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抗震减灾预案.docx
《乡镇抗震减灾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抗震减灾预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镇抗震减灾预案一、总那么(一)编制目的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 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 论述和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及视察天津作 出的重要指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思想,坚持党委在 抗震救灾工作中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规范地震应急 救援指挥体系,强化救援力量的统筹使用和调配,依法科学 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地震应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 伤亡、减轻灾害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地震 应急预案、防震减灾条例、地震应急预案、实 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方法等国家和市有关 规定,结合地震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三)适应范围本预案适应于我镇境内破坏性地震灾害事件、其他地震 事件。因地震灾害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水库决堤、危险化 学品事故等突发事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规定开展应对工作。主要职责:负责组织道路、桥梁、供水、排水、供电等 生命线工程的抢修;清除路障,疏通主要交通干道;组织水 利设施抢险抢修和河道受灾变形的治理;组织指导灾区应急 供水;清理灾区现场,对危险建筑物实施工程排险。负责组 织抢修抢通被破坏的通信设施,尽快恢复公众通信网的通信; 保障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之间及对重灾区救灾现场的通信 联络。8、恢复重
3、建组组长:李志强副组长:李小雷由村镇办公室牵头,财税办公室、公共服务办公室、农 村社会事业开展服务中心、农业开展服务中心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负责公共建筑、住宅和临时安置点的地震应 急评估,对灾区各类建筑的安全等级进行划分;负责组织震 后房屋安全鉴定;负责组织震后快速恢复生产;拟制灾后重 建规划;指导协调灾后重建工作。(四)预警和预防机制1、地震预警和预防的内容根据区地震部门总体安排,对一定时间和空间区域的破坏性 地震趋势给群众提供预警信息,并做好预防准备。2、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综合协调组组要和市地震局密切联系,根据区地震部门的监-10 - 测情况,向各部门、各村传达地震预警信号,做到快速传
4、达、 快速反响。四、防震准备(一)地震宏观异常信息的收集和上报综合协调组负责组织地震宏观异常信息的收集和上报。(二)临震应急防范措施在区人民政府根据预测意见决策发布临震预报后,镇人 民政府立即进入临震应急状态,同时采取应急防范措施。主 要包括:加强震情监视,随时报告震情变化;根据震情开展 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发布避震通知, 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要求有关部门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 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催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做好平息地震传言的准备,保持社会安定。(三)敏感时期应急准备在重大会议、重要活动等特殊敏感时期,镇抗震救灾指 挥部强化应急值守,统一宣传口径,并将
5、有关情况适时上报 区抗震指挥部。五、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一)信息报告1、灾情报告地震发生后,镇有关部门应迅速了解震情灾情,及时上 报区抗震救灾指挥部。11 -综合协调组负责汇总灾情、社会影响等情况并及时上报 区抗震指挥部,收到特别重大、重大地震信息后,应在1个 小时内报送区抗震指挥部并及时续报。发现因地震伤亡、失踪或被困人员有港澳台人员或外国 人,要迅速核实并上报区政府外事办并抄送区应急局、民政 局。按照有关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二)先期处置地震灾害发生后,镇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 启动自动响应,根据震情信息立即进行灾情初步判断,并根 据震情和灾情初步判断结果立即启动本部门、本单位
6、地震应 急响应,组织开展自救互救等先期处置措施,边行动、边报 告。六、应急响应机制(一)分级响应规定特别重大或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时,启动地震应急I 级响应;较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时,启动地震应急n级响应; 一般地震灾害事件发生时,启动地震应急ni级响应(见表3)。表3地震应急响应级别一览表-12 -地震灾害事件响应级别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I级响应重大地震灾害事件较大地震灾害事件II级响应一般地震灾害事件in级响应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镇政府按地震灾害事件的初判指 标,确定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在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根据因灾死亡人数 及灾害损失情况,按地震灾害事件的分级标准,及时调整应 急响
7、应级别。(二)即时启动响应地震发生后,镇政府有关部门、单位根据震情信息立即 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执行本部门地震应急预案或包括 抗震救灾内容的应急预案。地震发生后,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根据震情信息立即进 行灾情初步判断,并根据震情和灾情初步判断结果立即启动 本级、本部门地震应急预案,开展先期处置,边行动边报告; 并主动做好前来灾区开展支援活动的各类抢险救援队伍、社 会团体、群众自发组织和志愿者的组织管理工作,且根据其 专业特长和抗震救灾工作实际,合理分派地震应急工作任务; 积极开展自救互救、恢复家园等社会发动行动,充分借用社 会力量开展地震应急处置工作。(三)指挥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镇抗震救
8、灾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根据职责和分工,组织开展地震应急处置工作。(四)信息共享、报送、发布与保密地震发生后,各村和有关部门、单位在地震发生后应积 极主动收集灾情、社情并进行分析预估,按照有关程序和规 定,及时进行信息上报,并通报相关部门和单位。相关管理部门按照有利于抗震救灾工作开展的工作原 那么及时通过广播及微信群等渠道及时发布有关应急信息。在震情和灾情信息正式发布前应做好保密工作。(五)社会发动地震发生后,各村和社会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动 社会力量,积极开展自救互救、恢复家园、支援灾区等应急 处置。七、应急响应(一)特别重大或重大地震灾害事件(I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事件时,由
9、市人民政府宣 布启动I级应急响应。市人民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指挥、协调全市地震应急工作,镇 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力量协助做好相关工作。1、启动应急处置行动应急处置行动按时间段进行阶段性划分,镇抗震救灾指 挥部负责指挥、部署、协调全镇地震应急处置行动,并可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震后30分钟内14 (1)综合协调组在震后30分钟内向区抗震指挥部报告 震情灾情(包括时间、地点、震级等)。(2)按照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开展应急处置工 作,镇相关单位负责人立即赶赴区抗震救灾指挥部集合。(3)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确定各工作组和各工作组负责 人,各工作组进入工作状
10、态,宣布开放应急避难场所。(4)综合协调组启动灾情和各类灾害隐患信 息。(5)相关部门自行启动本行业预案,组织应急人员待 命。(6)治安保卫组启动加强对重要目标的安全保卫。(7)宣传报道与外事组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启动开展 新闻报道和防震减灾应急、科普知识宣传。震后1小时内(1)综合协调组将灾情初判意见上报区抗震救灾指挥 部;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提出灾区是否进入紧急状态或应急 救援期的建议;向驻蓟部队请求支援,协调外部救援力量和 志愿者救援力量对重灾区进行支援,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2)抢险救援组牵头,基础设施保障组配合,调集有 关人员和抢险设备、物资,组织地震应急救援力量赶赴重灾 区进行支援,
11、了解并分析次生灾害情况,采取先期排险措施; 治安保卫组视情况采取措施。-15 -(3)卫生防疫组组织医疗救护队伍,调集医疗器械、 药品等必要救护物资,赶赴重灾区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4)宣传报道与外事组按程序做好涉外工作联络与协 调。震后4小时内(1)综合协调组收集、统计、调查、汇总灾区受灾情 况,确定受灾重点区域。(2)镇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受灾情况向各区级有关部 门作出人员救援、受灾群众安置、卫生防疫、工程抢险、次 生灾害防御等全面工作部署。(3)抢险救援组进一步了解次生灾害情况,制定相应 排险措施;基础设施保障组组织受次生灾害威胁的群众转移。(4)卫生防疫组对生命线工程进行初期抢险。(5)
12、宣传报道与外事组组织协调向公众告知地震初步 情况、抗震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安定人心,稳定社会,发动 社会力量有序投入抗震救灾。震后12小时内(1)综合协调组组织协调社会力量开展应急抢险,协 调陆续到达灾区的救援队伍开展生命救援行动。(2)基础设施保障组建立生命救援绿色通道,保证救 灾道路畅通。-16 -(3)安置保障组组织受灾群众转移到临时避难场所, 提供水、食物等援助。(4)卫生防疫组将需要特殊救治的伤员转移到合适的 医疗机构,组织做好受灾群众临时避难场所医疗卫生防御工 作。(5)治安保卫组做好灾区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维护工 作。震后24小时内(1)综合协调组协调陆续到达灾区的救援队伍继续开 展
13、生命救援行动。(2)抢险救援组排查次生灾害并进行排险。(3)安置保障组加强后勤支援,保障救灾物资供应。(4)卫生防疫组陆续开展伤员转运工作,对遇难人员 遗体进行消毒处置。(5)宣传报道与外事组组织向公众通告灾害损失、救 灾行动等情况。震后48小时内(1)综合协调组对灾情进行较为详尽的评估,初步确 定灾区近期恢复所需外部资源。(2)安置保障组对受灾群众进行临时安置。(3)卫生防疫组做好重大流行性疾病的防控。-17 -(4)抢险救援组进一步排查可能造成次生灾害的隐患 并进行处置。震后72小时内(1)卫生防疫组组织协调各村做好伤员的接收、救治 和转移工作。(2)安置保障组协调处理物资、资金捐赠事宜;
14、对临 时安置点进行检查,确保受灾群众基本需求。(3)宣传报道与外事组组织向公众通告生命救援和次 生灾害排除及抗震救灾工作情况。2、结束应急处置行动当生命搜救工作已经完成,受灾群众基本得到安置,灾 区群众生活基本得到保障,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后果基本得 到控制,震情开展趋势基本稳定,灾区社会秩序基本恢复正 常时,应急响应即告终止。(二)较大地震灾害事件(II级响应)发生较大地震灾害时,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宣布启动II 级应急响应。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指挥、协调全市地震 应急工作,镇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力量协助做好相 关工作。1、启动应急处置行动-18 -应急处置行动按时间段进行阶段性划分,镇
15、抗震救灾指 挥部负责指挥、部署、协调全镇地震应急处置行动,并可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震后30分钟内(1)综合协调组在震后30分钟内向区抗震指挥部报告 震情灾情(包括时间、地点、震级等)。(2)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确定各工作组和各工作组负责 人,各工作组进入工作状态。(3)宣传报道与外事组组织各村宣传防震减灾应急、 科普知识宣传,按程序做好涉外工作联络与协调。(4)综合协调组启动灾情和各类灾害隐患信 息。震后1小时内(1)治安保卫组视情况采取措施,综合协调组向镇抗 震救灾指挥部提出灾区是否进入紧急状态或应急救援期的 建议。(2)卫生防疫组组织协调医疗救护队伍前往受灾现场 对伤员进行救治。震后4
16、小时内(1)综合协调组收集、统计、调查、汇总灾区受灾初 步情况,确定受灾重点区域。-19 -当预案执行中与实际地震应急处置情况不一致时,根据 实际作出相应调整。(四)工作原那么(1)以人为本,力减损失。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安全放在首位,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最大程度减少人员 伤亡和经济损失。(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以防 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 全面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3)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在区委领导下,建立统一 指挥、分工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工作机制,实 行领导、部门责任制。(4)快速反响,资源共享。建立广泛的社会发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镇 抗震 减灾 预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