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II》课程教学大纲.docx
《《西方经济学II》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II》课程教学大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n教学大纲(48课时)授课对象:经济学院各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财政学、 金融学目 录一、本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1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第一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2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2第二节国民生产总值2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2第四节儿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2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3第六节名义GNP和实际GNP3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第一节均衡产出4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4第三节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4第四节*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4第五节乘数论4第六节加入政府部门后的收入决定论5第七节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5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
2、币市场的一般均衡7第一节投资的决定7第二节IS曲线7第三节利率的决定7第四节LM曲线8第五节IS LM分析8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0第一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10第二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10第三节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10第四节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11第五节“挤出”效应11第六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11当IS曲线和LM曲线发生变动时,会导致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发生变动。作业题:P553, 2; P555, 5; P556, 8、 9。思考题:1、如何理解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2、利率是如何决定投资的?本章参考文献: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牛津大学出版社,19扬年,第八章、第九章
3、、第十一 章、第十二章。道勃:经济危机,载于政治经济学与资本主义,路特里季与凯冈保罗公司, 伦敦,1953年。邓布希与费希尔:宏观经济学,第六版,麦格鲁希尔公司,纽约,1994年,第 四章。勃朗森: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第三版,哈泊与罗公司,纽约,1989年,第四章。德尔别尔格和麦克多喝尔: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第八章。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IS LM的分析是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西方国家进行总需求管理的两大基本经济政策;西方学者是如何运 用IS LM模型分析西方经济政策的作用和效果的。
4、重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难点:政策效果分析。教学中注意问题:货币投机需求函数仅反映投资需求和利率的关系,并不能表示出 投机需求货币的具体的量。第一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 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第二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财政政策效果1、在LM曲线不变时,1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1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用曲 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
5、1S曲线越平坦,则1S曲线移动时 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2、在1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LM斜 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LM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反之,LM越平坦,则财政政效果越大。财政政策效果也可以用财政政策乘数来表示和计量。二、货币政策效果1、在LM曲线斜率不变时,1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 给量的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1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 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2、在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量变动时,国民收入 的变动就越小,
6、即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则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货币政策效果也可以用货币政策乘数来表示和计量。第三节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在ISLM模型中,如果LM越平坦,或1S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强,货币政 策效果越弱,如果出现一种1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 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第四节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与凯恩斯极端情况相反,如果水平的1S和垂直的LM相交,则就出现了财政政策 就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十分有效的古典主义极端情况。第五节 “挤出”效应所谓“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挤出”效应的大小取
7、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第二,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第六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如果某一时期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政府既可采用膨胀性财政政策,也可采用膨胀性 货币政策,还可以将两种政策结合起来使用。作业题:P580, 2; P581, 3、4; P582, 6; P583, 10、11。思考题: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2、试简要解释凯恩斯主义极端?本章参考文献:邓布希与费希尔:宏观经济学,第六版,麦格鲁一希尔公司,纽约,1994年,第 五章。勃朗森: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第三版,哈泊与罗公司
8、,纽约,1989年,第五章。德尔别尔格和麦克多喝尔: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第九章。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目标,2、什么是斟酌使 用的财政政策,3、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该如何使用。重点:功能财政思想。难点:货币创造乘数。教学中注意问题:注意对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作用含义的讲解。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 则和措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就是为了达到这些
9、目标而制定的手段和措施。第二节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 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一、西方国家财政的构成西方国家经济是市场经济,但政府也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并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与西方国家的财政直接相关。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构成,其中政府收入包含税收和公债两个部 分。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由许多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主要 可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二、财政政策工具要实现财政政策目标,财政当局必须有工具可供操作。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当局
10、为 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西方政府为实现既定的经济政策目标,调整支出和收入的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是:变 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和公债。三、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 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 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主要指政府的转移支付。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四、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对于剧烈的经济波动,自动稳定器难以扭转。因此,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 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率以稳定总
11、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 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所谓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就是要“逆经济风向行事北五、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他们认为不能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 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六、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所谓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 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 它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七、公债公债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包括内债和外债。八、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在财政分级管理体制下,税收被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三种
12、。第三节 货币政策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机构包括金融媒介机构和中央银行两类。金融媒介机构中最主 要是商业银行,其他还有储蓄和贷款协会、信用协会、保险公司、私人养老基金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 济O中央银行具有三个职能:作为发行的银行,发行国家的货币。作为银行的银行,既 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用票据再贴现、抵押贷款等),又为商业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 金,还为各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业务。作为国家的银行,第一,它代理国库;第二,提供政府所需资金;第三,代表政府 与外国发生金融业
13、务关系;第四,执行货币政策;第五,监督、管理全国金融市场活动。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商业银行可以以较小的比率的准备金来支持活期存款,使得银行体系得以创造货 币。货币创造乘数:竺=。H rcrd+re货币供给可看作是基础货币供给、法定准备率、贴现率、市场利率和现金一存款比 率的函数。所有这些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都可以归结到准备金变动对货币供给变动的 作用上来,因为准备金是银行创造货币的基础。中央银行正是通过控制准备金的供给来 调节整个货币供给的。三、货币政策及其工具货币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 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货币政策工具:1
14、 .再贴现率政策。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此 外再贴现率政策不是一个具有主动性的政策。2 .公开市场业务。这是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公 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 策行为。3 .变动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率。四、货币政策的局限性第一、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并不明显。第二,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 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如果这一前提并不存在,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就要打折 扣。第三,货币政策作用的外
15、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要通 过影响利率,再影响投资,然后再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因而,货币政策作用要经过相 当长一段时间才会充分得到发挥。作业题:P620, 2; P621, 6、 7、 10。思考题: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实践中通常运用哪些具体政策工具?2、功能财政思想内容是什么?本章参考文献邓布希与费希尔:宏观经济学,第六版,麦格鲁希尔公司,纽约,1994年,第 一早、弟1L早、弟十八早。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四版,麦格鲁希尔公司,纽约,1992年, 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五章。凯斯与费尔:经济学原理,中译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二十
16、五章、 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幸。斯蒂格里兹: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二版,诺顿公司,纽约,1988年,第二章。第六章* 总需求函数(曲线)和总供给函数(曲线)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如何从ISLM图形推导出总需求曲线,2、 长期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重点: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难点:总需求曲线的推导。第一节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就是总需求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函数关系。把总需求函数画成曲线,即 为总需求曲线。第二节 从1S-LM图形推导出总需求曲线相关模型略。第三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一、宏观生产函数与潜在产量宏观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总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
17、系。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则生产 函数可表示为:y=f (N, K),其中,y表示总产出,N表示投入生产的劳动的总就业量, K为总资本存量。经济社会的产出取决于就业量和资本存量。潜在产量是在潜在就业量和现有资本存量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量,它可以用生产函 数表示为:y*=y (N*, K)其中,N*为潜在就业量,而y*为潜在产量。Y*又通常称为 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二、劳动市场均衡理论1、劳动需求量是实际工资的函数。如果用Nd表示劳动需求量,w和P分别为货币W工资和价格水平,则劳动需求函数可表示为:2、劳动的供给量也是实际工资的函数,即:Ns = Ns
18、() os s p3、市场均衡:劳动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实际工资水平和劳动的就业水平, 只有在劳动的供给总量和劳动的需求总量相等的那一点,也就是劳动供给曲线和劳动需 求曲线的交点才能确定均衡的实际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第四节长期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在宏观经济学中也称为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因为古典经济学家相 信,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至少在长期中必然存在,这种信念也是这一供给曲线赖 以建立的重要假设。根据这一假设,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供给时,货币工资就会降 低,反之,存在超额劳动需求时,货币工资就会提高。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在长期中,实际产出主要由充分就业数量的生产要素 所决定,因
19、而产出独立于价格水平。第五节短期总供给曲线对于短期总供给曲线,主流派经济学家的解释和新凯恩斯主义者大致相同。按照主 流派的说法,短期总供给曲线之所以具有一个平缓的上升的线段,其原因在于:在较高 的总需求水平,厂商愿意生产和出售更多的产量,但是一般说来,随着产出增加,厂商 会多少提高一些价格。因为在某些成本暂时不变的条件下,提高价格和出售额外的产出 是有利可图的。第六节长短期曲线的同时使用及其政策含义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AD是总需求曲线,AS是短期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 给曲线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二者都处于很低的水平,表示 经济处
20、于萧条状态。第二种情况是,当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从AD向右移动到AD时,短期总供 给曲线AS和新的总需求曲线AD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 二者都处于很高的水平,第二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在长期内,一切价格都能自由地涨落,经济具有达到充分就业的趋势,因而总供给 曲线成为垂线。作业题:思考题:P643, 2、 3o1、短期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是什么?2、总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本章参考文献:威克斯: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判,麦克米伦公司,伦敦,1989年,第一章、 弟一*早O邓布希与费希尔:宏观经济学,第六版,麦格鲁希尔公司,纽约,1994年,第 七章、第八章。戈登:宏观
21、经济学,第四版,利特尔勃朗公司,波士顿,1987年,第六章、第七 章、第八章。派金与柏德:现代宏观经济学,普伦蒂斯霍尔公司,加拿大,1992年,第二十五早。勃朗森: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第三版,哈泊与罗公司,纽约,1989年,第六章、 第七章、第八章。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二版,麦格鲁希尔公司,纽约,1985年, 序言。第七章经济增长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内容,2、哈罗德多马模 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内容,3、影响经济增长因素有哪些,4、经济周期的涵义。重点:影响经济增长因素。难点:二个模型分析。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概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国民收
22、入的增长,它通过研究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以及影 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等问题,来解释国民收入或产量长期发展的情况。经济增长理论是现 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经济学界一般将1939年英国经济学家哈 罗德发表的论动态理论一文作为经济增长理论出现的标志。第二节哈罗德一多马模型哈罗德认为,一个社会的资本(存量)和该社会的总产量或实际国民收入之间,存 在着一定的比例,随着社会资本的增长,该社会的产量也会增长。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竺二。其中,s为社会储蓄比例,V为资本一产量比。Y v这个方程表明,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率必须等于社会储蓄倾向与资历 本产量比二者之比。哈罗德模型存
23、在两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一个是“存在问题。第二个是“稳定性 问题”。第三节新古典模型一、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sf(k) = k+nk o其中,K为资本与劳动之比,大致为每一个劳动力所能分摊到的(或按人口平均的)资本设备;左=竺二每单位时间(如 dt每年)k的增加量,即按人口平均的资本增加量;f(k) 0为每个劳动力的平均生产量; s为储蓄比例;n为人口增长率。基本方程式说明,一社会的人均储蓄可以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 加,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即资本的深化;另一部分是为每一增加的人口 配备每人平均应得的资本设备,称为资本的广化。利用基本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经济学II 西方经济学 II 课程 教学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