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人教版.doc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人教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92019 高一年级期末模拟考试高一年级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2.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 I 卷(阅读题 70 分)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节日无论今古,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功能,就是调节民众生活。由于古今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古今节日形态又有着明显的差异。古今节日都注意节日在一年中的适度分布,如一、三、五、七、九月的节日排列,以适应个人与社会的需要,但节期选择的观念古今
2、有着根本的区别。古代社会以农耕为主,人们靠天吃饭,人们注意自然时序与人文节序的时应,节日是人们划分时间段落的特定标志.人们依据它安排自己的生产与生活。现代节日以现代社会文化体系为基础,在节期选择上已很少或不再考虑自然物候变化.是一种纯粹的社会选择。现在,即使是传统节日.人们也只是继承了它的形式以及它与当代社会能够适应的内容。古今节日也注重人们的身心调节。但传统节日主要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希望通过各种节日庆典与仪式取得与自然的沟通。因为在传统观念中,自然属特定神灵的支配,人们生产是否丰收.身体是否康健,事业是否发达,子嗣是否兴旺,都仰靠神灵的荫庇。中国传统节日从其起源看几乎都与神灵信仰有
3、关,如元日驱山臊恶鬼、五月五祭水神等,神灵信仰成为传统节俗的中心项目。人们通过传统节俗活动密切了人神之间的联系,获得一种身心的放松和精神自足。而现代,人们面对的是社会,人们需要调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现代节日的主题是以公共活动的方式.实现人们之间的情感沟通。通过节日这个人们共享的文化“平台” ,密切社区成员乃至民族成员的联系.并展示民众的生命活力。很多节日还保留了传统形式,但其民俗内容已演化为一般误乐性质.娱乐是当代节日的主导原则。如壮族的三月三,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都成为欢乐的群众集会。古今节日还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在传统社会中,节日不仅是民众生活2时段切分转换的标志,而且
4、总表现为一种新旧的沟通与过渡.节日是一道道隐形的关口,过节与“度厄”成为节日形态的一体两面。诸多节俗都是为了在关健时日给人们以精神的抚慰与生理的放松.祈求顺利过关与争取未来的幸运。节日在民众生活中是文化传统、地方知识与道德精神的凝聚,民众社会的稳固,得力于民俗节日的周期性调节。而现代,虽然还没有一种生活样式能取代节日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但节日与生活实践没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人们往往没有了传统社会中所具有的那样浓烈的情感。现在年节,在城市中,临近除夕才放三、五天假.除了比平时的购物热情梢高些外,人们很难有兴奋的感觉。节日文化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我们在建构新的节日形态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它与
5、当代社会的适应与协调,而且也应片传统节日文化资源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资源,利用有效的传统形式,斌予它新的意义。以公共误乐项目为中心,给在现实生活中日益隔离的社会成员以平等交流的机会,让人们在情感交流中获得一种生命意识的体验。正如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所指出那样:“把传统民间节日活动中那些确实带有生活情趣的一些活动,认真加以挑选和运用。这样做,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新文化,也将使这种新文化确实地具有较多的民族色彩和感情。 ”1.下列对古今节日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古代社会以农耕为主.人们靠天吃饭,传统节日与自然时序对应,有利于安排生产与生活。B.在古代社会
6、,神灵支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人们希望通过节俗活动密切人神之间的联系,获得一种身心的放松和精神自足。C.传统社会中,除了有助于生活时段切分外.诸多的节俗,都是为了在关键时日给人们以精神抚慰和生理放松的。D.由于节日已与生活实践没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现在社会尤其是城市中,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感情已经有所淡漠。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今文化节期选择的观念不同:古代节期考虑自然物候变化,现代节期考虑适应社会需要。B.古今的节日在民众生活中皆是文化传统、地方知识与道德精神的凝聚,民众社会的稳固,得力于民俗节日的周期性调节。C.古代节俗活动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节日活动
7、是调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3系.古今文化节俗的作用(或“身心调节的内容”)不同。D.作者认为.挑选和运用传统民间节日活动中与当代社会适应与协调的确实带有生活情趣的一些活动是在现代社会发挥传统节日的文化功能有效的手段。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现代节日是以现代社会为基础的.是一种纯粹的社会选择,它们继承了传统节日的形式以及它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内容。B.传统的观念中,神灵支配着自然.庇佑人们生产丰收、身体健康、事业发达、子嗣兴旺。C.现代节日以公共活动的方式开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人们希望通过节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们之间的情感沟通。D.社会进步了,人们更加文明理性,人们一般不再
8、有传统社会中所具有的浓烈情感,但目前也还没有一种生活样式能取代节日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14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46 6 题。题。配 角聂鑫森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他的名字很气派, “伟夫”者,伟丈夫之谓也。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没想到
9、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4来波澜不惊。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
10、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到了活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叠钞票交给妈妈。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个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去为父亲做饭菜。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我读高中妹妹读初中时,父亲在出外三个月后,回到家里。他这次是在一部五台山传
11、奇录的电视连续剧里,演一个貌丑却佛力高深的老方丈的侍者,虽是配角,出场却较多,拿了五万元片酬。他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妈妈买了一个钻石戒指。我发现父亲的手腕上绑着纱布,便问:“爸爸,你受伤了?”他说:“拍最后一场戏时,和一个匪徒交手,从山岩上跌下来,把手跌断了,我咬着牙坚持把戏拍完,导演直夸我敬业哩。 ”母亲说:“你也五十出头了,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吧。 ”他摇了摇头,说:“不!你工资不高,小轩、小轮正读书,将来还要给她们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再说,小病小伤在拍戏中是常发生的,别当一回事。 ”我和妹妹不由得泪流满面。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岳麓山附近。三九严寒的冬天,母亲打电话告
12、诉我,父亲在岳麓山的爱晚亭前拍戏,让我去看看父亲,还嘱咐我最好把自已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漫天大雪,朔风怒吼。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地来到爱晚亭前。警戒线外,看热闹的人很多,我使劲地挤站在人丛里。父亲是演一个寻衅闹事的恶霸,样子很丑陋,说话还结巴,然后被一个江湖好汉狠狠地揍了一顿,上衣也被撕破了,痛得在地上翻滚。这场戏前后拍了三遍,导演才打了个响指,大声说:“行了!”5我看见父亲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去卸了装,换上平常穿的旧军大衣。接着,又去忙着搬道具、清扫场地。等忙完了,他靠坐在几个叠起的道具箱旁边,疲倦地打起盹来,手指间还夹着一支燃了一
13、半的香烟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小说开头介绍了父亲的名字很气派,但他其实只是个可有可无的“配角”而已,作者以一种欲抑先扬的手法巧妙设置悬念,引发了读者阅读兴趣。B、小说中画线的句子“漫天大雪,朔风怒吼”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一方面突出了父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C、小说通过叙述父亲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塑造了“父亲”这样一个生动的小人物形象,他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而努力工作、无私奉献。D、小说几个人物形象都刻画得很生动,以“父亲”为例,除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外,作者还特别重视描绘父亲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5小说中母亲对父亲情感态度
14、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 (5 分)6小说最后以父亲卸装换衣、清理现场、坐下打盹的画面作为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12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46 6 題。題。白鹿原上寻找陈忠实白鹿原上寻找陈忠实王晶晶1992 年,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逝世。追悼会上,时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的著名作家陈忠实致悼词:“一颗璀璨的星从中国文学的天宇陨落了!” 二十四年后,陈忠实也告别了人世。“世间已无陈忠实,天地白鹿魂永存。”白鹿原不仅是陈忠实代表作白鹿原的名字,也是确有其实的地名。1942 年,陈忠实就出生
15、在这里。在陈忠实去世后的一周,环6球人物记者辗转于陕西各个追悼陈忠实的地点,最终来到西安东郊的白鹿原上,听白鹿书院副院长邢小利追忆这位文坛之星。 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文化寻根”的热潮。内陆中心的陕西,尤其关中又处于中心的中心,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近代的兴衰起落,触发了陈忠实的思索与探究。他在西安周边的几个县查阅县志、文史资料,与乡人聊天,查访民间奇闻野史。1987 年 8 月,与长安报编辑、记者李东济闲聊时,他第一次向外人透露了创作白鹿原的消息:“东济,你知道啥叫老哥一直丢心不下?就是那垫头的东西!” 关中民俗,亡者入殓,头下要有垫头物。 陈忠实最担心的就是他写不出一部作品来
16、当“枕头”。李东济后来用“豪狠”来概括陈忠实的气性,“因为他写白鹿原,使的就是一股豪狠劲”。那些年,陈忠实一直待在白鹿原上的老家。妻子在西安照顾一家老小,他一人在村里,吃饭只能靠从城里背馍。西安陈忠实文学馆的工作人员权伦告诉环球人物记者:“陈忠实这一生,年少时是为读书,把馍馍从乡下往城里背;中年时,为写作,又把馍馍从城里往乡下背。” 1988 年 4 月 1 日,陈忠实在草稿本上写下白鹿原的第一行字。他的整个心理感觉已进入“我的父辈爷爷辈老爷爷辈生活过的这座古原的沉重的历史烟云之中了”。写作的那四年四年,陈忠实身在老家的白鹿原,心在笔下的白鹿原,穿行于清末、革命、抗日、内战。1992 年 1
17、月 29 日,写到 1949 年,书中的白鹿原解放了,陈忠实自己也解放了。白鹿原快写完时,妻子来给他送蒸馍和擀好的面条,送妻子出小院时,他告诉妻子这些面和馍吃完,就写完了。妻子突然停住脚问:“要是发不了咋办?”他毫不迟疑地说:“我就去养鸡。”手稿交给出版社的同时,陈忠实也复印了一份送给陕西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星。10 多天都没消息,陈忠实内心忐忑地进城。李星正买菜回来,见了陈忠实啥也不说,就说到屋里谈,陈忠实被吓着了,从一楼到五楼,一进书房,李星猛然回身,像吼秦腔般说道:“咋叫咱把事弄成了!”当时李星还有三个预言:你不用找评论家,评论家会来找你;十年之内,没有人能超过你;白鹿原能得茅盾文学奖。一一
18、应验。在邢小利看来,白鹿原自问世以来能历经二十四年不衰,缘于故事里的“仁”“义”二字。千古文人侠客梦,“他所描写的这个陕西关中平原上的白鹿村,就有仁义7村之称。那些仁义古风,是陈忠实这类耕读之家走出来的人的理想,也是这方水土里千百年来最深厚积淀的美德。这才是白鹿原的灵魂。”邢小利说。1996 年,陈忠实在清明时写了一首故乡诗:“忆昔悄然归故园,无意出世图清闲。骊山北眺熄烽火,古原南倚灼血幡。魂系绿野跃白鹿,身浸滋水濯汗斑。从来浮尘难化铁,十年无言还无言。”当时的他,已经功成名就,住在省城,但很快厌倦了城市里的喧嚣和龌龊,复归田园,乐于为乡党写对联、当执事先生。他来自乡野,魂也在乡野。白鹿书院是
19、陈忠实晚年的一个心愿。2002 年,他和几位学者讨论问题时,有人提议可以在白鹿原上创建一个书院。2005 年,白鹿书院成立,用创办当天陈忠实的话说:“白鹿最终回到了白鹿原上。”如今的白鹿原上,空有房门紧锁的陈忠实故居和清幽空荡的白鹿书院。对陈忠实,邢小利曾有这样一句极为妥帖的评价:“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家士大夫,也不是现代的知识分子。”是啊,八百里秦川上,有一种代代相传的老腔,既不是传统秦腔戏,也不同于现代摇滚,古朴悲壮,粗犷豪放,白鹿原上的陈忠实,就是那一笔老腔。(摘自 环球人物 2016 年第 13 期,有删节)相关链接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白鹿原 ,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语文 下学 期期 模拟 试题 人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