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高中语文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拿来主义》高中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拿来主义》高中语文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拿来主义)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 精神,在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2、理解本文言语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说理的方法, 正确理解本文各比喻的含义。二、教学重点,难点:1、总体理解文意2、揣摩词语的挖苦意味三、教学设想:1、学习本文可以从理解文章的观点和结构入手。2、对言语的揣摩要结合鲁迅杂文特长运用形象说理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透 过外表现象的词句,分析所用形象的深刻内涵,可通过练习一中的1、2、3题进 行。详见教师教学用书)P10 “教学建议局部)3、多用启发性的提问,注意培养学生思维分析
2、的能力。四、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总体理解文意,先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初步体会文中一些幽默 挖苦的言语在批判错误观点时显现的表现力。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题解导入:“主义是指重大的原则或主张。“拿来主义这个提法是鲁迅先生的独 创,它的题旨是针对政府X卖国的政策和有些人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也针 对革命文化阵营内部的拒绝借鉴,盲目排斥的错误态度,鲁迅提出既要大胆汲取借 鉴外国文化也包含本国的文化遗产,又要认真的分析精华与糟粕,加以批判汲 取,以期改造民族素养,制造民族新文化。2、讲读课文的前半局部(1 4节(第5五节为过渡节,也可到第5节)1)请学生阅读这局部课文
3、,思考以下问题: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那些主义?重点在揭露和 批判什么主义?学生阅读后作答,教师明确: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重点在后者。(运用学生粗知的ya片战 挣、中日甲午战挣、八国联军等历史知识,加深对“又碰了一串钉子的理解)。课文开头两句话从追述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入手,非常概括地说明中国近 百年来从盲目排外到一味X,从“闭关主义 一变而成“送去主义,接着举出 事实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从历史,社会根源揭示“送去主义 的本质一X卖国2)细读第3节,要求找出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的重点词句,思考鲁迅先生 用怎样的笔法来论述这个问题的?学生找出重点词句,教师补
4、充:后果是:我们的子孙,“则当佳节大典之际,讨一点残羹冷炙作奖赏。 卖国的结果是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磕头贺喜、“讨 等词语描画出所处的地位与神态,描画出可悲的亡国奴景况。“残羹冷炙、”奖 赏等词感性色彩浓烈,深刻揭露帝国主义榨取中国人民脂膏的吸血鬼本质和恶 劣手段,寓强烈的愤慨于幽默挖苦之中。论述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严峻后果时,作者未直说,而是先用反语挖苦: “送出去明明是坏,说不算坏事情,以敌人自我解嘲的话鞭里敌人;“丰富 “大度不过是“送去主义者掩盖X卖国实质的遁词。接着,与尼采自诩为太 阳作比较,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是给予,不想取得是发了疯,吹嘘“中国地大 物博,开化
5、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的“送去主义者,势必使中国国事日弱,文 化贫乏,最后完全论为殖民地,最后举开掘地下的煤为例引出“送去主义的严 峻后果。3)思考第4小节中“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作者为什么“在这里不 想举出实例?学生商量交流,教师明确:抛来一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 不良的动机或目的。抛给或“送来一指有目的的、带有恶意的输出。“抛给是贬义,用鄙视的目光给人,而不是出于善心的施舍。不想举出实例,是因为“抛给、”送来的实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是 因为政府对这一点讳莫如深,这样既写出对卖国政府进行含蓄锐利的批判,又抒 发了作者的愤慨之情。3、安排作业:1)熟读1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拿来主义 高中语文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