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十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
《陕西省榆林市十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榆林市十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榆林市第十中学2021至2022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卷不回收。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李白终身是一个布衣,这说明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封建社会中一个政治斗争的具体体现。布衣的原意就是古代的平民
2、。司马迁在史记里所强调要写的许多“布衣之侠”,正是那些出于 民间的侠客们。盐铁论:“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臬而已,故日布衣。”杜甫自京赴奉 先县咏怀:“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近褐”也即布衣的意思,它乃是与权贵相对立的一个概 念。王维寓言因此说:“奈何轩冕贵,不与布衣言。”布衣也就是寒士,属于当时社会的中下层, 他们的出身和利益,使他们要向统治阶级要求开放政权,要求从那些豪门世族、皇亲国戚、权贵势力的 手中夺到一部分政治地位,这就是实现封建时代中开明政治的条件,也就是那时代的民主成分。统治阶 级接受这样的政治要求,也就得到人民的支持,也就有力量,而表现为一个盛世;统治阶级不接受这样
3、 的政治要求,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也就没有力量,而表现为一个衰世:这都是历史上的事实。应当说,开明政治并不是统治阶级好心的赐予,而是人民斗争的胜利果实,而当时要参与政治,就 不得不通过知识分子,所以布衣传统上又是指中下层有政治抱负的知识分子说的。他们的政治资本就是 对于权贵阶级保持着对抗性的身份,因而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布衣不但在野时以布衣为骄傲,一旦在 朝也还是以布衣为骄傲,这一点也就是封建社会中人民所称誉的骨气和品格,也就是布衣可以与王侯分 庭抗礼的凭借。所以岑参诗中说:“来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 ”杜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当然在政治斗争之外,还有军事斗
4、争力量的存在,隋末的农民起义,正是 使唐代与隋代的政治面貌区分开来的因素。这军事斗争乃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但却并不经常出现; 而当其还并不到改变这制度的时候,其现实的意义也还是为了要求开明政治,在这里,布衣的自豪感也 叔已经拿着钓竿坐在那里了;二是7T3段“乔治叔叔往回划的时候骂道乔治叔叔打开手电筒照着 尼克的眼睛”。第一处是划船去打鱼,第二处是划船回去,两处内容都在船上进行,前后照应,使小说 故事发展严谨。由此可概括第一点答案。在第二处描写中,多用语言描写。“乔治叔叔往回划的时候骂道”“让他跟我们到林子里来是个错误的 决定”“他这么会撒谎”等句子,能够看出乔治一直在责怪尼克,非常粗鲁。而父
5、亲与乔治的对话“啊,是啊。他还小”“不过我们在他那个年龄也都胆小”“好了,算了吧,反正鱼够你打的”可以看 出父亲是非常慈爱包容的,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更能看出主人公形象。据此可以概括第二点答 案。第二处描写乔治的地方,促使了乔治和父亲的谈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人物活动场景,据 此可以概括第三点答案。【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从第二段“在出发之前,父亲嘱咐他说:我们走了之后,如果有紧急情况发生,你可以打三枪,我们 听到枪声就会很快赶回来。”可知,运用了侧面描写,父亲出发前对乔治的嘱咐这一情节,为文章的 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一一乔治会因为害怕而开枪。从第三
6、段“四下没有一点声音。尼克觉得,他只要听见一只狐狸、一只猫头鹰或者别的动物的叫声,他 就会感觉踏实一些”可知,运用了环境描写。通过尼克睡前的环境描写,渲染了紧张、寂静的氛围,在 这种氛围之下,乔治无法安静入睡,反而更能衬托出他的害怕。“那天的夜格外静,他坐在客厅里读鲁滨逊漂流记,免得去想银线迟早会断这件事”“过了一会儿, 尼克又来到客厅看书,直到早晨才回去睡觉”“等到真正害怕的时候,他就拿起枪,把枪口伸出帐外, 放了三下”等句子用了动作描写,尼克通过看书,打枪等方法进行干扰,让自己避免害怕,能够看出他 害怕的心理。“尼克觉得,他只要听见一只狐狸、一只猫头鹰或者别的动物的叫声,他就会感觉踏实一些
7、”“同那天 的感觉一样,尼克昨夜在营帐里也是一样害怕”等句子用了心理描写,直接写出了尼克的害怕。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赵俨字伯然,颖川阳翟人也。太祖始迎献帝都许,俨谓钦日:“曹镇东应期命世,必能匡济华夏, 吾知归矣。”建安二年,年二十七,遂扶持老弱诣太祖,太祖以俨为朗陵长。县多豪猾,无所畏忌。俨 取其尤甚者,收缚案验,皆得死罪。俨既囚之,乃表府解放,自是威恩并著。时袁绍举兵南侵,遣使招 诱豫州诸郡,诸郡多受其命。惟阳安郡不动,而都尉李通急录户调。俨见通日:“方今天下未集诸郡并 叛怀附者复收其绵绢小人乐乱能无遗恨且远近多
8、虞,不可不详也。”通日:“绍与大将军相持甚急,左 右郡县背叛乃尔。若绵绢不调送,观听者必谓我顾望,有所须待也。”俨日:“诚亦如君虑;然当权其 轻重,小缓调,当为君释此患。”乃书与荀或日:“今阳安郡当送绵绢,道路艰阻,必致寇害。百姓困 穷,邻城并叛,易用倾荡,乃一方安危之机也。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以为国家宜垂慰抚,所敛绵绢, 皆俾还之。”或报日:“辄白曹公,公文下郡,绵绢悉以还民。”时于禁屯颖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 长社;诸将任气,多共不协。使俨并参三军,每事训喻,遂相亲睦。关羽围征南将军曹仁于樊。诸将呵 责徐晃促救。俨谓诸将日:“当今不若遣谍通仁,使知外救。如有缓救之戮,余为诸军当之。”诸将皆
9、 喜,北军亦至,并势大战。羽军南还。仁会诸将议,咸日:“今因羽危惧,必可追擒也。”俨日:“今 羽已孤进,更宜存之以为权害。若深入追北,权则改虞于彼,将生患于我矣。王必以此为深虑。“仁乃 解严。太祖闻羽走,恐诸将追之,果疾敕仁,如俨所策。齐王即位,以俨监雍、凉诸军事,假节,转征 蜀将军。正始四年,老疾求还。薨,谥日穆侯。(节选自三国志魏书赵俨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方今天下未集/诸郡并叛/怀附者复收其绵绢/小人乐乱/能无遗恨/B.方今天下/未集诸郡并叛/怀附者复收其绵绢/小人乐乱/能无遗恨/C.方今天下未集诸郡/并叛怀附者/复收其绵绢/小人乐乱/能无遗恨/D.方
10、今天下未集/诸郡并叛/怀附者复收其绵绢/小人乐/乱能无遗恨/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庙号中的“祖”的地位一般比“宗”要高。曹操是魏的第一个皇帝,所以被尊称为太祖。B.建安是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继位后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C.关羽,字长生,后改字云长,被称为“美髯公”,去世后逐渐被神化,民间尊其为“关公”D.假节,皇帝将节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慑一方,臣子可使用到任务完成。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俨投奔曹操,受到曹操赏识。二十七岁的赵俨断定曹操能够匡正救助天下,就扶老携幼去投奔曹 操,曹操
11、任命他为朗陵县长。B.赵俨关心百姓,劝止李通征税。袁绍举兵南侵,和曹操相持不下,为表忠心,李通向老百姓征税,在 赵俨的努力下,全部退还百姓。C.赵俨治军有方,调和诸将矛盾。驻军将领任性使气,不愿协作共事,他受命一并参加三地的军务,开 导劝喻,三位将军最终和睦。D.赵俨眼光长远,劝止穷追关羽。他认为关羽已成孤军,更应该留下他作为孙权的心腹之患,曹操采纳 了他的建议,解除了围堵。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为国家宜垂慰抚,所敛绵绢,皆俾还之。(2)当今不若遣谍通仁,使知外救。如有缓救之戮,余为诸军当之。【答案】10.A11. A12. D(1)(我)认为朝廷应该抚慰百姓,已征收
12、的绵绢,都让官府还给他们。(2)目前不如(暗地里)派间谍通报曹仁,让他知道城外救兵已到。如有救援迟缓的惩罚,我愿替各位 担当责任。【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方今天下未集”主谓结构,独立成句;“诸郡”为“叛”的主语,应在其前断开,排除BC;“乱”是“乐”的宾语,中间不可分开,排除D。译文:现在天下动荡不安,各郡一起反叛,只有阳安郡归附朝廷,你又急着征收户税绵绢,别有用心的 小人就会因百姓生乱而感到高兴,这不是很遗憾吗?故选A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 “曹操是魏的第一个皇帝”错,曹操并没有称帝。故选A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
13、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 “曹操采纳了他 建议,解除了围堵”错,由原文“太祖闻羽走,恐诸将追之,果疾敕仁,如俨所 策”,意为“曹操听说关羽败走,惟恐众将追赶,果然急忙派人传令给曹仁,就像赵俨所策划的那样” 可知,曹操并非采纳建议,而是不谋而合。赵俨只是对众位将领说了计划打算。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埋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句首省略主语;“以为”,认为;“垂”,敬辞,用于上对下的动作;“敛征收;“俾”, 让、使;“之”,代词,他们。(2) “谍”,间谍;“戮”,惩罚;“余我;“当”,担当。参考译文:赵俨,字伯然,是颍川郡阳翟县人。当初曹操迎接献帝迁都许昌时,赵俨就对繁钦
14、说:“曹操应时 顺世,一定能匡正救助天下,我知道我的去处了。”建安二年,赵俨二十七岁,就扶老携幼去投奔曹 操,曹操任命他为朗陵县长。县里有许多强横狡诈不守法纪之徒,没有一点畏惧顾忌。赵俨就把为非作 歹者的头目抓起来关进监狱,立案审查后,都定为死罪。赵俨关押歹徒后,又上表郡守,请求把这些人 都释放了,从此恩德与威势同时并行。当时袁绍发兵向南侵进,派使者招降引诱豫州各郡,各郡大都听 从他的命令。只有阳安郡不为所动,但都尉李通又急于向老百姓征收户税。赵俨面见李通说:“现在天 下动荡不安,各郡一起反叛,只有阳安郡归附朝廷,你又急着征收户税绵绢,别有用心的小人就会因百 姓生乱而感到高兴,这不是很遗憾吗?
15、况且远近多有忧患,这些都不能不谨慎呀。”李通说:“袁绍和 大将军曹操相持不下,军情紧急,左右郡县又纷纷背叛。假如我们再不征收户税绵绢运往朝廷,那些爱 探听消息的人一定会说我们是见风使舵,有所等待,别有企图。”赵俨说:“事情也的确如您担心的那 样;然而还是应当权衡利弊轻重,暂缓征税,我愿帮您解决这个难题。”于是就给荀或写信说:“现在 阳安郡应该把征收的绵绢送往朝廷,但是道路充满艰难险阻,一定会招致敌寇的袭扰。眼下百姓生活穷 困,周围邻近的郡县一同反叛,我们阳安郡也面临倾覆,这正是关系一方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啊。善于 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藏富于民。(我)认为朝廷应该抚慰(或安抚)百姓,已征收的绵绢,
16、都让官府还 给他们。荀或回答说:“我立刻将此事上报曹公,公文下发阳安郡,将绵绢全都退还百姓。”当时于 禁屯驻颍阴,乐进驻在阳翟,张辽驻扎在长社;各位将军任性使气,多数时候不愿协作共事。于是曹操 便派赵俨一并参与这三个地方的军务,每每遇事开导劝喻,三位将军最终互相亲近,和睦相处。关羽将 征南将军曹仁包围在樊城。众将催促徐晃赶快出兵救援。赵俨就对众将说:“目前不如(暗地里)派间 谍通报曹仁,让他知道城外救兵已到。如有救援迟缓的惩罚,我愿替各位担当责任。”众将都很高兴, 北路援军也赶到了城下,各军合兵一处,大战关羽。关羽从南路返回。曹仁召集众将商议军情,大家都 说:“如今关羽处境危急,一定会惊慌失措
17、,乘胜追击,定能将他活捉。”赵俨说:“如今关羽已成为 孤军,更应留下他作为孙权的心腹之患。如果穷追不舍,孙权就会改变对关羽军队的担心,就会给我军 制造麻烦。魏王也一定在这件事情上深深忧虑。”曹仁于是暂缓追击。曹操听说关羽败走,惟恐众将追 赶,果然急忙派人传令给曹仁,就像赵俨所策划的那样。齐王曹芳即位,授权赵俨督监雍州、凉州的军 事行动,假节,转任征蜀将军。正始四年,赵俨因年老多病请求返回京师。死后谥号穆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北青萝李商隐残阳西入崎,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注】本诗
18、为李商隐(约813年一约858年)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访问山中僧人后所作。北青 萝,山名,诗中指僧人所在。崎,即崎崂山,古时常用来指太阳落山的地方。初夜,黄昏。宁, 为什么,何必。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颔联写景,景中暗含着僧人和诗人的影子;“落叶人何在”与“空山不见人”有异曲同工之妙。B.颈联刻画孤僧的形象,诗人并没有直接描绘其外貌特征,而是仅通过环境描写进行侧面烘托。C.尾联议论抒情,写诗人悟出的禅理,世间万物皆在微尘,无需执着于自己的喜爱和憎恶。D.全诗先写出访,次写途中所见,再写遇僧,最后以思想收获作结,起承转合,层次分明。15.诗人是如何从这位僧
19、人身上悟得禅理的?请结合前三联简要分析。【答案】14. B15.“茅屋”“孤僧”突出僧人清贫孤独的生活,“寒云路儿层”写出了山的深远,表现僧人远离红尘、出世在外的境界。“独敲初夜磬”写出僧人对佛的虔诚,“闲倚一枝藤”写出僧人 的闲适超脱。黄昏中清脆的磬声,山间寂静的氛围和僧人过着清贫的生活却能虔心向佛、安闲自适的态 度,让诗人悟得禅理。【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 ”仅通过环境描写进行侧面烘托”错,颈联中“独敲”“闲倚”也运用动作描写刻画了孤僧的形象。 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残阳西入崎,茅屋访孤
20、僧。”写诗人寻访僧人之事。时当红日西沉山谷,诗人进入山中,去拜访一 位住在茅屋中的僧人。“茅屋”,写出僧人居处的简朴,“孤僧”,写出僧人的不厌孤独。而诗人此时 正逢生活清苦、亲朋离散的艰难岁月,他寻访这样一位清苦而孤居的僧人,显然是要从对方身上获得启 示,以解除自身的苦恼。清苦人寻清苦地,孤独客访孤独僧,俗与佛已有了精神交流的契机。“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写诗人寻访所经之路程、所见之景物。“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时当深秋,满山的林木飘下纷纷的黄叶,诗人要找的那位孤僧,却不知住在哪里。“人何在”,使人联 想到诗人于山林间四处张望的神态,显现出山间林木的密集和僧人的幽藏,愈发表现出这位孤
21、僧远避红 尘的意趣,这正是诗人探访的目的。“寒云路几层”不仅写出僧人的高居尘上,也写出诗人不畏辛劳和 艰险、一心追寻禅理的热切之举。“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僧人的简静生活。“初夜”二字与首句“残阳”相 关照,写出到达茅屋的时间。夜幕降临,僧人在茅屋中独自敲磐诵经。“独”字与次句的“孤”字相呼 应,因为是“孤僧”,所以独自敲磐。虽只身独处,而未怠佛事,可见其对佛的虔诚。诗人此时站在茅 屋外边,耳听清脆的磐声,眼望寂静的星辰,深感佛界的静谧与安详,此中再无红尘之困扰。待到僧人佛事已毕,诗人走进茅屋,与之交谈,对交谈的情状仅用“闲倚一枝藤”五个字概括,却内蕴 丰富。“藤”是藤条
22、做的手杖,极为简朴,僧人所“倚”,仅此而已,生活之清苦可以想见;难得的是 僧人那份“闲”态,居清贫而安闲自如,从容不迫,让诗人悟得禅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 (2)杜甫登高一诗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诗句是:(3)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答案】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如:“尔” “繁” “鬓” “潦” “瑟”
23、。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不严格区分原著与续书而泛谈所谓红楼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行为,造成了红楼梦评论的庸俗。周汝昌先生,心明眼亮,一针见血指出唯一的口径就是把红楼梦的版本研究搞深搞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只有区分了 “两种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最后才能归结到中华文化本身的特质和其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纠缠。当然,后四十回续书在鼓舞 青年男女追求自由恋爱及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封建家族和官场的黑暗方面也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以及审美意度之 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用天壤之别、南
24、辕北辙这样的字眼形容也并不过分。而周先生从一开始进入红楼梦,就抓住“版本”这个红学中的“死结”,锲而不舍、,从 各个层面、角度来研究、论述、分析、讲说,使这个问题逐步得到彻底清理,其终极目的,就是通过对这 个问题的推动和解决,使中华文化的深刻乃至曹雪芹的伟大昭然于天下。这也就是为什么周先生又说红 学是中华文化之学,是“新国学”的原因所在。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老马识途A.老马识途寻根究底戛戛独造兀兀穷年B.轻车熟路寻根究底奋身独步宵衣阡食C.老马识途蔓引株求奋身独步兀兀穷年D.轻车熟路蔓引株求戛戛独造宵衣阡食.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榆林市 2021 2022 学年 一下 学期 第一次 质量 检测 语文 Word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