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经典常谈》名著导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新名著《经典常谈》导读及知识梳理(解析版).docx





《专题01《经典常谈》名著导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新名著《经典常谈》导读及知识梳理(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1《经典常谈》名著导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新名著《经典常谈》导读及知识梳理(解析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典常读导读版一、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绍兴,生于江苏 东海县。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1920年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杭州、上海 等处任教和从事文学创作。1925年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转以 散文为主。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我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有朱自清全集出版。 晚期成为坚定的民主革命主义战士,表现了爱国知识分子的可贵气节和高尚情操。 二.内容速读:1 .说文解字第一秦以前: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进而出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秦以后:始皇时,文字统一为小篆,又形成隶书;汉末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称作
2、“汉隶”;魏晋之际,隶书变为“正书”;晋至唐朝,又称为“隶书”,称“汉隶”为“八分 书”;晋代正书简化形成“行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2 .周易第二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 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 卦杂卦三种传,后称为逸易。3 .尚书第三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 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大都是战国末年人制作。4 .诗经第四春秋时通行赋诗;孔子时代,用诗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 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5 .三礼第五汉代学者所传习的
3、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周礼;“记” 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述之作。汉代的“记”很多,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 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6 .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三传为左传公羊传毂梁传,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三传解释经 文时,常常不顾上下文穿凿附会起来;三传之中,公羊毂梁均以解经为主,左氏却以叙事为 主,参考群籍,详述史事。7 .四书第七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易书诗 礼春秋。礼记里的大学,本是一篇东西,朱子给分成经一章,传十章,传是解 释经的。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 意味深长。论语是孔子
4、弟子们记的,能够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君子” “仁”“忠恕”,如“时习”“阙疑” “好古”“隅反” “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 的。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8 .战国策第八战国时期诸国关系紧张,战争随时可起,担负外交的策士开始受到重用。当时各国所重 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诈谋;但要因人因地进言,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都是 不可少的。汉代刘向在汉初著名说客蒯通整理和润饰的基础上,把这些策士的说辞,编成了 战国策。9 .史记汉书第九司马迁早年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 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
5、体通史史记,汉人称为太史公书。史记体例 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 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史记以后,续作很多,但不是偏私,就是鄙俗;班彪加以整理补充,著了六十五篇后 传。10 .诸子第十春秋末年,周王室衰弱,礼崩乐坏,在这个大变动当中,一些才智之士 “持之有故,言 之成理:这便是诸子之学,大部分可以称为“哲学”。诸子都出于职业的“士”。“士”本是 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末一级,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11 .辞赋第十一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的一个人。楚辞中离骚和九章的各篇都是屈原 放
6、逐时所作。荀子的赋篇最早称“赋、赋篇安排客主,问答成篇,开后来赋家的风 气。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分赋为四类。东汉后班固作两都赋,张衡仿作二京赋, 晋左思作三都赋。12 .诗第十二汉武帝立乐府,采集代、赵、秦、楚的歌谣和乐谱,以备传习唱奏。汉末,一般文体都 走向整炼一路;晋代诗逐渐排偶化、典故化,玄言诗兴盛;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 宋初的诗专学李商隐,末流只知道典故对偶;南宋的三大诗家都是从江西派变化出来的。 13文第十三春秋时期列国交际频繁,外交言语关系国体和国家的利害更大,也称为“辞二战国时 代,游说之风大盛;孔子开了私人讲学之风,从此便有了私家著作;记事文也伴随着议论文 的发展有了长足
7、的进步;汉武帝时期盛行辞赋;梁昭明太子在文选中第一次提出“文” 的标准;后出现佛典和义疏两种新文体;欧阳修和苏轼以后,古文成了正宗;宋代出现了 “话 本”;明清八股文盛行。三.习题精练:(-)填空题.经典常谈是 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其中介绍了汉字的由来,让我们知道 造字的传说。介绍了古代的字典,即许慎的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1 .经典常谈一书从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说文解字、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十多种 中华文化经典和诸子百家思想,以及诗、文、赋等文学体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 语言简洁明快,把握精髓,为广大青年解读中
8、华文化经典开启门径,是难得的导读精品。2 .在阅读经典常谈时,建议采用的 阅读方法,对历史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等。3 .“战国”的名称最初出自刘向的,这部书除文辞之胜外,所记的事上接,下至楚汉兴起202年的历史。4 .史记开创了 “,叙事自黄帝以来到汉武帝时期。汉书采用了史记 的体制,却以 为断,叙事只有230年。1.【答案】朱自清仓颉说文解字【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经典常谈是朱自清撰写的一部讲述国学经典文化的著 作。经典常谈共十三篇文章,书中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从许慎的说 文解字开始,延以周易尚书诗经等经部,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史部, 后加诸子、
9、辞赋、诗、文,脉络清晰条理,对于读者了解中国国学经典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2.【答案】周易尚书【解析】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经典常谈共十三篇文章,书中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 子、集的顺序,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开始,延以周易尚书诗经等经部,战国 策史记汉书等史部,后加诸子、辞赋、诗、文,脉络清晰条理,对于读者了解中国 国学经典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3.【答案】选择性阅读【解析】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与阅读者的兴趣、目的 密不可分。我国古代学者很重视选择性阅读。苏轼就曾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 力,不能兼收尽取”,所以他建议读书求学之人“每次作一意求之”(艾答王库书
10、),也 就是每次阅读只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不贪多求全。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 的时代。知识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个人的接受速度,引发了学习方式的变革,选择性阅读也 变得更加重要。读整本书,特别是读大部头或内容涉及面较广的作品时,不见得所有的内容都能引起你 的兴趣,这时不妨首先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例如读经典常谈,如果对 古代文学感兴趣,可以先读诗第十二文第十三两篇:如果对历史感兴趣则可以从(战 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读起。当然,在重点阅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的同时, 也可以注意寻找新的兴趣点,由此扩展到其他部分,进而阅读整本书。比如在读文第十三 的过程中,对战国时期的说客产
11、生了兴趣,那就不妨回过头去读对这个群体有着更详细介绍 的(战国策)第八。4【答案】战国策春秋【解析】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中国的一段历 史时期,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但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春秋时期,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对各诸侯国无实际 的控制能力,诸侯群雄纷争,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 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 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主要有齐国、楚国、秦国、 燕国、韩国、赵国、魏国七个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典常谈 专题01 经典常谈名著导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新名著经典常谈导读及知识梳理解析版 专题 01 经典 名著 导读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语文 下册 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72629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