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猫(第2课时).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猫(第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猫(第2课时).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继续学习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的方法。2 .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蕴含的哲理。【合作探究】一、细读课文,定焦第三只猫1 .默读第15、16段。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儿 块” “忧郁”“懒惰”。对第三只猫的厌恶,作者写了这样几句话:“大家都不大喜欢它”“连三 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 “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这 几句话在表现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第一、三句话是一般人的角度,第二句是个别人的角度,足见第三只猫被人 厌恶的程度。2 .学生自由诵读第1729
2、段。提问: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 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有六个情节,小标题可依次拟为“买鸟”“凝望”“被疑” “蒙冤”“受 罚”“真相”。这当中前:五个情节是详细述谈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 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个情节,才用寥寥数语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顿开。这样安 排,不仅使情节显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3 .学生齐读第3034段。思考,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些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 并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作者用了 “难过” 一词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对以前两只猫的亡失的感 情,“难过”所表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教学 设计 课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