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分类梳理+真题练习专题10 古诗词阅读之表现手法(学生版+解析版).docx
《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分类梳理+真题练习专题10 古诗词阅读之表现手法(学生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分类梳理+真题练习专题10 古诗词阅读之表现手法(学生版+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学生版专题10古诗词阅读之表现手法考点概述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艺术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赏析的重要内容。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 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 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 情所起到的作用。课标对古诗词的学习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一项就是了解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考生在答题时存在表达技巧辨识不准、脱离诗句架
2、空分析、技巧与作用张冠李戴等问题。鉴赏表达技巧命题方式通常有:1、请分析颔联的艺术特色。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尾联。3、首联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4、本诗的题为咏牡丹,却从松菊写起,有何妙处?考点梳理中考常考的表现手法0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表达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 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02借景抒情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
3、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诗歌 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 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气氛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 情景交融,浑然一体。0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墓议论 表达出来。如: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 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 并非依靠风的力量。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但
4、凡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 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0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到达“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句外表上是写景, 而实际上那么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05动静结合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 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
5、态,一动一静,相辅相成。06以动衬静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07乐景写哀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外表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如:青雀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哪躅青骁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 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鞋珍。08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
6、,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 得意犹未尽。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参军行七首) 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结句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詈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 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此时征戍者内心 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不得而知,给读者 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09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乱来讽喻当朝。如: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
7、曲后庭花。(刘禹锡台城)全诗以 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从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 鲜明的比照,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10渲染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 铺叙的写作技法。如: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重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秋词)首句破题, 以描写秋景来渲染深宫寒夜的气氛。11烘托衬托中的正衬,原始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亦称“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指通过特定的环 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
8、此中手法常与渲染结合起来使用。如: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哨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 观罗敷。(陌上桑)12用典用典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过效劳的忠贞之情。13虚实结合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表达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表达与描 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表达、描写中同时使用。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地白如霜、栖鸦可见,诗人虽没有明写 “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月光皎洁
9、”。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14抑扬抑扬可分两种: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法。如: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前两 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 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15比照运用比照,可以把不同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 者更丑。如: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 烈鲜明的比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
10、的深切同情。【方法指导】一般提问方式:(3)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4)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哲理?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那么比喻在贬谪之后那些 仕途得意的新贵们。后来的欣赏者和引用者不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了,而只采取这一联所表达的哲 理,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
11、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然要开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暇美好的道理。【鉴赏技巧】2.掌握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2、掌握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3,掌握其他表现手法(比照、衬托、渲染、用典、抑扬、联想、想象、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 生等)【答题步骤】步骤一:(用什么手法)步骤二:(写什么内容)步骤三:(有什么作用)步骤四:(抒什么情感)【例】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 问题:“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答:用典。把自己比作魏尚,含义是什么时候朝廷能够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比拟 委婉含蓄的表达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01-2022年贵州省铜仁市】阅读杜甫的春望,按要求答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首联抓住了 “”和“两个形容词,描绘了 的景象。(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字字千钧,吟之更觉有味,请任选角度赏析。【答案】(1).破 .深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不堪,乱草丛生。(2)参考答案
13、一:诗人触景生情(融情于景)花鸟本是悦人之物,但是诗人面对残破的都城,想到妻 儿的安危,诗人见花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感。参考答案二: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花鸟为感恨的主体,将花鸟拟人化,花鸟因感 恨离别而落泪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感。 02-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以下问题。(4分,每题2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23 .以下选项中,对本诗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14、. “角声满天”写鼓角齐鸣、杀声干云的战争场面,给人以消沉哀戚之感。B. “半卷红旗”写将士们乘夜奔袭之状。夜寒霜重,战鼓擂不响的细节,更突出悲壮的气氛。c.最后两句用燕昭王黄金台上招揽天下贤土的典故,含蓄地点出了诗作的主旨。D.此诗用三个画面,涵盖了将士们在缺乏一昼夜的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反映了战争的艰苦性24 .请自选角度赏析划线诗句。【答案】23. A (“给人以消沉哀戚之感”错,“角声满天秋色里”从听觉方面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给人以悲壮之感。)24.例如一:(从炼字的角度)“压”和“摧”两个动词,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 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15、衬托出将士们饱满的情绪和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 雄气概。例如二:(从修辞的角度)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借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 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03-2022年怀化市诗歌鉴赏(6分)【甲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乙诗】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明李攀龙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注】明卿:作者的好友。楚:楚地。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18 .乙诗“秋色遥看入楚迷” 一句中哪个字最有意蕴?请简析。19 .甲、乙两诗的
16、后两句在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答案】18.该句中的“迷”字用的好。“迷”意为识别不清。“迷”写出了地方的遥远,远到都看不清楚 了。所以这里表现出对于朋友的同情,要被贬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去。19.修辞:运用了拟人修辞。甲诗把月亮当作人去写;乙诗把白云当作人去写。情感:甲诗将月亮当作人,月亮送朋友离开,其实是表述了诗人对于朋友的不舍之情;乙诗把白 玉当作人,写白云送朋友,同样表达了对于朋友的不舍。 04-2022年江西省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江山秋色图胡行简连山缥缈树槎牙,江上西风雁影斜。万迭秋光无限好,画围偏在野人家。注此诗为画作江山秋色图上的题诗。槎(chG牙
17、:形容树木错杂不齐貌。万迭:万重。野 人:山野之人。7.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前两句通过山、树、江、风、雁等意象,营造了秋的意境。B.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与题目照应。C.本诗写景从视觉感受出发,写出了多种景物的形态。D.本诗是一首题画七绝,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8.结合本诗三、四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喜爱画作江山秋色图的原因。【答案】7.B【解题思路】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工品读诗歌前两句可知,其描绘了以下景物:隐隐约约、 连绵不绝的山,错杂不齐的树木,江上的瑟瑟秋风,斜飞的雁群。由此可知,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江 山秋色图,而非“
18、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答案选Bo8.能围绕“秋光好”“秋光在山野”两个要点说明原因即可。【解题思路】此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的分析与探究。仔细品读本诗三、四句可知,其概说了江山秋色 图的特点,即有无限好的秋光、秋光在山野之间。故作答时,可抓住这两个特点来阐述诗人喜爱画作的原 因。 05-2022年海南省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 .本诗颔联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人生遭遇。6 .紧扣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分类梳理+真题练习 专题10 古诗词阅读之表现手法学生版+解析版 2023 年中 语文 知识 分类 梳理 练习 专题 10 古诗词 阅读 表现手法 学生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70259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