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之选择性必修(上、中、下)情境默写专练(5).docx
《高考语文备考之选择性必修(上、中、下)情境默写专练(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备考之选择性必修(上、中、下)情境默写专练(5).docx(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选择性必修(上、中、下)情境默写专练(5)陈情表.陈情表用“,。”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1 .陈情表用“,。”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2 .陈情表用“,。”两句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3 .陈情表用“,。”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4 .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zO.陈情表中作者用“,,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5 .陈情表用“,。”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6 .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两 句是.陈情表中李密用“,。”两句写出了他的祖母已活不长随时可能死亡的状况。7 .陈情表中李密用“, 。”写明母孙二人命
2、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12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自 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13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农人告余以 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诗中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两句赞美了 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14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两句 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15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 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选择性必修(上、中、下)情境默写专练种树郭橐驼传情境默写.种树郭橐驼传
3、中,郭橐驼种树移栽易活的特点揭示了一个极其通 俗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1 .郭橐驼种树最关键的道理是:,。2 .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种树的四点秘诀时说到,除 了要让树根得到充分的舒展以外,还要做到:,。3 .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 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 义。4 .郭驼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性格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因而收 到的理想效果。5 .种树郭橐驼传中,此文结句道出了写作意图,那就是,以寓言的 方式进行讽谏。6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栽种或移植的树不仅没有不活的, 而且“,”。7 .柳宗元种树
4、郭橐驼传中的郭橐驼种树,在按照种树的需要把树种 好后,就“,”了。9.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他植者对自己植的树爱得太深,其具体表 现是,。10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借郭橐驼之口指出,为官者政令繁多, 表面上对百姓“”,实际上却。11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描写官府要求百姓抚育孩子和喂养禽畜 的句子是:,。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两句,描写官府差役到村里召集乡 民的情景。12 .种树郭橐驼传中“,”两句,表明了作者的真正意图并不在谈种 树。石钟山记情境默写.在石钟山记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的声音,而,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大石“侧立千尺”的形状。1 . ”,两句
5、表明苏轼写石钟山记的目的是传播自己的见解,并证实、 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2 .石钟山记中,苏轼指出鄙陋之人只从表面去解释石钟山得名理由, 却得不到它实际情况的句子是“,。3 .在石钟山记中,作者听到水上巨响的句子是“,.对于石钟山的得名缘由,有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郦道元认为石 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而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而李渤则从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后聆听他们的声音,“,。4 .作者怀疑郦道元的说法原因在于,。5 .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原因在:,?6 .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人们的看法是:。7 .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作者的看法是:。8 .苏轼在石钟
6、山记末尾自述他写作此文的原因是:,.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 ”这句话是 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 态度的批评。12苏轼认为因为郦道元导致石钟山得名由来没有在世上流传下来的原 因的句子是:,。13 .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定语后置句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 的石头,到处都这样的”是:,。14 .石钟山记中,苏轼探寻完毕石钟山命名的来历后,用一个宾语前 置句表明了自己轻松愉悦的心情。客至情境默写.客至中“”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 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1 .客至中,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
7、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 世相隔的心境的诗句是:。2 .客至写出了 “草堂”清幽的居住环境。表现诗人闲适而有些寂寞 的心境的诗句:。3 .客至中表现寂寞之中嘉客临门而喜出望外的句子是”。4 .客至中,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足见两人交情之深厚的诗句 是:。5 .客至中,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的描述的诗句是:。6 .客至中诗中写招待寒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7 .在杜甫客至中,“”两句,仿佛让我们听诗人对于酒菜欠丰盛感 到抱歉的话语。8 .客至中杜甫因家贫无法好好招待朋友,心怀歉意的是。9 .杜甫客至中两句,用平白朴实的家常话语描写了主人热情待 客频频劝酒的欢快情景,让读者体悟到主客
8、之间的深情厚意。10 .客至中待客十分寒酸,菜品简陋单一,竭尽诚心、满蕴真情同时 有些歉疚的句子是:。11 .有老友来访,爷爷洒扫庭除,开启蓬门,延客就餐,席间引用“”(杜 甫客至)两句,对穷乡僻壤、酒菜欠佳表达歉意,但内心的喜悦一 览无余!12 .杜甫盛情招待崔明府,频频劝饮,但是“。”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 而不免歉疚。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 融洽气氛。13 .客至中,“”,仿佛看到作者迎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 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 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14 .客至中,与陶渊明的“过门更
9、相呼,有酒斟酌之”意趣相似的诗 句是一.客至中,在真率纯朴的人际关系中领略绝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 的诗句是:。15 .杜甫在客至中巧妙以两句,写主客对饮,并招呼邻翁助兴, 表达主人对客人的热情。临安春雨初霁情境默写.临安春雨初霁中,诗中一开头就道“”,正是作者对现实的否定, 也体现出作者的刚直气节。1 .临安春雨初霁流露出诗人不得已而来京的无奈心理的诗句是:。2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是远离政界多年重新奉诏入京所做,他对于政 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对于世态炎凉,体会得极深,以至于起笔就说:a ,O.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是陆游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并 且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
10、的对照。3 .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写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n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叫卖杏花的声音,喑示了诗人 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无限郁闷与 惆怅。4 .临安春雨初霁中,一句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 消遣。5 .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 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临安春雨初霁中 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可以看出陆游擅长行草,他的行草疏朗有 致,风韵潇洒。6 .严酷的现实,渐渐使诗人明白,官场污浊不堪,世态炎凉,所谓的壮 志与抱负已经被剥蚀得千疮百孔,不如归去。可是,身不由己,只得自
11、 我解嘲,自我安慰的句子是。7 .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运用双关手法,指出世俗风恶,早日 回乡,以免把自己高洁的品格玷污了。8 .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写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 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登快阁情境默写.黄庭坚登快阁中运用浅近诙谐的通俗之语点题,渲染如释重负的 欢快心情的语句是:。1 .登快阁中,两句透露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登快阁亭欣赏自然 景色的渴望。2 . ” 一句,超脱了前人的窠臼:杜诗之“倚”,倚于山阁,乃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 可谓虚实相兼。3 .登快阁中表现诗人厌倦官场,傍晚时分登上快阁,追求精
12、神上的 放松与舒展的句子:”.登快阁中诗人登上快阁望到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色苍茫一派 暮秋景色的诗句是:”4 .黄庭坚登快阁中实写辽远阔大之景的语句是:。5 .黄庭坚登快阁一诗中,两句写出了诗人登阁所见的秋景。6 .古代诗人多借山水意象状形色之美,黄庭坚登快阁“”句,描绘 诗人登阁所览天地阔远、江水如练的胜景。7 .都是写登高所见秋景,都写到山、树、江水,但黄诗还写到夜月,写 江水的着眼点不同。登高中杜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来”着眼于江水奔流之态,登快阁中黄诗着眼于江水的明净; 两联诗都写出了秋景的高远壮阔的特点,但杜诗多了一份沉郁悲凉。黄 诗更显轻松明快。8 .黄庭坚登快阁中运
13、用伯乐、阮籍的典故抒发世无知音,孤独无聊 之意的语句是:。9 .登快阁中,两句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情 怀。10 .黄庭坚在登快阁中借用典故表达抱负无法实现、胸怀无人理解的 痛苦的两个句子是:。11 .登快阁中作者用两个典故表达自己因知音不在、孤独无聊的感情 的两句诗:。12 .古人常用鸥鸟、渔夫表隐居之意,黄庭坚登快阁中借类似意象表 达归隐之意,相关语句是:。13 .登快阁中,两句道出了诗人的希望。14 .登快阁中,表达作者辞官归乡,回归自然过自由自在生活愿望的 两句是:。15 .登快阁中道出了作者的希望,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这就很自 然地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拟行路难(其
14、四)情境默写.鲍照拟行路难中,以比喻写人生贵贱穷达不一致的诗句是:。1 .鲍照拟行路难中,起首两句诗人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 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 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2 .在拟行路难(其四)中,鲍照面对不合理的门阀制度,以宿命论 来寻求解脱的两句是“? ”.拟行路难(其四)中,诗人没有直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而 是以“? ”来安慰自己,期望从苦闷中求得解脱。3 .在拟行路难中,安慰自己要认命,不要忧愁的句子是:?4 .在拟行路难中,是诗人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 流开始奔涌。5 .“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
15、激起了 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6 .在拟行路难中,两句写诗人借酒自我宽慰,以歌声来排遣悲 愤。7 .在拟行路难中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 得淋漓尽致。8 .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写备感压抑、满腹痛苦不能言的名句 是:”.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 精神的两句诗是。【参考答案】种树郭橐驼传情境默写.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移栽易活的特点揭示了一个极其通 俗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1 .郭橐驼种树最关键的道理是:其蔚也若子,其置也若弃。2 .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种树的四点秘诀时说到,除
16、了要让树根得到充分的舒展以外,还要做到: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 筑欲密。3 .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 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其前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这个比喻十分 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4 .郭驼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性格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因而收 到“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的理想效果。5 .种树郭橐驼传中,此文结句道出了写作意图,那就是“吾问养树, 得养人术”,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6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栽种或移植的树不仅没有不活的, 而且“且硕茂,早实以蕃”。7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郭橐驼种树,在按照种树的需要把树种 好后,就“勿动
17、勿虑,去不复顾” 了。9.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他植者对自己植的树爱得太深,其具体表 现是,“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10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借郭橐驼之口指出,为官者政令繁多, 表面上对百姓“若甚怜焉”,实际上却“而卒以祸”。11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描写官府要求百姓抚育孩子和喂养禽畜 的句子是:字而幼孩,遂而鸡豚。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两句,描写 官府差役到村里召集乡民的情景。12 .种树郭橐驼传中“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两句,表明了作者的真正 意图并不在谈种树石钟山记情境默写.在石钟山记中,“声如洪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 的声音,而“如猛兽奇鬼
18、,森然欲搏人”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 石钟山大石“侧立千尺”的形状。11 .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13陈情表中李密用“,。”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14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俩句是,。”15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o ”项脊轩志.项脊轩志结尾,作者把极深的悲痛寄寓庭中的枇杷树,“,”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1 .在项脊轩志中,作者的感情基调由“喜”转“悲”的过渡句是:,O2 .
19、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老妪口中转述的作者母亲在门外对子女的嘘寒问暖的话语从而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的句子是:?3 .在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的大小和面积的句子是:,.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 “百年老屋”项脊轩在修葺之前的旧、破的句子是:,。2 .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两句表明苏轼写石钟山记的 目的是传播自己的见解,并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3 .石钟山记中,苏轼指出鄙陋之人只从表面去解释石钟山得名理由, 却得不到它实际情况的句子是“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 其实”。4 .在石钟山记中,作者听到水上巨响的句子是“而大声发于水上, 噌眩如钟鼓不绝”。5 .对于
20、石钟山的得名缘由,有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郦道元认为石 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而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 而李渤则从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后聆听他们的声音,“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袍止响腾,余韵徐歇”。6 .作者怀疑郦道元的说法原因在于“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而况石乎”。7 .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原因在于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 以钟名,何哉?8 .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人们的看法是:是说也,人常疑之。9 .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作者的看法是:然是说也,余尤疑之。10 .苏轼在石钟山记末尾自述他写作此文的原因是: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之陋也。11
21、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 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态度的批评。12 .苏轼认为因为郦道元导致石钟山得名由来没有在世上流传下来的原 因的句子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13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定语后置句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 的石头,到处都这样的”是: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24石钟山记中,苏轼探寻完毕石钟山命名的来历后,用一个宾语前 置句古之人不余欺也”表明了自己轻松愉悦的心情。客至情境默写.客至中“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 十分秀丽可爱;
22、“但见群鸥日日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 增添了隐逸的色彩。1 .客至中,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 世相隔的心境的诗句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2 .客至写出了 “草堂”清幽的居住环境。表现诗人闲适而有些寂寞 的心境的诗句: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3 .客至中表现寂寞之中嘉客临门而喜出望外的句子是“花径不曾缘 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4 .客至中,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足见两人交情之深厚的诗句 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5 .客至中,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的描述的诗句是:花径不 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6 .客至中诗中写招待寒
23、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盘飨市远无 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酷”。7 .在杜甫客至中,“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酷”两句,仿 佛让我们听诗人对于酒菜欠丰盛感到抱歉的话语。8 .客至中杜甫因家贫无法好好招待朋友,心怀歉意的是“盘飨市远 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酷”。9 .杜甫客至中“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酷”两句,用平白 朴实的家常话语描写了主人热情待客频频劝酒的欢快情景,让读者体悟 到主客之间的深情厚意。10 .客至中待客十分寒酸,菜品简陋单一,竭尽诚心、满蕴真情同时 有些歉疚的句子是: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酷。11 .有老友来访,爷爷洒扫庭除,开启蓬门,延客就餐,席间引用“盘飨 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备考 选择性 必修 情境 默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