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科学实验报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科学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科学实验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实验题目:空气的成份检测实验 实验目的:结识燃烧只用去了一部分空气(氧气),瓶内剩下的空气不支持燃烧(大 部分是氮气),说明空气至少由两种气体组成。实验器材:水槽1个、去掉底的饮料瓶1个、小玻璃片1块、蜡头1个、火柴实验环节:1、把蜡头固定在玻璃片上,放在水槽内,向水槽内加水,加至水深约2Omm o点燃蜡头后,用去掉底的饮料瓶(或集气瓶)缓缓在罩在玻璃片外,到接触到槽 底为止,然后立即盖上瓶盖并拧紧。2、把水槽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同样高,再拧开饮料瓶的 盖子,把燃烧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内。实验现象:蜡烛燃烧一段时间之后熄灭了,瓶内的水面随着上升一些,说明空气 少了一些。把点燃的火柴放入瓶内,可看
2、到立即就熄灭了,说明没有 氧气不能燃烧,瓶内剩下的是不参与燃烧的氮气。实验结论:空气重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注意事项:1、玻璃片要小于饮料瓶底,蜡烛要固定好。2、拧开瓶盖前,要先往水槽内加水,加水量要略高于瓶内 水面。2、实验题目: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性质检测实验实验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 注意事项:套在瓶口的气球最佳充点气,不要太瘪,否则现象不明显。7、实验题目:不同液体吸热和散热比较实验方法一:实验材料:铁架台、烧杯、水、油、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温度计、试管夹。实验目的:研究不同液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否相同。实验过程:1、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重量的水和油,石棉网放在铁架台上, 烧
3、杯放在石棉网上(使用石棉网是为了使烧杯均匀受热,以免烧杯受热不均匀而 爆裂),酒精灯放在石棉网下方。2、用温度计测出水和油的起始温度,记录下来。3、同时点燃酒精灯,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和油的温度,加热4分钟。(假如加热 6分钟,油的温度会升至10 0多度,超过了温度计的最大值。)4、停止加热后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和油的温度,降温6分钟。实验现象、结论:观测实验数据发现,加热4分钟时水温升了 3 9 C,油温升了 60,说明油比水吸热快。停止加热后开始水和油的温度都在上升,然后下降, 当停止加热6分钟后,水温下降了 3,油温下降了 7C,说明油比水散热快。所 以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油吸热快,散热
4、快;水吸热慢,散热慢。(提醒:教师应当清楚油升温快,并不是它吸的热多,水和油吸取的热量是同样 的,只是油每升温1度所需要的热量少,也就是比热小,而水升温1度所需要的热 量多,也就是比热大。但这些知识教师知道就行,不必告诉学生。附:实验记录加热时的温度变化:时间(分钟)01234温度()水1822354 757油1 8191 26778停止加热后的温度变化:时间(分钟)0123456温度()水5 7626159575554由7S818 380777171方法二:实验材料:水槽、铁架台、水、油、试管、暖水瓶、温度计。实验目的: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否相同。实验过程:1、把水槽放在铁架台上,
5、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重量的水和油,安放 在铁架台上,两个试管高度相同放入水槽中间(试管不要碰到水槽底部)。2、用温度计测出水和油的起始温度,记录下来。3、往水槽中加入热水,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和油的温度,加热6分钟。4、同时将试管拿出水槽,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和油的温度,降温6分钟。实验现象、结论:观测实验数据发现,(请自己填上数据)附:实验记录加热时的温度变化时间(分钟)0123456温度()水油停止加热后的温度变化时间(分钟)0123456温度()水油8、实验题目: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实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很多,要逐个验证,一方面找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 的快慢也许与蒸发面积、温度
6、的高低、空气流动的速度有关。所以,本实验要分 三次完毕。实验一:蒸发的快慢是否与蒸发面积有关?实验材料:两个大小不同的盘子、烧杯、水。实验目的:了解水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实验过程:1、在两个大小不同的盘子中倒入同样多的水,放在阳光下晒。2、观测水的变化。实验现象、结论: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大盘子里的水干了,而小盘子里尚有水, 实验说明水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有关,蒸发面积大水蒸发的快,蒸发面积小水 蒸发的慢。实验二:蒸发的快慢是否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实验材料:两块同样的手绢、烧杯、水。实验目的:了解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高低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实验过程:1、把两块相同的手绢
7、浸湿,散开,一块晒在屋里有阳光的地方,一块晒在屋里 的背阴处。2、观测手绢的变化。实验现象、结论: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在阳光下的手绢干了,而在背阴处的手绢 没干,实验说明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高低有关,温度高水蒸发的快,温度低水 蒸发的慢。实验三:蒸发的快慢是否与空气流动的速度有关? 实验材料:一块湿抹布、一把扇子。实验目的:了解水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的速度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实验过程:1、用湿抹布在黑板上涂两个相同大小的圆圈。2、用扇子在其中的一个圆圈上扇风。3、观测圆圈的变化。实验现象、结论:过一会儿发现用扇子扇风的圆圈干了,而没用扇子扇的圆圈还 是湿的,实验说明水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的速
8、度有关,空气流动的速度快水蒸 发的快,空气流动的速度慢水蒸发的慢。通过以上三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蒸发面积、 温度的高低和空气流动的速度。9、实验题目:检测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方法实验目的:学用简易方法检测食物中是否具有淀粉和脂肪实验器材:土豆、萝卜、花生米等食物,碘酒,白纸,小刀,滴管,托盘等。实验一:检查食物中是否具有淀粉 实验器材:土豆,萝卜,碘酒,小刀,滴管,托盘。实验过程:1、各取一块洗净的土豆片和萝卜片放在托盘上。2、把装有碘酒的瓶盖打开,用滴管吸入碘酒分别在土豆片和萝卜片上各滴上两 滴。3、等待一会,观测土豆片和萝卜片滴有碘酒处的颜色变化。4、过一会观测到
9、的现象是:土豆片滴入碘酒的地方,颜色变为蓝色;萝卜片滴入碘 酒的地方颜色没有变化。5、实验说明土豆片中具有淀粉,萝卜片中不具有淀粉。6、实验完毕,整理器材,收拾卫生。注意事项:1、介绍用滴管取、滴碘液的操作方法。2、强调在食物上只滴1 一一2滴碘液。3、观测碘酒的颜色。4、小刀切食物的安全。5、碘酒不要滴到衣物上。6、洗净的食物上不要留有水份。7、碘酒碰到淀粉会变蓝,蓝色越深,说明具有的淀粉越多。实验二:检查食物中是否具有脂肪实验器材:花生米,白纸,托盘等。实验过程:1、取一粒新鲜的花生米去皮,掰开,放在白纸上。2、用手或硬的物体把掰开的花生米在白纸上用力按压。3、当白纸上留有油迹,观测。4、
10、把白纸上有油迹的地方对着阳光观测,有透明的现象。5、实验说明花生中具有脂肪。6、实验完毕,整理器材,收拾卫生。10、实验题目:水蒸气凝结实验实验目的:了解雨是如何形成的(清楚凝结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实验器材:烧杯、玻璃片、水、石棉网、三角架、酒精灯或蜡烛、火柴、试管夹、 废物盘等。实验过程:1、在烧杯中装入150毫升水。2、三角架上放石棉网,石棉网上放入装有1 5 0毫升水的烧杯。3、对的的方法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中的水加热。4、等待一会,看到烧杯中的水热了,并伴有大量水蒸气冒出,把冷玻璃片盖在烧杯 口。5、当发现玻璃片上有水珠形成时,用试管夹取下玻璃片。6、这就是雨的形成
11、。6、实验完毕,(酒精灯的对的熄灭)整理器材,收拾卫生。注意事项:1、烧杯中的水不要添加的过多,影响加热时间。2、注意加热的安全。3、酒精灯的对的操作。4、小刀切食物的安全。5、火柴棍放入废物盘。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132 0 23- 0 9-01 22:30 实验一: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测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摆后观测现象。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二: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
12、灯、火柴、水槽、冷水实验过程:(1)铜球穿过铁圈(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3 )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三: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实验过程:(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测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四: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实验过程:(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3
1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五: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实验材料:水槽、蜡烛、玻璃片、去掉底的饮料瓶、火柴实验过程:(1)把蜡烛放在水槽中点燃,罩上饮料瓶,拧紧瓶塞。观测现象。(2)、把水槽内的水加到饮料瓶里的高度。(3)拧开瓶盖,迅速将火柴插入瓶内,观测现象实验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支持燃烧。实验六:实验名称:探究声音产生的因素。(答案不唯一,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实验)实验材料:尺子、小鼓、鼓槌、豆子实验过程:(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我们会听到尺子发出嗡嗡的声音,同时会看到 尺子在振动。(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科学实验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