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部973课题申请标书中国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大型油气田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docx
《国家科技部973课题申请标书中国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大型油气田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科技部973课题申请标书中国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大型油气田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程名称:中国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大型油气田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起止年限:2012. 1-2016.8依托部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成机理和综合预测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是,在下古生界油气勘探中,碳酸 盐岩特别是白云岩储层的形成机理、有效识别与分布预测仍然面临着众多挑战。 本工程将瞄准这些世界级难题,着重开展白云岩成因、储层形成机理、流体和构 造动力对储层改造功能等,加强实验技术的应用,基于机理研究,进行白云岩和 缝洞等特殊储层地质成因模型的建立,利用多波多分量技术等开展非层状不连续 介质储层地球物理预测方法研究,进而形成对白云岩和缝洞等复杂地质体的有效 识别及分布预测的地质-地球物理一体
2、化的储层综合预测与评价技术。(3)说明下古生界大型油气藏有效保存机理与分布规律:成藏期次确实定 及其定年测试技术是揭示多期成藏过程的关键参数,也是悬而未解的难题。本项 目基于单体包裹体、稀有气体同位素定年等实验分析技术,结合油气形成与成藏 示踪体系,揭示油气来源,确立多元生煌多期成藏过程中关键期次与年代。有关 保存评价方面,尽管前人开展了大量的工作,针对多期构造活动背景下的油气保 存条件提出了一些综合评价方法,但是油气藏保存是各项成藏条件的有效匹配和 多期构造活动背景下动态演化的综合表达,有效评价油气藏动态保存机理成为下 古生界大型油气田分布预测的关键。因此,通过新的理论思路和集成技术,揭示
3、下古生界大型油气藏有效保存机理与分布规律是本工程最终目标,也是最具挑战 性的内容,包括碳酸盐岩储层和膏盐岩盖层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识别和动态评 价技术。2、与同类研究比拟的特色本工程是在继承前两轮“973工程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形成富集与分布 预测(G1999043300)和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富集机理与分布预测 (2005CB422100)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 层系大型油气田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目标聚焦于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大 型油气田形成,而不同于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复合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研 究,也有别于“中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油气成藏机理研究。本工程重点
4、以中上扬 子和塔里木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层系为研究对象,兼顾其他相关地区,突出早 古生代煌源的特殊性与成姓过程的多期性、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多期演化过程 中改造与保持机理、源盖匹配与保存条件动态评价,重点揭示下古生界海相碳酸 盐岩层系大型油气田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三)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行性分析围绕本工程的关键科学问题,前期已有大量的基础资料和丰富的研究积累, 包括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发改委等一系列相关的重大研究项 目。本工程主要研究人员最近十多年来也在工程拟开展工作的三大沉积盆地开展 了相关的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在19992010年先后组织承当了三期国家“973 工程:中国典型叠
5、合盆地油气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G1999043300)、高 效天然气藏形成分布与凝析、低效气藏经济开发的基础研究(2001CB209100) 和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富集机理与分布预测(2005CB422100),都 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为本工程的研究和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近十年来,本工程依托单位针对重点研究区的下古生界已钻探和部署了多口 探井并有突破,如玉北1井,巴探5井、建深1井等,大量的勘探资料为研究下 古生界大型油气田保存机理和分布规律创造了有利条件。承当单位拥有一批相关 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仪器设备和配套的 实验条件,构本钱工程的重要技术支撑体
6、系,在油气地质实验分析新方法与新仪 器研制等方面已形成了完整的实验体系,完全满足本工程拟开展的各项实验研 究。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特别是申请单位及推荐的首席科学家长期承当或主 持国家级大型油气工程,具有组织并完成此工程研究的丰富经验和学术积累。同 时,长期的相关研究凝聚了一支多年合作、学科交叉的高水平研究团队,产学研 一体化协同合作会使研究理论提升和应用无缝衔接,为工程实施提供了所需的 硬件和“软件条件。各承当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对此工程高度重视,给予全方面 的支持。综上所述,本工程在基础资料、研究区域、新技术新方法研发、实验测试以 及研究团队等方面均已成熟和完备,具备完本钱工程的基础条件和科研
7、实力,完 全能够在关键科学问题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四)工程设置工程紧紧围绕“中国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成藏有效性与大型油气 田形成机理核心科学问题,以多元生烧、多期成藏、规模聚集、动态保存为 研究主线,从早古生代有机质多元成烧机理与油气示踪标志、下古生界碳酸 盐岩储层多期改造机理与分布预测和下古生界大型油气藏有效保存机理与分 布规律三个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出发,以寻找下古生界大型油气田为目标,设 置六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工程进行研究(图2)。图2科学问题与工程之间关系图01工程:早古生代海相层系浸源特征与成藏过程示踪研究内容:(1)研究早古生代母源形成条件以及对后期成煌过程的控制,包
8、括生物演 化、沉积环境对妙源岩的品质、分布和成姓有效性的控制功能;(2)开展温压耦合条件下油气生成与相态变化模拟实验,分析不同类型燃 源裂解生油气功能机理,探索有机酸盐形成的主控因素、赋存状态及其生煌潜力;(3)剖析下古生界油气分子与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判定其主要来源, 探讨研究区古温压变化特征及其对油气相态变化、同位素示踪参数的影响,结合 成藏年代学研究,建立和完善早古生代海相层系成烧成藏过程的示踪体系。研究目标:(1)查明下古生界烧源(岩)的特征与判识标志;(2)揭示下古生界煌类产物相态转化条件与成藏过程示踪关键参数;(3)明确中国早古生代大油气田的主力烧源层位和主力烧源区。承当单位:
9、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 究所、北京大学经费比例:18%02工程: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与分布预测研究内容:(1)揭示古构造、古气候与古水文条件对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序格架、 相带展布和储层发育的控制功能;(2)明确多期构造演化背景下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的区域动 力学条件、构造应力-岩石-流体功能等成岩改造过程;说明其形成与保存机理、 时序性及有效性,建立并完善碳酸盐岩多类型储层的成因地质模式;(3)探讨白云岩储层类型及其成因机理,进一步推动白云岩成因类型、特 征与形成条件研究,探索同生-准同生白云岩、深埋溶蚀白云岩以及热液白云岩 储层形成机理与
10、控制因素;(4)开展碳酸盐岩地球物理预测。采用叠后地震属性技术,结合岩石物理 分析及正演模拟,识别储层缝洞地震响应模式,预测重点地区优质储层分布。研究目标:(1)明确白云岩、碳酸盐岩缝洞型等多类型储集体形成的区域动力学条件;(2)建立白云岩、裂缝、风化壳等多类型储层的地质成因模型;(3)开展非层状不连续介质储层地球物理预测方法研究,形成一批优质储 层分布预测的有效方法。承当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经费比例:16%03工程:下古生界油气封盖机理与盖层有效性评价研究内容:(1)盖层岩性组合与岩石物性分析。针对不同的岩性组合、盖
11、层类型,结 合与烧源层和储层的空间配置关系,分析常规盖层的岩石物性和微观结构,揭示 封盖组合的地质特征;(2)盖层封盖机理与主控因素分析。开展物理模拟和计算模拟,分析盖层 岩石结构对流体封闭功能;查明不同类型盖层受成岩阶段、流体改造和构造活动 影响下岩石物性变化,明确影响盖层封盖性能的主控因素;(3)盖层有效性研究。从动态演化的角度评价成岩功能一构造变动过程中 的盖层有效性,查明成岩功能、油气充注和构造变动的主要期次,分析盖层封闭 能力的变化,分析主要控制因素,建立盖层发育模式与有效性预测模型。研究目标:(1)揭示我国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层系不同类型盖层的基本地质地球化 学特征;(2)深入剖析
12、并归纳总结我国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层系不同类型盖层的 油气封盖机制,查明不同地质条件下影响其封盖性能的主控因素;(3)精细动态评价典型油气藏在构造控制下的成岩成藏演化过程中,盖层 封盖性能的变化特征与规律,评价其有效性,建立盖层形成与演化的发育模式。承当单位:南京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工程负责人:胡文擅主要学术骨干:陆现彩、曹剑、范明、张殿伟经费比例:16%04工程:塔里木盆地构造差异演化与下古生界油气成藏过程研究内容:(1)塔里木盆地构造差异演化特征。针对主要构造带地层发育、不整合形 成和隆升过程,分析其古隆起斜坡带的结构、组合样式,恢复其动态演化过程, 重点剖析构造活动枢
13、纽带的类型和基本地质特征;(2)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主要构造带油气多期成藏过程分析。运用流体包 裹体系统分析和成藏年代学分析等,确定主要构造带油气充注幕次和油气成藏时 期,追踪油气运移路径,厘定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大型油气藏形成条件;(3)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多期成藏动态演化差异性比拟 与成藏模式建立。重点研究下古生界不同构造带碳酸盐岩层系多期油气成藏的动 态演化过程;结合典型油气藏解剖和构造活动枢纽带分析,比拟不同构造带油气 成藏过程的异同,建立其油气成藏模式,以有效指导新区和新领域的油气勘探。研究目标:(1)深入认识塔里木盆地构造差异性演化及其对下古生界油气成藏动态过 程的控制
14、功能;(2)开展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期次划分和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推动下古 生界碳酸盐岩层系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和年代学理论的开展。承当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费比例:16%05工程:中上扬子地区构造演化与下古生界油气多期成藏研究内容:(1)中上扬子地区的构造演化。重点研究早古生代(含晚震旦世灯影期, 下同)沉积-构造格局、主要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印支期以来的构造演化和地 表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等,揭示中上扬子不同地区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的复杂性 和差异性,对构造特征进行分区,为下古生界(含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同)油气 成藏过程和机理的研究提供约束条件。(2)中上扬子地区下古生界典
15、型(古)油气藏的形成、保存或破坏机理。 通过威远下古生界油气藏、镇巴震旦系古油藏、建南志留系气藏等重点解剖,以 构造演化为主线,揭示下古生界典型油气藏的形成、保存或破坏机理。(3)中上扬子地区下古生界大型气田的形成机理与勘探方向。以构造特征 的差异性及分区为基础,揭示下古生界古油藏的分布特征、对下古生界保存条件 进行动态评价、探讨下古生界大型气田的形成和保存机理、指出下古生界油气勘 探的前景与方向。研究目标:(1)揭示中上扬子地区构造的差异演化对下古生界油气藏形成、保存或破 坏的控制功能;(2)动态评价差异构造条件下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保存条件, 确定油气保存的有效单元;(3)揭示差异
16、构造条件下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大型气田形成、保存 或破坏机理。承当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勘探南方分公司、中 国石油化工股份江汉油田分公司经费比例:16%06工程:中国下古生界大型油气田保存条件与分布预测研究内容:(1)保存条件有效性动态评价。通过岩石物理实验分析,探讨不同地质条 件下泥岩和膏盐岩在埋藏与抬升过程中应力损伤与蠕变性;与成岩演化相结合, 分析不同岩石盖层封盖性的动态演化过程;(2)源盖动态匹配与保存机理。结合有效盖层封闭性的动态演化过程分析, 探讨煌源生妙史与盖层封闭史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的匹配关系和空间叠置;(3)大型油气田分布规律。在源-盖控煌、斜坡-枢纽富集勘探
17、思路下, 通过典型油气藏解剖和源一盖动态配置关系,查明下古生界大型油气田形成与分 布规律;(4)成藏有利区评价与富集区预测。通过保存条件的动态评价,结合典型 油气藏成藏模式与地球物理预测技术,划分有利成藏区带和油气富集区。研究目标:(1)建立油气保存条件有效性动态评价方法与地球物理预测技术,完善海 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理论;(2)揭示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大型油气田富集规律;(3)预测2-3个下古生界油气富集区带。工程承当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 化工股份西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费比例:18%(五)工程与工程总体目标和五年目标的关系工程目标是工程的研究方
18、向与提升,工程是工程目标的细化与实施。围绕形 成和完善我国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大型油气田形成理论的总体目标,各项 目分工合作,力争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原始烧源有 效性与炫源转化模式研究,主要由01工程承当理论技术研究,成果在04, 05 工程成藏研究中应用和表达;流体在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中的功能,由02项 目承当理论研究,成果在04, 05工程成藏研究中应用和表达;早古生代海相碳 酸盐岩层系动态成藏与保存条件理论中与盖层封盖机理方面研究由03工程承 担,成果应用与区域评价工作由04, 05, 06工程共同负责。技术层面上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即成烧成藏地球化学示踪体系
19、由01工程承 担,以储盖层预测为核心的地质一地球物理综合预测技术主要由02, 03, 06项 目负责。各类定量指标由各工程根据研究工作特点分工完成,六个工程相互交叉, 互为借鉴。工程的前三年重点在基础理论研究,地区性工程为基础理论研究工程 提供资料及现场支撑,后两年重点在成果的应用与实践,将实验室理论成果与现 场地质问题相结合,推动地区性研究进展,提升理论研究水平,进而形成大中型 油气田形成与富集的理论成果,最终指导大型油气田的勘探与发现。四、年度计划年度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第年(1)研究早古生代煌源形成条件以及对后 期成爆过程的控制,包括生物演化、沉积环 境对烧源岩的品质、分布和成煌有效性的控
20、制功能;(2)研究不整合面、构造样式及构造演化、 层序格架、沉积岩相对碳酸盐岩储层形成与 分布的控制;(3)盖层岩性组合与岩石物性分析。针对 不同的岩性组合、盖层类型,结合与烧源层 和储层的空间配置关系,分析常规盖层的岩 石物性和微观结构,揭示封盖组合的地质特 征;(4)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研究,揭示中上扬 子不同地区构造特征的差异性,烧源岩、储 层和盖层的时空分布;完成塔里木盆地三大 隆起-斜坡静态构造特征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分析;源盖动态匹配关系。(1)查明下古生界燃源 (岩)的特征与判识标志; (2)说明多类型碳酸盐岩 储集体发育的宏观地质背 景;(3)揭示我国下古生界海 相碳酸盐岩层系不同
21、类型 盖层的基本地质地球化学 特征;(4)深入认识塔里木盆地 构造差异性演化及其对下 古生界油气成藏动态过程 的控制功能;(5)揭示中上扬子地区构 造的差异演化对下古生界 油气藏形成、保存或破坏 的控制功能。第年(1)开展温压耦合条件下油气生成与相态 变化模拟实验,分析不同类型烧源裂解生油 气功能机理;(2)研究多类型碳酸盐岩储层形成过程中 流体功能、溶蚀一充填、多成因改造对储层 的影响;(3)盖层封盖机理与主控因素分析。开展 物理模拟和计算模拟,分析盖层岩石结构对 流体封闭功能;查明不同类型盖层受成岩阶 段、流体改造和构造活动影响下岩石物性变 化,明确影响盖层封盖性能的主控因素;(1)揭示下
22、古生界妙类产 物相态转化条件与成藏过 程示踪关键参数;(2)明确碳酸盐岩多类型 储集体形成的构造-流体 功能及地质成因模式;(3)精细动态评价典型油 气藏在构造控制下的成岩 成藏演化过程中,盖层封 盖性能的变化特征与规 律,评价其有效性,建立年度研究内容预期目标(4)下古生界主要构造带油气多期成藏过 程分析。运用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和成藏年 代学分析等,确定主要构造带油气充注幕次 和油气成藏时期,追踪油气运移路径,厘定 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大型油气藏形成条 件;(5)四川盆地典型(古)油气藏解剖;揭 示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一下古生界油气藏 的形成、保存或破坏过程和机理。塔里木盆 地输导格架的建立
23、,油气成藏期次划分和间 接定年。盖层形成与演化的发育模 式;(4)动态评价差异构造条 件下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 岩层系油气保存条件,确 定油气保存的有效单元。第年(1)探索有机酸盐形成的主控因素、赋存 状态及其生煌潜力;剖析下古生界油气分子 与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判定其主要 来源;(2)研究深层白云岩储层类型、断裂一裂 隙、流体功能、主控因素及成因机理;(3)从动态演化的角度评价成岩功能一构 造变动过程中的盖层有效性,查明成岩功 能、油气充注和构造变动的主要期次,分析 盖层封闭能力的变化,分析主要控制因素;(4)中扬子区典型(古)油气藏解剖;揭 示中扬子区震旦系灯影组一下古生界油气藏 的形成
24、、保存或破坏过程和机理。塔里木盆 地主要构造带动态演化特征分析,并开展油 气成藏直接定年研究。(1)探讨研究区古温压变 化特征及其对油气相态变 化、同位素示踪参数的影 响;(2)建立深层白云岩储层 地质成因模式;(3)建立油气保存条件有 效性动态评价方法与地球 物理预测技术;建立盖层 发育模式与有效性预测模 型;(4)揭示差异构造条件下 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 系大型气田形成、保存或 破坏机理;(4)建立塔里木盆地下古 生界油气成藏模式,揭示 中上扬子地区下古生界典 型油气藏的形成、保存或 破坏机理。一、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年度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第四年(1)结合成藏年代学研究,建立和完善早 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科技部 973 课题 申请 标书 中国 古生代 海相 碳酸盐 岩层 大型 油气田 形成 机理 分布 规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