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工作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村振兴工作方案为广泛发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加快推进我市“十四五” 期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根据XXX省民政厅、XXX省乡村振兴局关 于印发XXX省发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XX民发20XX) XX号)精神,结合XXX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 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开展、乡风文明、乡 村治理,推进乡村振兴,推动XXX经济社会开展,促进共同富裕。 二、目标任务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乡村振兴部门要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精 准
2、对接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帮扶需求,推动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从解决 “两不愁三保障”向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 有效、生活富裕转变,接续引导社会组织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 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健全全市各级社 会组织统一步调、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三、工作举措(一)引导社会组织开展助力乡村振兴活动1、引导社会组织开展“结对帮扶”。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会同乡村 振兴部门,综合考虑社会组织帮扶意愿和自身资源优势,结合乡村发 展需求,引导社会组织开展“结对帮扶助振兴”活动。一是与村结对。鼓励各级社会组织选择1-2个村或多个社会组织联合与村结对开展 帮扶;鼓励各
3、级社会组织与重点帮扶村、示范创立村、脱贫村开展结 对帮扶;鼓励各级社会组织依据日常主要活动地域与就近村开展结对 帮扶。二是与农村特色产业结对。全市不同地域均开展或拥有不同的 特色产业,如桃江笋竹、安化黑茶及旅游、资阳休闲食品、南县稻虾、 沅江芦笋、大通湖水产等;乡镇层面如张家塞甜酒、四季红腐乳、兰 溪大米等;村级也有各具特色的产业,如花湖口镇新飞村稻虾套养、 胭脂湖街道杨梅山村休闲旅游等。重点引导各行业协会、科技类社会 组织对口帮扶各地农村特色产业,通过提供人才(技能)培训、市场信 息共享、拓展多元销售渠道等,助推农村特色产业稳健开展。三是与 村民群众结对。鼓励各级社会组织及会员单位(个人)与
4、农村低保对象、 特困人员、空巢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结对,开展真情 帮困送温暖活动;鼓励各级社会组织与农村专业技术带头人、种养殖 户、农产品加工户等村民群众结对,帮助解决产业开展技能和资金等 方面困难,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开展。2、打造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公益品牌:全市各级民政部门 会同乡村振兴部门,引导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依据章程、业务范围和 自身专长优势,开展专业化、差异化、个性化特色活动。引导文体、 社科、医疗卫生、心理健康类社会组织利用自身人才和专业优势,带 动文化活动进村、健康科普进村、人文关怀进村;引导法律援助类、 志愿服务类等社会组织在农村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处、
5、村规民约发 挥作用、推进农村婚俗和殡葬新风气等方面积极作为,助力乡村社会 治理。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在农村产业帮扶、乡风文明、 乡村治理方面,市、区县(市)级分别打造3-5个社会组织助力乡村 振兴服务的特色品牌,推广23个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和对口帮 扶的典型案例。3、发动社会组织参与“消费帮扶”。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会同乡村 振兴部门,协调各业务主管单位,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及其会员参与消 费帮扶,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农副产品,助推农 村产业开展,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各旅游行业社会组织积极宣传推介 XX古道、XX台山、XXX竹海、XX湖等旅游景点;发动各文化研究类 社会组织
6、积极挖掘宣传XXX红色故事、革命遗址、乡土文化、民俗风 情,助力开发金家堤、马迹塘战史陈列馆、厂窖惨案纪念馆等红色旅 游点;推动梅山文化、胡林翼故居等民俗文化体验旅游,促进旅游消 费。发动互联网信息领域社会组织发挥技术优势,为农村电商经营提 供各种专业服务,推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等农村电商开展;通过宣传 推介农博会、农贸会、展销会等活动,促进农产品销售。4、发动社会组织开展“四小建设”。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及乡村振 兴部门,要协调各级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机构、教育、宣传、卫健等部 门,指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宝贝小屋、阅读小屋、直播小屋、医 生小屋”建设,通过帮助改善未成年人居住读书环境、在村级学校设
7、置学生课外阅读点、在村民活动中心等地建设网络直播小屋、为村级 卫生室添置常用必备的医疗药品和设备、开展医疗卫生健康知识宣传 和培训等途径,推进“四小建设助振兴”专项行动,推动乡村文化、 产业、健康等事业开展。市、区县(市)级要打造“四小建设”示范 点,带动“四小建设”的全面推进。(二)做好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程供需对接。乡村振兴部门 要坚持需求导向,组织本地社会组织重点面向现行政策保障不到位的 困难群众和地方,开展走访调研、摸底筛选,建成便于社会组织参与、 聚焦困难群众关切、“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需求工程库。民政部 门要优化社会组织工程资源供给,通过加大宣传发动、举办展览展示、 开展实地
8、考察等方式,组织本地社会组织提出工程方案,建立健全多 层次、多领域、有重点的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供给工程库。各级民 政部门、乡村振兴部门要统筹好本级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程库建 设和共享推送工作,推动帮扶工作靶向化、精准化、智能化开展,推 动资源、工程、人才向农村倾斜、向欠兴旺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 斜。(三)优化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支持体系。全市各级民政部 门要会同乡村振兴部门推动“五社联动”,创新社会组织与社区、社 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联动机制。指导各社会组织加 强自身建设,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升服务乡村 振兴工作的能力水平。加强业务能力培训I,着力培养一
9、批工程意识强、 专业水平高、热心乡村振兴事业的基层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坚持系统 谋划,推动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社会组织精准发力、协 调配合,在帮扶行动中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动、功能互补。鼓励引 导社会资金支持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组织开展,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在社会组织中设立乡村振兴专项基金。四、保障措施(一)创新机制,加强协调联动。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乡村 振兴部门、党建工作机构、各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 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凝聚工作合力,通过强化社会组织的党建引领, 加强业务指导,优化政策保障等方式,发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 兴。(二)政策引导,激发参与积极性。要大力表彰在乡村振兴中作 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通过表扬通报、典型选树、案例宣传等方式, 提高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民政部门在社会组织评估、评 优等工作中可增设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指标,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 激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活力。(三)因地制宜,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大力 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支持以服务乡村振兴为 宗旨的农村社会组织依法登记(备案),为其简化登记(备案)程序,提 供优质高效服务;要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农村社会组织活动 的指导,引导其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