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氧气及其制取 压轴培优专题训练(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专题04氧气及其制取 压轴培优专题训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4氧气及其制取 压轴培优专题训练(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4氧气及其制取 压轴培优专题训练(解析版)考点1氧气的化学T生质.化学小组同学设计实验,用红磷燃烧、蜡烛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比拟其实验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Ki仁A.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B.红磷和蜡烛都可以用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C.假设Ki、K2、K3关闭,将红磷、蜡烛点燃,同时伸入到两个集气瓶中。待反响完毕,装置冷却到室温后,翻开Ki、K3, 一段时间后,再关闭Ki翻开K2,这样可以比拟两者的 实验效果D.假设将Ki、K2翻开,再将点燃的红磷、蜡烛同时伸入两个集气瓶中,待反响完毕,装 置冷却到室温后,翻开止水夹K3,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流入
2、两个集气瓶中,但是水 量不同【答案】Co占燃【解析】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响的化学反响方程式为:4P+5O八2P2。5;缺少条件,故A不正确;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响前后气体压强变化不断,不能用蜡烛验证空气中氧 气的体积分数,B不正确;C、待反响完毕,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应进行的操作是:先翻开Ki、K3,水流入左边集 气瓶中,一段时间后,再翻开K2,水不能流入右边集气瓶,C正确;D、待反响完毕,装置冷却到室温后,翻开止水夹K3,由于右边反响生成的二氧化碳部 分流入左边集气瓶,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水流入两个集气瓶且水量相同;D不正确。 应选:Co.氧气是一种珍贵的资源。(1)氧气
3、化学性质比拟活泼,在生活中有许多用途。氧气能支持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占燃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Ch八、Fe24 。(1)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 让试管均匀受热.(2)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一排尽瓶内的空气,得到较纯的气体.(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 均匀连续的冒出 时,再开始收集.【答案】(1)让试管均匀受热;(2)排尽瓶内的空气,得到较纯的气体;(3)均匀连续 的冒出。【解析】(1)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让试管均匀受热;(2)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过长,会造成试管内的空气不
4、能完全排出而混在制取的气 体中.故答案为:排尽瓶内的空气,得到较纯的气体;(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均匀连续的放出时,才开始收集氧气;故答案为:均 匀连续的冒出;故答案为:(1)让试管均匀受热;(2)排尽瓶内的空气,得到较纯的气体;(3)均匀连 续的冒出.17.解释以下原因(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镒混合物制氧气时,为什么要先预热?(2)收集氧气时,为什么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3)实验结束后为什么要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答案】(1)防止试管炸裂;(2)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3)防止水吸入试管内, 使试管炸裂。【解析】(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镐混合物制氧气时,要先预热,目
5、的是防止试管炸裂; 故填:防止试管炸裂;(2)当观察到气泡在导气管口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气体,就是为提高收集 到的氧气的纯度;故填: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3)实验结束后要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吸入试管内,使试管炸裂.故 填:防止水吸入试管内,使试管炸裂.18.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A.电解水B.别离空气C.加热高镒酸钾D.分解过氧化氢E. 加热氯酸钾(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2)假设用如图装置加热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一试管 集气瓶;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防止水
6、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 造成试管破裂,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一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造成高钵酸钾粉末进入水槽图1图2(3)假设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甲 (选填“甲”或乙”);假设用丙装置 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 浓硫酸,气体应从a (选填a”或b”) 端导入。【答案】(1)加热氯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镒混合物)等;(2)试管;集气瓶;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造成高镒酸钾粉末进入水槽(或导管);(3)甲;浓硫酸;ao【解析】(1)氯酸钾受热分解
7、可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因此加热分解氯酸钾可制取氧气; 故答案为:加热氯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镒混合物)等;(2)仪器为装置中用作加热分解高镒酸钾反响容器的试管;仪器为装置中用于收集 气体的集气瓶;故答案为:试管;集气瓶;先撤出导管,防止停止加热后试管冷却过程中,水沿导管倒流入试管,造成试管破裂; 故答案为: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为预防高镒酸钾随气流进入水槽,通常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过滤混在气体中的高镒酸 钾小颗粒;故答案为: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造成高锌酸钾粉末进入水槽(或导管);(3)装置甲使用注射器可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量及加入速度,从而得到平稳的气流;装置丙中放入具
8、有吸水性的浓硫酸吸收混在气体中的水,用来干燥气体;为使气体通过 浓硫酸,气体应从a管通入;故答案为:甲;浓硫酸;a。考点4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以下有关放出氧气的质量(g)与反响时间(t)的关系图象(图中a是纯氯酸钾的曲线,b是混有二氧化镐的曲线)中正确的选项是()o2 (g)o2 (g)【答案】Co【解析】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响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响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 学性质在反响前后不变的物质;催化剂能改变反响速率,催化剂不能使生成物的质量增 加。两份氯酸钾的质量相等,催化剂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故产生的氧气相等。同时 放在两支试管内加热,加热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氧气,a所需温度较高,
9、反响速率较慢;加 入适量的二氧化镒的b所需温度较低,反响速率快,至反响结束所需的时间少。观察图 象,C符合变化过程。应选:Co.如下图,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镒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的氧气,以下现象正确的选项是()二氧化钵二氧化钵气球胀大,A.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充气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答案】Do【解析】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响中,二氧化锌作催化剂,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镐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集气瓶内压强增大,会观察到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应选:D。19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锌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气氧气,写出反
10、响的文字表达式:氯酸钾-二热镒氯化钾+氧气。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 加热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提出猜测】除二氧化镒、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燕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氯酸钾580氯酸钾、二氧化锌(质量1: 1)350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1: 1)370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 1)390【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由实验 与实验比照,证明猜测合理。(1)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二氧化锌。【反思】(1)假设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响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响前
11、后质量和 化学性质 不变。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猜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将氯酸钾与不同颗粒 大小的同种催化剂等比混合,加热测定分解温度(2)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再探究(探究一种因素即可) 提出假设: 催化剂与反响物的质量比不同,催化效果不同;设计方案: 取颗粒大小相同的同一催化剂与氯酸钾以不同质量比充分混合;分别加 热,测定分解温度;得出结论: 如果分解温度不同,说明假设成立;反之那么不成立。【答案】氯酸钾三鬻互氯化钾+氧气。加热【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根据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响的速率,可选择加催化剂和不加催化剂的进行比拟分解 温度即可,要想证明除MnO2、C
12、uO外,Fe2O3也可以作KC1O3分解的催化剂,可选择 实验和实验比照,证明猜测合理。(2) (1)。(2)二氧化锦;【反思】(1)化学性质;将氯酸钾与不同颗粒大小的同种催化剂等比混合,加热测定分解温度。(2)【提出假设】催化剂与反响物的质量比不同,催化效果不同;【设计方案】取颗粒大小相同的同一催化剂与氯酸钾以不同质量比充分混合;分别加 热,测定分解温度。【得出结论】如果分解温度不同,说明假设成立;反之那么不成立。【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镐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响的文字表达式为:氯 酸钾二热镒氯化钾+氧气。加热故答案为:氯酸钾二部镒氯化钾+氧气。加热【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根据催
13、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响的速率,可选择加催化剂和不加催化剂的进行比拟分解 温度即可,要想证明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1O3分解的催化剂,可选择 实验和实验比照,证明猜测合理。(2)分解时所需温度最低的,催化效果越好,那么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Mn02的催化效 果最好。故答案为:(1)。(2)二氧化镒;【反思】1 1)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响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响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都不发生改变的物质;假设要验证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可以控制其 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利用粉末状的催化剂与颗粒状的催化剂进行实验设计。故答案为:化学性质;将氯酸钾与不同颗粒大小的同种
14、催化剂等比混合,加热测定分解 温度。2 2)催化效果的影响因素还可能是温度或催化剂与反响物的质量比,从这个角度设计验 证即可。故答案为:【提出假设】催化剂与反响物的质量比不同,催化效果不同;【设计方案】取颗粒大小相同的同一催化剂与氯酸钾以不同质量比充分混合;分别加 热,测定分解温度。【得出结论】如果分解温度不同,说明假设成立;反之那么不成立。22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镒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MnOn2KC1O3 . 2KC1+3O2 t 。小芳按如表进行实验探究,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反响速率越快)。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KC1O3580KC1O3
15、 MnO2 (质量比 1: 1)350KCIO3、CuO (质量比 1: 1)370KC1O3 Fe2O3 (质量比 1: 1)390【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与实验比照,可得出的结论为 氧化铜可以加快氯酸钾反响的速率。(2)由以上实验还可得出结论:氧化铁可以加快氯酸钾反响的速率。【反思】(3)假设要证明CuO是该反响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响前后的 质量 和 化 学性质不变。(4)假设要通过观察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该反响的快慢,收集氧气 方法应该为 排水法;还可以通过观察 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 来判断该反 应的快慢。MnOn【答案】2KC1O3-2KC14-
16、3O2 t ;A【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氧化铜可以加快氯酸钾反响的速率;(2)氧化铁可以加快氯酸钾反响的速率;(3)质量;化学性质;(4)排水法;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锦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1O3 MnOnA 2KC1+3O2 t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与实验比照,可得出的结论为:氧化铜可以加 快氯酸钾反响的速率(或氧化铜可能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2)由以上实验还可得出结论:氧化铁可以加快氯酸钾反响的速率(或氧化铁可能是氯 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或这三种氧化物中,二氧化铺催化效果最好等,答案合理均给分);(3)要证明
17、CuO是该反响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响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 变;(4)要通过观察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该反响的快慢,收集氧气方 法应该为排水法,还可以通过观察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来判断该反响的快慢;MnOn故答案为:2KC1O3-2KC1+3O2 t ;A【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氧化铜可以加快氯酸钾反响的速率;(2)氧化铁可以加快氯酸钾反响的速率;(3)质量;化学性质;(4)排水法;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23 .小明通过实验发现氧化铜也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为比拟氧化铜和二氧化锌对过 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定性探究】(1)写出
18、过氧化氢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响的符号表达式:立。2.电0+。2(2)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产生气泡的快慢 来定性比拟二者的催化效果。【定量探究】为了定量比拟二者的催化效果,实验时小明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实验, 以生成40mL气体为标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设计了以下三组实验。活塞,假设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不能顺利滴下,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4)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收集40mL氧气所需时间。(5)实验比实验的“待测数据”更小 (填“大” “小”或“不确定(6)要比拟氧化铜和二氧化镒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还可以测量 相同时间内 收集氧气的体积多少。【答案】(1) H2O
19、2H2O+O2 t ; (2)产生气泡的快慢;(3)先固定注射器的活塞,再 翻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假设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不能顺利滴下,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4) 收集40mL氧气所需时间;(5)小;(6)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多少。【解析】(1)过氧化氢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比02乌 H2O+O2 t ;故填:H2O2.H2O+O2 f;(2)如图甲,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定性比拟两者的催化效果,即产生气泡越快, 说明催化效果越好。故填:产生气泡的快慢;(3)实验前检查图乙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固定注射器的活塞,再翻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假设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不能顺利
20、滴下,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填:先固定注射器的活塞,再翻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假设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不能顺利滴 下,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4)要定量比拟两者的催化效果,可测量生成等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即生成等体积气 体所需的时间越短,说明催化效果越好;故填:收集40mL氧气所需时间;(5)氧化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了催化作用,所以实验比实验的“待测数据”更 小;故填:小;(6)要比拟氧化铜和二氧化镒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 氧气的体积多少;故填: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多少。24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知道二氧化镒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后,想再探究其他一些物 质如氧化铝
21、是否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 写以下空白.(1)【问题】A12O3能不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2)【猜测】AI2O3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3)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取一支试管,倒入少量的过氧化氢,然后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 分解放出的氧气很少实验二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A12O3,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A12O3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4)【结论】AI2O3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A12O3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 剂.(5)【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04 氧气及其制取 压轴培优专题训练解析版 专题 04 氧气 及其 制取 压轴 训练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