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原理及应用-教案3.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RFID原理及应用-教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FID原理及应用-教案3.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RFID原理及应用 第3周 教案课程名称RFID原理及应用课程性质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学期教材课题第一部分:RFID标准体系授课学时4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课堂翻转一、备课学情分析通过上次课程学习,学生认识了 RFID系统的组成,掌握了电子标签和读写器的基础 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方法。对工程应用建立起了基本的逻辑思维。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1 .认识RFID标准体系2 .识记ISO/IEC制定的RFID标准体系3 .掌握EPCglobal制定的RFID标准体系4 .了解日本UID制定的RFID标准体系5 . 了解RFID三大国际标准的区别能力 目标1 .能够结合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知
2、识交叉学习;2 .能够进行数理逻辑推理;素质 目标1 .提升多课程知识融会贯通2 .对待工程问题一丝不苟,追根究底,透过表象看本质教学重点1. ISO/IEC RFID数据内容与结构标准2. ISO/IEC应用技术标准教学难点1 .软件系统基本架构的标准2 . EPC编码课程思政通过了解RFID技术相关的国际标准,引导学生理解标准与知识产权的内在联系,标 准的制定是以科学、实践成果为基础的,也是以一定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为基础,没有 技术及相关的知识产权作基础,制定或参与制定标准无门可循,以技术为核心的知识 产权是标准出台或制定的前提,标准是知识产权部分要素的外在代表和体现,它们是 外与内、形式与
3、内容的关系。引导学生在互联网极度发达的当下,大学生要遵守法律, 尊重工程技术成果,尊重知识产权。教学资源超星学习通平台、网络课程视频资源、UP-CUPRFID物联网教学系统、D8读写器、射 频卡、教学系统配套实验指导书课前自主学习 目标1.查阅资料认识ISO国际标准体系三、教学过程(内容)二、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复习数据通信基本模 型讨论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过的关于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上,提问并引起 共鸣调动学生注意力,引起学习 热情课程导入讨论RFID在识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利用之前所学 知识进行分析,发散思维,课堂翻转, 小组讨论课程导入课程主题
4、RFID标准体系导入ISO/IEC制定、EPCglobal制定、 日本UID制定的RFID标准体系明确课程任务重难点讲解ISO/IEC RFID 数据内容与结构标准概念讲解数据内容标准主要规定r 数据在标签、读写器到主机各个环节 的表示形式。通过数理逻辑推理,引起学 生注意力和关注度重难点讲解软件系统基本架构的 标准提问为什么需要软件的支持,引出技 术重点。分析ISO/IEC 24791标准各 部分之间关系。课堂翻转,小组讨论通过数理逻辑推理,引起学 生注意力和关注度重难点讲解EPC编码提问为什么要统一全球标识。引出对 实体及实体的相关信息进行代码化, 通过统一的、规范化的编码来建立全 球通用
5、的信息交换语言,课堂翻转, 小组讨论通过编码换算,引起学生注 意力和关注度课程思政通过了解RFH)技术相 关的国际标准,引导学 生理解标准与知识产 权的内在联系,拓展讲解标准的制定是以科学、实践 成果为基础的,也是以一定的技术和 知识产权为基础,以技术为核心的知 识产权是标准出台或制定的前提,标 准是知识产权部分要素的外在代表 和体现,它们是外与内、形式与内容 的关系。在互联网极度发达的当下, 引导大学生要遵守法律,尊 重工程技术成果,尊重知识 产权。一、课程导入IEC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简称IEC)成立于
6、 1906 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非政府性国际电工标准化机构,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ECOSOC)的甲级咨询组 织。1947年ISO成立后,IEC曾作为电工部门并入ISO,但在技术上、财务.上仍保持其独立性。根据1976年 ISO与IEC的新协议,两组织都是法律上独立的组织,IEC负责有关电工、电子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其 他领域则由ISO负责。H前IEC成员国包括了绝大多数的工业发达国家及一部分发展中国家。IEC的宗旨 是促进电工标准的国际统一,电气、电子工程领域中标准化及有关方面的国际合作,增进国际间的相互 了解。ISO标准:ISO标准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
7、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制订的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由国家标准化机构组成的世界范围的联合会,现有14()个成员国。 根据该组织章程,每个国家只能有个最有代表性的标准化团体作为其成员,中国原国家质量技术监 督局以CSBTS名义国参加ISO活动。二、导入新课(一)RFID标准体系1. ISO/IEC RFID数据内容与结构标准数据内容标准主要规定了数据在标签、读写器到主机(也即中间件或应用程序)各个环节的表示形式。 由于标签能力(存储能力、通信能力)的限制,在各个环节的数据表示形式必须充分考虑各自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表现形式。另外主机对标签的访问
8、可以独立于读写器和空中接口协议,也就是说读写器和空 中接口协议对应用程序来说是透明的。RFID数据协议的应用接口基于ASN.1,它提供了一套独立于应用 程序、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也独立于标签读写器与标签驱动之间的命令结构。ISO/IEC RFID与数据内 容和结构相关的标准如下表所示。RFID 数据 内容 与结 构标 准IS0/IEC15424数据载体/特征标识符IS0/IEC15418EAN UCC应用标识符及ASC MH10 (ANSI标准)数据标识符IS0/IEC15418EAN、UCC应用标识符及 ASC MH10 (ANSI标准)数据标识符IS0/IEC15434大容量ADC媒体用的
9、传送语法IS0/IEC15459物品管理的唯一识别号(UID)IS0/IEC15961数据协议:应用接口IS0/IEC15962数据编码规则和逻辑存储功能的协议IS0/IEC15962数据编码规则和逻辑存储功能的协议IS0/IEC15963射频标签(应答器)的唯一标识2. ISO/IEC RFID 性能标准ISO/IEC 18046射频识别设备性能测试主要内容有:系统性能检测:ISO/IEC 18046-1系统性能测试包含感应系统、符合ISO/IEC 18000-6的传播系统、 符合ISO/IEC 18000-7的传播系统三类,对应采用的频段分别为135KHz/13. 56MHz; 86096
10、0MHz以及 433MHzo针对上述前两类系统,测试内容和方法大体致,根据系统可识别的标签数量不同,分为单标 签测试和多标签测试两大部分;根据读写器的配置的不同,分为便携读写器、单边天线配置读写器、门 天线配置读写器和三维天线配置读写器四种不同天线配置下的读写器系统;根据测试目标不同,分为操 作距离、操作范围、识别移动速度、识别标签数量、识别标签群移动速度等测试项目。符合IS0/IEC18000-7 的传播系统的测试内容和方法与上述两种系统不同。标签性能参数及其检测:标签检测参数、检测速度、标签形状、标签检测方向、单个标签检测及多个标签检测方法等;3. ISO/IEC RFID 技术标准1)空
11、中接口通信协议:读写器和标签是RFID系统中最基本的设备。利用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与传 输特性,读写器对标签上存储的标识信息、应用数据等进行访问,从而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 为了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需要制定空中接口协议,对读写器与标签的交互过程、传输信号、 命令响应格式等进行规范。2)实时定位系统:实时定位系统可以改善供应链的透明性,船队管理、物流和船队安全等。RFID 标签可以解决短距离尤其是室内物体的定位,可以弥补GPS等定位系统只能适用于室外大范围的不足。 GPS定位、手机定位以及RFID短距离定位手段与无线通信手段一起可以实现物品位置的全程跟踪与监视。 目前正在制订的标准
12、有:ISO/IEC 24730-1应用编程接口 API,它规范了 RTLS服务功能以及访问方法, 目的是应用程序可以方便地访问RTLS系统,它独立于RTLS的低层空中接口协议。ISO/IEC 24730-2适用 于2450 MHz的RTLS空中接口协议。它规范了一个网络定位系统,该系统利用RTLS发射机发射无线电信 标,接收机根据收到的几个信标信号解算位置。发射机的许多参数可以远程实时配置。ISO/IEC 24730-3 适用于433 MH的RTLS空中接口协议。3)软件系统基本架构随着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RFID数据信息的共享越来越重要。ISO/IEC 24791标准各部分之间关系如 图。
13、2479124791(1)ISO/IEC 24791-1体系架构:给出软件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各部分标准的基本定位。它将体系架 构分成三大类:数据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2) ISO/IBC 24791-2数据管理:主要功能包括读、写、采集、过滤、分组、事件通告、事件订阅 等功能。另外支持TS0/IEC 15962提供的接口,也支持其它标准的标签数据格式。(3) ISO/IEC 24791-3设备管理:类似于EPCglobal读写器管理协议,能够支持设备的运行参数设 置、读写器运行性能监视和故障诊断。(4) ISO/IEC 24791-4应用接口:位于最高层,提供读、写功能的调用格式和交互流程
14、。(5) ISO/IEC 24791-5设备接口:类似于EPCglobal LLRP低层读写器协议,它为客户控制和协调读 写器的空中接口协议参数提供通用接口规范,它与空中接口协议相关。4. ISO/IEC应用技术标准1)货运集装箱系列标准:ISO TC 104技术委员会专门负责集装箱标准制定,是集装箱制造和操作 的最高权威机构。与RF1D相关的标准,由第四子委员会(SC4)负责制定。包括如下标准:(1)ISO 6346集装箱一编码、ID和标识符号,1995年制订该标准提供了集装箱标识系统。集装箱 标识系统用途很广泛,比如在文件、控制和通信(包括自动数据处理),像集装箱本身显示一样。在集 装箱标
15、识中的强制标识以及在AEI (Automatic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自动设备标识)和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应用的可选特征。该标准规定了集装箱尺寸、类型等 数据的编码系统以及相应的标记方法,还规定了操作标记和集装箱标记的物理展示。(2) ISO 10374集装箱自动识别标准,1991年制订,1995年修订该标准基于微波应答器的集装箱自动识别系统,是把集装箱当作一个固定资产来看。应答器为有源 设备,工作频率为850950 Mhz及2. 4 GHz2. 5 GHz。只要应答器处于此场内就会被活化并采用变形的 F
16、SK副载波通过反向散射调制做出应答。信号在两个副载波频率40 KHz和20 KHz之间被调制。由于它在 1991年制定,还没有用RFID这个词,实际上有源应答器就是今天的有源RFID电子标签。此标准和ISO 6346 共同应用于集装箱的识别,ISO 6346规定了光学识别,IS。10374则用微波的方式来表征光学识别的信 息。(3) ISO 18185,集装箱电子关封标准草案(陆、海、空)该标准是海关用于监控集装箱装卸状况,包含7个部分,它们是:空中接口通信协议、应用要求、 环境特性、数据保护、传感器、信息交换的消息集、物理层特性要求。2)物流供应链系列标准:为了使RFID能在整个物流供应链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RFID 原理 应用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