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安徽省皖江名校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
《2022届安徽省皖江名校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安徽省皖江名校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皖江名校2022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全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前须知: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下在西方审美范式在全球范围依然具有广泛深远影响的现实状况下,提倡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具有深 刻的现实意义,值得国内教育界、艺术界、美学界深醒。传统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审美最集中典型的表现 形式之一,理应成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主力军。传统中国画强调“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
2、不至“,将习画的过程融 入对人修身、立德、养慧的过程中。人们学习艺术,先要观赏、游历自然景物,学习古人的经史子集, 对古人的智慧虚心涵泳,体会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的境界,体悟“万物皆备于我”的内涵,然后再描绘自 然,抒发性情,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高个人审美和陶冶道德情操是一体的。传统中国画家深受中国儒家哲学思想影响,秉持孔孟之道,集学识修养与浩然正气于一身,在此基础 上,他们从事绘画创作,寄情于画笔,无不是托物言志的一种表露。画家的画与文人的文、诗人的诗,表 达形式不同,但表述的内容和情趣那么是一致的。通过历代画家的不断挖掘,他们笔下逐步形成了一类重要 绘画体裁,即通过描绘梅、兰、竹、菊、
3、松等具有君子人格的物,来表达自身的高洁情操。以自然对象之 美来比喻君子之德。如梅的高洁,兰的清幽,竹的坚韧,菊的风骨,无不代表着君子高尚的品格。于是绘 画的过程,便成了赋予自然之物以人的生命的过程,同时也是君子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传统中国画中所 蕴含的这些美好寄寓,正是中华美育精神的主体内涵。传统中国画讲求画外之功、弦外之音,与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功夫在诗外”,追求“余韵”,是一致 的。中国画家不是训练成的,而是养成的。中国历代许多绘画大家无不自小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筑 牢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基,进入人生的中晚年后绘画始有成就。如明代开创传统大写意花鸟画风的徐 渭,一生读诗书,曾八次参加乡试
4、,50岁后专注绘画领域;清代画僧朱奔乃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 九世子孙,从小接受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近代“海上画派”代表画家吴昌硕,10岁操刀制印,22 岁考中秀才,又拜名儒学习辞章,其曾自言“50始学画”;家喻户晓的近代画家齐白石,57岁“衰年变 法”方获成功。(二)语言文字运用n (此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医学上,颈椎病有严格的定义,,脖子不疼也不一定没有颈椎病,颈椎病是由于颈椎 的退行性改变引起的综合征,所谓的“退行性改变”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化”。,不同的组织 部位会产生不同的病症,包括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
5、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致病因素可以概括为三种。一是长时间低头。长时间的低头会加重颈椎的劳损,正常情况下 人体的颈椎是生理性前凸的,而长时间的低头会使推间盘承受过多的压力,长此以往就容易出现劳损。二 是慢性损伤。慢性损伤就是指颈椎过度的活动。有些人为了预防颈椎病,每天健身、活动颈椎,但颈椎特 殊之处在于不能过度活动。活动过度,反而会加速劳损。三是存在先天不利因素,有些人本身比拟 消瘦,脖子特别细,肌肉量缺乏,所以榷间盘的负担比拟重。由此可见防治颈椎病,首先要去除病因,不 做低头族,不要过度活动颈椎,加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其次是保守治疗,在病人处于急性期时,可以佩戴 颈托来
6、辅助治疗,保持局部的稳定以消除对神经结构的刺激,此外也可以通过药物来缓解疼病,包括抗炎 药物、解热镇痛药、活血中草药等。20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 字。21 .简述第二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四、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淘金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是把金矿砂摊到地上,在太阳光下把里面闪光的金子颗粒挑出来;另一种做 法是把沙子过滤掉,剩下的自然都是金子。采用第一种做法,把大颗粒的金子挑出来不难,但很多细小的 金砂可能因没被发现而浪费掉了;采用第二种做法,不容易漏掉金子,
7、但比拟费时费力。上述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下在西方审美范式在全球范围依然具有广泛深远影响的现实状况下,提倡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具有深 刻的现实意义,值得国内教育界、艺术界、美学界深醒。传统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审美最集中典型的表现 形式之一,理应成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主力军。传统中国画强调“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
8、至”,将习画的过程融 入对人修身、立德、养慧的过程中。人们学习艺术,先要观赏、游历自然景物,学习古人的经史子集, 对古人的智慧虚心涵泳,体会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的境界,体悟“万物皆备于我的内涵,然后再描绘自 然,抒发性情,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高个人审美和陶冶道德情操是一体的。传统中国画家深受中国儒家哲学思想影响,秉持孔孟之道,集学识修养与浩然正气于一身,在此基础 上,他们从事绘画创作,寄情于画笔,无不是托物言志的一种表露。画家的画与文人的文、诗人的诗,表 达形式不同,但表述的内容和情趣那么是一致的。通过历代画家的不断挖掘,他们笔下逐步形成了一类重要 绘画体裁,即通过描绘梅、兰、竹、菊、松等
9、具有君子人格的物,来表达自身的高洁情操。以自然对象之 美来比喻君子之德。如梅的高洁,兰的清幽,竹的坚韧,菊的风骨,无不代表着君子高尚的品格。于是绘 画的过程,便成了赋予自然之物以人的生命的过程,同时也是君子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传统中国画中所 蕴含的这些美好寄寓,正是中华美育精神的主体内涵。传统中国画讲求画外之功、弦外之音,与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功夫在诗外”,追求“余韵”,是一致 的。中国画家不是训练成的,而是养成的。中国历代许多绘画大家无不自小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筑 牢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基,进入人生的中晚年后绘画始有成就。如明代开创传统大写意花鸟画风的徐 渭,一生读诗书,曾八次参加乡试,5
10、0岁后专注绘画领域;清代画僧朱秦乃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 九世子孙,从小接受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近代“海上画派”代表画家吴昌硕,10岁操刀制印,22 岁考中秀才,又拜名儒学习辞章,其曾自言“50始学画”;家喻户晓的近代画家齐白石,57岁“衰年变 法”方获成功。由此可见,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年不断的研习与厚积,是造就传统中国画艺术巨匠的必由之路。中华美 育的未来也必然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脉中,是传统的精华与时代的精神相结合淬炼的产物。当下,有些人认为,文艺工作者的艺品和人品是两分的,创作出所谓好的文艺作品,未必人品也是好 的。这与传统中国画倡导“欲学作画先学做人”的理念判然两途。传统中国画家
11、的培养过程,恰好诠释了 中国传统美育思想对人格的塑造,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时代命题前,我们应该给予传统中国画教育 以足够的重视,使其在新时代中华美育体系开展构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摘编自冯朝辉“欲学作画先学做人”浅谈中国画与美育) 1.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传统中国画是传统审美最集中、典型的表现之一,将习画与对人的修身、立德、养慧融为一体。B.由于受中国儒家哲学思想影响,传统中国画家秉持孔孟之道,在绘画创作时也以笔寄情,托物言志。C.画家的画与文人的文、诗人的诗,三者所表述的内容和情趣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它们的表达形式。D.造就传统中国画家并不需要经过专
12、门训练,但必须长期研习与厚积传统文化以形成深厚的文化根基。2 .以下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针对现实状况提倡“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强调传统中国画在其中的重要作用。B.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传统中国画为何理应成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主力军。C.文章以徐渭、朱登、吴昌硕等人为例,旨在论证传统中国画家须到中晚年方有成就。D.文章结尾批评当下有些人错误观点,强调重视传统中国画教育,使其发挥更大作用。3 .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学习传统中国画先要观赏、游历大自然,提高个人审美;再学习古人的典籍与智慧,陶冶道德情操。B.传统中国画家往往借美好的自然对象
13、来比喻君子之德,其绘画的过程也是君子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C.中华美育精神的主体内涵就蕴含在传统中国画之中,努力培育传统中国画家利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D.传统中国画提倡“欲学作画先学做人”,人品高那么艺品高,人品不好的画家注定创作不出好的作品。【答案】l.D2.C3. B【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 “造就传统中国画家并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错误,原文说的是“中国画家不是训练成的,而是养成 的”。应选D。【2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 “旨在论证传统中国画家须到中晚年方有成就”错误,应是旨在论证中国画家“是养成的”,需筑牢
14、深 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基。应选C。【3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 “先要观赏、游历大自然,提高个人审美;再学习古人的典籍与智慧,陶冶道德情操”错误,原文是说 “提高个人审美和陶冶道德情操是一体的”,并无先后之分。C.“中华美育精神的主体内涵就蕴含在传统中国画之中”错误,以偏概全,原文只说“传统中国画中所蕴 含的这些美好寄寓,正是中华美育精神的主体内涵”。D. “人品高那么艺品高,人品不好的画家注定创作不出好的作品”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传统中国画 家的培养过程,恰好诠释了中国传统美育思想对人格的塑造”强调的是作画与做人的密切关系。应选Bo(二)实用类文本阅
15、读(此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公布实施10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有了持续提 升。“十三五”期间新增地方性保护条例37部,非遗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健全:建立了国家、省、 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工程名录体系,认定非遗代表性工程10万余项,认定各级代表性传承 人9万多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名录名册,居世 界第一。整个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保护和传承意识有了质的提升。数据显示,10年来,中央财 政每年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从2011年的41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
16、8.08亿元,累计77.66亿元。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地方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超过2000所,带动工程超过2200个,带动 近50万人就业,助力20多万贫围户实现脱贫。(摘编自郑海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令人瞩目)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各地对非遗工程申报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一旦进入了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工作似乎也就此终结。把非遗工程的数量视为政绩,重申报而轻保护,就 会导致非遗工程申报泛化。还有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缺乏,缺乏做好非遗保 护的专业技能,只知组织申报,却不知如何保护。许多地方对非遗工程的申请是从经济角度出发,更看中“非物
17、质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推进非遗项 目产业化,进而拉动经济开展。那些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非遗工程,往往存在过度开发的情况,很多 非遗工程被“符号化”规模生产,有些甚至被人为改造成其它形式,完全与原生态保护的原那么背道而驰, 造成消极影响。很多地方的非遗保护,只注重对遗产本身的稳定性的延续和保护,认为非遗就应该保持“原汁原 味”,否那么就是破坏,以至于非遗保护出现僵化的现象。一些地方热衷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建设,展示 了大量的实物、图片、视频和文字,但更多是“物的展览”,忽略了与之密切相关的传承人,呈现出越来 越明显的“博物馆化”。一些地方在非遗创新上走了弯路,把非遗变为精髓尽失的“转基因”产
18、品,弱化 甚至异化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实质上就是对非遗工程的破坏和伤害。(摘编自吴伟珍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防止三个误区)材料三从根本上看,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特点、规律出发,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一整套科学的保 护规那么、标准、方法、机制。这项工作还需要下很大功夫。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口头的、无形的、活态的, 要通过文字和音像的记录、整理与编制,才得以“看得到、摸得着“。这就需要我们给每一项已经被列入 国家保护范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精确的档案,以制度化体系化运行确保传承保护落实到位。此外,做 好保护工作还需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应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依据科学制定的保护标准与规范 加
19、强监督。历史和实践都说明,只有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规范并严格执行的保护传承体系,保护才有保证, 开展才有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需要专业人才,没有专业人才就无法做到科学保护传承。目前,我国非物 质文化遗产体量很大,相比拟而言人才远远缺乏。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要深刻认识人才的 重要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这就需要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培育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 有学科优势的大学可以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课程,大力培养一支发奋有为的保护传承生力 军。应当认识到,有计划地、源源不断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不仅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的 需要,还能建设一支弘扬中华优秀
20、传统文化的骨干力量。(摘编自冯骥才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 4.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如今,我国不仅公布实施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也出台不少地方性保护条例,这有助于提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B.目前我国已建立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工程名录体系,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名录名册的非 遗工程数量居世界第一。C.中央财政10年来投入巨额非遗保护经费;文化和旅游部也大力支持地方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 工坊,脱贫成效显著。D.近年来,各地都非常热衷于申报非遗工程,把非遗工程数量当作政绩,一旦申报成功,保护工作便随 之终结,导致申报泛化。5.以下
21、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就令人瞩目,不但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健全,而且整个社会对非遗 的尊重、保护和传承意识有了质的提升。B.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进行原生态保护,保持其“原汁原味”,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对其过 度开发,甚至将其人为改造成其它形式。C.相对于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而言,培养非遗传承人更加重要;相对于实物、图片、视频和文字而 言,非遗工程的文化内涵更有价值。D.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通过文字和音像的记录、整理与编制才能“看得到、摸得着”,只要为其建立精 确的档案就可将保护传承落实到位。6.未来,我国应如何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22、保护传承?请结合材料二、三概括说明。【答案】4.D5.A6.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自觉防止各种误区;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并严格执行的保护传承体系;加大 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一支保护传承生力军。(意思对即可)【解析】【4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 “保护工作便随之终结”说法错误,材料二说的是“保护工作似乎也就此终结”。应选D。【5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 “必须保持其原汁原味”不正确。由材料二可知,“认为非遗就应该保持原汁原味,否那么 就是破坏”是一种僵化的现象,是不提倡的。C. “更加重要”于文无据。“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23、培养非遗传承人”均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 段,并未比拟谁更重要。文中只是说“一些地方热衷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建设,展示了大量的实物、图 片、视频和文字忽略了与之密切相关的传承人”的做法不恰当。D.只要为其建立精确的档案就可将保护传承落实到位”错,原文的表述是“这就需要我们给每一项已经 被列入国家保护范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精确的档案,以制度化体系化运行确保传承保护落实到位”,“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应选A。【6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回归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作答。依据材料二“各地对非遗工程申报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一旦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
24、化遗产名录, 保护工作似乎也就此终结。把非遗工程的数量视为政绩,重申报而轻保护,就会导致非遗工程申报泛 化” “还有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耍性认识缺乏,缺乏做好非遗保护的专业技能,只知 组织申报,却不知如何保护”“许多地方对非遗工程的申请是从经济角度出发,更看中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金字招牌,推进非遗工程产业化,进而拉动经济开展”“那些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非遗工程, 往往存在过度开发的情况,很多非遗工程被符号化规模生产,有些甚至被人为改造成其它形式,完全 与原生态保护的原那么背道而驰,造成消极影响”可知,对待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很多地方和工作人员有 错误的思想和理解,致使保护工作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安徽省 名校 最后 一卷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