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试卷.docx
《2019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试卷.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试卷试题数:14,总分:1201.(单项选择题,2分)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翘首(qiao)黄晕(yun) 箴言(zhQn)戛然而止(jia) B.诘责(ji)蝉蜕(tui)彳区偻(yu)相形见细(chU) C.稽首(qi)折本(sh6)拘泥(ni)间不容发(jin) D.广袤(mao) 程亮(ceng) 愧作(zub)矫揉造作(jiWo) .(单项选择题,2分)以下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粗暴荣膺走头无路箪食壶浆B.彗星B.彗星晌午刨根问底老骥伏杨C .修葺崩殂心无旁鹫轻歌曼舞D.告罄褴缕战战兢兢觥筹交错2 .(单项选
2、择题,2分)以下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登上象山远望,看到高楼林立、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B.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上很受孤立,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很自负的人。 C.埃菲尔铁塔的声名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而这座高塔的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本人却鲜为人 知。D,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4.(单项选择题,2分)以下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红书店”凭借高颜值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打卡圣地”。B.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荆门市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广场,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C.2018年12月2日,
3、根据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发布的2018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显示, 仅有38%的学生没有报辅导班。D.收藏是以保存物证的方式传承人类文明,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艺术交流以及人们情操的重要 行为方式。5.(单项选择题,2分)以下有关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 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B.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笫四联为尾联。【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有的是同音 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
4、。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有误,“走头无路的头应为投”;B.正确;C.有误,心无旁鹫的鹫”应为驾;D.有误,褴缕”的缕应为“褛”。应选:Bo【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 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3.(单项选择题,2分)以下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登上象山远望,看到高楼林立、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B.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上很受孤立,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很自负的人。 C.埃菲尔铁塔的声名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而这座高塔的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本人却鲜为人 知。D.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
5、,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正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成语要做好积累,可以 从词意、感情色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另外,我们还要了解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望 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有误,“沧海桑田”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该成语望文生义, 它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不能描述自然界的景色;B.有误,“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自轻自贱。指对自己的能力等没有 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该成语用错对象,它只能指自己,不能描述别人;C.正确;D.
6、有误,“天伦之乐”指家庭成员之间相处融洽的欢乐。该成语用错对象,它指家庭成员之间, 不能形容同学之间。应选:Co【点评】: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然后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最后 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4.(单项选择题,2分)以下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红书店”凭借高颜值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打卡圣地”。B.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荆门市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广场,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C.2018年12月2日,根据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发布的2018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显示, 仅有38%的学生没有报辅导班。D.收藏是以保存物证的方式传
7、承人类文明,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艺术交流以及人们情操的重要 行为方式。【正确答案】:A【解析】:此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 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 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正确;B.有误,成分残缺,将“建设了”改为“建设的”;C.有误,成分残缺,将“根据”删去;D.有误,搭配不当,“促进”“交流”可以,但是不可“促进”“人们情操,最后一句可改为:促进 各民族之间文化艺术交流以及培养人们情操的重要行为方式。应选:Ao【点评】:修改病句的步骤与方法:一读:借助语感找出病句,往往别
8、扭的地方就是有语病的; 二提:主干提取,从而辨析句子是否有错误(抓主要动词); 三改:增(即增加缺少的成分)、删(删去多余的局部)、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不 恰当的字词)。四查:进行复查(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5.(单项选择题,2分)以下有关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 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B.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笫四联为尾联。C.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有吃粽子、赛龙舟、赏菊花等习俗。
9、D.礼记,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礼记中的学记 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 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 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A.错误,“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8 .错误,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C.错误,“赏菊花”不是端午的习俗。D.正确。应选:Do【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外表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 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
10、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 步深化印象。9 .(问答题,5分)综合性学习。材料一:新学期开学,伴随的是学校教室的清扫和布置。2019年2月,在开学前两天,浙江杭州 多家家政公司接到了来自学生家长的订单,这些学生家长都是预约钟点工到学校做教室卫生。 对于这件事,网友们开启了一轮辩论。有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也有人说,假期开学 清扫教室的要求很高,边边角角都要清扫一遍,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存在困难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并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全面阐述。习总书记在教育方针中强调劳动教育,丰富了教育方 针的内涵,“要在学
11、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 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老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对学生 的全面开展具有重大意义。材料三:日本教育大纲规定,小学从五年级起开设家庭课。家庭课是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的必修课, 有系统的教科书和相关实践用材。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家庭生活与家人、家常饭菜的炊事基 础、舒适的衣服与家居、身边的消费生活与环境。俄罗斯于1993年重新制定了劳动课教学大纲,大纲对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内容、目的、 要求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其中针对初中学生,课程内容有:设备材料与机器零部件的加工、 家政技术、缝纫、食品加工、手工艺制作等。
12、(1)针对材料一中“雇人清扫教室”一事,某班同学准备以“该不该雇人清扫教室”为辩题,进 行一场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应该雇人清扫教室”,假设你是反方辩手,请陈述你的观点并说 明理由(至少说出两点理由)。(2)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给“雇人清扫教室”的家长发一条微信,对他们进行劝阻。要 求:微信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正确答案】:无【解析】:此题考查材料阅读。材料一主要讲述开学前两天,浙江杭州多家家政公司接到了来 自学生家长的订单到学校做教室卫生,网友对此看法不一。材料二主要讲述习总书记在教育方 针中强调劳动教育,丰富了教育方针的内涵。材料三介绍了日本和俄罗斯在劳动方面开设的
13、课 程,介绍了两个国家的具体做法。【解答】:(1)此题考查表达观点与看法的能力。正方的观点是“应该雇人清扫教室”,作为 反方,必须极力陈述理由来反驳正方的观点,说明学生清扫教室的价值和意义。可以围绕学生 清扫教室能培养责任意识,养成爱劳动的习惯的益处来谈。也可以说明雇人清扫教室的弊端。(2)此题考查语言交际。题干要求给“雇人清扫教室”的家长发一条微信,对他们进行劝阻。 首先要有称呼和礼貌用语,结合要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来阐述劝说理由,材料告诉我们劳动有 助于学生全面成长,劳动教育全球都比拟重视。同时还要采用一种修辞,生动表达出来即可。 答案:(1)观点:不应该雇人清扫教室。理由:学生清扫教室可以
14、培养责任意识。学生清扫 教室可以培养劳动技能,养成爱劳动的习惯。雇人清扫教室,容易让学生变得懒惰,产生 依赖心理。(2)例如:家长您好,劳动教育全球重视,中国学生不能做襁褓里的婴儿。家长您好, 劳动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防腐剂,请口寸时保鲜。【点评】:要解答好综合性材料学习试题,必须做到:1、善于运用积累,有效调用知识。2、 仔细揣摩题意,提炼答题信息。3、发散多种思维,合理展开想象。10 (填空题,7分)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1)博学而笃志,o (论语子张)(2)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3)天接云涛连晓雾,0 (李清照渔家傲)(4)今天下三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5
15、)野芳发而幽香,o (欧阳修醉翁亭记(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正确答案】:口切问而近思;2不畏浮云遮望眼;3星河欲转千帆舞;4益州疲弊;5佳木 秀而繁阴;6俄顷风定云墨色;7秋天漠漠向昏黑【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 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 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切问而近思(2)不畏浮云遮望眼(重点字:遮)(3)星河欲转千帆舞(4)益州疲弊(重点字:疲弊)(5)佳木秀而繁阴(6)俄
16、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重点字:俄顷)【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 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 .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 .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 .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 .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8 .(问答题,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问题。 题大庾岭北驿【唐】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注】驿:驿站。阳月:农历十月。殊:实。瘴:南方湿热蒸郁之气。陇: 此处指大庾岭,岭上多梅,故又称梅岭。(1)这首诗是宋之问被流放岭南
17、途经大庾岭时所作。请分析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诗歌的前两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做简要赏析。【正确答案】:无【解析】: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流放途中所见的景物及所想象的意象,借景抒情,引用一那么 “雁过梅岭”的奇妙传说,再结合自己当前的处境,抒发了诗人对官场坎坷的慨叹和思念家乡的 感情。全诗情调低回婉转,感情真挚动人,诗旨在写“愁”,全篇却未着“愁”字,情致凄婉,愁 绪满怀,以情布景,又以景衬情,使情景融合,传情达意,因而情真意切,动人心弦。【解答】:(1)此题考查了句意理解及作者的情感,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尾联从写 景转为抒情。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五岭是那里最高的地方,站在山岭
18、上还能最后一次 回望北方家乡,待到翻过山岭,遍是丛林浓密,就看不到家乡了,不过应该能看到岭上的梅花, 这对诗人也是一种慰藉。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 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诗人暗用了这一典故。虽然家不可归,但他十分希望 也能寄一枝梅,抚慰家乡的亲人。这时诗人内心的苦辣酸甜是一言难尽,无限凄凉油然而生。 情致凄婉,绵长不断,诗人怀乡之情已经升发到最高点,然而却收得含吐不露。诗人没有接续 上文去写实景,而是拓开一笔,写了想象,虚拟一段情景来关合全诗。这样不但深化了主题, 而且情韵醇厚,含悠然不尽之意。(2)此题考查的是诗歌写作特色的理解判断,解答时要结合
19、具体诗句加以理解分析。“阳月南 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意思是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据 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 能遇赦归来?描写诗人在流放途中所见之景,联想“雁过梅岭”的传说,结合自己当前的处境, 采用比照的手法将人与飞雁进行比照抒发人如飞雁的感慨。答案:(1)作者想象明日度岭南行,回望故乡时,看到的将不再是家乡的风物,而是大庾岭高处的 梅花了。表达了作者对枚乡的深深眷恋之情(2)比照手法。大雁南飞,飞到此处就不再飞了;诗人行到此处却要继续南行。开头四句通 过人与雁的比照,写出了诗人远度荒蛮之地的悲苦凄凉心
20、情。译文: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鸟儿不进,我却行程 未止远涉岭南,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遇赦归来?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深山 老林昏暗暗,瘴气浓重散不开。来日我登上高山顶,向北遥望故乡,抑或能看到:那山头上初 放的红梅。【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 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9 .(问答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 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
21、曳铁钿,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 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 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 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 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那么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的河中石兽)【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
22、不谓 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假设必将之,破赵军 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 分断其军为二,士卒高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 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选自司马迁史记)【注】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难:驳倒。易置:撤换。纵奇兵:调遣派 出变化莫测的军队。(1)以下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竟不可得*B.尔辈不能究物理 C.佯败走D.而绝其粮道A.竟不可得*B.尔辈不能究物理 C.佯败走D.而绝其粮道竟然事物的道理、规律假装截断(2)以下句中加
23、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山门圮于河B.如其言C.以天下莫能当A.山门圮于河B.如其言C.以天下莫能当介词,在代词,他(的) 连词,因而D.而括易言之 连词,表转折(3)以下关于【甲】【乙】两文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甲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 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B.甲文中寺僧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讲学家过高估计了 水流的推力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只有老河兵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做出了正确推断。 C.乙文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湖北省 荆门市 中考 语文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