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下半年产业趋势展望.docx
《2021年下半年产业趋势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下半年产业趋势展望.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下半年产业趋势展望一、上半年行情回顾与下半年产业趋势展望1、上半年行情回顾今年年初以来,产业趋势行情呈现出快速轮动的特征。回顾年初以来表现较为强 势的产业趋势主线,主要有以下几条:十四五规划:今年2-3月,市场主要关注十四五规划主线。从产业趋势看,最 终十 四五规划发布,主要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双循 环、数字经济、碳中和。碳中和:碳中和主线主要涉及五个投资方向:第一,低碳能源对于高碳排放能 源的替代,典型的如利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代替传统煤炭发电,以及新能源 汽车渗透率提升带来对化石能源依赖度降低。第二,节能节材,通过对工业、 消费等领域节能、节材措施来降低能源
2、消耗。第三,循环经济。第四,碳交易。 第五,传统行业迎来新一轮供给侧改革。从市场表现来看,周期行业在叠加了 涨价逻辑之后表现亮眼,此外新能源车与新能源领域成长空间大、确定性强,也 成为市场最为认可的碳中和主线 方向。电动智能驾驶:电动智能汽车领域持续迎来催化。一方面,电解液当前 处于供 不应求状态,六氟持续涨价,电动车中游高景气,公司的业绩有望持续高 增。另一方面,华为电动智能驾驶方案正式于4月的上海车展发布,北汽新 能源旗下高端品牌极狐联合华为发布了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同时,美国 发布了新的基建方案, 拟向电动车领域投资1740亿美元,主要用于对消费 者进行补贴,可能会加速美国新能源车的
3、渗透。与此同时,智能驾驶产业链格局 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华为以及造车新势力的电动智能驾 驶方案则在稳步推进 中,国产车迎来了更多的机会。近期,生态环境部在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已 通过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基本完成配额预分配工作,生态环境部已组织 有关单位完成上线交易模拟测试和真实资金测试,正在组织开展上线交易前的各 项准备工作。中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超过40亿吨,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 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减排范围方面,中国目前纳入减排范围仅为电力行业,十三五提出8大行业最 迟不超过2022年将会全部纳入碳市场,但进度会有所差别。碳配额发放机制 方面,由生态环境
4、部统 一确定碳排放总额与分配方案,省级生态环境部主管部 门负责根据碳排放额总量与分配方案向本行政区域内的重点排放单位分配规定 年度的碳排放配额。碳配额以免费发放为 主,预计采用基准线法进行分配。交 易标的方面,主要以配额与CCER现货为主。基础设施方面,中国确定在上海建 立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在湖北建立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 记中心,分别负责碳 排放权的交易与登记结算。(3) CCER的核心机制与收入测算CCER项目四大核心机制:签发流程:由最初的项目识别、项目审定、项目备案与登记、减排量备案、上市 交易及最终注销六个阶段构成。减排量计算:采用基准线法计算。项目计入期:计入期是指项目可以产生减排量
5、的最长时间期限,项目参与者可选 择其中之一:固定计入期和可更新的计入期。抵消机制:过往不同试点碳交易所抵消机制有区别,重点排放单位每年使用CCER清缴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o 四、人口转型背景下的四大产业趋势1、中国人口转型的六大特征(1)人口总量增速下降,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低,少子化问题突出近十年中国人口年复合增速较上一个十年下降0. 04%O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 据,2020 年中国人口总量为14. 1亿人,2011-2020 年复合增速 为0.53%,相较于 2001- 2010 年间0.57%的年复合增速下滑 0.04%o中 国的人口最早将在2030年达峰,中国人口将很快进
6、入负增长。新生儿数量下降较快,并且二胎占比近50%,少子化问题突出。2015年10月,中国全面放开二胎,2016-2017年新生儿人口显著高于以 前,这其中二胎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后续二胎政策释放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小, 若不采取适当的政策,中国出生人口下滑速度可能进一步加快。育龄妇女人数下降以及生育意愿降低是少子化的核心原因。中国育龄妇女人数 在2011年达到峰值3.8亿人,其后呈现出快速下降趋势。2020年,中国 育龄妇女约3.4亿人。另一方面,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下降至1.3,显示 出妇女生育意愿的大幅下降。总和生育率是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 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理论上,要保证人
7、口相对于上一代不增也不减, 一对夫妇只需生2个孩子,总和生育率应该高于2.0才能维持人口的世代 更替。(2)老龄人口规模大,老龄化进程加快,未富先老中国老龄人口规模较大,且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2010年-2020年,60岁及 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 5. 44%, 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 4.63%。与上个10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 2.51%和2.72%,随着人均寿命的增 长以及第一波婴儿潮人口步入老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3)劳动力绝对规模下降,组成结构发生变化,Z世代与70后值得关注中国劳动力人口绝对规模已经出现下降。中国15-64岁人口约9.7亿 人, 同比2010 年下滑 3
8、.08%。从占比来看,2010 年中国15 - 64岁人口占比 为74. 5%,2020年下降至68.6%。未来,随着中国新生儿出生数量的下降,劳动力人口或将进一步下滑。劳动力绝对规模的下降使得中国人力资本的优势 下降,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核 心要素。劳动力人口的结构也出现一些变化,将深刻影响未来的消费结构。未来的劳动力 人口内部也将出现一定的变化,第一,Z世代正式成为劳动力,2020年,Z世 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接近15%,往后看,Z世代占人口比例将会进一步上升, 成为影响消费结构的一股不容小觑 的力量。第二,1966-1975年出生的人合计 占劳动力人口比例约24. 3%,是当前劳动力 人口
9、的主力军,同时他们当前正处 在45-55岁之间,是人的一生中消费能力最强的阶段,未来十年,1975-1985年出生的人口将步入45-55岁,成为消费能力最强的一群人。他 们 与1966-1975年出生的人群消费观念的不同将对消费结构产生较大影响。(4)人口素质提升,人才资本优势有望显现近十年中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进一步上升,劳动力素质提升较快。从受教育年 限看,中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1年,比2010年 提高0.83年。其中,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 10.75年,比2010年的9.67年提高了 1.08年。从学历来看,截 止2020年,中国拥有高中和中
10、专学历的人占比15. 1%,较十年前提升1%, 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占比15. 5%,较十年前大幅增 长6. 5%o劳动年龄人 口中,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达到了 3. 85亿人,占比为43. 79%, 比2010年提高了 12.8%。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达到 了 23.61%,也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提高了 11.27%。理工科学士学位颁发数量不断上升,将为中国输送大量的科研技术人才。从中国理工科学士学位每年的颁发量来看,2001-2018年,中国理工科学士学位颁发数量从每年32.5万上升至178.7万,年复合增速达10.6%。快速增长的理 工科学生将为中国输送大规模的科研技术人
11、才。中国申请专利大幅提升,人才资本优势有望显现。专利数量的增长显示出中国巨 大的创新活力,中国人才资本的优势有望显现,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动 力。(5)家庭结构小型化,一人户快速增多,不婚化现象突出2020年我国家庭 人/户明显下降。中国 上升 8.4%,二人户 四人户占比较十年2020年我国家庭 人/户明显下降。中国 上升 8.4%,二人户 四人户占比较十年中国家庭呈现小型化趋势,一人户与二人户占比明显提升。 户平均规模为2.62人/户,相较于2010年的3. 1 一人户与二人户占比不断提升,一人户占比相较于十年前 占比相较十年前上升4. 6%,而传统家庭结构代表三人户、前分别下滑7.
12、1%、3. 6%o这一人口特征也将对未来的消费结构产生较大影响。多方面因素造成了家庭结构小型化,其中有两点较为关键:一是随着中国城市化 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人口流动加大,年轻人离开原来的家庭到新的城市落户;另 一方面是因为婚姻观念的变化,单身人群数量不断上升。(6)流动人口规模加大,城镇化仍有空间,大国大城或为政策新思路流动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且东部地区吸纳近75%跨省流动人口。2020年中国流 动人口 3.76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26.6%, 10年间增长了将近70%o从 流向上看,人口持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长三角、珠三角、成渝 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增长迅速,集聚度加大。人口大规
13、模流动的背后是城乡、城市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未来中国城镇化水 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过去10年,中国城镇化率提高速度较快,当前中国 城镇化水平为63.89%,较2010年提高了 14.21%。根据其他发达国家的 城市化经验,第一阶段城镇化一般以70%为临界点,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 提升的速度开始明显放缓。新型城镇化政策思路下,大都市圈化、大国大城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过去的20年中, 中国人口不断向大经济圈流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的人 口增速明显高于全国,近年来成渝经济圈也不断吸引着人口流入。以城市群、都 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依托 辐射带动能力
14、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1小时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 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大 国大城的城镇化思路。2、人口转型背景下的四大产业趋势(1)银发经济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将成为影响产业结构的一股不可 小觑的力量。一方面,老龄人口的消费偏好是由其生理特征决定的,他们对于 养老、医疗、服务等领域的需求具有刚性。另一方面,老龄人口拥有较高的社 会财富并有足够的时间去 消费。因此老龄人口消费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而 近年来,中国老年人均消费呈不断上升趋势,以年8210%的增速上涨。从结构上看,医疗康养与社交娱乐将成为主要的增量市场。中国以
15、居家养老为主, 养老地产发展相对比较缓慢,老年的消费主要花 费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其中医 疗康养、服务消费、社交娱乐是主要的消费增量。(2) Z世代消费Z世代人群崛起,消费趋于个性化。Z世代是指出生在1995-2009年之间的人, 是受到互联网、即时通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Z 世代人口约2.6亿人,他们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并且已 经开始走向工作岗位, 将会深刻的影响消费产业。Z世代消费特点主要如下:消费意愿较强;消费渠道以线上为主;消费个性化特 征较强。(3)小型家庭消费未来中国家庭规模小型化仍会继续,但是速度放缓。当前,中国家庭规模呈现出 小型化
16、的特征。2020-2050年间,中国一人户与二人户的占比将继续提升, 3人户 占比略降,4人户占比略升,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相关。独居老人、老年夫妻以及单身青年的增加造成了家庭结构小型化。中国不同规模 家庭的组成结构有如下特点:由从 一人户与二人户的组成来看,一人户主要为 成年人家庭,其次为老年人家庭,二人户主要是老年人家庭,其次为成年人家庭。 因此,家庭结构小型化背景下是单身成年人与老年夫妻家庭占比增加。家庭规模小型化有以下四个效应:家庭规模小型化将加大共享消费品支出:家庭规模小型化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共 享 商品变少,会加大人均消费支出,尤其是在共享消费品方面;家规模小型化 伴随着老龄化程度的
17、加深,对医疗消费的需求将增加;单身经济消费增加:宠物、 小家电、服务机器人、速食等;部分服务消费增加:家政、便利店等。(4)智能制造中国人口老龄化以及新生儿人数的下降将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只能通过大力发 展智能制造,更大幅度的实现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才能减轻劳动力供给下降对 经济增长造成的不利影响,事实上,中国政策也在不断推进向智能制造的转型。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智能制造主要涉及四大环节,分别是感知、决策、执行、应 用。具体涉及的细分领域包括:感知层的传感器、机器视觉、射频器件以及PLC 控制器负责采集信息。各类传感器将会把采集的信息上传至决策层进行数据的 储存与处理,因此决策层主要涉及工业互联网
18、平台、数据库系统以及工业软件。 当软件与平台根据信息输出应该执行的结果后,由执行层的终端来负责进行操 作,执行层的设备主要是工业机器人、 智能机床、3D打印设备以及其他自动化设备。这一过程最终将应用到智能工厂、自动化生产线的日常运作之中,从而实 现智能制造。五、总结当前市场对产业趋势投资最大的担忧在于美联储taper及央行流动性收紧导 致高估值板块的估值下杀。尽管美联储Taper迟早会提 上日程,但是 从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的结果来看,当前美联储缩紧QE的讨论有待就 业 与通胀数据的进一步确认。中国央行的政策目前保持中性,因此今年流动性 大幅紧缩的情况大概率不会出现。同时,通过回顾2013年移动
19、互联网浪潮 时期的市场表现,我们发现,大的产业趋势浪潮带动相关板块和个股的上涨几 乎不会受到流动性边际变化的影响。因此,投资于产业趋势重大变化领域是当 前市场环境下获得中期超额收益的思路之一。值得关注的产业趋势主线有以下三条:(1)产业趋势明确、下半年景气度高的主线:电动智能驾驶与电动车中游当前正处于全球电动车快速渗透阶段。中国动力电池占据全球近45%份额,有望 享受汽车电气化红利。根据招商电新游家训团队,今年8/9月制约新能源汽车 销量的芯片短缺问题有望缓解,而电解液环节仍将持续紧平衡状态,电动车中游 高景气度将持续。同时,智能驾驶也已经出现关键变化,2020年,国L2级及以上智能驾驶渗 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下 半年 产业 趋势 展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