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型专练(附答案解析).docx
《202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型专练(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型专练(附答案解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型专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西亭子言怀张谓数丛芳草在堂阴,几处闲花映竹林。攀树玄猿呼郡吏,傍溪白鸟应家禽。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浅深。官属不令拘礼数,时时缓步一相寻。注本诗约作于诗人大历年间任潭州刺史时。官属:主要官员的属吏。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的“数从芳草”“几处闲花写西亭子景致之清丽,流露出诗人的恬 适之情。8. “玄猿呼郡吏”是人们到西亭子游玩时所看到的情景,这表现了人与自然 的和谐。C.诗人以看景知高下、闻声知水深,突出了自己的赏景经验之丰富与观察 力之敏锐。D.这首诗的语言朴
2、素平淡,而平淡中又有着深远的情致,与陶渊明的诗歌 语言相似。16 .尾联的意思是什么?它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15 . C16 .尾联的意思:不时地带着属吏从容、闲适地到西亭子来寻景散心。 形象:诗人是一个平易近人、闲适自在且热爱自然的官员。他身为刺史,却不让 自己和属下被礼数拘束,不分尊卑、高下:时时缓步寻景,透露出诗人对西亭子 一带风景的喜爱之情。【解析】17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 “突出了自己的赏景经验之丰富与观察力之敏锐”错误,诗人突出的不是 自己的赏景经验与观察力,而是那种悠然自得的乐趣。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人物
3、形象的能力。先看尾联的意思。“官属不令拘礼薮”的正常语序应为“不令官属拘礼数”,也就是说不让大 小官员受礼数拘束;“时时缓步一相寻”的主语是自己和“官属”,“缓步”是寻 赏美景的行为举止,可以看出心情之闲适。合起来是说自己要不时地带着不分尊 卑的属吏从容、闲适地到西亭子来寻景散心。出”的峭拔山峰和凌霜盛开的菊花表现出诗人不畏政治风霜的风骨。“解带西风” 的举止和暮色挺立的青松,则透射出自诗人从容面对政治风雨的潇洒和从容。尾 联遥想冬日重游,气象恢弘,群山银妆素裹冰清玉洁之态,仍是以景物暗喻人品。再看刻画的人物形象。诗人身为刺史,没有一点官架子,没有高高在上,不让自己和属下被礼数拘 束,不分尊卑
4、、高下;一起去缓步寻景,既看出诗人的闲时,诗句中又透露出诗 人对西亭子一带风景的喜爱之情。由此看出这是一为平易近人、闲适自在且热爱 自然的官员。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胡无人(节选)陆游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铁衣度石责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三更穷虏送降款,天明积甲如丘陵。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注】胡无人,古乐府篇名,多表现边塞生活。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写大丈夫驰骋疆场,转战万里不在话下,“立可乘”,表现其斗志 旺盛。B.五、六句从听觉方面来写,身披铠甲的勇士在雨中穿过戈壁滩,在陇地 的雷鸣中作
5、战。C.七、八句描绘了胜利后的场景,敌人势穷力竭,连夜送来了降书,缴下 的铠甲堆积如山。D. “汗血马”“霜毛鹰”代指贡品,诗人借此二物表达“四夷宾服”“天下定 一”的理想。16.诗歌三、四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答案】15 . B16 .第一问:塑造了不畏艰险、勇敢作战的报国将士形象。第二问:动作描写。“追奔”“夺城”等动作表现了将士作战勇敢。环境 烘托。“露宿青海月”“夜踏黄河冰”写出了战斗环境的艰苦,从而表现了将士 的不畏艰险。【解析】17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B项,”在雨中穿过戈壁滩,在陇地的雷鸣中作战”分析错误,这两句是说 行军发出的声响如雨声飒飒,鼓声雄壮
6、有如雷鸣。故选B。18 .本题考查赏析关键诗句的能力。“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两句,意思是追逐逃跑的敌人,月夜 在青海头露宿;攻打敌人的城池,半夜里踏着黄河的坚冰。这两句描写的是将士们与敌征战时的勇敢行为,塑造出战士们不畏艰险(“露 宿“、趁“月”“夜”、踏“冰”),勇敢作战(追奔、夺城)的形象;塑造手法是动作描写,如“追奔”“夺城”,渲染出将士们勇敢无畏的精神; “露宿青海月” “夜踏黄河冰”等则通过环境的苦寒艰难来表现战士们的不畏艰 险。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下面小题。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7、。单于若问君家世,英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 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 ”李揆怕被扣留,骗他 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5.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 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 居第一。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 主扣留。D.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
8、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 安归来。16.本诗首联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答案】15 . B16 .首联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 路,儿女共沾巾”之句,兄弟二人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此次也不会因 远别而悲伤落泪,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解析】17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B项,“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的说法不正确,本诗中最 后一句用李揆指子由,目的是告诫子由,出使北蕃,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 不是“不敢自居第一”的意思。故选B。18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及手法
9、的能力。“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首联中,“云海”交代了二人的处境, 即天各一方;“相望”说明二人情深意重;而从诗歌标题来看,苏辙又即将远赴 契丹,面对此情此景,“那因”二字道出诗人那豁达的胸襟,哪里会因远别而泪 沾双襟! “沾巾”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句,写兄弟宦游四 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辙此去,虽为远别, 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据此可以看出苏轼乐观旷 达、洒脱的性格特点。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赠别前蔚州契茎使君李商隐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蕃儿襁负来青
10、冢,狄女壶浆出白鳌。日晚硝鹃泉畔猎,路人遥识郢都鹰。【注】诗题下作者自注:“使君远祖,国初功臣也”契芯通是铁勒族契部 落人,贞观六年,契芯通五世祖契何力,率部归顺唐王朝。鹏鹑泉:在今内蒙 古五原县。郅都:西汉景帝时人,任雁门太守时,威震匈奴。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送别契宓通出征的诗,同时表现了李商隐对民族战争的看法。B.首联运用设问的手法,叙写铁勒部落归附唐王朝和为唐王朝效力的历史。C.尾联将契芯通比作为“鹰”,表现他的英勇善战,给人以勇悍威严的印象。D.这首诗既有正面赞颂也有侧面着笔,表现了诗人在结构安排上的高超技 巧。2赵臣叫于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中
11、评价:“义山撰人,神采奕奕。”此 诗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使君形象?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概括。【答案】1 . C解析:C. “尾联将契芯通比作为鹰理解错误,原诗是“路人遥识郅都 鹰”,意为契芯通正如号称“苍周”的郅都,而不是把契法通比作为“鹰”故选C。2 .出身于累世勤王之家,是一位忠诚、恪尽职守、功勋卓著的少数民族 边防将领。一位作战神勇,行动迅急,强悍威严,令敌人畏惮的战将。一位 与其他少数民族和睦相处,深得各部落拥护爱戴的官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义山撰人,神采奕奕”,是写赵臣琰于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评价李 商隐塑造的使君形象“神采奕奕二 从内容上看,一、二句追溯使君
12、家世,三、 四句写使君英武,五、六句写使君勋业,七、八句写使君威名。“奕世勤王国史 称”,这是朝廷对契花一门的评价,也表达了诗人的赞誉之情,说明他出身于累 世勤王之家,是一位忠诚、恪尽职守、功勋卓著的少数民族边防将领。“夜卷牙 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意为契法家族为国东征西讨,作战勇敢,立有赫 赫战功,选择早晨、夜晚两个典型时间,掩旗夜袭和朝飞冰河两个典型场面,着 力强调契花骑兵行动的迅急和作战的神勇,强悍威严。“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 壶浆出白登”,此二句意为契法通所到之处,深受各部族老幼妇女的欢迎。从侧 面说明他是一位与其他少数民族和睦相处,深得各部落拥护爱戴的官员。尾联“日 晚踽鹑泉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古代 诗歌 鉴赏 人物形象 题型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