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成都东部新区2022-2023学年度(上)高2021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红楼梦和中华文化周汝昌红楼梦以前的章回体“稗官” “野史”绝无如此弘广深厚的文化内涵容量,曹雪 芹以前的作者群,也不曾有过像他这般才情灵慧的大手笔:两者凑泊,形成了诞生这部伟 大的文化小说的历史条件,正所谓前无史例,后继为难。那么,这部小说究竟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精髓、何等光芒呢?简要而言,有两条主脉,贯串了全书。这两条主脉,并非我辈读者的臆想创说,实由 作者自己明文提醒,即:一干裙钗、几个异
2、样女子的“小才微善”。一部大书的主题眼 目,豁然尽展于此。作者的文风,语淡而意谦,然其含蕴至丰。吾人须知:一 “才” 一 “善”,便是雪芹对我中华文化这精髓命脉的最经济的简括 和深识。才是什么? 一般理解大抵以为是指文才、诗才,在红楼梦而言更是如此无疑的事 意。其实这是看错了。试看:一、无才可去补苍天一石头 二、才自精明志自高一探春 三、都知爱慕此生才一凤姐 四、试才题对额一宝玉 五、才选凤藻宫一元春 六、才华阜比 仙一妙玉。这些例中,只有宝玉所试之才实指文才,其余诸人,皆非此一狭义可限。最明 显的是探、凤二例,凤是今之所谓文盲,其才与诗文了无干涉。元春入选,明言是由贤 德。妙玉的才,以仙为喻
3、亦非仅指能诗而已。这样一说,则红楼梦所重之才,所包甚 为广博。原来,“才”是中华大文化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节目,是中华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一种 高层次的认识感悟。在易经的说卦中就已提出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是 谓“三才”的理念。“三才”概括了宇宙万物和人类的体性功能、生机动力,而人居三者 之中,为“天地之心”,独占“性灵”之位。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哲思的另一逻辑形 式。天之才,表现为风云雷电,节序光阴。地之才,表现为山川动植,品类众生。人之 才,则表现为智慧聪明,情思才干。所谓“天人合一”,实即“天人本一”,人也是天的 一部分,也是天的精华体现。是为天人一体可以互所以,在红楼梦中原始根由是女蜗炼
4、石,石乃“通灵”A. “直接表现”错误。结合“只有10个工兵的工程连,加上临时征来的2000个民工, 1200把铁锹,1200把洋镐,300公斤炸药,10辆大卡车。这就是将军的队伍和全部家当” 可知,这些具体的数字,应为“侧面衬托队伍攻坚克难、不负使命的崇高精神”。故选Ao【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划线句为环境描写,这也是一处细节描写,主要描写修路过程中一处断崖的险峻形势。作 者描写激流汹涌澎湃的特点,“直泻而下”“蹦蹿出数尺高的排空巨浪”描绘其形,“削 出一条深不可测、面宽约10米的石谷”夸张其深,“水声发出撕人心肺的吼声”运用拟人 手法,状其声势。生动形象地展现
5、了昆仑山下这处断崖深不可测,汹涌澎湃的险峻形势。 结合“架桥,必须在石谷上架一座桥,公路才可以跨过这道险崖”可知,这是修路过程中 必须跨越的一处断崖,展现了筑路道路上的巨大险阻,增添了修路情节的波澜,表达了对 青藏公路筑路人智慧和精神的赞美之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物象作用的能力。从情节结构看,由开篇“我要说的是一盏马灯,今天的人们大概只有走进博物馆才能看到 它了 ”“我说的只是我在昆仑山下某部队的军史展览馆看到的一种马灯,也就是60年前慕 生忠将军挂在昆仑桥头的那盏马灯”“我在昆仑山下某部队的军史展览室里看到这盏马灯 时,它浑身锈迹斑斑,底座也有几处凹陷”引出对军史展览馆马灯的介绍,
6、到“将军踏上 修路征程前,特意到西宁东大街一个回民小店买了这盏旧式马灯”“马灯就挂在他的帐篷 外面,灿灿的光亮像青藏高原上一颗不眠的星星”“挂在临时军用帐篷里的那盏马灯,已 经添过3次油了”“他将马灯挂在桥头”将军在马灯下带领部队修路、筑桥,最后马灯悬 挂在桥头。“马灯”贯穿全文,串联情节,是文章的线索。从塑造人物看,“深夜将军休息了,马灯就挂在他的帐篷外面,灿灿的光亮像青藏高原上 一颗不眠的星星”修路时悬挂在将军帐篷外的马灯是将军和士兵艰苦奋斗精神的见证;“没有电,挂在临时军用帐篷里的那盏马灯,已经添过3次油了”“一个又一个闪亮着普 通人智慧的架桥方案,早就超过了马灯光焰的亮度”修路遇到断崖
7、,“神仙会”上献计献 策,马灯衬托了筑路人的精神与智慧;“他将马灯挂在桥头,用随身带的钢笔在一页硬纸 壳上写下3个字:天涯桥”“夜里将军让人把马灯挂在那里照亮3个字”马灯照亮“天涯 桥”,表现将军修路成功后的复杂心情。总之,“马灯”或象征或衬托了青藏公路的筑路 人,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从表现主题看,作者借助马灯展现了青藏公路筑路道路上的故事,表现了对筑路人敢于挑 战、攻坚克难精神和集体智慧的赞美。“马灯”凸显了主题。从艺术效果看,“我要说的是一盏马灯,今天的人们大概只有走进博物馆才能看到它了 ”“我说的只是我在昆仑山下某部队的军史展览馆看到的一种马灯,也就是60年前慕生 忠将军挂在昆仑桥头的那
8、盏马灯”“我在昆仑山下某部队的军史展览室里看到这盏马灯 时,它浑身锈迹斑斑,底座也有几处凹陷”文章开篇对马灯的介绍增添了本文特定的时代 性,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发读者对修筑青藏公路工程的想象和思考。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邦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 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 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 尔。“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
9、元年,作乐府及 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 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 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 ZSZZK/SZ/Z/V/XZ/V/XZ/%Z/ZZZV/XZZZXZZZXZ/ZZSZZS/ZZS/yZ/K/SyV/K/SZZ/SZ/ZV/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 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皱遭挨,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
10、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 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 “香山居士”。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 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 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 堂,烧丹。今尚存。(选自唐才子传卷六白居易,本文有删节)【注】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
11、。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鸡林国: 朝鲜半岛古国名。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并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 州司马/B.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 州司马/C.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并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 州司马/D.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 州司马/.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
12、体犹未 壮,故称“弱”。B.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唐初以中书舍人为之,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者,称某 官知制诰。C.致仕,与古代官职 变动有关,它与“左迁”“出”“谪”“黜”“罢”等词均表示官 职的贬谪。D.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赋、比、兴是 表现手法。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才华非凡。曾拜谒顾况,顾况先戏之以“不易”后叹之以“不难”,并把他推荐 给中书舍人。B.白居易性格忠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权贵奸党,使他仕途不顺,也是他“放纵诗 酒”的原因之一。C.白居易能随遇而安。失意时借佛教生死说超脱形体的痛
13、苦;卜居履道里,以品茶饮酒、 谈禅咏古为乐。D.白居易诗名远播。他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 廷,外达异邦。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2)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答案】1O.D11. C 12. A. (1)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 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2)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 担任了杭州太守。【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14、。“权贵有嫌其出位怒”的意思是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出位”指越职 行事。此词中间不能断开。“权贵”作主语,“嫌”作谓语,“其出位”作“嫌”的宾 语,故“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中间不能断开;且“怒”的主语“权贵”被省略了,“怒” 要单独成句,所以应在“怒”的前后停顿。这样就排除A、B、C三项。故选Do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致仕表示官职的贬谪”错。正确的说法: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 还常用致事、休致、致政、乞骸骨等指官员辞官归家。故选C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推荐给中书舍人”错。原文只
15、是说“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 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 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尔。贞元十六年,中书 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由此可见,顾况只是先取笑后赞赏白居易, 但是他并没有把白居易推荐给中书舍人。故选Ao【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第一句关键点:“暴露”,暴尸街头;“宜”,应当;“怫怒”,触怒;“失志”,志向 受挫。第二句关键点:“乱”,发生暴乱;“言事”,向朝廷进谏;“见听”,被采纳;“乞 外”,请求外调;“除”,授予官职。【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
16、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 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 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 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 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 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 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郭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 拜见(当时名流)顾
17、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 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 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诗 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 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 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 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 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
18、紧急抓捕盗贼。有权 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自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 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 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 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 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 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 家中。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
19、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 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 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 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 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 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 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靖 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
20、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 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 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 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 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屏迹(其三)杜甫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注:公元
21、762年春夏之交,杜甫经历了动乱漂泊,终于在浣花溪得一草堂,生活得以稳定而 创作本诗。13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无事可做,起床很晚,内心也没有营谋之忧,生活因而十分清闲,非常轻松。B.面对孩子的失学和妻子的抱怨,诗人并非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是世道艰难,无力为 之。C.人生一世,潦倒至此,唯有借酒浇愁,忘却尘世烦扰,长期不梳洗也不在乎。D.全诗围绕“无营”二字展开,起承转合自然流畅,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15 .杜诗遣词贴切传神,请以颔联为例简要赏析。【答案】14.A15.颔联中“团、漾”两动词贴切传神。“团”字生动地写出了竹子在日光下发出的晕影,将四方景色包
22、容其中;而“漾”字以动态的效果写出江水之清澈,简直 如同世外桃源;“团、漾”二字表现出草堂环境的清幽。表达了诗人经过长期的颠沛流离, 对于稳定宁静的清闲生活的享受之情,同时还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无奈之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A.“内心也没有营谋之忧,生活因而十分清闲,非常轻松”错误,属于曲解诗意,孩子失 学、家庭贫困、妻子抱怨,诗人不是毫不在意,而是无力解决,“贫困”对于杜甫来说, 已经常态化了,无能为力,便不再去想。故选Ao【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描写的是他的居处的草堂清幽的环境。竹子衬托着田野的绿 色,草
23、舍的倒影在江流里荡漾。“团”字是“包蕴、包容”之意,生动地写出了草堂四周 竹子环绕,竹影婆娑的静态美;“漾”字是“荡漾”之意,写草堂舍影随江流而动荡,以 动态的效果突出江水之清澈。这两句都是从视觉角度描写景物,“团、漾”二字表现出草 堂环境的美好、清幽。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杜甫经历了动乱漂泊,终于在浣花溪得一草 堂,生活得以稳定而创作本诗”可知,这首诗写的是杜甫在草堂的生活状态,生活相对安 定,这是杜甫安静的生活状态,朴实而淡定,淳静而单调。表达了诗人经过长期的颠沛流 离,安于享受眼前稳定宁静的清闲生活,也还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些许无奈、孤寂之 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默
24、写。(1)琵琶行中“, ”两句,写当年的琵琶女无 论技艺还是容貌都出类拔萃。(2)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在蜀道行走时手摸星辰,抚胸长叹场面的两句是 a”, o(3)荀子劝学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 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答案】.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曾、妒、扪、胁、抚、膺、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后现代社会,人们消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 成都市 东部 新区 2022 2023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Word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