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非连续文本阅读-2021年暑假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2.docx
《专题07非连续文本阅读-2021年暑假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7非连续文本阅读-2021年暑假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非连续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建筑风格,是建筑的时代的、地方或民族的形式,就是建筑的整个表现。它不只是雕饰的问题,而更 基本的是平面部署和结构方法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互相牵制着的。所以寻找民族形式的途径,要从基本 的平面部署和结构方法上去寻找。而平面部署及结构方法之产生则是当时彼地的社会情形之下的生活需要 和技术所决定的。历史上民族形式的形成都不是有意创造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演变而形成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 就是当时的艺术创造差不多都是不自觉的,一切都在不自觉中形成。每一座建筑物本身可能是一件很好的 创作,但是事实上建筑物是不能脱离了环境而独善其身的。否则,每一个城
2、市都可能成为一个千奇百怪的 假古董摊,成为一个建筑奇装跳舞会。请看近来英美建筑杂志中多少优秀的作品,在它单独本身上的优秀 作品,都是在高高的山崖上,葱幽的密林中,或是无人的沙漠上。这充分表明了个人自由主义的建筑之失 败,它经不起城市环境的考验,只好逃避现实,脱离群众,单独地去寻找自己的世外桃源。19世纪以来日益发达的交通,把欧美的建筑病传染到中国来了,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长河中,中国人 完全失掉了自信心,一切都是外国的好,养成了十足的殖民地心理。在艺术方面丧失了鉴别的能力,一切 的标准都乱了。建筑师们对于本国的建筑毫无认识,把在外国学会的一套罗马式、文艺复兴式硬生生地搬 到中国来。这还算是好的。
3、至于无数的店铺,将原有壮丽的铺面拆掉,改做“洋式”门面,不能取得“洋 式”的精华,只抓了一把渣滓,不是在旧基础再取得营养,而是把自己的砸了又拿不到人家的好东西,彻 底地表现了殖民地的性格。现在那个时期已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开始。我们从事于营建工作的人,既不能如古代的匠师们 那样不自觉地做,又不能盲目地做宫殿式的仿古建筑,又不应该无条件地做洋式建筑。怎么办呢?我们惟 有创造我们自己的民族形式的建筑。科学化的建筑首先就与大众化不能分离的。我们必须根据人民大众的需要,用最科学化的方法部署平 面。次一步按我们所能得到的材料,用最经济、最坚固的结构方法将它建造起来。建筑艺术和技术的传统又是与前两项分
4、不开的。在平面的部署上,我们有特殊的民族传统。中国的房 屋由极南至极北,由极东到极西,都是由许多座建筑物,四面围绕着一个院子而部署起来的。它最初的起 源无疑的是生活所需要的形成。形成之后,它就影响到生活的习惯,成为一个传统。陈占祥先生分析中国 建筑的部署。他说,每一所宅子都是一个小城,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大宅子。因为每一所宅子都是多数单 座建筑配合组成的,四周绕以墙垣,是一个小规模的城市,而一个城市也是用同一原则组成的。这种平面 扶持等方面实施信用分类监管,根据监管对象的失信类别和程度,对失信者进行惩戒。推动形成市场性约 束和惩戒。建立信用基准性评价指标体系,制订评价办法,完善失信信息记录和披露
5、制度,使失信者在市 场交易中受到制约。推动形成行业性约束和惩戒。通过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自律规则并监督会员遵守,违规 的失信者,按照情节轻重实行惩戒措施。推动形成社会性约束和惩戒。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加强对失 信行为的披露和曝光,发挥群众评议讨论、批评报道等作用,通过社会的道德谴责,形成社会震慑力,约 束社会成员的失信行为。(摘编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是商业交换不发达的农耕和小商品时代,还是金融体系发达程度不高的工业时代,诚信都不是 经济运行的必需品。B.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人们的利他理念就越强,人与人之
6、间合作的程度也就越高,共赢的领域 就越多。C.监管和服务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好个人征信平台的信用信息,为守信者开通绿色通道,做好服务, 让他们真正得到实惠。D.诚信社会里,不仅要尊重别人的创造性劳动,更要尊重别人的隐私。对失信者应该进行惩戒,却不 可曝光其失信行为。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经济体之所以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或返贫,是因为社会成员之间缺乏互信,承 受风险能力弱,经济运行成本过高。B.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体系,能够促进我国诚信守约社会环境的形成,有利于推动整个经济体进入发 达国家行列。C.如果不能建立信用基准性评价指标体系,制订评价办法,失信惩戒机
7、制就无法在市场交易中真正发 挥效能。D.加强对失信主体的约束和惩戒,既要强化行政监管性约束和惩戒,又要推动形成市场性、行业 性、社会性的约束和惩戒。3 .下列选项,不能支持材料一中心论点的一项是()A.李先生向周先生借款十万元,后因故请求延迟一个月还款,周先生相信李先生,答应了其请求,后 李先生如约还款。B.目前我国银行向个人提供融资服务的速度慢,坏账率高,原因之一是个人信用信息不全,银行无法 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C.某健身会所突然关门,已付费的会员蒙受经济损失,法院判决后,法人拒不退费,被列入征信黑名 单,被限制高消费。D.芝麻信用是一套收集各种数据为商户提供服务的信用系统,芝麻信用积分高于
8、600且无不良记录者,可以在某平台免押金租房。4 .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5 .以上两则材料都围绕信用体系进行阐述,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部署就是我们基本民族形式之一重要成分。它是否仍适合于今日生活的需求?今日生活的需求可否用这个 传统部署予以合理适当的解决?这是我们所要知道的。(摘编自梁思成建筑的民族形式)材料二:宋元时期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城,有着千年历史,境内古建筑星罗棋布。有关数据显示,福建泉州市共有1.3万余栋历史建筑普查线索,正式公布1199栋,挂牌保护的传统历史建筑669幢。为更好地保护利用古建筑,让泉州古城更有古早味,今年以来,在积极推进申遗工作和向
9、福建省政府 报批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背景下,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密结合古城保护规划设计实 践,力口快编制泉州古城传统建筑修缮技术导则,进一步完善古城保护技术与实践方法,加强和提升泉州 的古城保护工作。目前,编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已形成泉州古城传统建筑修缮技术导则(初稿)。中山路、西街,泉州人耳熟能详的古城街巷代表,节假日,是游客集中打卡的“网红点”,平日里, 亦是泉州城人间烟火的温馨所在。编制过程中,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中山路、西街等历史街区保 护规划,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空间研究为切入点,从战略上对古城空间保护进行控制与引导,并对 城市街道、绿化、广场、街景等公共空间环
10、境进行研究。同时,围绕中山路(涂门街-钟楼)综合提升、八卦沟古城水系保护提升、小山丛竹公园及周边区域规 划研究、通政巷、花巷等街巷规划提升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实践,对古城传统建筑的保护修缮提炼出涵盖形 制、风貌、结构、功能、空间完善等各方面控制要素索引40余项,并逐一明确相应修缮要求。(摘编自人民网让古城留住古早味2020年11月20日).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建筑风格是建筑的整个表现,其形成是由时代、地方或民族等多种因素长期综合而成的,这三个问题是 互相牵制的。B.个人自由主义的建筑单独本身不乏优秀作品,其失败在于脱离环境,不能满足当时彼地的社会情形之下 的生活需要
11、。C. 19世纪以来,中国人完全丧失鉴别能力,养成了彻底的殖民地性格,表现在将欧美建筑的精华生搬硬套, 完全吸收。D.为了使拥有众多古建筑的泉州城更有古早味和积极推进申遗工作,泉州市完善保护技术,加强和提升古 城保护工作。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设计建筑物必须考虑城市环境和生活需要,否则,即使建筑物本身再优秀,也只能是游离于城市体系的附属物。B. 19世纪以来中国建筑体现出的殖民地特点,与中国社会所处的特殊历史情境紧密相关,这表明了建筑具 有时代性。C.在平面的部署上,中国有特殊的民族传统,只要沿袭这一传统,我们就能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形式 的建筑。D.泉州城的中山
12、路、西街等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以公共空间环境研究为切入点,十分契合泉州城的古建 筑风格。8.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标题新闻不符合梁思成观点的一项是()A.深圳南头古城修缮植入文化创意、数字展厅、社区舞台等内容。8 .泉州崇武古城百年榕树被砍,因其根系深入城墙成安全隐患。C.台州临海的桃渚古城,木工师傅采用传统手艺修复古宅。D.西安耗资2亿重建阿房宫景区,终因交通不便而拆除。9 .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10 .作为新时代的建筑师,怎样才能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T0题。材料一: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
13、“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 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 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 进行整合的结果。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十一月离任。在密州的两年,苏 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 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江城 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苏
14、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宋史。 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 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 武闻名。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 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
15、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 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 扬。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可以说,是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促使苏轼自觉地以豪壮的声调、超越的意识入词,最终使 词这种体裁完成了从伶工歌女之歌词向士大夫抒情言志诗体的转变,词体的疆域也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拓 展。所以,要清晰地认识词体的革新、转变,地域文化这一背景因素无疑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摘自吴德岗地域文化与苏轼词的创作)材料二: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在乡土文学中,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其中, 沈从文的地域意识尤为
16、突出,湘西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影响:而沈从文则用自己 的作品,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湘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汉族杂居地,其文化内涵是复杂的。少数民族在不断的迁徙发展过程中,有 战争,有冲突,有同化,有融合,但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的民族特性和风俗人情。历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 实行的多是钳制、镇压的政策,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是受歧视的,是被压抑的群体。 而沈从文关于湘西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能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从人性出发,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情感 和对美的追求。他将故乡生活与都市生活进行比较清晰地意识到僻地、边城的弱势地位。同时,这也激发 他寻觅和展示湘西文化中蕴
17、含着的顽强的生命力量、积极健康的优秀品格和原始粗犷的少数民族生活中凝 聚着的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在沈从文早中期的散文作品中,他对故乡的介绍角度独特而又全面深入。他有意略去当时行政区域的 划分,由屈原而到沅水,由沅水而到川黔交界之处,突出湘西悠久的历史、楚文化传统和凤凰地理位置的 特殊性,然后逐一描绘人的生存状态和地方古朴民风,体现井然的社会秩序和人神共治的情形。除了散文以外,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也总是用大量的篇幅集中描绘地域文化特征。在其代表作品边 城中,就专门详细周到地介绍了小城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以吊脚楼为主的建筑格局,河岸的景色,小 镇的屯兵和形形色色的住户,然后才进入故事,引出主要人物
18、。沈从文的小说非常重视故事的地域背景, 总是不忘表现湘西的人杰地灵和与众不同,选择最能体现湘西文化精神内核的东西加以表现,因此也在写 作风格上呈现出一种独具风韵的审美形态。沈从文给中国现代文坛带来一股清新自然的山乡野风,也让偏居一隅、被世人忽略的湘西以一种前所 未有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他那独特的地方意识和对地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准确把握,是他研究中国社会、剖析中国文化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摘自包晓玲、姚克波论沈从文与湘西地域文化)材料三: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 “事信而不诞”; 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惠巧” “耀艳而深华”,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07 连续 文本 阅读 2021 暑假 高中语文 衔接 教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