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夯实法治基石(教案)-【“大单元”教学】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学案(部编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4.1夯实法治基石(教案)-【“大单元”教学】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学案(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夯实法治基石(教案)-【“大单元”教学】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学案(部编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夯实法治基础课标要求新课标在第四学段的课程内容的学业要求中有如下内容:”“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法治的本质 及特征;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本节课的议题式教学,以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 国”的第一框题“夯实法治基础”进行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师:民主与法治作为实现政治建设目标的两个要求,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在第三节课 的学习中,我们对于新型民主也是就是社会主义民主进行了了解,知道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2、以及如何这些制度 保障民主的实现;也了解了国家在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我们也应该增强民主意识来积极参与国家 的民主建设。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法治的相关内容。师:请大家翻看课本,完成导学卷中自学释疑部分的内容。(通过学生展示,使学生对课本内容有最 初的了解)三 议题探究:本课议题:法治在我们身边环节一:良法善治与生活的关系议题材料1:良法应当符合的标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所谓良法,是符合法律的内容、形式和价值的内在性质、 特点和规律性的法律。具体而言,良法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标准:反映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良法应当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意愿的反映,而不是地方利益、某 一部门
3、甚至是某一利益集团的产物,要努力避免立法的部门化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的倾向。反映公平、正义等价值需求。真正的良法,应当有坚实的价值根基。其中,最关键的,是在法律中 充分贯彻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法律本身是一种社会现象,应当能够起到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 功能,其必须有效反映社会发展、演进的规律,并将这些规律以一定的技术整合为法律规则,并最终促 进社会发展。要反映国情、社情、民情。“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韩非子)。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生活 规范,其本身就要追求良好有序的社会效果。符合法定程序,具有程序正当性。法律是全民意志的反映,其必须具有程序正当性。即使法律的
4、内 容属于良法,但如果在创制程序上有瑕疵,那么实际上也不符合良法的标准。议学活动:请结合材料中良法的判断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中的规定,说说良法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 样的影响?小结:引导学生在回答时从不同角度来谈,如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发展等议题材料2:善治在立法中的实践为了使法律制定修改过程中保障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联系点先后就115 部法律草案、年度立法计划等征求基层群众意见建议6700余条,2200余条意见建议被不同程度采纳吸 收,其中1300余条真知灼见被直接反映在法律条文之中。截至2021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单元”教学 4.1 夯实 法治 基石 教案 单元 教学 九年级 道德 上册 部编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