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 目标版.doc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 目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 目标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 读下图四幅经纬网图,完成下题。四幅经纬网图中,A、B 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是( )A. 甲、乙 B. 丙、丁 C. 乙、丙 D. 甲、丁【答案】D【解析】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的长度逐渐减少,甲图 AB=11045千米,乙图AB=11045cos40千米,丙图 AB=11045cos50千米,丙图 AB=11045千米,据此选 D。2.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地比 B 地降水多B. 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为 2400 米C. CD 是
2、个集水线,会形成河流D. CD 是山谷,EF 是山脊【答案】A【解析】水汽来自东部海洋,A 位于山地迎风坡,B 地位于背风坡,A 地比 B 地降水多。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为 200 米,CD 是个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EF 是山谷。3. 读下图选择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丙处比例尺最小,甲处比例尺最大B. 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C. 乙处比例尺最小D. 丙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甲【答案】C【解析】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的长度逐渐减小。从实际面积来看,乙甲丙,但图幅面积相同,则丙处比例尺最大,乙处比例尺最小,选 C。4. .如果将该图的比
3、例尺增大 1 倍,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乙、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 2 倍 B. 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际范围是原来的1/4C. 教堂的布局在图中更加清晰 D. 如果等高距不变,等高线更加密集【答案】A【解析】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 1 倍,则乙、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 1/2,选 A。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的地貌景观图和等高线地形图”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5. 图示区域内 Q P 两地最大高差最接近A. 55 m B. 59 m C. 60 m D. 61 m6. 该区域盛行风向是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7. .最有可能分布在A. 柴达木盆地 B. 洞庭湖平
4、原 C. 塔里木盆地 D. 江南丘陵- 3 -【答案】5. B 6. A 7. C【解析】试题分析:.6. 该沙丘地貌,迎风坡为缓坡,背风坡为陡坡,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指向标,可以判断该区域盛行西北风。7. 该沙丘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塔里木盆地内有塔克拉玛干沙漠,故可能有沙丘地貌。考点:该题考查高差计算、风向和沙丘地貌的分布。8. 9 月 23 日,当飞机飞到 135E 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时间可能是( )A. 接近 7 时 B. 5 时多 C. 不到 5 时 D. 7 时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9 月 23 日为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6 点日出,18
5、点日落。当 135 E为 6 时,则“北京时间“(120 E 地方时)为 5 时;注意试题提供的情景是;“当飞机飞到 135 E 上空时,在舷窗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根据地球球体形状,得出在高空看到日出时,位于与其相对应的地面上的观察者应还未看到日出,也就是说其他地方时还不到 6 时,则北京时间还不到 5时。考点:该题考查日出时间的判断。9. 当太阳直射某地时:( )A. 该地此刻的区时为正午 12 点 B. 该日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C. 该日是全年气温最高的一天 D. 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综合运用。A 项当太阳直射某地时,当地的地方时为正午 12
6、 时,可能并非区时;错误。B 项直射时,并不一定是当地昼最长的时候,比如 10N白昼最长为夏至日,而不是太阳直射 10N 时;错误。C 项气温除受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还受气象等其他因素影响,故全年气温最高并不一定是直射时;错误。D 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正确。10. 下面四幅地球自转位置示意图中,表示北京时间为上午 10 点整的是:( )- 4 -A. 图 B. 图 C. 图 D. 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断。当北京时间为上午 10 点时,则计算太阳直射的经线(即正午 12 时的经线)为 150E,故图正确。11. 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那春分日的
7、升旗时刻是:( )A. 北京时间 6 点 B. 北京的地方时 6 点C. 此时伦敦时间为前一天的 22 点 D. 此时东京时间为 7 点【答案】B【解析】春分 6 时日出,所以升旗也是 6 时。选择 B 项。12. 当太阳直射在 125E 经线上,120E 的地方时是A. 12 时 B. 12 时 20 分 C. 11 时 40 分 D. 13 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125E 与 120E 经度相差 5,地方时相差 20 分钟。125E 位于东方,地方时早,所以地方时为 12:20。所以本题选择 B
8、选项。13. 有三个不同地区的同学合作设计了一个“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在 6 月 22日当地正午前后,测量 1 米高立杆的影子长度,所得数据制成下图。据此完成下题。甲、乙、丙三地纬度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5 -【答案】C【解析】甲地有一时间影长为 0,说明位于直射点上,为 23.5N,乙地正午影长为 1,杆长为 1,则正午太阳高度为 45,影子朝向南,据此,乙地的纬度为 21.5S 左右,丙地正午时的影长短于乙地,说明距北回归线比乙地近,且丙地影子朝北,说明丙地在北回归线以北,纬度值高于 23.5N,据此,甲
9、乙丙三地纬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甲、乙,选 C。下图是某日我国两地昼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4. 若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位于乙地的( )A. 东北方 B. 东南方 C. 西北方 D. 西南方15. 图示季节,下列现象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A. 太阳直射点北移 B. 地球公转速度加快C. 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 D. 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16. 下图中同一纬度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14. D 15. D 16. D【解析】试题分析:14. 甲、乙两地白昼长都短于 12 小时,说明此时处于冬半年,由此知甲位于乙地南方,又因甲、乙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届高三 地理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目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