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东省聊城市润杰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山东省聊城市润杰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山东省聊城市润杰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山东省聊城市润杰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每小题3分,9分)霍金自述:我的公众科学观如何利用兴趣向公众提供必需的科学知识,使之在诸如酸雨、温室效应、核武 器和遗传工程方面做出真知灼见的决定?很清楚,根本的问题在中学基础教育。可 惜中学的科学教育既枯燥又乏味。孩子们依赖死记硬背蒙混过关,根本不知道科学 和他们周围世界有何相关。止匕外,通常需要方程才能学会科学。尽管方程是描述数 学思想的简明而精确的方法和手段,大部分人却对其敬而远之。当我最近写一部通 俗著作(即时间简史一一编者注)时,有人提出忠告说,每放进一个方程都会 使销售量
2、减半。我引进了一个方程,即爱因斯坦著名的方程,E=mc2o也许没有这 个方程的话,我能多卖一倍数量的书。科学家和工程师喜欢用方程的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因为他们需要数量的准 确值。但对于我们中的其他人,定性地掌握科学概念已经足够,这些概念只要通过 语言和图解而不必用方程即能表达。人们在学校中学的科学可以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但是现在科学进步的节奏如此 之迅速,在人们离开中学或大学之后总有新的进展。我在中学时从未学过分子生物 学或晶体管,而遗传工程和计算机却是最有可能改变我们将来生活方式的两种发 展。有关科学的通俗著作和杂志文章可以帮助我们知悉新发展,但是哪怕是最成功 的通俗著作也只被人们之中的一小
3、部分阅读。只有电视才能触及真正广大的观众。 电视中有一些非常好的科学节目,但是还有些人把科学奇迹简单地描述成魔术,而 没有进行解释或者指出它们如何和科学观念的框架相一致。科学节目的电视制作者 应当意识到,他们不仅有娱乐公众的义务,而且有教育公众的责任。16、对先贤祠的叙写完成以后,作者为什么还要写上最后一段?(6分)答:17、雨果称巴尔扎克是“哲学家” “思想家”,说他的作品指出了 “整个现代文明 的走向”。这样一位作家应不应该进入先贤祠呢?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参考答案:1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因为先贤祠里安葬的先贤们集中体现了法兰西 民族的个性精神、民族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精神。
4、(这些精神分别从雨果与左 拉、伏尔泰和卢梭、居里夫妇、无名作家身上体现出来)(6分,能针对“为什 么”答题,2分;四种精神4分)15、作为作家的伏尔泰和卢梭,他们的作品的艺术性不是最高的,但他们的作品中 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思想,却是贡献给法兰西的最大的财富(4分,艺术性不是最 高,2分;肯定思想性高,2分)16、作者写最后一段,一是赞扬译者把法国安葬先贤的地方译作“先贤祠”的高 明(2分),更重要的是呼唤尊重中华民族的先贤、先烈,弘扬民族精神(意思 对即可4分)。17、本题属探究题。答题要求:(1 )有没有探究味道;(2 )是否言之成理; (3 )会不会分析;(4 )语言是否通顺流畅示例:应该进
5、入说: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 全书”,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封建贵族阶层史和资产阶级的发迹史。100多年 来,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以自 己的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起不朽的丰碑。不应该进入说:巴尔扎克的思想倾向是进步的,他的作品虽然反映了社会发展 的趋势,但正如雨果在巴尔扎克葬词中所说,巴尔扎克是“在自己不知道 的时候,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的行列。”巴尔扎克的思想与世界观复杂而矛盾。 作品的社会效果与创作动机矛盾,他的作品,形象大于思想。他具有资产阶级民族 思想,
6、但在情感上同情封建贵族阶层。他参加保皇党,他的社会理想是通过君主政 体、宗教和一套相应的道德原则去改变法国社会的面貌。在巴尔扎克身上存在着较 浓厚的封建意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道德沦丧、信仰缺失,几乎成了一些中国人论中国人的一个论断。沦丧也罢,缺失也 罢,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文化认同和归属的问题。所谓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 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基 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 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
7、层的基础。在当今经 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 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中国历史上异族入侵之后,总是主动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使其得以一脉相承地延续 下来。然而到了十九世纪中叶,中国传统文化却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西方文化渐渐渗入, 许多知识分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新兴文化之间感到了莫大的迷茫。他们破天荒地忘却 了本民族的文化优越感,隐去了本民族的民族自豪感。但即使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传统 文化还是保留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可继承性。在半封建的中国,一些必要的传统伦理道 德在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方面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今中国
8、在世界文化上的版图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影响力越来越深入广泛。孔子 学院遍布世界,数不清的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从这样的解读方 式来看,中国文化蓬勃发展。可另一面,国内民众中的文化氛围却不景气。喜欢读书的人 不多,中国书法丧失气息升腾的民间基础,许多民间传统技艺也濒危到了需要抢救的地 步。回溯历史,国人传统性格多带内向、严肃、拘谨的特征,传袭至今。而西风东进的百 年以来,国外一些思想文化影响和改变着国民的性格。城市里,崇尚自由、轻松和时尚的 年轻人成了很大的群体。韩国的餐饮店、服饰店开到了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德国的汽 车、法国的化妆品让很多人无法拒绝。目睹了 “中国式圣诞夜
9、”的疯狂,国内一些学者及 专家开始为春节这一传统文化日益走向边缘化感到担忧,呼吁要自觉地维护民族文化尊 严,保卫民族传统文化。情形就是如此。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宝库还没有重视到采取最好的保护方式和保持最理 想态度的程度。而国外对中国文化已经在做深入的研究。敦煌在甘肃,而敦煌学却不在中 国。美国人在研究中国的山海经,韩国人比中国人更像中国人地学习中国文化。中国 文化,前所未有地“不属于”我们自己。(选自中国人,你的文化 认同感哪去了?,有删改).下列有关“文化认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A.文化认同关乎道德、信仰,道德沦丧、信仰缺失归结起来是文化认同和归属的问题。B.文化认同的形成需要
10、漫长的过程,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后形成 的。C.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最深层的基础,因而成为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D.文化认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失去影响力,成为影响国家发展与竞争的重要因素。1 .下列理解,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A.异族入侵后,中国文化仍能一脉相承地传下来,是因为异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接 受。B. 19世纪中叶,中国知识分子忘却了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对西方文化有了一定的认 同。C.在半封建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地威胁,但它强大的生命力得以保留并延续。D.国人对中华文化宝库是重视的,只是未对其采取最好的保护方式和保持最理想的态 度。3.根
11、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A.孔子学院遍布全世界,数不清的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这是中国文化影响力逐渐增强 并越来越广泛的表现。B.中国书法丧失气息升腾的民间基础,许多民间技艺也濒危到需要抢救的地步,中国文 化前所未有地“不属于”我们了。c.受西方文化影响,一些国人性格发生了变化,他们喜爱韩国餐饮、服饰,更对德国汽 车、法国化妆品青睐有加。D.敦煌在甘肃,敦煌学却不在中国;韩国人在努力地学习中国文化。可见,国外对中国 文化已经在做深入的研究。参考答案:1. C (因果倒置)2.B (范围错,原文为“许多知识分子”)3. B (强加关系)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离魂
12、记(唐)陈玄祐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 亡;幼女倩娘,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镒常器宙,每曰: “他时当以倩娘妻之。”后各长成。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寮之选(优秀的)者 求之,镒许焉。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 之。宙阴恨悲恸,决别上船。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 人,行声甚速,须臾至船。问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 来。泣日:“君厚意如此,寝食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投身奉 报,是以亡命来奔。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
13、娘于船,连夜遁去。倍道兼 行,数月至蜀。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 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之下,何颜独存也? ”宙哀之,曰:“将 归,无苦。”遂俱归衡州。既至,宙独身先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 ”宙 曰:“见在舟中! ”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 曰:“大人安否? ”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 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惟亲戚间有 潜知之者。后四十年间,夫妻皆丧。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玄祐少常闻此说,而多异同,或
14、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 末。镒则仲规堂叔祖,而说极备悉,故记之。(选自太平广记卷三五八,略有改动).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寤寐:醒着睡跣足:光脚曩日:见:现今A.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 着,时时B.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C.吾曩日不能相负 往后D.见在舟中.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倩娘对王宙情深意重的一组是()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女闻而郁抑止之不可,遂厚遣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喜而起,饰妆更A.B.C.D.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倩娘和王宙长大以后,暗中相恋。张镒却言而
15、无信,应允了他人提亲。B.王宙因为意中人倩娘被张镒另许他人,心生不满,借故远走长安。临行 前与倩娘密约私奔。C.当舟中倩娘与闺中倩娘合为一体,衣裳也重合,始知当初追随王宙而去 的乃是倩女离魂。D.小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奇幻,情节曲折,倩娘是一个封建礼教的 叛逆者形象。9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镒常器宙,每日:“他时当以倩娘妻之。”(3分)译文:(2)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投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4 分)译文:(3)覆载之下,何颜独存也?(3分)译文:参考答案:8. C (曩日:先前,当年)9. B (都能表现倩娘对王宙情深意重。张镒“厚
16、遣”王宙。表现了 肉体与离魂相合前的喜悦。)B (王宙临行前并未与倩娘密约私奔。)10. (1)张镒很器重王宙,经常说:“将来定当把倩娘嫁给王宙做妻子。” (“器”1分,“之”指代王宙而不是“你”1分,整句意思1分。)如今父亲强行改变我的意愿,而我又知道你对我情深似海不会改变,我想要投 身侍奉报答你,所以逃亡出来投奔你。(“夺”1分,“易”1分,“投身奉报”1分, “亡命来奔”1分)活在天地间(天覆地载)却不能对父母尽孝,我还有什么脸面呢?(“覆载之 下” 1分,“何颜独存” 1分,?表示反问语气1分)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
17、雨檐 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 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日:“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 止,别去。十馀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日:“何向者祝渡老人之 芋之香而甘也! ”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 见,讲钧礼,子不佣矣。至京,相国慰劳日:“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 进,相国亦辍箸日:“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老人前日:“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 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国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 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
18、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 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 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 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辩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 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 岂独一箸间哉。!”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 大著。(节选自周容芋老人传)【注】佣:受雇打工。丞、尉:知县的佐职。钧礼:平等之礼。炼珍:烹 制精美的食品。尚食:这里指朝廷赏赐的
19、食品。不饬:不守规矩,行为不端。1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人延入坐B.书生围甲第为相国C.厚资而遣之D.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延:邀请用:由于资:钱财著:显著,显扬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向宣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B.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考击而求之C.无不同王芋焉叹焉D.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亚父宜,范增也而陋者乃以斧斤王是余有吾尝终日而思矣14.下列各项中全都表现了 “时位移人”的一项是()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
20、不顾,交以绝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A.B.C.D.15.下列叙述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十年后,书生身居相国之位,回想起芋老人的一饭之恩,感恩图报,让芋老人 的儿子不再当佣工了。B.芋老人认为,相国在饥寒交迫之时,饥不择食,故觉得芋头很香;而当上相国 之后,美味佳肴享用不尽,自然就觉得芋头不如十年前那样香了。C.文章由相国十年前后食芋而味道不同引发议论,说明了 “时位移人”的道理, 并批评了富而弃其妇,贵而绝其交,为吏而背其所学等社会现象。D.芋老人虽然只是乡下一个粗陋的老百姓,但深明事理,擅长言辞,将许多达官 显贵不能讲明的道理,用生活中浅显的例子表述清
21、楚。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在最近的将来,什么是公众在和科学相关的问题上应做的决定呢?迄今为止最 紧急的应是有关核武器的决定。其他的全球问题,诸如食物供给或者温室效应则是 相对迟缓的核战争意味着全人类在几天内被消灭。冷战结束带来的东西方紧张关系 的缓解表明,核战争的恐惧已从公众意识中退出。但是只要还存在可以把全球人口 消灭许多遍的武器,这种危险仍然在那里。即使我们避免了核战争,仍然存在把我们消灭的其他危险。有人讲过一个恶毒 的笑话,说我们之所以未被外星人文明所接触,是因为当他们的文明接触到地球时 总是自己先被消灭掉了。但是我对公众的意识有充分的信任,那就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山东省 聊城市 中学 语文 月考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