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三、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三、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三、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单元教材分析童话是每个人童年的梦,本单元以“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为主题, 由4篇课文组成。2篇精读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 2篇略读课文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以及“习作:我来编童话” “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本单元4篇课 文都和童话有关系,童话将继续为你翻开一扇鸟语花香的大门,它会让你 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听星星唱歌。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童话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在这个大 花园里,动物、植物也像人一样,有快乐、有烦恼、有情义。教师在教学 时可以充分借助文本去感悟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童话
2、故事蕴含的 道理。单元教材目标1 .会认37个生字,会写26个字。掌握9个多音字。会写34个词语。2 .默读课文,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对文中的人物做出简单的评 价。3 .能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相应 的语气。4 .能把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等故事讲给别人听, 能体会故事所传递的真挚情感。5 .能了解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习作 时尝试使用。6 .朗读、背诵关于“理”的3条谚语。7 .能产生阅读童话的兴趣,自主阅读3本童话,了解故事内容。8 .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提供。光!今天,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个小女孩说的
3、吗? 回家后,大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吧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内容读起来让人心情很沉重,通过五次擦燃火柴,小女孩 看到了美丽的幻象,因为冷才出现火炉,因为饿才出现烤鹅,因为孤独才 出现圣诞树和奶奶,这些幻象都随火柴的熄灭而消失,使本来就痛苦的小 女孩更加痛苦。这一局部主要写小女孩的五次幻想和产生这些幻想的原 因,反映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了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 悲惨。借助图片和朗读,随着每一次火柴的擦燃,更加深了学生对小女孩 的同情,再用回家讲故事的方法,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内化和转化。四、作业布置1 .抄写本课的生字。2 .完成学练考的练习。板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卖火柴大年夜看着闻
4、着j悲惨的命运-/大年夜 冻饿而死幻想现实、A强烈的比照死亡微笑教学反思9*那一定会很好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 事。讲的是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的故事。这篇课文其实是以一粒种子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奉献教育,让孩子 们明白要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学习了卖货菜的小女孩,对童话有很浓厚的兴趣。而这 篇童话与前一篇童话都与树有关,虽然基调不同,但学生运用前一课的学 习方法,应该很快就能感受到这篇课文中的童话形象,领悟到童话寓意教学建议以比照教学导人,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根据文前的提示,找出含有短 语”那一
5、定会很好”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讨论课文和卖火柴的小女孩 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从而感悟童话形象教学目标1 .会认“缩、茎”等7个生字。正确朗读理解“舒服、舒展、努力” 等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粒种子变成阳台上的木 地板的经历。会用“一边一边”造句3 .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献给别人的无私品格。教学策略1 .识字写字归类识记“推、拆”,这两个都是提手旁的字,都和动作有关系,可 以让学生表演动作,也可以用图片帮助识记。也可以比一比识字,如“拆 一折”。“缩”也可以用作动作的方法帮助识记。“吱吱嘎嘎”是拟声词, 可以联系生活想一想什么东西发出声音是“吱吱嘎嘎”的,也可以上网搜
6、音频让学生直接感受“吱吱嘎嘎”的声音。其他几个字都可以随文识字。2 .默读课文初步学习默读课文,在默读时,边读边动笔。可以画出重点词句,记 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提高默读的效果。能够把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 子画出来。课文中一共有四处相关的句子。“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 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要是我能躺下, 那一定会很好”,依托这些句子,体会树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 经历。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 乐。课前准备1 .学生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图片、
7、文字资料。2 .教师准备ppt。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1 .师:什么叫“会很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生1:如果下次考试,我的英语成绩比上次的64分再提高10分,那 一定会很好。2 .课文是怎样描写“那一定会很好”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 吧。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 .介绍作者。课件出示流火:原名蒋白鸽,曾担任过假设干年小学语文教师,现为自由撰稿人。2003年开始在网络上写童话,此后作品陆续发表在纸媒。已出版短篇童 话集木马快递、童诗集从前的大人和小孩等。5 .可以课件出示课前的资料包裹:作为表示动作解释的时候,有包围、包扎、包装的含义。作为 表示名称解释的时候,
8、指包扎成件的包儿、由邮局寄送的包件。手推车:搬运物体的工具。木料:初步加工的木头。(出示这三个词语的图片)6 .师:第9课课题序号前面有一个星号,还记得是什么意思吗?(略 读课文)对,这个符号表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在第3课的不懂就 要问的课题序号中也见过,还记得老师说过,这类课文主要靠同学们自 己去学懂。设计意图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会很好”引导学生初步解题,获得对题目的准 确理解。再次提示学生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目的也是培养学生的自学意 识。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 .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缩努茎锯斧推吱拆(1)借助拼音随文识字,读准每一个生字。(2)小组合作,集中识记本课生字。组长
9、逐一检查。(3)集体汇报交流:你们是怎么识记生字的?生1:表示动作的字我可以演一演,比方“拆”,有一次我把家里的 电脑给拆了,被妈妈骂了 一顿。也可以和“折”做对照,就是我们经常使 用的形近字比照。生2: “吱”是拟声词,老鼠吱吱地叫,特别讨厌。2 .默读课文,要求把每一个生字的读音都读准确,并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设计意图借助各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借助句 子识词,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生字和词语的熟悉程度。三、学习课文,品味感悟。1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 程?小组合作,选择一段进行表演。2 .汇报交流。一粒
10、种子 一棵大树 一辆手推车 一把椅 子一一木地板。3 .师:说一说,一棵大树变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感受。生:手推车能跑,椅子悠闲自在,木地板沐浴在阳光下,并且舒服地 躺着。(课件出示手推车式、椅子、木地板的图片,采用课本上的卡通形 象比拟好。)4 .师:在漫长的经历中主人公为什么追求不一样?小组合作讨论。生:不同的境遇有不同的追求。师:不同的时期,我们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像种 子一样享受每一个阶段,让我们的每一段经历都变得幸福而美好。5 .自由朗读,想象画面。课件出示两个卡通形象,用对话的形式呈现。自由朗读,想象树在每一个阶段舒服快乐的心情。生1:我好像看到了树变成了手推车
11、的时候的样子,它每天在路上跑 来跑去,听着耳边呼呼的风声,可真惬意。生2:是的,我闭上眼睛就能想到那把只要人一坐上去就吱吱作响的 椅子,它让我想起姥姥家的那把也是吱吱作响的椅子。生3:我认为树变成木地板的时候是最舒服的,暖暖的阳光照射到它 身上,别提有多舒服了。设计意图通过默读、自由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感知文章的写法。体会略读 课文的特点,让学生充分自学,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提取信息,引导 学生一层层深入理解“会很好”,激发学生的想象。运用比照的手法帮助 学生读懂童话,使学生初步学会鉴赏文学作品,使其受到熏陶。四、拓展延伸。找严文井的小溪流的歌读一读,看看小溪流都经历了哪些阶段? 每个阶段
12、都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建议:几个人同读一本书,共同说说你读 懂了什么,相互交流,帮助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课件出示小溪流的 歌中的插图)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这篇童话故事,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外学习交流活动中,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建议课外阅读的童话小溪流的歌选择上和本课 内容相关联,从学生实际出发,提高拓展阅读的有效性,使学生养成良好 的阅读习惯。教学设计9*那一定会更好我一定要站起来一一高大的树做一颗会跑的树一一手推车种子、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一椅子要是我能躺下来木地板教学反思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主要写两只蟋蟀在玩捉迷藏时,其中一 只不幸被牛吞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
13、旅行”了 一次,最后在另一只蟋蟀的 帮助下,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学生牛反刍的科学知识。更让学生明 白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引导学生遇事要冷静、机智、勇敢。学情分析本篇课文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借助 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课文中表现的牛有四个胃,牛吃食物时有 反刍的现象大局部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学生感到新奇,但是在初读课文的 时候不一定能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通过自 主查找资料,了解一些关于牛胃的结构和特点的知识。教学建议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通过自主查找资料,了解一些 关于牛胃的结构和特点的知识。教学中要通过对重
14、点句子的品悟来体会好 朋友之间的互相关爱。可借助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通过画一 画,了解牛胃相关的知识。教学策略1 .识字写字会认字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解决读音的基础上,鼓励学生 重点认读有疑难的生字,如“嚼、吞、咽、眯”可以让学生通过演一演的 方法识记;“悲”可以放到语境中让学生感受这个字的意思。对于多音字, 可以将不同的读音放到不同的语境中识记。如“应”可以组词“容许(y ing) ” “应(y ing)该”,让学生把词语放到句子中帮助理解。会写字的教学,重点选取“旅、流、算”进行指导。如“旅”的偏旁 “方”在书写时学生最容易笔画顺序出错,教师应重点指导。“算”是上 中下结
15、构,中间局部是“目”不要写成“日”,教学中可以扶放结合,让 学生自主观察结构,再把自己的观察说一说,最后写一写。2 .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抓住青头和红头的语言、动作、神态,揣摩角色心 情的变化。分角色朗读课文,一定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根据 角色不同读出不同的语气,并带上表情和动作,从而更好地读好对话。3 .拓展运用红头的旅行真是惊险,根据课文的描述绘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 线图来理清故事脉络,再根据路线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目标1 .认识13个字,会写13个字。正确认识3个多音字,参照“我的 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解青头的
16、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 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去帮助别人。4 . 了解反刍现象。教学重点1 .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句子感受青头为了朋友不顾个人安危。2 .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蟋蟀和牛的图片、生字卡片、录音机、磁带。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咱、偷、齿、嚼”等10个生字,认识3个多音字”答、应、 骨”,会写“旅、咱、救、命”等13个生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 个词语。2 .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悲哀、细嚼慢咽、蹭 来蹭去”等词语的意思。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 .猜谜语。课件出
17、示家住暗角落,身穿酱色袍,头戴黑铁帽,打仗逞英豪。(谜底:蟋蟀。) (配蟋蟀打斗的图片)2 .你对蟋蟀有多少了解呢?生1:我课前预习的时候了解到了一些,蟋蟀是昆虫,也叫促织,还 叫蝴蝴、将军虫,习性好斗。生2:我预习的时候还知道了蟋蟀穴居,它们常栖息于石专石下、草丛 间,夜出活动,吃各种农作物。3 .今天,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两只蟋蟀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 .介绍作者。课件出示张之路,著名作家、剧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 任。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获得者(2006年),中国安徒生奖获得者(2005 年)。5 .课件出示课前的资料。牛的胃:牛肚即牛胃。牛为反刍动物,共有四个胃
18、,前三个胃为食道 变异,最后一个才是真胃。(出示牛的胃图片)6 .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问题:预设:到底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它是怎样旅行的?它都去了哪里?设计意图通过谜语、看图导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故事的主人公蟋蟀。通过检 查预习的成效,再次让学生对一些自己不常见的事物,如蟋蟀、牛的胃做 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以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质疑,提出“谁在牛 肚子里旅行呢”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其有目标地去学习,初步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提示1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
19、.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 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3 .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4 .同桌合作,汇报交流。5 .分类写字。(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的会写字。旅、咱、救、命、拼、扫、胃、管、等、刚、流、泪、算(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的结构,说一说你们小组合作后共同发现了 什么?(3)指导书写。左窄右宽:咱、拼、扫、流、泪左宽右窄:刚左右同宽:旅、救(4)课件出示:算、等。(可以从字义上加一张学生算题的图帮助 学生理解其义)单元重难点重点1 .默读课文,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对文中的人物做出简单的 评价。2 .感受童
20、话中的人物形象,能和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童话的收获。难点根据给出的词语自编童话单元课时分配卖火柴的小女孩2课时那一定会很好1课时在牛肚子里旅行2课时一块奶酪1课时习作:我来编童话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快乐读书吧1课时8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材分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 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写 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本篇童话的特 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作者开头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 小女孩还在街头卖火柴。接着,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 在火
21、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 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 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难点是理上中下结构的字高度比要适当,中线相聚于竖线上。(5)课件出示命、胃、管。学生自己总结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指导。(6)学生练写,同桌评议,再次练写。(7)借助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细嚼慢咽”除 了联系上下文,也可以联系自己的吃假习惯去理解。“蹭来蹭去”可以用 动作演一演。(出示和这两个词语相关的情景图片)3 .多音字
22、认读。课件出示1 .它心想:我要是一容许,就会被青头发现。2 .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1)指名读上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读音,相机指导。(2)师:同学们注意到上面句子中的加点字了吗?它们都是多音字, 不止一个读音哦。大家还知道它们的其他读音吗?谁来说一说?“答(dd ) ”还有一个读音“dd ”,我正在“回答”老师的问题, 就读二声“dd ”。“应(y 1 ng) ”第二个读音是“y I ng ,我们上课“应该”积 极发言,这时候就读一声“ying ”。“骨(gu) ”只有在组词“骨碌”“花骨朵儿”时才读一声“ g 口”,在其余情况下都读三声“90”,读三声时一般和骨头有关
23、。(3)师:同学们真棒,掌握得很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几个多音 字小练习吧。课件出示1 .他答()应一会儿告诉我这道题的答()案。2 .在情况发生变化时,我们应()该及时作出应()对。3 .他一骨()碌爬起来,才发现胳膊已经骨()折了。指明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掌握多音字在不同情境下的读音。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自主认读、独立观察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组成及 书写的考前须知,特别是左右结构的字和上中下结构的字“算”的指导。 培养学生自主写字的能力,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写字水平的提升。注意对学 生的多音字辨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理解多音字不同读音 下的不同含义。三、再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三年级 语文 单元 集体 备课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