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docx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的物体可以作为标准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2)知道不同的工具可用来测量物体,长的工具便于测量长的物体。(3)理解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拟的结果,便于 信息的交流。(4)理解测量需要让标准单位的物体首尾相连,需要统一起点、终点。(5)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和整理测量结果。(6)逐步形成记录数据的意识与习惯。(7)愿意关注和客观看待他人的测量结果。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长度的测量,掌握基本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教学准备纸带、橡皮、回形针、小棒、小立方体、学生活动
2、手册、班级记录表。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用手测量桌子高度的过程和结果。教师需要指出用手测量时,每人的一挂长度不同,导致我们的结果不同,无法真实反映 桌子的高度。继而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测量? ”学生活动:思考上节课所学内容,然后思考老师所提问题,再举手回答。讲授新课一、明确学习任务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可以小结,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可以作为测量工具来 测量。然后提出今天的任务。教师口述:今天,我们要使用常见的物体来测量桌子的高度、桌子的长度和书的长度。二、探索测量方法教师活动:出示可供选择的测量物(即测量单位的物体):回形针、小棒、橡皮、小立 方
3、体。教师提问:你们小组会选哪两种物体来测量?学生活动:小组讨论选择两种测量物体。教师活动:演示测量课桌和课本。同时提醒学生测量考前须知:确定起点和终点;每一 个单位之间要首尾相连,一条直线摆放;可以利用第3课的测量纸带测量桌子的高度。三、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师活动:发放材料。学生活动:测量课桌和课本的长度,并记录数据。教师活动:巡视,提醒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写上名字和日期;留意终点和起点;每一个 测量单位之间要首尾相连,一条直线摆放;指导学生解决不是一个测量单位时的读数问题。四、评估教师设问:我们的测量结果有哪些不同?学生活动:学生之间讨论老师所提问题,然后举手回答。用不同的物体测量桌子高度,结果很不一样;用相同的物体测量桌子高度,结果非常接 近;用同一个物体作为工具测量不同物体,测量结果能比拟出不同物体的长短;用不同物体 作为工具测量不同物体,测量结果不能比拟出物体的长短。教师设问:用物体和用手测量,哪个更准确?学生活动:学生之间讨论老师所提问题,然后举手回答。物体的长度不变,用物体测量,测量结果更准确;不同的人用同一种物体测量,结果基 本相同,与用手测量相比,测量结果更准确;不同的人手的长度不同,一挂的长度不同,测量 结果不够准确。课堂小结用物体测量vs用手测量用物体测量较为准确用身体测量不够准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教科版 一年级 科学 上册 不同 物体 测量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