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6篇).docx(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峡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6篇)2022-11-06三峡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6篇)三峡课堂教学实录篇1三峡课堂教学实录德州市第十中学宋彦琳/执教师:上课!师:在波澜壮阔、一泻千里的长江上,有一处无比壮美的景观, 它仿佛是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的母亲河上,它就是闻名世 界的长江一一生:三峡。师:好,先请同学们欣赏三峡的壮美风光。请大家看屏幕。(cai 显示三峡风光)师:人们都说,三峡美,三峡奇。那它美在哪里,有奇在何处呢?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北魏的郦道元,一起去领略三峡的魅力!(板书课 题、作者)师:下面老师先了解一下同学们已掌握的情况。先请大家齐读一 遍课文。师:同学们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字
2、音、停顿掌握得也不错。请 大家看屏幕,来做两个题。哪位同学来说说下面几句话的含义? (cai 显示练习)师:对他们的答案,同学们有不同看法吗?师:看来大家对语句含义理解得不错。这是学习文言文很重要的 一步。好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内容。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生:先写三峡的山,然后写三峡夏、春冬和秋季的景色。师:既然写四季的景色,那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生:夏天的水气势宏大,汹涌澎湃,最能体现三峡的特色,所以 先写。春冬的水相似,所以一起写。秋天的水很凄凉,所以最后写。师:的确,郦道元写文章正是为了突出三峡的特点。那这篇文章 到底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分别来说一说。4、体会作者对
3、三峡独特美的欣赏之情。教学重点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展开想象,品味语言,反复朗读,基本能 当堂成诵。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意。师生: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图片以及作者的概况。教师:制作幻灯片。 教学内容 熟读成诵,准确理解,品味语言,体味意境。教学设计一、烘托气氛,导入新课大屏幕以长江为背景,反复播放长江之歌。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是什么歌曲?(生回答)对,它就是长 江之歌。长江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自豪。长江一泻千里,气势 磅礴,特别是三峡的景致,更是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神往。古 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饿俊美。 长江之美,美在三峡。今天我们就随郦道元的
4、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 壮丽的长江三峡。大屏幕出现课题。二、检查预习:1、三峡的地理位置:(大屏幕显示地图)2、作者的情况:(大屏幕显示作者投降及有关资料。明确:郦道 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著水经四十卷,本志 十三篇。)三、反复朗读:1、教师在音乐声中范读课文,大屏幕显示相应的图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大屏幕显示生字。学生读出生字读音。4、学生齐读课文。四、学生自主探究,疏通课文。(大屏幕显示学法:1、自主探究。2、同伴互助。3、提出疑难)在学生基本疏通课文后,大屏幕展示图片,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 关的语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五、试背课
5、文学生在疏通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大屏幕出示相关图片预以提示, 试背课文。过渡:课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 丽的景色。下面我们细细品读课文,体会其写景的妙处。六、研读与赏析1、课文写了三峡的哪些自然景物?2、作者抓住了这些自然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3、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大屏幕依次显示分析结果:雄壮美山一一连绵不段,遮天避日(险峻美)夏:急、猛(奔放美)秀丽美水春冬:绿、清(清悠美)秋:凄凉(凄婉美)表达了作者的无限赞美和欣赏之情。小结: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 间一一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 水,飞悬的瀑布
6、,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 绘得淋漓尽致;把三峡的神韵生动的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 美一一奔放美、清悠美、凄婉美。七、拓展延伸1、三峡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 游记散文,后者是诗歌,试找出诗句与课文相应的句子。大屏幕出示诗句,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A、朝辞白帝彩云间一一有时朝发白帝。B、千里江陵一日还一一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C、两岸猿声啼不住一一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D、轻舟已过万重山一一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重岩叠障2、三峡工程正在建设中,有人认为这将会影响三峡的美,请你 谈谈自己的看法。八、作业布置:1、背诵课
7、文2、写自己家乡的一处景色。作文题:家乡的 (翠竹、夜色、柿子等)2005、 11、 10三峡课堂教学实录篇5坪梅中学 王琴一、说教材的处理三峡是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七单元的第二篇文章。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 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七年级上册一共安排了 两个文言诗文单元。基本上是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古代散文和诗歌。 旨在通过对它们的学习,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 引起学生学习古代散文和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 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古代诗文的美;激 起学生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
8、。本文在第二个文言诗文单元学生通过上 一个单元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词汇的积累,掌握了简单的学 习文言文的方法。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 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 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文章写景生 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以 及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更 是令人赞叹。我的教学设想是,把本文的教学分1.5个课时来完成,前半个课 时重在预习指导,要求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通译全文,达到理解全 文的基本内容的目的。第二课时以读为主,通过朗读、讨论等手段, 理
9、解文章的美和写作的妙处。本说案说的是这一课时。据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一、朗读课文,落实字词, 理解文意,熟读成诵。二、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的美。 三、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学习本课抓住景物的特 点进行描写的手法。基于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 体会三峡的美和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上,同时也是学生学 习的难点。二、 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采用了 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品析语言等方法进行教学。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 “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
10、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 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教学中我 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与情绪。如上课时,利用多媒 体课件展示三峡的美丽的风光,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用声情并茂的 朗读和直观形象的板书等等,以此帮助学生理解,使之进入情境,进 而领会文章的美。当然,“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 情感表达出来,他的目的一一不管是有意识的一一总是要在读者的心 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因此教读这篇文章,除了创设情景外, 还要通过指导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 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和物
11、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三峡一文构思巧妙,用词精准,特别是能准确的抓住景物的 特点进行描写。要学生体会文章的妙处,还得引导学生品析语言,品 析文中一些概括力很强的词语等,以及多种修辞的运用。三、 说学法的点拨与指导朗读教学是一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它与其他能力的培养相辅 相成。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透彻,朗读才能传情达意;对课文思想感情 把握得有分寸,朗读才会有正确的语音、语速、音量;对课文的词句 熟悉,朗读才会有准确的发音、停顿、重音。朗读又是学习语文的传 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的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 (www. diyifanwen. com)中,我主要通过初读整体感知、再读品析课 文内
12、容所体现的美、三读揣摩文章写法的妙处、四背读积累文学作品 这么几个环节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同时注重知识的内引外延,课堂上安排了读一读、品一品、评一 评、背一背,课后安排了写一写这些环节,重点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 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讨论热烈,发言踊跃。 写一写环节主要要求学生重视对古诗文的积累,以及培养学生运用所 学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四、 说教学媒体的使用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课件制作是为上课的主题服务 的,制作时,我没有追求繁杂、华艳,而只是从能否引起学生关于美 的直观感悟与联想和能否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这些方面着想。 制作时,我特别注意了音乐、
13、图片和文字的有机配合,这对营造课堂 气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五、 说教学程序设计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老师领着走,学生跟着走这一方式,让学生 在读的过程中学会了字词,读准了文章的节奏。第三步、再读课文,进入文中去领略三峡的美。出示第一步、创 设情景,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三峡的图片,选用舒缓 的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 积极交融,激发学生学习三峡的兴趣。第二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1、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美;2、提出阅读要求要求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节奏、 读顺文意;3、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题检查阅读效果。这一环节体现了老
14、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 学生自主性。(多媒体课件,提出再读要求):品一品品析课文,领略美景。1、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准备用“三 峡的美”说一句简单的话。并加上一句描写的话。如: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 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学生自由品析三峡的美,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总结:(幻灯片出示板书)三峡的山:延绵,高峻壮美三峡的夏水:迅疾壮美三峡的春冬:清荣峻茂秀美三峡的秋: 凄凉凄美3、老师把话题引向课外:三峡的美哪里是文字能穷尽的?它还 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你能再说一句想象的话吗?如:
15、三峡的云美。你看,那漂浮在十二峰上的白雾,似烟非烟, 似云非云,多么婀娜多情,多么幽深秀丽。4、老师出示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一组图片,师生一起来欣赏三 峡的美景。(音乐声起,一幅幅三峡美景尽展眼前)第四步、三读课文,揣摩文章写法的妙处1、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了 一百五十余字 来描绘,且尽传奇神,其笔法令人不能不称奇。现在我们用欣赏的眼 光来审视评说课文的美(文字投影):我们欣赏文章,可从语言、结 构、描写的角度(动静、粗细、远近等多方面)着手。例如: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落笔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形象而概括地描绘出三峡的地貌特点是山高岭 连,峡窄水长;而
1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则从侧面烘托了三 峡峰峦延绵,隐天蔽日的山势。2、请同学们欣赏课文,说出课文的几个妙点来。展示幻灯片, 提出学习任务(学生合作学习,自由评说)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写法之妙,通过练习来提示。出示幻灯 片,练习:练一练1、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 从面体现了山峦的,山势的;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则是描写,以“不见曦月”衬托山的。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一句,用了手法,突出水势。3、本文描写生动,写“湍”用,写“潭”用 ,写“柏”用 ,写泉用。4、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学生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教师小结:本文最突
17、出的特点就是抓 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了精准的描写以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三峡 的美。第五步、背诵课文教师进一步点拨:郦道元真不愧为北魏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他 用地理学家的丰富游历和散文家的风厚的文学功底,把水经里的 一条注释作得如此优美,真是慧眼独具、匠心独运。一百五十余字的 短文,却能囊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古猿怪柏,其 笔法确实精妙至极。难怪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说郦道元水经注 中的三峡,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辞章了。这样的美文,我们理应先 睹为快,先背为幸啊。同学们,让我们轰轰烈烈的读起来,背起来:我们先请4位同学试背一遍,每人背一小段,其他同学可以小声 的和背、其背、吟诵。老师
18、给你们配上音乐,同学们可以在背的同时, 在笔记本上作点词句赏析积累。第六步、尾声(边展示幻灯片三峡工程图景”边讲述)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 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看: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 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奇观。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 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第七步、知识的拓展布置课后练习:写一写1、历代文人对三峡有过很多的赞美,老师搜集了一些描写三 峡的诗歌(幻灯片展示),打印出来后,请同学们课后去欣赏,并用 楷书或行楷抄写下来。2、(幻灯片“金鸡岭的风光”)三峡是美丽的。其实我们身边也 有美丽的风景,我们坪石的金鸡岭就是一个著名
19、的风景点,下面请欣 赏老师屏幕上的金鸡岭的优美的景色,学习郦道元的写景的手法,写 一篇短文来向游客们展示金鸡岭的美。这一环节很重要,因为时间关系只能放在课后了,但它的意义远 不是一道练习题那么简单,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学生的语言 的积累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我设计的这道作业题,目的就 在于此。六、 说教学效果这堂课老师讲得少,学生读得多,说得多,想得多,练得多。通 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老师适当的点拨、练习的合理设计,学生不仅 学到了知识,还基本上能领会文章的美,能揣摩出文章的一两点妙处 来。课堂气氛活跃,有激烈的讨论,有争先恐后的发言。学生们能在 学习的过程中和课后的练习中得到美的
20、体验和情感的熏陶。所取得的 课堂效果很令我满意。2004年11月1号三峡课堂教学实录篇6三峡,美在那错落有致的点染。第三段写的是春冬江景, 此时时令不同,水退潭清,山水秀美,与夏日相比又是一番景象。 这一段好像是用取景框选取的极为美丽的一角,然后用神工妙笔生 动地描画,精心地点染。作者好像是在用这种特写式的精心描绘“以 点带面”,来表现三峡与江流的处处美景。这美丽的一角是立体的、 错落有致的。低有深潭,然而写深潭还嫌单调,还要写潭中的倒影; 高有绝,然而写绝还觉单一,还要写上的怪柏;再添几道“悬泉瀑布”, 让它们“飞漱其间”,又是壮美的一景。这美丽的一角又是色调润泽 的、动静有致的。你看“素湍
21、绿潭”,雪白的是急流,碧绿的是深潭; 你再看“回清倒影”,回旋的是粼粼的清波,晃动的是模糊的物影; 更不用说那跌宕多姿、水花飞 溅的“悬泉瀑布” 了,它们甚至让我 们听到了那哗哗的水声,甚至让我们感觉到了随风飘洒 到我们脸颊 上细微的飞沫。在这水清、树荣、山峻、草茂的地方,在这生机盎然 的山水之间,谁说不是“良多趣味”呢?上一页2 3 4 5 6下一页三峡,美在那一声悠长的渔歌。第四段写得特别有情调,特 别有意境,它写的是秋景的凄凉。从全文来讲,作者在写了夏、春、 冬之后必定要描写秋景,而写秋景必定要注意精选不同的角度。于 是,在写了高山深峡、急流碧水之后,他调动笔锋为寒林高猿敷设上 一笔,在
22、写了雄壮、险峻、秀美之后,他着力地表现肃杀,在写了 形、写了色之后并没有忽略写声,到此作者已多角度、全方位地把 三峡的神奇美丽表现在我们的面前。所以不论从哪一个角度讲,这 一段中的描写均是妙笔,都能让人进行回味悠长的咀嚼。然而更妙的、 更美的就是那一声渔歌,就是那一句似乎顺手拈来同时又是巧妙点 缀的渔者之歌。本来,“林寒涧肃”已经是够凄清的了,“空谷传响” 的“高猿长啸”已经够凄异了,啼声的“哀转久绝”已经能够让闻 者倍感寒意了。然而一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顿然 将这凄寒之境进行升华,它唱出了哀婉的猿声中旅人的悲凉心境, 更加烘托出秋景的凄凉,给人余音缭绕之感。这时的描写,就达到
23、 了 “情景交融”的境界。如果说在此之前所写的是“风景”的话, 到这里已经表现出“风情”;如果说在此之前是写“景”的话,到这 里已带着写“意”之 味。在尽写了山光水色之后将笔触转向“猿” 与“人”,从而深化文章意境,这就是作者的妙笔所在。上一页2 3 4 5 6下一页上一页2 3 4 5 6下一页/p上一页2 3 4 5 6三峡课堂教学实录篇7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认识三峡。2、掌握重点实词,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唐代诗人李白有一首诗早发白帝城,写了三峡的风光,请同 学们齐声朗诵。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
24、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今天我们走进另一篇文章,来更细致地领略三峡的景色。二、预习检测(3分钟)1三峡选自。本文作者,他是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 绚烂,语言清丽。2三峡包括、。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全长约二 百公里。3、给下列字注音阙嶂曦襄御沂湍啸属涧三、自主探索(一)(8分钟)默读课文,结合文*释,解释下列词语自三峡七百里于,在略无阙处毫无略无阙处通“缺”缺口重岩叠嶂像屏障似的高山自非如果亭午夜分正午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夏水襄陵冲上山陵或王命急宣有时虽乘奔御风即使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御:驾不以疾也不如素
25、湍绿潭白色的急流绝燃极高的山峰生:三峡的山非常高。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还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不到正午看不见太阳,不到午夜看不到月亮,说明山非常高。生:三峡的山多,而且连绵。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可以看 出来。生:三峡夏天的水湍急,流速快。从“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可以看出来。生:三峡的秋天十分凄凉。从“猿鸣三声泪沾裳”可以看出来。生:三峡的春冬水是清澈的,树是茂盛的,山是险峻的。师:郦道元抓住特征,仅仅用155个字,就为我们展现三峡无穷 无尽的美景。这篇三峡被称为我国山水游记的先导,被誉为千古 美文!今天我们就要
26、反复朗读,来品味它的美,最后要有感情地背诵 它。(板书:美读)师:要想品味文字之美,就必须学会运用想象,领略文中美景。 做到“目中有景二(板书:目中有景)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色,准 备用“三峡的美”说一句简单的话。(生读,老师巡视)师:三峡美景无限,老师先来说两句。三峡的水美。三峡的秋色 美。哪位同学来说说?生:三峡的山美。生:三峡的春冬美。生:三峡的瀑布美。生:三峡的树美,花美,高山美,歌声美。师:现在我们的脑海里有一点模糊的影象了,怎么让这影象更清 楚一些呢?我们接着刚才的那句话再说一段话,来具体描述一下三峡 的景色。师:老师先来做个示范。(cai显示文字)师
27、:三峡的春冬美。你看,雪白的急流,回荡着粼粼的清波;碧 绿的深潭,晃动着秀美的倒影。还有那绝壁上的怪柏,苍劲嶙峋;还飞漱其间飞流冲荡良多趣味实在林寒涧肃寂静属引凄异连接不断自主探索(二):(10分钟)边读课文边结合课*释及手头工具书独立疏通课文大意。无法解 决的问题,画出注明。翻译方法指导:“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 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 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28、层层 的悬崖,重重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 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 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 船只都被阻隔了。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 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 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 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 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很多奇形怪
29、状的柏树, 悬泉和瀑布在山峰和怪柏之间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实在是趣味无穷。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 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 静,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 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民 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四、合作探究:(8分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描写了三峡连绵不断的山势和三峡的水在不同季节的不同 景象,再现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五、当堂检测(10分钟)
30、1、解释下列词语:略无阙处沿沂阻绝乘奔御风回清倒影清荣峻茂晴初霜旦2、翻译下列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绝蹴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六、抽查清抽查清:每组的3号同学给组长翻译第二段。三峡课堂教学实录篇826 三峡山东省寿光市王高一中刘广福目标聚焦1、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一一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 容,体会语文的优美精彩、生动简练。2、感受古人通过赞美锦绣河山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表达的热 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注重学生情感熏陶。3、学会锤炼语言,细心观察,写作时抓住事物特征,形象描写, 提高描写景物
31、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要领提示古代语言与现代汉语有所差异,学习文言文,文字障碍是第一关, 这就要求我们借助文言词语工具书和教材上有关注解来扫清文字障 碍。三峡短文书上注解翔实,学习时,要结合注解了解文中大意, 在此基础上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同时,要抓住这两篇短文的特点,学 习和理解文中写景的方法。这篇课文是郦道元为水经江水所作注释中关于三峡的一段, 但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课文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 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也使读者从中受益。抓住景 物特征来写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的写作特点。从自然形成的角度来看, 不言而喻三峡是离不开山水的,但山水中有四季的变化穿插其间,这 就
32、不能写一时一处的景色,而是要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诡谪的 美景,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的整体的富于动感的 景色,这就是典型化的手法。没有典型化的手法,是写不出三峡的美 景的。这篇短文富有诗情画意,朴素自然,意味隽永。应认真品味文章 的语言,深入作品的意境,涵泳体会,获得美的享受。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言散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壮丽景色。 本文抓住景物及季节特征,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语言精练, 思路清晰。1、教学方法:A、熟读课文,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中逐渐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借助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B、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疏通文意,同学间讨论 解释
33、疑难,老师只作适当讲解。C、教读时,为便于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适当穿插 介绍课文及作者的有关知识。2、媒体设计多媒体及相关软件,三峡风光VCDo实例探究教学目的1、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一一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 容,体会语言的优美精彩、生动简练。2、体会古人通过赞美雄伟壮丽的锦绣河山表达的热爱伟大祖国 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2、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4、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受到美的熏陶,丰富文学素养。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熟读课文,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中逐渐加深对内容的理解。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疏通
34、文意,同学间讨论 解释疑难,老师只作适当讲解。3、教读时,为便于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适当穿插 介绍课文及作者的有关知识。媒体设计可采用多媒体播放三峡风光等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片断,以增 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感受,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雄伟的崇山峻岭,有奔腾的黄河长江,有珍 贵的文物古迹,有秀丽的园林风光。著名的学者余秋雨曾说:“在国 外,一个外国朋友曾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 得去的一个地方吗? 一个,请只说一个。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 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三峡为会有这样大的魅力?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电视系
35、列片话说长江中三峡风光的片断(使用 多媒体播放)。早在1500年前,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对三峡的风光 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短文三峡。(解说:设计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及学生的爱国势均力热情。)二、解题引导看“阅读提示”和注释介绍作品及作者。文选自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注是郦道 元给水经作的注释。水经是记载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较早的 地理书。原文记载简略,郦道元用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记载和自己游历 各地的见闻给水经作注,写成水经注40卷。语言简洁精练, 文字秀丽优美,给后代游记文学有很大的影晌。虽是地理专著,却有 宝贵的文学价值。(解说:以上内容可由学生课下收集
36、,学生讲授为主,教师适当 补充。)三、研习课文1、读课文,整体把握。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音。教师提出下列字词, 请学生读准字音。教师提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阙qu 叠di 6曦x i溯s必,献y d n啸xi i o属zh4学生试读课文。要求;放声读书。学生互读课文。方法;同桌两人,一人读一人听,纠正错误读音;各读一遍。请4位同学,每人读一段,集体纠正错误读音。(解说:从正音入手,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是为了熟悉课文内 容。学生已经听读了两遍,对课文内容已有大致了解。本文语言浅易, 熟读利于疏通全文大意。).疏通全文大意。两人一小组,参考注释,疏通课文
37、大意。没有注释的句子凭借学 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 体讨论解决。(解说: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培养自学能 力。设立两人一组讨论,是为了互相启发,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集体解决疑难。方法:二人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由其他小组同学 帮助解答。学生解决不了时,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解说:学生阅读中遇到问题,由同学相互启发,自己解决最好。 必要时,教师点拨或讲解。尽可能地调动其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解 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课后练习四,解释重点文言词语。方法:提问,学生回答,集体纠正。(解说:进一步巩固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做到
38、字句落实,为口 译课文做准备。)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方法:把课文的意思用白话大声说一遍。读课文、理清思路。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三峡雄伟秀丽的风 光?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讨论明确:第一段总写三峡的山,描述了峰高谷深的险要地势。 第2、3、4段写水,分别写三峡江水四季变化的不同奇景,突出了三 峡山高水险的总特征。2 .欣赏品味。这篇仅有百余字的短文写景状物情景交融,语言精练,风格清新, 是水经注中特别优美的章节之一。下面我们共同欣赏文中写景的文字,选择你认为最精彩的词句作 简要分析。(1)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一句写出了江水的季节特点。春冬水涸之季,下滩之水雪浪飞溅,此为“素湍”;水清流
39、缓可 谓“绿潭”。“素” “绿”色彩相间,“湍”与“潭” 一动一静。岩崖、 云朵、蓝天于碧水中可见,令人有无限遐想。“绝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素湍绿潭”一句是 俯视,而此句是仰望。“绝”字形容山,“怪”字修饰,紧扣三峡的地 理持征:柏树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毫无遮挡,加之峡谷之中风力强 劲,天长日久,自然开成“怪”状。在“绝谶”“怪柏”这个背景上, 作者再抹上一笔“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那悬挂在绝壁高崖上的飞 泉瀑布,使整个画面顿生活意:悬崖绝壁,怪柏傲立,飞泉喷洒,瀑 布宣泻,似乎可以听到如鼓如瑟的泠泠水声,真是高山流水,蔚为奇 观。“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以“清”字状水,以“峻
40、”字状山, 以“荣”字状柏树,以“茂”字状草,水清、树荣、草茂互相辉映, 大自然充满无限生机。“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清荣峻茂”的三 峡美景自然会使人产生“良多苦味”,而三峡的春冬之景毕竟只是在 热爱祖国山川的人眼里才益发显得“清荣峻茂二读到此处,使人油 然而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感情。(4)“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作者并不明确点出“秋”字,而是 以一个”霜晨,又以“寒” “肃”二字渲染,三峡秋景遂变成清寒之 景,给人带来的心情也是凄凉之情。“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作者不再写 山、写水、写树、,而是写猿鸣,以此来烘托萧瑟的秋景,写出人们 身处此时此地的伤感。其他的如“重岩叠嶂,
41、隐天蔽日”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等句 也可作简略分析,重点放在第3、4段以上几句。解说:以上分析,可以让学生4人一组讨论后再发言,也可让学生 七嘴八舌地说,必要时教师要适当点拨或做示范,对学生的分析要多 表扬、肯定,总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思维活跃。)归纳总结语言的特点:(1)本文语言精练,仅用百余字,却写出三峡错落有致的诸多 气象。(2)富有表现力,情景交融,作者用有限的字句,分别描绘四 幅美丽的山水画,又以季节的变化描述色彩的或浓烈或淡雅。三峡的 壮丽景色,磅礴气势,千姿百态,如在眼前,使人的心灵受到陶冶和 震撼。(解说:以上分析,可由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或由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如
42、学生回答不到位,可由教师讲述为主。)3.课堂小结。齐读课文(或教师朗读不,学生进一步体会)。这堂课,我们朗读翻译,并欣赏了这篇描绘三峡优美风光的精彩 散文,体会了作者从字里行间所渗透出来的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 情。当代散文家学者余秋雨曾赞扬道,此文用了最俭省的文字,描述 了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使后人 再难调动描绘的词章。的确,郦道元的这篇散文对后代山水游记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请同学们课下朗读背诵,进一步体会本文语言运用的 妙处。四、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摘抄精彩词句。2、补充阅读余秋雨的散文<;三峡>;,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资源采撷三峡美点寻踪湖北余
43、有本文是一篇描写三峡水势及两岸风光的精美散文,文中的内容就 好像一幅又一幅的山水画。细细品读之中,不时会有闪亮的美点进入 我们的眼帘。三峡,美在那宏观勾勒的一笔。全文仅150余字,可谓精致 小巧,然而作者竟在这极短的篇幅之内,用高超的具有音乐美感的语 言,浓缩了万千气象,展现了无限风光,颇有“尺幅千里”的意味。 文章的第一段只有33个字,却是全景式的宏观勾勒,可谓笔力雄健, 内容雄奇,写得异常的美。就那么一笔,总写了磅礴的山势,勾勒出 700里三峡的雄险,描写了群峰连绵、隔江对峙、山高峡长的壮丽。 就那么一笔,视点变化多姿,“三峡七百里”写三峡之长,似乎只有 俯视才可能尽收眼底;“两岸连山,略
44、无阙处”写群山的高峻,是纵 向的极目远望;“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峡谷的幽深,分明有从下 向上仰望的感觉。就那么一笔,表达手法也令人称奇,除了大笔勾勒、 进行正面描写之外,还巧妙地进行了侧面烘托,“自非亭午夜,不见 曦月”写得多好一一抬头看天,不到“亭午夜分”连世界上最不光彩 的事物都难以看到,这山还不高吗?这峡还不深吗?三峡美在那层层铺展的手法。如果说上面所说的那雄奇的一 笔还有一个作用的话,那就是为下一段写水势埋下了伏笔一一险峻 的山峡造就了江水的湍急。从内容来看,第二段写的是夏季的江水, 从写法来看,作者运用了 “层层铺展”的手法美美地将水写了一番。 第一层,用“沿溯阻绝”写出水涨路绝的
45、不够,再来一笔,假设“乘 奔御风”业与飞快的流速进行比较,从侧面再次进行有力的衬托。在 这几笔之中,写得最美的就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那几句,它不 仅仅只从时间之短、距离之长写了水之流速,它可让我们想象三峡江 流的汹涌向前、奔腾咆哮,它可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坐在小小木船上飞 流直下、一泻千里、荡魂摄魄的快感,它还让我们联想到,李白那极 具美感的早发白帝城,是不是对此的创造性改写呢?三峡,美在那错落有致的点染。第三段写的是春冬江景,此 时时令不同,水退潭清,山水秀美,与夏日相比又是一番景象。这一 段好像是用取景框选取的极为美丽的一角,然后用神工妙笔生动地, 精心地描绘“以点带面”,来表现三峡与江流
46、的处处美景。这美丽的 一角是立体的、错落有致的。低有深潭,然而写深潭还嫌单调,还要 写潭中的倒影;高有绝山献,然而写绝山献还觉单一,还要写山献上 的怪柏;再几道“悬泉瀑布”,让它们“飞漱其间”,又是壮美的一景。 这美丽的一角又是色调润泽的、动静有致的。你看“素湍绿潭”,雪 白的是急流,碧绿的是深潭;你再看“回清倒影”,回旋的是粼粼的 清波,晃动的是模糊的物影;更不用说那跌宕多姿、水花飞溅的“悬 泉瀑布” 了,它们甚至让我们听到了那哗哗的水声,甚至让我们感觉 到了随风飘洒到我们脸颊上细微的飞沫。在这水清、树荣、山峻、草 茂的地方,在这生机盎然的山水之间,谁说不是“良多趣味”呢?三峡,美在那一声悠
47、长的渔歌。第四段写的得特别有情调, 特别有意境,它写的是秋景的凄凉。从全文来讲,作者在写了夏、春、 冬之后必定要描写秋景,而写秋景必定要注意精选不同的角度。于是, 在写了高山深峡、急流碧水之后,他调动笔锋为寒林高猿敷设上一笔, 在写了雄壮、险峻、秀美之后,他着力地表现肃杀,在写了形、写了 色之后并没有忽略写声,到此作者已多角度、全方位地把三峡的神奇 美丽表现在我们的面前。所以不论从哪一个角度讲,这一段中的描写 均是妙笔,都能让人进行回味悠长的咀嚼。然而更妙的、更美的就是 那一声渔歌,就是那一句似乎顺手拈来同时又是巧妙点缀的渔者之歌。 本来,“林寒涧肃”已经是够凄清的了,“空谷传响”的“高猿长啸” 已经够凄异了,啼声的“哀转久绝”已经能够让闻者倍感寒意了。然 而一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顿然将这凄凉寒这境 进行升华,它唱出了哀婉的猿声中旅人的悲凉心境,更加烘托出秋景 的凄凉,给人余音缭绕之感。这时的描写,就达到了 “情景交融”的 境界。如果说在此之前所写的是“风景”;的话,到这里已带着写“意” 之味。在尽写了山光水色之后将笔触转向“猿”与“人”,从而深化 文章意境,这就是作者的妙笔所在。三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