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A动能定理教学建议.docx
《第二讲A动能定理教学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A动能定理教学建议.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讲A动能定理教学建议(一)学习目标1 .在“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的基础上理解动能定理,理解动能定理的两种表达方式, 并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情况。2 .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得出动能定理的过程,认识并运用分析和推理方法。3 .通过比较运用动能定理解题时的优点,感悟科学规律的简洁美。(二)重点和难点本节的重点是动能定理及其导出过程,难点是变力做功情况下对动能定理的DIS实验验 证。(三)教学建议本节从飞机紧急迫降和“和平号”空间站重返地面等事例引入,初步领会物体克服摩擦 力做功与动能变化有关,为做功与动能变化关系的定量讨论创设了学习的情景。继而在
2、恒力 做功的情况下,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导出合外力做功的动能定理表达式,并扩展到 “外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动能增量”的表达式。接着通过示例阐明动能定理的初步应用,进而又用DIS实验证明了在变力做功情况下动 能定理也是适用的,为今后学习其他力做功时动能定理的推广应用设下了伏笔。1 .关于动能定理推导的教学建议在基础型课程中已经学习过一个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这里扩大到合外力做 功与动能增量的关系,建议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自己进行推导。本部分较难理解的是对“外力 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这一表达方式。教学时可先举一个例题再加以说明。例 如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的滑动摩擦
3、力为Ff=2N,先加一个Fi=4N的向右 推力,使木箱开始运动,前进了 s】 = 2m后,改用向右F2 = 8N推力又使木箱前进了 S2=3m, 求木箱最终的动能。前一段位移中W &i=| mvi2,后一段位移中W mv221 mvi2, 则总功与总动能变化写作FiSi FfSi + F2s2 Ffs2 =1 mv22I mvi2+| mvj,于是可以用Wi +W2 Wf=AEk来求解。即FiSi + F2s2-Ff(S1+S2)=AEkEk=4X2 + 8X3-2X (2 + 3) J = 22J。关于表达式W + W2 + i = AEk的得出,也可以用下述方法进行: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动能 定理 教学 建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