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卷 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ocx
《名校卷 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卷 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101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李华同学上个学期去国家博物馆参观了玉出红山一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用相机拍下了很多文物, 以下有可能是她这次拍到的是B.B.C.D.C.宗教因精神生活需要产生D.女子在生产中居主导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A项反映的是红山文化的玉猪龙,正确;B项反映的是商代的甲骨文,排除B项;C项反映的是良渚文化中的玉琮,排除C项;D项反映的是半坡人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排除D项。应选A项。2 .以下图为出土于辽宁省牛河梁遗址的女神像,针对该文物所处的时代与文化,以下描述合理的是卜A.人们仅用打制方法制作石器B.
2、该文化处于黄河下游流域【答案】D【解析】【详解】牛梁河遗址中反映了女性被奉为神祇,这表达了女性的重要作用,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牛梁河遗 址大约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说明女子在生产中居主导地位,D项正确;此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 经会使用磨制的方法制作石器,排除A项;辽宁牛梁河遗址不是在黄河流域,排除B项;仅根据一个女神 像无法说明此时形成了宗教,更不能说明宗教产生的原因,排除C项。应选D项。3.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 说明“当时的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以下考古资料最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题意;材料主要表达了大国兼并小国,而并没有涉及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故A项不符合题意;世卿世禄 制度的废除是战国
3、时期商鞅变法的内容,故B项不符合题意;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君主专制制度形成, 故C项错误。23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记载,郑国子产对晋人说,西周时期“天子之地一圻(方千 里),列国一同(方百里)”,而“今大国数圻矣,假设无侵小,何以至焉? ”子产所说“今大国数圻”的 原因可能是周天子的再次分封 大国对周边荒地的开拓土地私有制确实立 大国通过战争兼并土地A.B.C.D.【答案】C【解析】【详解】“今大国数圻矣”是指分封建制宗法制瓦解,礼崩乐坏,诸侯国的势力在不断壮大,结合所学可 知,主要是铁犁牛耕的出现,大国对周边荒地的开拓,故正确;根据“假设无侵小,何以至焉”可得出正 确,故c
4、正确;周天子无法再次分封,且再分封并不会扩大土地,错误;土地私有制确实立并不会直接 增加诸侯国的土地,错误;排除ABD。24 .鲁国进攻邻国郑娄,当时的霸主晋文公进行干预,于是鲁昭公前往晋国解释,在边界被拒绝入境,碰 壁而返。国君出访他国未能入境,只有因病而返是合“礼”的解释,因此春秋将此事记成“公有疾, 乃复”。据此可得出春秋的相关记载未确切反映历史真实“春秋笔法”寓褒贬于“微言大义”中孔子修春秋突显出对礼制的维护鲁国企图对晋国的霸主地位进行挑战A. B.C.D.【答案】A【解析】【详解】鲁昭公并不是因病而返,但在春秋中却记载称因病而返以使鲁昭公被拒绝的行为有了合理的 解释,说明春秋相关记载
5、没有确切反映历史事实,目的是为了维护礼制,符合题意;春秋的 这种记载就属于“春秋笔法”和“微言大义”,符合题意;鲁国是对晋国进行解释,说明其并不想挑战晋国 的霸主地位,说法有误。应选A,排除BCD。25 .史记河渠书对中国古代某水利工程记载道:“渠就,用注填阈(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 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此水利工程位于如图中A.B.【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关中为沃野”“秦以富强”,结合所学可知,郑国渠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 程,在战国末年由秦国修筑,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因此该水利工程是郑 国渠,处
6、于关中地区,故C正确;位于京津地区,位于江苏地区,不符合“关中,故排除AB; 是都江堰,在四川成都地区,不符合“关中,故排除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信息是“关中为沃野”,紧扣关键信息“关中”并联系所学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 分析解答。26 .以下图为战国时期货币流通区域分布图。以下对该图解读正确的选项是A.各诸侯国都实行独立的货币制度 B.商品经济开展促进区域货币流通 C.诸侯争霸促进了货币制度 统一 D.思想文化繁荣推开工商业的开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可知,战国货币流通区域主要分布于经济兴旺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且不同区域使用的不同 的货币种类,反映此时黄河流域的货币多元化,该现象是
7、商品经济繁荣开展的结果,故B项正确。A项,货 币流通区域分布不以各国国界为界线,无法表达各诸侯国实行独立的货币制度,故排除。C项,货币种类的 多样化无法说明货币制度统一,故排除。D项,从图片中无法看出思想繁荣对商业开展的影响,故排除。 27.以下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在经济方面沉重打击了旧贵族的是“燔诗书而明法令”A. “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C “为田开阡陌封疆,平赋税”D. “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涉及的知识主要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根据材料的问题设问主要针对的是经济方面对于旧贵族 的打击。A选项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文化和法律方面与设问方向不符合,故错误;B选项的内容主
8、要是地方 政治举措一一郡县制的推广,不符合材料设问方向,故错误;C选项涉及内容是废井田成认土地私有制和 推行新赋税制度,是经济的举措,同时成认新兴地主的利益打击传统贵族的利益,符合题意故正确;D选 项的内容虽然也和经济有关,但是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非打击贵族,故D选项错误。28.下表是商 鞅死因的几种说法,从表中关于商鞅死因的历史研究中,可以得出西汉司马迁商鞅此人刻薄寡恩,用刑太过。改革开放前某学者商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变法触犯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报复。近年来的最新研究商鞅权势太重,行事专断,与当时君主秦惠王的矛盾加剧而被杀。A.历史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解释B.时间越久远历史研究越失实
9、C.研究者的史观左右历史事实D.历史表达方式决定历史结论【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司马迁是从个人性格和变法的特点的角度研究,材料二是从阶级属性的角度研究,材 料三那么是从君主专制的角度研究,由此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由此可知,三者的研究角度不同得出了三个不同 的原因,A正确;BCD说法均错误。点睛:此题考查了史学常识,对于历史研究和史料运用,要求学生明确,历史研究往往带有主观色彩或时 代和阶级的烙印,不能直接作为史料加以运用,应该加以考证。29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
10、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 在官府”的局面和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故A事正确的;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开展以及各国的改 革,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故BCD项不符合材料的要求。所以答案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教育思想.在甲骨文中,“德”字左边是表示路口或行动的符号,下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上有条垂直线,意为行 动要正,目不斜视。以下图西周铭文的“德”字多了一个心字底,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易经中“君子进德修业”的“德”指道德
11、、品行。德字的婚变可用于研究B.官府垄断教育的状况C.儒家思想的渊源D.秦朝统一文字的原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儒家思想兴起于春秋末年,其核心之一是“仁”,主张“仁者爱人”,C选项正确; 中国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A选项排除;西周时期,官府垄断了 学校教育和一切学术文化。那时,只有贵族才有机会接受教育,平民百姓不能进入校门,这种官学合一的现 象,被称为“学在官府”。与题意不符合,B选项排除;西周早于秦朝存在,时间不符合,D选项排除;.(孟子)云:“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
12、之,是罔民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据此可知,孟子主张A.克己复礼以稳定社会B.以严刑峻法维护统治C保证农民的土地财产D.以礼仪彰显人的善性【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 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可知,材料意思是人民有一定的 财产是具备一定道德观念和行为准那么的前提,因此孟子主张保证农民有一定的土地财产,c正确;材料没有 涉及等级观念、克己复礼以稳定社会的内容,A与材料无关;严刑峻法是法家思想,与孟子无关,B错误; 材料未涉及礼仪,D错误;.韩非批判儒、墨两家靠仁义
13、礼让来治理国家的主张,并强调“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 天下”。韩非此举旨在论证A.变革旧制的迫切性B.国策与时俱进的必要性C.君主地位的特殊性D.儒墨复古主义的迂腐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可知,韩非人为,尧再怎么贤德,如果 没有权势,尧连三个人都管不住,更不用说治理天下。舜贵为天子,能让天下大乱。他认为治理国家在于 有没有权势,而与贤德无关,这是在论证君主权力的特殊性,强调权势地位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c项正 确;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君主地位的特殊性,并未谈论变革旧制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内容并未涉及 国策的与时俱进的问题,排除B
14、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君主权势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并未论证儒墨复古主 义的迂腐性,排除D项。应选C项。30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以下可支持此观点的有儒家思想孕育政治理想和道德准那么墨家学说开启“重农抑商”的先河道家学说构成传统哲学的重要基础法家思想成为变法的主要理论依据A.B.C.D.【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 局面,主要派别有儒、道、墨、法、兵等学派;儒家思想孕育政治理想和道德准那么,正确;法家学说开启 了 “重农抑商”的先河,错误;道家学说构成传统哲学的重要基础,正确;法
15、家思想成为变法的主要理 论依据,正确,故,排除ABD,所以选C。点睛:此题考查百家争鸣中主要学派的影响,关键是识记相关学派的知识,逐一排除即可得出答案。3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公元前211年,由于“咸阳人多,先王之宫 廷小”,又疏散了局部咸阳居民,“徙三万家丽邑(今陕西骊山附近),五万家云阳(今陕西淳化西 北)”。这两次移民得以实施的有利条件包括()建立中央集权吞并六国 北击匈奴焚书坑儒A.B.C.D.【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公元前221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是材料中两次移民的主要有利条件
16、,符合题意,A项正确;北击匈奴是维护边境地区安定的 措施,与移民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焚书坑儒是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与移民无关,不符合题 意,排除C、D两项。应选A项。32 .“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文字)。其中,为吏 之道说:“以此为人君那么鬼(读为怀,和柔的意思),为人臣那么忠;为人父那么密(慈),为人子那么孝 君鬼臣忠,父烈(慈)子孝,政之本(也)。”材料可以证明秦朝A.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B.并没有完全排斥儒家思想C.官吏注重修身养性D.主要是竹简与毛笔书写文字【答案】B【解析】【详解】由“以此为人君那么鬼(建为怀,和柔的意思)
17、,为人臣那么忠,为人父购在(慈),为人子那么君鬼臣忠, 父兹(慈)子孝,政之本(也)”可以看出当时秦朝也是注重儒家的伦理道德,并没有完全排斥儒家思想,故本 题答案选B项;A项与材料无关;C项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整理理解“以此为人君那么鬼(建为怀,和柔的意思),为人臣那么忠,为人父购在(慈),为 人子那么君鬼臣忠,父兹(慈)子孝,政之本(也)”,结合儒家思想可分析出并没有完全排斥儒家思想。36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运
18、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据材料中“不与古同”可以排除先秦 时实行的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BCD均错误。材料中“罢侯置守”指废除分封制,罢去诸侯,实行郡县 制,设置郡守,答案为A。【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廷议、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制度。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召集相关官员 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这些制度A.造成君主的大权旁落B.形成了民主决策体制C.有利于形成正确决策D.削弱官僚集团的权力【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廷议、朝议、集议等制度下,对于国家重大事务首先由官员进行讨论,最 后由皇帝进行裁决,这种
19、集思广益的方式明显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决策,应选C;最后的裁决权掌握在君主 手中,所以没有造成君主的大权旁落,排除A;中国古代社会没有形成民主决策机制,排除B;材料反映 的是事务决策方式,和官僚集团权力的是否削弱无关,排除D。37 .如图是西汉墙砖,陶质,长31厘米,宽26.5厘米,厚3厘米。铭文:“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 饥人。”学者考证为西汉皇家行宫建筑内墙面用砖。此文物可规制规制实证西汉农业兴旺作典型文献史料了解西汉建筑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西汉墙砖上的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字的开展演变,正确;西汉墙砖考证为西汉皇家行宫 建筑内墙面用砖,可知此文物可了解西汉建
20、筑规制,正确;正确,应选C;西汉墙砖即铭文无法证 明西汉农业兴旺,也无法表达此文物作为文献史料的典型性,排除,故排除ABD。【点睛】.下栏为2020年发布的汉代路县故城局部考古成果,为我们了解当时“路县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史料。从中可推测出发现小麦、稻米、粟等炭化植物籽粒多处发现大量马、牛等大型动物骨骼分散出土大量犁锌、锄、镰等铁农具开掘出一定数量的炼渣等冶铸遗物度量衡器中,仅发现用于称重的铁权A.路县人最早培育出粟和水稻B.路县农业处于铁犁牛耕阶段C.路县人的冶铸技术领先世界D.汉代长度和体积标准不统一【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从材料中的牛、犁锌等信息可以看出,路县农业处于铁犁牛
21、耕阶段,B项正确;半坡人最 早培育出粟,河姆渡人最早培育出水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同世界其它地区冶金业的比照,排除C 项;汉代实现了长度和体积标准的统一,排除D项。应选B项。【点睛】.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认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 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 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说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最完整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司马迁收录关于黄帝的传说写入史记,
22、古代传说是史料的来源之一,判断B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表达。C、D项说法错误,最真实的史料是考古发现的文物。【考点定位】必修三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史学常识.祝岁习俗古已有之。诗经云:“称彼兜觥(酒杯),万寿无疆。”汉代岁首,皇帝“大朝受贺” “百官受赐宴飨”。民间亦在岁首祭祀,其时全家依次列坐,向家长敬酒祝寿。该习俗A.出现于战国并兴盛于汉代B.表达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C.植根于我国古代商业文明D.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可知,祝岁习俗由来已久,从皇帝到普通百姓都很重视,通过举行各种仪式来表达对君主 或长辈的敬意与美好期盼,表达了通过节庆礼仪进行教化和对伦理秩
23、序的认同,B项正确;由材料中诗 经的记述可知,该习俗在西周时就已经出现,排除A项;该习俗植根于我国古代农耕文明,排除C项; 由材料可知,祝岁习俗并不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在民间也有,排除D项。应选B项。38 .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 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监察体系的改进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辟召制度是察举制的补充,选拔了大量真才实学之人,其运作是辟主根据民 间呼声或自己的见闻,使出身草野没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校卷 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名校 北京市 北京 一中 2021 2022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