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10《师说》课时1导学案一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第六单元10《师说》课时1导学案一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10《师说》课时1导学案一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劝学课时1(一)篦导学目标I (1分钟)L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提高阅读简易文言文的能力。2.掌握比喻论证、比照论证、事理结合论证的写作方法。(2分钟)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古人对老师的 尊敬。现代社会,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 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 代。这个时候,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 提倡师道,写下了不朽之作一一师说,他就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现在,我们就来 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
2、斗争精神。知识梳理(13分钟)一、基础知识1 .字音句读(d6u)近谀(yu) 郑子(tan)装弘(chWng)老聃(din) 经传(zhu*n)贻之(yi)巫医(wti)师襄(xiOng)李氏子蟠(pWn) 2 .重点实词(1)师说(一种文体,议论文的一种)(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难道)(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 *(4)君子不齿(鄙视,不屑一提)(5)圣人无常师(固定的)(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一定) (7)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8)作师说以贻之(赠送)3.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同
3、“否”,不,不要)二、初探课文研读第1段,完成以下问题。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古之学者必有师()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3)吾从而师之()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明确:(1)求学的人。(2)介词,在/介词,比。(3)古义中是两个词。跟从/并且。(4) 学习/哪里/句末语气词,呢。2.翻译下面的句子。(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明确:(1)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2)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3.“古之学者必有师
4、”中的“古之”“必有”各有什么表达作用?明确:这句话针对时弊,提出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 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讽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强调了从师的重要性。4.为论述“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观点,这一段分哪三个层次进行分析?明确:第一层论述教师的作用。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之中,“传道”是核心,“受 业”是手段,“解惑”是“传道受业”中不可防止的环节。第二层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有了以上有力的论证,“从师”是不容置疑的。第三层论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和“耻学于 师”的陋习。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师说 第六 单元 10 课时 导学案一 高中语文 部编版 必修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