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与中国文化的关系.docx
《丝绸与中国文化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丝绸与中国文化的关系.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丝绸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中必不行少的四大要素,而丝绸作为衣料,在中国社会生活中 有着格外特别的地位。一方面,丝绸美化、滋润着中国人的生活。明媚美丽的绫罗绸缎装饰着 男女老少的服装,装饰着家庭中的床褥,装饰着厅堂庙宇等公共场所,装饰着古籍书画等文房 用品。甚至小到手帕、荷包等小件,都可以觅见丝绸的踪影。另一方面,蚕桑丝织业是中国农 村经济特别是南方农村经济的主要依靠,也是国家最重要的财政及外贸收入之一,在国民经济 建设中起着很大的作用。除了与这些外表的服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亲热相关外,丝绸也与中国传 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丝绸与语言文学在已经觉察的甲骨文中,以“系”为偏旁的有
2、100多个。许慎说文解字所收字中“系”旁 260个,“巾”旁75个,“衣”旁120多个,都直接或间接与丝绸纺织有关。在以“系”为偏旁 的文字中,关于纺织丝绸业的有绿、绎、经、纬、绘、织、综、统、纪、纺、绝、继、续、绍、 纤、约、紊、辫、结、练、绣、绩、编、缉等,关于纺织纤维和纺纱搓线的有绪、缅、纯、绡、 给、细、级、线、缕、绳、纫、缪、绸等,关于纺织品种类的有缗、纨、绮、绿、绣、镐、绫、 缪等,关于纺织品颜色的有绿、缥、堤、紫、红、组、绿、缁、缗等,关于服装饰品的有缨、 绅、绶、组、纽、纶、缘、绮、绦等,其他引申义的还有纸、彝、绥等。其中关于丝绸工艺和 服饰的占主要地位,约为50%;丝绸品种其
3、次,占35%左右;织物色名约占30%;其他文字约占 15%。到南北朝时期,由纺织丝绸衍生出来的文字进一步增加。梁顾野王玉篇收录与“系” 相关的七部共计400余字。而到宋本玉篇中那么收“於部计459字,“巾”部172字,“衣” 部294字。至清代康熙字典中的“系”部约有830字,又较宋代增加很多。这说明中国语言 与丝绸的关系相当亲热。在现代汉语中,源自丝绸纺织的一些词汇还有很多复合词组和成语,大大地丰富了我们民 族的语言,增加了表达力,如“综合”、“连续”、“线索”、“约束”、“编辑”、“组织”、 “机构”、“联络”、“连绵”、“经天纬地”、“锦心绣口”、“提纲挈领”、“作茧自缚”、 “青出于蓝
4、而胜于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其中,“作茧自缚”原指一条家蚕吐丝 结茧的过程,后多用来指自我束缚、自我封闭;“锦心绣口”、“锦绣河山”、“锦上添花” 等都是用丝织物的秀丽来形容其他事物的秀丽;“经天纬地”取经纬相交构成整个天地之意, 如今的地理学上所用的“经度”、“纬度”就来源于此;“组织”的原意是织物的经纬线交织 的构造,后泛指各种人为的组合;“机构”乃是织机的构造,后泛指一切机械和组织构造;“综合” 原是指众多的丝线穿过综眼而被有序地集合在一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蓝草染料在染色 后能得到比草色更深的颜色,用于比方后代超过前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么是对染工整 日在染缸旁被染
5、料沾染的形象描绘,比方人的思想易受朋友或环境的影响。除了大量专业性的纺织科技著作,如蚕书、梓人遗制、天工开物等直接记述 丝绸生产外,中国古代还有大量的诗词小说等文学作品与丝绸生产有关。这些文学作品消灭的 根底是封建社会中男耕女织的生产状况。由于家庭丝织在古代社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女 性又较易成为文人描写的对象,因此,“女织”就成为文学家们的重要题材了。这类的实例极 多。我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中已有很多关于丝绸生产的描述。有名的豳风?七月中有 一段描写蚕桑丝绸生产的诗句:“七月流火,八月桂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折,以伐远扬,猗 彼女桑。七月鸣,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再如小雅
6、?采绿那么与染色 染草有关:“终朝采绿,不盈一。予发曲局,薄言归沐。终朝采蓝,不盈一檐。五日为期,六 日不詹。”到汉魏六朝时,仍旧有大量与丝绸有关的诗歌被记录下来,如汉代古诗?上山采靡 芜:“上山采藤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人复何如人工织绿,故人工织素。织缴 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嫌来比素,人不如故。”逮钦立辑校:古诗五首,先秦汉魏晋 南北朝诗,汉诗卷一二古诗,中华书局1983年。再如汉乐府陌上桑,描写了一 个采桑女子罗敷的故事,同样格外有名:“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 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细绮为 下裙,紫绮为上襦
7、。”逮钦立辑校:陌上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九乐府古辞,中华书局1983年。此外,六朝有很多诗歌如蚕丝歌、采桑度等也是以 丝绸生产为题的。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顶峰期,各种与纺织相关的诗歌更多。很多有名诗人均写下了这类 诗篇或诗句,如杜甫的白丝行和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等。唐代诗人中以此为 题材写得最多的是白居易、王建等人。白居易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多有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 作品,如缭绫、红线毯、重赋吟等,专以丝绸生产为题。其中缭绫一首广为 传唱:“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 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去
8、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 人间织。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异彩奇文相 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王建是晚唐诗人,写了很多如簇蚕词、田家行、织锦曲、 捣衣曲等反映蚕桑丝织生产的诗。其中,织锦曲描写四川织锦户的生活:“大女身为 织锦户,名在县家供进簿。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中苦难。回花侧叶与人别,生怕秋天丝 线干。红缕威蕤紫茸软,蝶飞参差花宛转。”宋代以词有名,词中也有不少对蚕桑景象的描绘。苏轼浣溪纱就曾描写农村的堞丝生 产:“麻叶层层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 埋车,牛衣古柳卖黄瓜。”辛弃疾有鹏鹃天云:“陌上柔条初
9、破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又有粉蝶儿云:“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风。 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约。”均与丝绸生产有关。而宋词中写得最好的纺织词要数无名氏的九 张机,它写活了一个织锦女子把相思之情织入图案的故事:“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风 晴日暖慵无力。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愿放人归。两张机。行人立马意迟迟。深心未忍轻吩 咐,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轻绡催 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四张机。咿哑声里暗颦眉。回梭织朵垂莲子。盘花易维,愁心难 整,脉脉乱如丝。五张机。横纹织就沈郎诗。中心一句无人会。不言愁恨,不言憔悴。
10、只恁寄 相思。六张机。行行都是耍花儿。花间更有双蝴蝶,停梭一晌,闲窗影里。单独看多时。七张 机。鸳鸯织就又迟疑。只恐被人轻裁剪,分飞两处,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八张机。回纹知 是阿谁诗。织成一片凄凉意。行行读遍,厌厌无语,不忍更寻思。九张机。双花双叶又双枝。 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明清时期,小说盛行,小说中常见蚕桑丝绸的描写。明代的“三言二拍”中经常能见到这 类描写,如醒世恒言中曾写到江苏盛泽镇有一个名叫施复的手工业者,原是一家每年养几 筐蚕的小机户,但由于他养蚕、缄丝的技术好,织出的绸质量上佳,商人们争相增价抢购。仅 仅几年间,他就增加了三四张机子,并雇工织造。另
11、一部明代小说金瓶梅那么以开绸缎铺的 西门庆为主要人物,其中写到的丝绸品名、贸易状况也格外多(图0 4 2)。曹雪芹是江宁织造曹寅的后代,对丝绸生产和产品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因此,其名作红楼梦中亦有大量 描写丝绸纺织品之处,如锁子锦、妆花缎、蝉翼纱、轻烟罗、茧绸、羽纱、纯丝、弹墨、洋给、 西洋布、雀金呢、哆罗呢、琏橹、倭缎等,不胜枚举。二、丝绸与艺术丝绸自古就是重要的书画材料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大量的帛书帛画用的就是丝织品。 唐宋之间,丝织品是文人绘画的主要材料,传世唐宋绘画中大多数是绢本。到明清之际,绢本 渐渐削减,纸本增加,但仍有不少书画以丝绸作底,称为绢本或绫本。约从宋代开头,丝绸还
12、成为书画的装裱材料。宋元时主要使用绎丝和织锦做裱材及包首,明清时较多地用锦绫来装裱 书画。因此,丝绸与美术有着密不行分的关系。周鹰:略论丝绸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丝 绸史争辩1985年第2期。在中国历史上,丝绸与美术的关系更多地表达在丝绸生产场景作为常见题材频繁消灭在古 代美术作品中。商代青铜器上已见有蚕的纹饰,战国时期那么有很多带采桑场面的青铜壶出土,采桑图反映 了当时采桑女劳动、欢爱、歌舞、祭祀的情景,格外生动。汉魏六朝至隋唐,丝绸生产场面经 常消灭在画像石、画像砖、壁画、木板画上。尤其是汉画像石,在山东滕县的宏道院和龙阳店、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山东肥城西北孝堂山郭巨祠、山东济宁晋阳山慈云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丝绸 中国文化 关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