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内蒙古地区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内蒙古地区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内蒙古地区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内蒙古地区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目录地区诗题作者朝代首句形式内蒙古赤峰万山潭作孟浩然唐代垂钓坐磐石律诗内蒙古鄂尔 多斯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北宋树绕村庄,水满陂塘词内蒙古鄂尔 多斯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孤山寺北贾亭西律诗内蒙古通辽水调歌头北宋明月几时有词内蒙古兴安 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李白唐代杨花落尽子规啼绝句万山潭作 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9.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刘熙载说:“诗品出于人品万山潭作一诗,就像孟浩然的人一样,冲淡得 像一杯白开水,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B.首联
2、的“垂钓”,极显安闲,且潭水清澈,与作者的心境相契合。C. “鱼行潭树下” 一句,诗人直接描写树的倒影,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出树的倒影的动 荡美。D.颈联运用典故,为万山潭增添了迷人的风采。10.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分析一种即可)。【参考答案】【分析】万山潭作由孟浩然所作,诗中写了清、闲,从神寄游女、归舟放歌的情境 中,表达了诗人心境的悠闲、清静、旷达、淡泊。整首诗有动有静,冲淡之风,显隐于动 静之中。【解答】(1)此题考查诗歌的理解与分析。ABD.正确。C.有误,“鱼行潭树下”,鱼是水中之物,不可能行之于树下。细细体味,潭侧之树高 于潭中之鱼,且树影映入潭水之中,鱼儿翕翕游
3、动,自由自在。故鱼行潭树下”,在这里, 诗人虽没有正面描写树的倒影,但却可以领悟出树的倒影的荡漾美,与游鱼的动态美相互 参差,更显出美的多样性。应选:Co(2)此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尾联“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意思是我既然 无缘有如此奇遇,乘月色唱着歌荡桨而归。写心中向往,求之不得,于是月下放歌,乘舟 而返。游女解佩的故事,给诗人以无穷的遐思。诗人不禁悠然神往沿”字用得亦极其神 妙,更增添了月儿的动态美,说明不仅仅是一点月色,而是沿途通明,明月满舟,银辉一 路,歌声不绝。此情此景,令人向往。颈、尾二联,以动为主,寓静于动。冲淡之风,显 隐于动静之中。答案:(1) C(2)尾联以动为主,寓
4、静于动。冲淡之风,显隐于动静之中。译文:我坐在潭边的石上垂钓,水清澈心境因此而悠闲。鱼儿在树荫下游来游去,猿猴挂在 枝上嬉戏打闹。神女以玉佩相赠的故事,传说就发生在这座万山。我既然无缘有如此奇遇, 乘月色唱着歌荡桨而归。【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 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 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2021内蒙古赤峰)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内 蒙古 地区 中考 语文 古诗 欣赏 试题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