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分章专项练习-整本书阅读系列《经典常谈》名著阅读与练习(解析版).docx
《15 分章专项练习-整本书阅读系列《经典常谈》名著阅读与练习(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 分章专项练习-整本书阅读系列《经典常谈》名著阅读与练习(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典常谈名著阅读与练习15分章专项练习01【序言】一、填空题1、朱自清( 1898 1948)原名自华,字,号秋实,后改名自清。 生于江苏东海县,原籍浙江绍兴,因世代居住于扬州,自称人。著名的散 文家、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2、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隽永深刻、沉郁顿挫,其散文曾被誉为 “”,他的散文作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家庭小品,如 给亡妇等;二是海外游记,如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三是, 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春等。3、本书是朱自清先生完成于 年的著作,80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分十三个章节,浅明而精辟地介绍 了我国文化传统中的经典作品,包括、周易、尚书、 、三礼、春秋
2、三传、四书、战国策、 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4、经典常谈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的 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书放在最前头。5 .经典常谈是 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 的著作。6 .经典常谈全书共 篇,介绍了、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7 .朱自清是按照、学术观念来撰写经典常谈的, 例如讨论儒家经书时,破除“”的传说。8 .经典常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 和。9 .经典常谈也可以看作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这本书不“”, 也不,而是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参考答案】1、佩弦 扬州 诗人 是后来有了文字才发展出来的
3、。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可见,节奏不 同,歌谣主要依靠“重叠”,诗歌需要“字数均齐、韵脚协调”;“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 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 可见,传播方式不同,一个靠口相传,一个靠文字记录。06三礼第五一、根据原文填空1.儒家所称道的礼,包括、等。2三礼:、o3 . _”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论之作,所述的礼制有实施 的,也有理想的。4 ._有拿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他们认礼为治乱的根本,这种思想可以叫做礼 治主义。5,按着_的分际,各守各的道理,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朋友 互相敬爱,才算
4、能做人;人人能做人,天下便治了。6 .乐有改善人心、移风易俗的功用,所以与是相通的。7 .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三种经是:礼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述之作。汉代所见的“记”很多,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和四十九篇o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o8 .据近来的研究,这两部书实在是 时代的产物。【参考答案】1.政治制度 宗教仪式社会风俗习惯9 .仪礼礼古经周礼10 .记11 儒家12 ,尊卑13 .政治14 仪礼礼古经周礼小戴记小戴记15 ,战国二、请你阅读经典常谈的前五章,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 析偏
5、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B.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 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乐歌的 节奏更规律化。【参考答案】A【解析】许慎是东汉人。故选A项。三、阅读语段,完成后面小题三礼第五许多人家的中堂里,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大牌位。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 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是政教的本源。人情不能忘本,所以供奉着这些。荀子只称 这些为礼的三本;大概是到了后世才宗教化了的。荀子是儒家大师。儒家所称道的礼,
6、包 括政治制度、宗教仪式、社会风俗习惯等等。却都加以合理的说明。从那“三本说”,可以 知道儒家有拿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他们认为礼为治乱的根本;这种思想可以叫做礼治主义。怎样叫做礼治呢?儒家说初有人的时候,各人有各人的欲望,各人都要满足自己的欲望, 没有界限,没有分际,大家就争起来了。你争我争,社会就乱起来了。那时君师们看了这种 情形,就渐渐给定出礼来,让大家按着贵贱的等级,长幼的次序,各人得着自己该得的一分 儿吃的、喝的、穿的、住的,各人也做着自己该做一分儿工作。各等人有各等人的界限和分 际;若是只顾自己,不管别人,任性儿贪多务得,偷懒图快活,这种人就得受严厉的制裁, 有时候保不住性命。这种礼
7、,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会的秩序,可以说是政治制度。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这个天是个能视能听的上帝,管生杀,管赏罚。在地上天 的代表,便是天子,天子祭天,和子孙祭祖先一样。地生万物是个事实。人都靠着地里长的 活着,地里长的不够了,便闹饥荒;地的力量自然也引起了信仰。天子诸侯祭社稷,祭山川, 都是这个来由。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的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按儒 家说,这些信仰都是“报本返始”的意思。报本返始是庆幸生命的延续,追念本源,感恩 怀德,勉力去报答的意思。但是这里面怕不单是怀德,还有畏威的成分。感谢和恐惧产生了 种种祭典。儒家却只从感恩一面加以说明,看作礼的一部分。
8、但这种礼教人恭敬,恭敬便是 畏威的遗迹了。儒家的丧礼,最主要的如三年之丧,也建立在感恩的意味上;却因恩谊的亲 疏,又宣出等等差别来。这种礼,大部分可以说是宗教仪式。居丧一面是宗教仪式,一面是普遍人事。普通人事包括一切日常生活而言。日常生活都 需要秩序和规矩。居丧以外,如婚姻、宴会等大事,也各有一套程度和规矩。不能随便马虎 过去;这样是表示郑重,也便是表示敬意和诚心。至于对人,事君,事父母,待兄弟、姊妹, 待子女,以及夫妇、朋友之间,也都自有一番道理。按着尊卑的分际,各守各的道理,君仁 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朋友互相敬爱,才算能做人;人人能做人,天下便治了。 就是一个人饮食言动,也都该有
9、个规矩,别叫旁人难过,更别侵犯着旁人,反正诸事都记得 着自己的分儿。这些个规矩也是礼的一部分;有些固然含着宗教意味,但大部分可以说是风 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王道不外乎人情,礼是王道的一部分。按儒家说的是通乎人情的。既通乎人情,自 然该诚而不伪了。但儒家所称道的礼,并不全是实际施行的。有许多只是他们的理想,这种 就不一定能通乎人情了。就按那些实际施行的说,每一个制度,仪式或规矩,固然都有它的 需要和意义。但是社会情形变了,人的生活跟着变;人的喜、怒、爱、恶,虽然还是喜、怒、 爱、恶,可是对象变了。那些礼惰性却很大,并不跟着变。这就留下了许许多多遗形物,没 有了需要,没
10、有了意义;不近人情的伪礼,只会束缚人。老子里攻击礼,说“有了礼, 忠信就差了”;后世有些人攻击礼,说“礼不是为我们定的”;近来大家攻击礼教,说 “礼教是吃人的”。这都是指着那些个伪礼说的。(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有删改)1 .第1段画线句有何作用?2 . “礼”最初是如何产生的? “礼”包括哪些内涵?3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当今“礼”的认识。【参考答案】1 .由家里中堂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大牌位谈起,引出文章谈论的话题;联系生活场 景,使读者对“礼”有所认识,为下文的论述做铺垫。2 . “礼”的产生最初是为了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利益,避免因为利益分配引起社会动乱。“礼”包括:政治制度、宗教仪式、社
11、会风俗习惯;对天地自然的信仰;生活仪式;人 与人相处的规矩。3 .当今社会上也有很多通行的礼节,如,学生与老师见面要问好,客人离开要起身相送, 吃饭时不在菜碗里东挑西拣等等。不论礼仪的节目如何变化,我们尊重他人的心意是不变的, 此之谓“礼之本”。当今的“礼”应该摒弃落后陈腐的内容,我们可对礼仪进行甄别取舍。07春秋三传第六一、根据原文填空1 .“春秋”是古代的通称。2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3 .春秋三传:、。4 .本是儒家传授的经典,解说的人,自然也离不了儒家,在这一点上,三传是大同小异的。5 .迷信卜筮,所记祸福的预言,几乎无不应验;这却大大违背了_的精神,而 和儒家的宗旨也不合了。6
12、 .三传之中,公羊,毂梁两家全以为主,左氏却以为主。7 .左传相传为汉代鲁国所作。【参考答案】1.记事史书8 .编年体9 .左传公羊传毂梁传10 春秋11 .征实12 .解经叙事13 .左丘明二、阅读语段,完成后面小题春秋三传第六“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记事的书 用这个名字。各国有各国的春秋,但是后世不传了。传下的只有一部鲁春秋,春秋 成了它的专名,便是春秋经了。传说这部春秋是孔子作的,至少是他编。鲁哀公十 四年,鲁西有猎户打着一只从没有见过的独角怪兽,想着定是个不祥的东西,将它扔了。这 个新闻传到孔子那里,他便去看,他一看,就说:“这是麟啊,为谁来
13、的呢!干什么来的呢! 唉唉!我的道不行了! ”说着流下泪来,赶忙将袖子去擦,泪点却已滴到衣襟上。原来麟是 个仁兽,是个祥瑞的东西:圣帝、明王在位,天下太平,它才会来,不然是不会来的。可是 那时代那有圣帝、明王?天下正乱纷纷的,麟来的真不时候,所以让猎户打死;它算是倒了 运了。孔子这时已经年老,也常常觉着生的不是时候,不能行道;他为周朝伤心,也为自己 伤心。看了这只死麟,一面同情它,一面也引起自己的无限感慨。他觉得生平说了许多教; 当世的人君总不信他,可见空话不能打动人,他发愿修一部春秋,要让人从具体的事例 里,得到善恶的教训,他相信这样得来的教训,比抽象的议论深切著明的多。他觉得修成了 这部春
14、秋,虽然不能行道,也算不白活一辈子。这便动起手来,九个月书就成功了。书 起于鲁隐公,终于获麟;因获麟有感而作,所以叙到获麟绝笔,是纪念的意思。但是左传 里所载的春秋经,获麟后还有,而且在记了 “孔子卒”的哀公十六年后还有:据说那却 是他的弟子们续修的了。这个故事虽然够感伤的,但我们从种种方面知道,它却不是真的。春秋只是鲁国 史官的旧文,孔子不曾掺进手去。春秋可是一部信史,里面所记的鲁国日食,有三十次 和西方科学家所推算的相合,这决不是偶然的。不过书中残阙、零乱和后人增改的地方,都 很不少。书起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止,共二百四十二年(西元前722481);后世 称这二百四十二年为春秋时代。书
15、中纪事按年月日,这叫作编年。编年是在史学上是个大发 明,这教历史系统化,并增加了它的确实性。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 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第一部通史。所记的齐桓公、晋文公的霸 迹最多;后来说“尊王攘夷”是春秋大义,便是从这里着眼。古代史官记事,有两种目的:一是征实,二是劝惩。像晋国董狐不怕权势,记“赵盾 弑其君”,齐国太史记“崔杼弑其君”,虽杀身不悔,都为的是征实和惩恶,作后世 的鉴戒。但是史文简略,劝惩的意思有时不容易看出来,因此便需要解说的人。国语记 楚国申叔时论教太子的科目,有“春秋”一项,说“春秋”有奖善,惩恶的作用,可以戒劝 太子的心。孔子是第一个
16、开门授徒,拿经典教给平民的人,鲁春秋也该是他的一种科目。 关于劝惩的所在,他大约有许多口义传给弟子们。他死后,弟子们散在四方,就所能记忆的 又教授开去。左传、公羊传、毂梁传,所谓春秋三传里,所引孔子解释和 评论的话,大概就是检的这一些。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征实与否,倒在其次。按三传的看法,春秋 大义可以从两方面说: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这是一;夸扬霸 业,推尊周室,亲爱中国,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这是二。前者是人君的明鉴, 后者是拔乱反正的程序。这都是王道。而敬天事鬼,也包括在王道里。春秋里记灾,表 示天罚,记鬼,表示恩仇,也还是劝惩的意思。古代记事的
17、书常夹杂着好多的迷信和理想, 春秋也不免如此;三传的看法,大体上是对的。但在解释经文的时候,却往往一个字一 个字的咬嚼,这一咬嚼,便不愿上下文穿凿傅会起来了。公羊、毂梁,尤其如此。(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有删改)L文章开头两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2.赏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但在解释经文的时候,却往往一个字一个字的咬嚼,这一咬嚼,便不愿 上下文穿凿傅会起来了。3.春秋的内容有哪些?春秋在当时有哪些作用?【参考答案】L内容:介绍了春秋得名的由来;孔子编撰春秋的原因。作用:使得读者对春秋得名和编撰原因有所了解;引出下文对春秋的进一步介 绍;故事导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 .“往往”是“通
18、常”的意思,是指解释经文的时候,通常会一个字一个字的咬嚼,体 现出止血的严谨,但是又不是所有的、毫无例外的咬嚼,“往往”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3 .内容:春秋大义可以从两方面说: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 教训;这是一;夸扬霸业,推尊周室,亲爱中国,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这是有两种目的:一是征实,二是劝惩。08四书第七一、根据原文填空.、,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起,定为“科举用书”。1 .唐“九经”:易、书、诗、一、o.宋“十三经”: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孝经、 尔雅、o2 .史记载中庸作者为o.他在“四书”上这样下工夫,一面固然为了诱导初学者,一面还有一个用意
19、,便是排斥老、 佛,建立o【参考答案】1.大学中庸论语孟子2 .三礼春秋三转3 .论语孟子4 .子思5 ,道统二、阅读语段,完成后面小题“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 论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 行。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颖、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 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 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坏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 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中庸是孔i 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 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
20、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 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 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 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所以,朱籽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 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 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心的。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 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有删改)L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6 ,二程和朱子分
21、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7 .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参考答案】L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单行;二程强调大学中 庸的作用;朱子接受=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 形成通行本。2 .二程认为,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环会 走错路;朱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进而 能领会中庸的心法。3 .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 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09战国策第八一、根据原文填空L战国七雄: 、。2 .这
22、时候的战争,杀伤是很多的。孟子说:“,杀人盈野;,杀人盈城。” 可见那凶惨的情形。后人因此称这时代为 o.七雄中的秦,从孝公用 以后,日渐强盛。3 .前一派叫“”,是联合南北各国的意思;后一派叫“”,是联合东西各国的意思 只有秦是西方的国家。合纵派的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是张仪,他们可以代表所有的战 国游说之士。4 .晋国让韩、魏、赵三家分了,姓姜的也让姓田的大夫占了。5 .战国策,是汉代 编定的。【参考答案】1.韩赵魏楚燕齐秦2 .争地以战争城以战战国时代3 .商鞅变法4 .合纵连横5 .齐国6 .刘向10史记汉书第九一、根据原文填空L史记首尾三千多年,汉书二百三十年。史记在间才定名。2 .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典常谈 15 分章专项练习-整本书阅读系列经典常谈名著阅读与练习解析版 专项 练习 阅读 系列 经典 名著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