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2022版.docx





《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2022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2022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心肺脑复苏(CPCR)的急救护理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病患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 然停止,即应视为心脏骤停。心脏性猝死是指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测的自然死 亡。患者过去可有或无心脏病史,在急性病症开始的1小时内(也有规定24小时, 但以1小时最为常用),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即心脏骤停,导致脑血流中断, 出现意识丧失,患者如经及时救治可获存活,否那么将发生生物学死亡。 一、急救护理措施 (一)复苏的护理措施.心肺脑复苏是一个连贯的、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时期应紧密结合,不间断进 行。首先护士应独立或配合医师快速准确进行“ABC”步骤心肺复苏,即保持气 道通
2、畅、人工呼吸、建立人工循环。1 .尽快建立心电监护和静脉通路。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路,复苏时首选肘正中静 脉,距心脏较近,可输入大量的液体。中心静脉可取股静脉,虽距心脏较远,但 复苏抢救工作可以不必间断,并发症也较少。2 .对于发生室颤的患者应实施有效的非同步直流电除颤。一般首次能量给予 200J,第1次转复无效或转复成功又复颤时可将能量增至300J,如再不成功或 复颤,能量可增至360J。如室颤为细颤,除颤前应给予0 1%肾上腺素Img,使 之转为粗颤后再行电除颤。3 .复苏给药途径应首选静脉给药,其次选择气管给药,只有在开胸心脏挤压的可 见条件下才可选择心内注射给药。遵医嘱准确快速应用肾上腺
3、素、阿托品、利多 卡因、碳酸氢钠等复苏药物。4 .建立抢救特护记录,详细记录抢救用药、抢救措施、病情变化、出入量及生命 体征等。(二)复苏后的护理措施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皮肤潮红、多汗和二 氧化碳潴留而致酸中毒的病症,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1 .冲洗创面:对强酸、强碱类中毒的患者,首选清水冲洗,冲洗时间稍长,然后 选择合适的中和剂继续冲洗。2 .密切观察创面情况,注意有无开展,警惕坏死性深部溃疡形成。加强创面护理, 防止创面感染。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变化。4 .加强口腔护理:口服强酸强碱类毒物,口腔粘膜易致糜烂、出血、坏死,应
4、立 即用大量清水、中和剂冲洗。已引起口腔粘膜灼伤者,口腔分泌物增多,可用 1%4%过氧化氢擦洗口腔,防止厌氧菌感染,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避开新鲜 创面。急性期宜少漱口,以减少疼痛,防止再出血。5 .置胃管时手法应轻柔,防止胃穿孔。6 .口服强酸、强碱类患者禁止洗胃,胃内可缓慢注入胃粘膜保护剂,用力不要过 大,速度不宜过快,防止造成穿孔。五、急性镇静安眠药物中毒的急救护理措施.一般紧急处理:清醒者先用口服催吐法,意识不清者应尽快置胃管,温开水洗 田R O.病情观察: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响、角膜反 射,假设瞳孔散大、血压下降、呼吸变浅或不规那么,常提示病情恶化,应及时
5、报告 医师,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注意记录出入量。1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仰卧位时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防止舌后坠阻塞气 道。呕吐物或痰液应及时吸出,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 .药物治疗的护理:遵医嘱应用解毒剂,可用美解眠50lOOmg静滴,当患者出 现恶心、呕吐或肌肉震颤等病症时必须停止注射该药。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的重 症患者可用特异拮抗剂安易醒(氟马西尼)治疗。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的兴奋 反响,可给予地西泮5mg静注。3 .碱化尿液,利尿治疗:可用5%碳酸氢钠80100ml静滴,直至尿液pH值到达 7 58 0,也可用乳酸钠碱化尿液。给予补液治疗,20%甘露醇或吠塞米治疗, 使尿量
6、至少保持在50ml/h以上,减少药物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促进药物的排泄。4 .加强护理,注意保暖,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肺部感染和褥疮的发生。六、急性阿片类药物中毒的急救护理措施此类药物包括可待因、吗啡、哌替咤等用于缓解剧痛的药物,易成药物依赖,突 然停药可出现戒断病症。1 .一般处理:阿片类药物消化道中毒时可用1 : 5 000的高镐酸钾或温开水洗胃, 2%活性炭口服,硫酸钠导泻。忌用吗啡催吐。消化道和皮下注射药物,均应给予 补液、利尿,保持尿量在50ml/h以上,促进药物由肾脏排出。2 .应用解毒剂: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可阻断阿片类药物对中枢神经 系统、心血管和消化系统的作用,缓解病
7、症,清醒意识。3 .监测病人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生命体征及尿量。中毒期患者可出现口唇发绢、 面色苍白、皮肤温度低、感觉减退、嗜睡、昏睡、四肢乏力,呼吸每分钟810 次,且瞳孔针尖样缩小是阿片类药物中毒的重要标记。可存在对光反射。应用纳 洛酮后患者意识可恢复。4 .观察病情变化:此类药物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较强,尤其应注意患者的呼吸 情况。麻痹期的患者为深昏迷,呼吸可慢至每分钟24次,或表现为潮式呼吸, 可出现呼吸衰竭。患者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休克。体温降低,皮肤湿冷。 排尿困难,各种深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均消失,病理征阳性。患者死亡原因主要 为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患者呼吸抑制明显,甚至出现呼
8、吸衰竭,可给予吸氧、 呼吸兴奋剂治疗。紧急时可行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应监测血气。5 .注意监测血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监测血、尿及胃容物内阿片类药物的含量。6 .药物依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戒断反响,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哈欠、 流涕、流泪、疲倦、烦躁、出汗、无力、发冷、呕吐、震颤、易激惹、心率加快、 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等病症。第五节应用血滤机持续床旁血液滤过的护理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是利用一个中空纤维滤过器,将血液 从静脉引出,当流经滤过器时水分和小、中分子代谢废物被滤出,而大分子物质 和血液有形成分通过静脉回到体内的一项新的血液净化技术。一、护理措施.预冲管路血滤机自检46分
9、钟,自检时要把血泵的门、传感器的门关好,这样利于减 少机器自检通过的时间。根据机器面板上的图示,连接血滤的管路,注意紧密连接所有的接头处,关 紧传感器的门,预冲液体选择袋装生理盐水,以减少管路中进气。预冲管路的液体流速控制在60ml/h左右,预冲的流速越缓慢,管路和滤器预 冲就越充分,管路在血滤过程中能够使用更长的时间。1 .血滤管路与中心静脉连接时的护理措施(1)消毒三腔中心静脉动脉端的端口,抽出管路内封管液后,连接血滤管路的动 脉端。当机器自检到血液时,消毒中心静脉静脉端的端口,抽出管路内的封管液, 连接血滤管路的静脉端。(3)用无菌纱布包裹外露的中心静脉管路,并将管路连接处暴露,利于观察
10、。2 .持续血液滤过中的护理措施(1)有条件应把病人放置于单间或者病人较少的房间内,设专人护理。血滤过程中,准确记录每小时的滤出液量、前稀释液量(透析液)、后稀释液 量、温度、肝素剂量等,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每12小时总结1次出入量。 管路连接处最好暴露,不要遮盖,保持体外血液回路持续通畅,防止打折等 人为阻塞。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发生院内感染,每1=1更换穿刺处敷料,并注意观察穿刺 点有无发红、红肿、分泌物等炎症表现。病人寒战或体温升至38 5c时,应留取血培养。注意血滤机的报警提示,查找报警原因,及时处理,以保证血滤的顺利进行。遵医嘱及时抽血化验电解质情况,防止发生电解质紊舌屋 二、主要
11、护理问题.体温过高:与长时间中心深静脉置管可能导致的感染有关。1 .体温过低:与置换液加温程度有关。2 .血压过低:与血液滤过的流速及前稀释、后稀释液量的设置有关。3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病人连续血液滤过长时间卧床有关。2 .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复苏后心律不稳定,应予心电监护。同时注意观察脉搏、 心率、血压、末梢循环(皮肤、口唇颜色,四肢温度、湿度,指/趾甲的颜色及静 脉的充盈情况等)及尿量。3 .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呼吸道管理:注意呼吸道湿化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 应用人工呼吸机患者应注意呼吸机参数(潮气量、吸入氧浓度及呼吸频率等)的监 测和记录,吸入气体的湿化,观察有无人工气道阻塞
12、、管路衔接松脱、皮下气肿、 通气缺乏或通气过度等现象。4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5 .保证足够的热量,昏迷患者可给予鼻饲高热量、高蛋白饮食。6 .定期监测动脉血气、水电解质平衡。二、主要护理问题.组织灌注改变:与心脏骤停、心肌血液灌流减少引起的心肌缺氧有关。1 .心排出量减少:与心脏骤停、回心血量减少有关。2 .组织灌注缺乏:心脏、脑组织、周围组织,与心脏骤停、心排出量减少有关。3 .气体交换受损:与心脏骤停、心排出量减少导致携氧量减少有关。4 .低效性呼吸型态:与心脏骤停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关。5 .呼吸道清除功能无效:与意识丧失无法自行将呼吸道
13、分泌物排出有关。第二节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休克是指感染、出血、脱水、心泵衰竭、过敏和严重创伤等强烈致病因素引 起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减少,导致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使脏器的血流灌注不 足,引起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生命器官功能损害为特征的病理综合征。 休克是一种危险急重症,一旦发生,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原那么是迅速解除致 休克因素,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微循环障碍、改善心脏功能和恢复正常代 谢,并根据病情作相应处理。一、急救护理措施.体位:病人取平卧位,头部抬高1020 ,下肢抬高2030 ,松解病人的 领口、紧身衣服,防止不必要的搬动和翻身。1 .设专人护理:建立护理记录,详细记录病情
14、变化及用药。2 .吸氧与保持呼吸道通畅:休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病症,应立即给予高流 量氧气吸入。为防止出现气道梗阻,应给予必要的急救护理措施,协助患者咳嗽、 咳痰。昏迷患者头应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及 时清除口咽、气管内分泌物。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可确保呼吸道通畅。3 .注意保温:适当加盖棉被、毛毯,但对持续高热患者可采用降温措施,降低机 体对氧的消耗,采取物理降温,因药物降温易引起出汗过多而加重休克。4 .保持安静,防止意外损伤:在休克早期患者常处于兴奋、烦躁状态,不配合治 疗,应将输液肢体妥善固定,加备床挡,防止患者坠床。如患者频繁躁动,可适 当用地西泮等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诊科 疾病 护理 常规 20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