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电大形成性考核金融性第三次作业.docx
《2023年中央电大形成性考核金融性第三次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央电大形成性考核金融性第三次作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答:一、清楚我国银行改革为什么要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外引”有助于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就是要建 立多种股权互相制约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使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金融主 体,完善金融运营与金融发展的微观机制。而仅仅引进国内投资者,是难以完全 实现这一目的的。道理很简朴:作为国有银行股东,无论是国有公司还是民营资 本,在现实条件下都很难有效避免行政干预和其他非市场因素的干扰。国有公司 改制上市后并没有使治理结构和经营效率发生质的变化,就是一个实际例证。从另一个角度看,银行的经营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大量专业知识 和经验,而国有公司和民营公司大多缺少这方面的知识
2、。而国有银行引进的境外 战略投资者大多是国际上有影响的金融机构,具有丰富的银行经营管理经验,更 具有抵御行政干预的天然优势。“外引”是以开放促改革的需要。境外战略投资者在投资前通过尽职调查,充足 了解了国有银行的经营状况、投资价值及潜在的投资风险,提高了国有银行的信 息披露限度和公信力,增进了市场对国有银行的了解,有助于国有银行在公开募 股过程中的股票营销。“外引”不会威胁国家金融安全。有人紧张“外引”会威胁国家金融安全,其 实这种紧张是不必要的。在金融开放的条件下,一国的金融安全取决于金融体系 的稳健性,取决于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和控制,取决于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 管水平,而与银行的股权结构
3、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境外投资者入股的国有 银行在国内办理业务,重要为国内客户服务,要接受国内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 从持股比例看,外资也不会超过中资。并且,也不是所有的银行都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外商独资公司和中外 产的运用效率,才是维系和增强银行赚钱能力的主线课题。4.商业银行的经营 发展,与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监管环境休戚相关。如何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适时拓 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和运用的渠道,为商业银行发明稳健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应当成为银行监管部门重要的工作内容合资公司,有些外向型经济比重大地区的“三资”公司数量甚至超过了中资公 司。数量
4、庞大的“三资”公司,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了吗?恰恰相反, 三资公司成了这些地区经济高增长的连续推动力和重要引擎。也不能过度夸大“外引”的作用有人说,外资机构不是洋雷锋,外资投资国有银行是为了赚钱。此言不错。别说 外资机构,中资机构入股银行大抵也是为了赚钱。作为一种商业投资行为,中资和 外资投资银行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是,只有被投资的银行业绩好了,得到发展了, 境外投资者才干赚钱。由于对境外投资者所持股票有锁定期,其不能在国有银行股票上市后立即变现走 人,这就规定境外投资者关心和促进国有银行的发展。“你赚钱,我发展”,这 有什么不好?当然,也没有必要过度夸大“外引”的作用。银行改革是一项复
5、杂的系统工程, 需从多方面入手,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但是是改革的途径之一,不能奢望这种 引进会解决国有银行的所有问题。但廓清在引进战略投资者问题上的种种迷雾, 给“外引”以公正、客观的评价,则不仅为顺利推动“外引”所必需,也是理论 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重要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我国银行业一个颇为突出的问题在于缺少核心竞争力,更缺少有效的竞争机制O 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不是简朴的业务、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差距问题,而 是理念和功能的差异问题。假如仅是业务、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差距,那么在竞 争过程中,通过学习、借鉴甚至是模仿,差距很容易缩小甚至消除,问题在于有无 缩小这
6、些差距的理念和动力。竞争理念的淡薄和竞争机制的缺失,是其中比较重 要的方面。缩小差距的理念和动力局限性,重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拓展与创新理 念的差异,二是银行功能的差异。体制问题表现在治理结构方面。中资银行目前大多数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但股权 制度大体以国有控股为主。在组织构架方面,尽管设有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 事等,但董事、监事以自身非为银行的股东者为主,几近于荣誉性或福利性的兼 职。如此,使代表所有者利益、或者是银行整体利益的董事和监事缺少对银行高 管层监管的积极性,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形成了董事长为事实上的行长、 行长则为事实上的常务副行长的领导层格局。因此,双重的委托代理关系,使得领
7、 导层自身利益和银行利益相分离,形成特有的“领导文化”,从而使决策层和管 理层的求稳意识强于发展意识,创新与开拓的原动力局限性。在这种体制环境和 文化氛围中,银行的竞争动力必然弱化,创新能力必然局限性。银行整体利益和经营管理人员个人利益上的“错位”,是我国银行业缺少竞争和 创新机制的重要因素。银行业的正常业务经营活动、以致创新与开拓,都必须通 过银行经营管理人员来具体实行的。就商业银行整体而言,其盼望通过业务活动 获得尽也许高的收益,其所面临的重要风险是资产受损、支付发生困难;就银行 经营管理人员而言,其盼望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更高的职位和更多的收入,其所面 临的风险是降职、免职、甚至失业。假如在
8、体制上不能保持银行利益与银行经营 管理人员的利益相统一,保证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利益与责任相对称,就会产生 银行的整体利益与风险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利益与风险的不统一问题,并 由此而形成“内部人控制”现象。商业银行的利益和风险,都必然与银行业务经营管理工作直接相关:银行通过业 务经营获得尽也许高的收益的经营目的,需通过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主观努力来 实现。而剔除本人违法犯罪因素外,风险自身存在于发明业绩的工作之中。银行 经营管理人员在实现利益目的的工作过程中,始终随着着因工作失误给银行导致 损失的风险。假如仅有强硬的风险责任约束机制,而缺少与之相对等的利益激励 机制,就会导致银行整体利益与经营
9、管理人员个人利益不一致的情况,结果因银 行经营管理人员缺少工作积极性而使银行的整体利益受损。可见,由于缺少激励 与约束相兼容的机制,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利益与风险的不相统一,从而使基层 人员的安全意识强于发展意识,缺少创新与开拓的积极性,更缺少积极参与市场 竞争的意识和机制。从功能上看,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在于业务结构方面。由于历史的因素,中资银行还带有很大的行业性垄断或地区性垄断的惯性,竞争 机制先天局限性。特别是处在主体地位的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 是由原专业银行转化过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银行统管公司流动资金、1985年 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划分资金”方式等,拟定了四大国
10、有银行在各自领域中 的信用业务垄断地位。以后尽管几经改革,这一状况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加之 为在资源约束下的短缺型经济背景下高速度发展经济,通过以间接融资为主体、 银行信用为主导的投融资体制来解决资金严重短缺问题,更是助长了商业银行的 垄断性,银行成为向国有公司供应资金的部门,银行与公司,特别是国有商业银 行与国有公司之间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长期的行业垄断, 银行信用为主导的投融资体制的惯性,使商业银行在机构设立与网点分布、人员 的技术素质、所拥有的客户群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行业特色或优势,从而也决定 了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体制方面具有浓厚的管理型银行特性, 固
11、守着“信用中介”这一基本功能,以存、贷款和结算等传统银行业务为主,提 供金融服务性中间业务的功能很弱。而随着金融的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发展,竞争 进一步加剧。特别利率的市场化以后,运用资金价格的竞争将成为银行业的核心 竞争手段之一。而以存、贷款为重要业务、以利差为重要收益来源的经营模式, 运用利率手段的空间很小,竞争能力就相对比较弱。而同时,进入市场的外资银行大部分已从传统银行业务转向现代化银行业务,风 险小、成本低、收益高的金融服务性中间业务已成为他们重要的利润来源。据有 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非信用性金融服务的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 益中所占比重一般在30%以上,有的甚至达成7 0 %
12、。中间业务收入具有高收 益、高附加值、低成本、不存在信贷风险和稳定性强的特点。因此,外资银行在 传统业务竞争剧烈、利差收益收缩的环境下,纷纷注重优先发展中间业务,将其 作为竞争战略和功能创新的重点。相比较而言,中资银行的收益结构中,中间业 务收入所占比重较小,仅在0 . 3%0. 7%之间,反映了国内中间业务总体发展 水平较低、效益不高。假如说,将来的利率竞争是银行间市场竞争的重要形式, 那么争夺提供非信用性金融服务的中间业务市场将成为焦点。或者说,银行的金 融服务功能的强弱将决定其核心竞争力强弱。因此,我国银行业加强竞争和创新 势在必行,这是迎接加入世贸组织挑战的需要,也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电大 形成 考核 金融 第三次 作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