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预防犯罪 课时训练-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含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5.2 预防犯罪 课时训练-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 预防犯罪 课时训练-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提升训练试卷班级 姓名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那么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2课时预防犯罪一、选择题(2022福建三明三元区第二次月考-)下面图示反映的关系,正确的 一组是()ABCD1. (2022湖北武汉武昌区期末)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伙同杨某向吴 某等人(均另案受理)车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类濒危野生动物)。经人民法院审理,陈某构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八年,并处分金人民币五万元。法律依据:我国刑法规定,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 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予以定罪处分。对此案例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
2、有期徒刑和罚金都是附加刑 方迟”警示我们,当存在微小的安全隐患时,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 和正确及时处理,就会留下无穷的后患,这句话有助于劝诫我们杜绝 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应选B。11 .A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加强自我防范”。在全国公安机关打掉 的恶势力犯罪集团中,有未成年人参与的占到近20%,未成年人涉案人 数占总数7%左右,这警示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远离违法犯罪;自觉 遵纪守法,抵御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认清犯罪危害。可见, 符合题意。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 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不应该“坚决远离社会”,说法错误,应当 排除。应选A。12 . B坚持底线
3、思维,要求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其中,防微杜渐的 意思是指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有苗头或征兆时,就加以预防与制止, 坚决不让它继续开展。A、C、D三项不符合底线思维的要求。“勿以恶 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常用于警醒世人,不能因为坏事很小就去 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毫不关心,这说明B项符合底线思维 的要求。应选B。13 . B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谎报险情等行为违反治安管理 处分法,不合适;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 判处什么样的刑罚,合适;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任 何人犯罪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合适;有期徒刑属于主刑,罚金属 于附加刑,案例中只提到了
4、一种附加刑,不合适。应选Bo.A未成年人沾染“旷课、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和“参与赌博, 屡教不改”等严重不良行为,对自己来说,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开展,容 易走向违法犯罪道路;对家庭和社会来说,会给家庭、社会造成一定危 害。可见,符合题意。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不属于犯罪行 为,犯罪是应受刑罚处分的行为,这说明说法错误,应当排除。应选 Ao二、非选择题.答案 (1)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违反刑事法律规范。(2)交友不慎,判断力差;自我控制能力低;法治观念淡薄;等 等。(3)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危 害,远离违法犯罪。预防违法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生 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
5、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 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防止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 于未然。解析 第(1)问要求仿照例如回答图中处应填的恰当内容,根 据题目要求和所学知识作出回答即可。第(2)问属于原因类问题。 抓住材料中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答出李某走向违法犯罪的 主要原因即可。第(3)问属于做法类问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加强 自我防范”。回归课本,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即可。B.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C.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D.刑事违法性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2022山东泰安泰山区期末)最近,小明在网上看到一那么“扫黑除 恶”的宣传语:“一
6、切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犯罪。”对此,你的看法是()A.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该宣传语正确B.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该宣传语正确C.犯罪是应受到附加刑处分的行为,该宣传语不正确D.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分的行为,该 宣传语不严谨3. (2022福建大田期中)下面是小京同学复习道德与法治课时所做的学 习笔记,请你帮他补充完整()刑罚附加刑I 主刑驱逐出境没收财产 剥夺政治权利 A.拘留罚金B.拘留罚款C.拘役罚金D.拘役罚款(2022广东珠海香洲区期末)阅读下面的判决书(摘选),对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选项是()判
7、决书(摘选)本院认为,被告人孙某在公共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据 此,依照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孙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两个月,并处分金人民币 一万元。A.判决书中的“本院”指的是人民检察院B.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被告人孙某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D.处分中的罚金是主刑,拘役是附加刑4. (2022甘肃兰州教育局第四片区期中)学习了 “预防犯罪” 一课时后,泸 州市某中学八年级(2)班的同学围绕“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 法、犯罪”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讨论,其中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 ) 同学甲:不良行为可能开展为违法犯罪,严重不良行为属于违法行 为同学乙: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行
8、为人要承当相应的刑事责任 同学丙:违法就是犯罪,就要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同学丁: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触犯了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A. B. C. D.5. (2022湖南华容期末)行为即习惯,习惯即命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二以下 行为属于“雷区”范围内的是()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上课不注意听讲A. B. C. D.6. (2022广东中山期末)八年级学生秦某原本积极上进,成绩优秀, 自从认识了社会青年许某后,他开始旷课,夜不归宿,还学会了抽烟、 喝酒、泡吧,甚至出现了小偷小摸的行为。父母和老师屡次教育他, 他却不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2 预防犯罪 课时训练-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课时 训练 2022 2023 学年 部编版 道德 法治 年级 上册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