钻孔是采用套管跟进措施,防止塌孔,减少对墙顶建筑物的扰动。(3)锚孔定位偏差不宜大于20mm;锚孔偏斜度不应大于2%;锚索在孔外需留不少于1. 0m张 拉段,钻孔深度应大于锚索设计长度0.5m。(4)锚索注浆液采用水泥净浆,水泥采用P. 0. 42. 5R普硅水泥,水灰比0. 45-0.6,设计强 度为M30。(5)第一次注浆压力控制在0.50.8MPa左右,常压注浆,要保证浆液饱满,必要时对孔口 段进行补浆,不得有里空外满的现象,锚索采用二次注浆,第一次常压注浆,注浆压力约0.8MPa, 待一次注浆初凝
21、后进行二次高压注浆,二次注浆压力宜控制在之间,待注浆体强度达 到80%以上进行张拉锁定。注浆量应不少于50kg/m,具体实际用量应根据锚索基本试验数据最终确 定。(6)二次注浆预留注浆管采用尼龙管,耐压应大于5.0MPa,在锚固段范围,按0.5米间距钻 对孔,孔径5mm,埋置之前用胶布包裹。(7)锚索在注浆团结体到达设计强度80%以后,方可进行张拉,锚索张拉分为4级,第一级 张拉值为设计值的0.1倍,稳定5分钟;第二级张拉值为设计值的0.5倍,稳定5分钟;第三级张 拉值为设计值的0.8倍,稳定5分钟;第四级张拉值为设讨值的1.05倍,稳定10分钟,然后退至 锁定值进行锁定。(8)锚索的防腐处理
22、要求永久性锚索应采用【级防护构造,锚固段水泥浆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自由段采用注 入防腐剂套管。锚头采用过渡管,锚具与承压板应埋入混凝土内,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nli11。锚索的防腐材料宜采用专用防腐油脂,并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 脂JG/T3007的技术要求。其余防腐要求具体见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 2005)。6.8、 挡墙设计通用要求1、混凝土:所有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严禁现场拌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O,垫层为C15; 2、钢筋:采用HPB300、HRB400钢筋,材质分别件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热轧 光圆钢筋(GB 1499.
23、1-2008)及钢筋混凝土用钢-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的要求;3、水泥:水泥型号为P.O42.5R,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的规定。4、用于挡墙治理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均应具备出厂合格证,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测,险、砂浆等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本工程所用直径大于10mm的钢筋 均为HRB400螺纹钢,直径小于等于10mm的钢筋均为HPB300圆筋。5、本工程施工各工序、工种,均应按有关规范、规程和操作手册、产品说明等进行操作或作 业,严禁违规施工,保证质量、安全。6.9、 排水系统施工要求(1)边坡设置
24、坡顶截水沟、坡底排水沟。排水沟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施工时先挖好沟槽, 然后绑扎钢筋、支模,最后现浇混凝土。(2)排水沟应依据山体走势和坡度并根据排水方向设置一定的水力坡度,以利排水通畅。(3)碎排水结构现浇跄强度为C25,沟底设置厚100mm的C15素碎垫层。碎排水结构施工执 行有关钢筋险施工及验收规范;(4)排水结构钢筋在现场绑扎,主筋接长时采用单面焊,焊接长度不少于35d,接头钢筋应 间隔错开至少0.5m,同一断面接头数量不大于50%;(5)排水结构施工前采用人工开挖沟槽,槽底在打设垫层时找平;6.10、 边坡植被防护工程(1)边坡已有树木有条件时尽量予以保存。坡面采用挂三维网喷混植草的
25、方式进行绿化;(2)三维植被网的剪裁长度比坡面长130cm,顺坡铺设.铺网时,应让其尽量与坡面贴附紧 实,防止悬空,并保持平整,不产生褶皱,网之间搭接宽度不少于10cm。固定三维植被网采用U 形钉,钉间距不大于100cm;(3)喷混植草即采用混凝土喷射机把基材与植被种子的混合物按照设计厚度均匀喷射到边坡 外表。喷播植草须采用专门的液压喷播技术及机械进行,覆盖无纺布以防止雨水冲刷,喷播后注意 养护;无纺布单位重量不小于18g/m2;(4)植物类型:坡面喷薄草种,选用适宜于当地气候条件且抗逆性强的草灌型植物,宜采用 混合草种34种,但应注意草与灌木合理搭配,坡脚种植槽内爬藤类植物栽种密度1株/2m
26、:(5)种植混合基材系由风化砂、有机肥、疏松剂、保水剂、粘结剂等组成,其配方应针对不 同环境的岩土体室内试验配比确定;(6)如果要求较高,绿化工程可由专业公司设计完成。6.11、 脚手架及施工围挡施工要求脚手架选型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专业计算;脚手架及施工荷载轴向力主承力区设置在山体支护中间平台及坡角平台处;材料尽量选择具有足够承载力又能周转使用的现有材料和以后能重复利用的材料。根据现 场的实际情况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和大、小横杆(纵、横水平杆)均采用由48X3. 5钢管, 连接扣件采用标准扣件;考虑到施工时风荷载对脚手架的影响以及暴雨时山洪对脚手架基底的冲刷影响,在脚手架 上部及每级操作
27、平台采用小48X3.5钢管地锚加钢丝绳带花篮螺栓提拉加固。同时,对立杆落地处 扫地杆按一定间距用648X3. 5钢管地锚连接。钢丝绳采用与建筑外脚手架提拉卸荷相同型号的6 X19中14.()光面钢丝绳,以便以后搭设外脚手架能重复使用;采用错落坡型脚手架,脚手架随坡度而设,主受力立杆间距不变,其余辅助受力立杆随坡 度而调整搭设间距;安全网挂设要求:安全网应挂设严密,用塑料蔑绑扎牢固,不得漏眼绑扎,两网连接处应 绑在同一杆件上。安全网应挂设在外立杆内侧。脚手架与施工层之间要按验收标准设置封闭平网, 防止杂物下跌;面板与锚杆(索)施工脚手架建议采用双排脚手架,搭设上下斜道作为上下施工人员及材 料运输
28、的通道。根据施工工序要求合理确定搭拆时间;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对脚手架作业提出专项施工组织方案,并附有脚手架施工图和结 构计算书,以保证脚手架整体的稳定性和施工的安全性;其它未尽事宜应结合边坡特点、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2011)及其它相关规范规程要求执行;为便于施工管理并杜绝非相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在施工场地外围应设置一 道不低于1.8m的施工围挡,施工围挡主要可以考虑采用轻质夥钢板圉挡或钢管架安全网等材料。6.12、 支护结构遇孤石的处理措施(1)由于本工程孤石较多,对于坡面的孤石,应采用处理措施,保证孤石不会滑落。(2)当孤石处于表层,且大局
29、部外露的,凸出坡面,应采用清除方案,然后采用生态袋堆垒 填充坡面凹处。(3)当孤石处于表层,且小局部外露的,可采用静爆或机械炮除凸出部位方案,然后加设独 立锚杆,稳住孤石。(4)锚杆(索)施工遇孤石时,应采用带套管工艺,带潜孔锤施工、干法施工。七、边坡施工信息化控制及动态设计7.1施工地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施工地质勘查工作,通过施工地质勘查揭示边坡的实际地质情况,如与 设计地质条件有出入,可作为设计变更的依据。同时,通过施工地质的调查结果,可调整施工部位、 施工速度、施工顺序。施工前详细调查和处理墙顶周围是否存在地下水管(雨水、给水、污水管等)老化渗漏现 象,及时做好施工安全保护措施。7. 2边
30、坡监测根据边坡治理工程的安全等级和实际情况,本边坡的监测工程主要有位移、沉降监测和人工巡 视监测等,监测种类分为施工监测和使用监测。本边坡主要观测内容有:1、变形监测施工期间,开工前沿坡顶设置位移兼沉降观测点;本工程属永久性边坡工程,其变形监测分施工期监测和使用期监测两个阶段。变形观测点 应在布设初始建立初读值,变形观测应在土方开挖后开始实施。观测频率根据施工的进度及监测的 情况确定;施工过程中,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及时与甲方、设计和监理单位取得联系并采取相 应的加固措施:位移、沉降变形速率超过2nlm/24小时;监测点位移及沉降到达警戒值;坡顶、平 台出现异常或出现较大裂缝;变形观测的技
31、术要求应符合现行的工程测量规范有关变形测量的规定,观测精度应满 足不低于二等精度要求;观测资料应包括:观测基准点和观测点位置、编号、观测日期、本次观测值和累积观测值; 观测资料应编制成表或绘制成曲线,变形观测结束应将上述资料汇总并附必要的文字说明;边坡变形预警值:本工程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要求控制在0.004H (H为边坡高度)且不大于 40mm,取40mm;沉降变形要求控制在0. 003H且不大于30nlm,取30nlln;或变形速率巳连续三日大于 2nlm/d;边坡坡顶一定范围内场地地表出现裂缝、裂增大、地面塌陷等边坡稳定性破坏先兆现象; 支护结构出现开裂、位移突变。建筑物变形允许值:多层建筑
32、基础的倾斜允许值为0.004。2、人工巡视包括对植物状态、边坡顶地面、挡土墙的沉降、变形和开裂情况,以及支护结构状态及岩土 体状态的巡视。3、监测周期及监测组织监测方案主要是对边坡进行位移兼沉降观测。观测密度在施工期间要求每23天测一次, 竣工后半年内要求每半个月测一次,其后2年内每个季度观测一次。在使用期间,根据边坡人工巡 视的情况,再进行具体的监测要求,异常情况时应增加监测次数。边坡监测方案由建设单位直接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编制,经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等共 同确认后实施。方案必须包括上述监测工程、监测目的、测试方法、测点布置、监测工程报警值、 信息反应制度和现场原始状态资料记录等内容。对监
33、测结果应及时进行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 通知设计人员,以便研究对黄。7. 3维修与检修治理工程竣工后,每年雨季来临之前要清理周边排水系统,防止杂物堵塞,雨季结束后要 及时检修排水系统;边坡绿化防护工程养护周期为一年,定期(23个月)对坡面进行人工巡视,发现绿化和 坡面破损的及时进行修补。八、质量检验1、锚杆(索)抗拔设计力检测试验前试验设备装置等计量装置须鉴定合格,且满足测试精度要求。试验用的加荷装置额定压 力需大于试验压力。锚杆(索)抗拔验收试验要求如下:(1)验收试验:取每种锚杆(索)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进行多循环张拉验收试验,需由 第三方检测单位实施;锚杆(索)总量95%的锚杆(索
34、)应进行单循环张挂验收试验,可由施工单 位在张拉过程中实施。(2)验收试验应在锚固体灌浆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的90%以后进行;(3)验收试验的锚杆(索)应随机抽取,质监、监理、业主及设计单位对质量有疑问的锚索也 应抽样作脸收试验;(4)锚杆(索)验收荷载值为轴向拉力标准值的1.5倍。2、对支护桩应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检测方法采用低应变法,抽检数量为总桩数的100%,如 有抽检结果不合格时,应采用钻芯法补充检测,其余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有 关要求进行;3、浆体强度检验试块的数量每30根锚杆(索)取一组,每组试块不应少于6个。4、球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支撑梁每100/取一组,每
35、组试块不得少于3个。5、所使用的原材料(钢筋、水泥、砂、石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进场应按有关标准进 行质量检验;6,钢筋硅结构完工后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的有关要求 检测验收;7,其它相关质量检验要求遵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相关规定进行。九、应急预案当边坡变形过大,变形速率过快,周边环境出现沉降开裂等险情时,应暂停施工,并根据险情 状况采用以下应急处理措施:1、坡脚进行回填土、砂石或砂袋等,回填反压土高度至能保证边坡变形完全稳定为止;2、坡脚危险区人员和车辆撤离;3、做好临时排水、封面处理;4、临时加固支护结构;5、加强险
36、情区段监测;6,立即向勘察、设计等单位反应信息,及时按施工现状开展勘察及设计资料复审工作;边坡施工出现险情时,施工单位应做好边坡支护结构及边坡环境异常情况收集、整理、汇编等 工作,同时应会同相关单位查清险情原因,并应按边坡排危抢险方案的原那么制定施工抢险方案。 十、危险性较大分局部项工程管理本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局部项工程包括基坑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 起重吊装工程、施工用电工程等。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局部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2018年6月1 日),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有针对性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程序符合规定,根 据方案落实安全技术交底,配备专职安全员监督检
37、查落实情况。并按设计要求进行第三方监测。(1) 土方开挖工程:应编制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同意。做 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按要求做好临边防护及隔离措施;加强设备管理, 挖掘机等机具距边坡距离应计算确定,司机持证上岗,铲斗回转半径内禁止人员作业。(2)模板工程:应编制搭、拆专项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同意;搭拆前必须对 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搭拆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搭拆期间设置警 戒区域,有专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监督;搭设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收,确保合格后方准使用。(3)钢筋及混凝土工程:应编制钢筋工程及混凝土专项方
38、案,并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同意; 工程施工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4)起重吊装工程;吊装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吊装期间必须设置警 戒区域,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监督及专职示号指挥;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上岗,吊臂下 严禁站人;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和保养。(5)施工用电:应编制施工用电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同意,电工应持证上岗; 作业前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电工应严格执行操纵规程,按要求穿戴好防护用品(绝缘 线、结缘手套等);设施、装置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并驶收合格;带电作业期 间必须指派专人进
39、行监控。十一、专家意见及回复根据2020年1月17日边坡支护设计评审表的专家意见进行回复:专家意见I:细化完善边坡排水设计,加强边坡的纵向排水设置。回复:已修改。专家意见2:优化调整锚杆直径、长度,以及格构梁截面尺寸。回复:已修改。专家意见3: 6-6剖面的平、剖面图应一致,补充完善6-6剖面支护设计。回复:已按要求补充。专家意见4:坡顶硬化、坡脚混凝土护面应设置挂网舫。回复:已修改,增加配筋680200*200。专家意见5:合理确定边坡变形控制标准及监测时限。回复:已进行修改。十二、其它说明1、本工程设计基于现有的有关资料和相关要求,如设计条件出现较大的变化和出入,应对支 护设计作出相应的变更;2、施工前须进一步探明管线位置,调查周困的地下水管(雨水、给水、污水管等)老化渗漏 现象;3、施工期间由于可能存在搭设脚手架及材料垂直运输等措施,必须严格实行施工现场的安全 管理工作,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4、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妥善保护本边坡支护结构并进行必要的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的通 畅和养护好边坡绿化植物。一般每37年应全面检修一次,平时巡查发现有损毁的部位,也应及时 维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