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原卷版).docx
《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原卷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一、(2021甘肃兰州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长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采取“藏粮于库、藏粮于民”,这一策略以粮食的存储数量为核心,这对于 维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和粮食价格基本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藏粮于库、藏粮于民”始终是短期粮食 安全的应对措施,丰收年份粮食供大于求会形成巨大的仓储压力,而如果遇到连年歉收的情况,又会给粮 食供给形成巨大压力,难以保证粮食安全的长效稳定。正是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从粮食供给长远、可持续 的战略视角,提出新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思想。“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思想致力于当前根 食管理工作由“数量思维”向“产能思维”转
2、变,由“粮食怎么存”向“粮食从哪里来”转变,把粮食生 产能力存储于耕地和新的农业科技中。这其中,“藏粮于地”是根本,“藏粮于技”是保障。一定数量和 质量的耕地,以及不断创新的粮食增产技术,从根本上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摘编自魏泳安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研究)材料二:中国的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谷物自给率逾95舟。而俄罗斯2019年的粮食收成仅为1.2亿吨,尚不及中国的五分之一。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连续迈过了 “新宠肺炎疫情关” “洪涝关” “台 风关” “病虫关”等多个关口,喜获十七年连丰,交出了一份亮限成绩单。作为耕地面积仅占全球9%、淡 水资源不过6*的中国是如何创造
3、奇迹的?为降低成本、扶持农民,北京自2006年便全面废除了农业税。该 政策每年为农民减负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国家还为农业生产提供补贴。这批资金皆用于提高 产量、提升农村经济效率、购买新设备、扩大农业用地以及其他措施。中国领导层所采取的兴农措施,已 令逾7亿乡村居民脱贫。如此算来,北京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了 70%。北京还一直积极推广农业科技保障体系,涵盖农业科学院、科研机构和育种中心。最新统计显示,全 国纳入粮食产业经济统计的企业达到2.3万户。作为对比,20年来,俄从事农业问题研究的学术机构数量 下降了 20%。(摘编自俄媒关注:中国创造保障粮食安全“奇迹”,参考消息2014年
4、1月4日)材料三:“我种的352亩水田,选的是品质好的三江6号品种。一直严格按照农场标准种植模式在种,哪 能不丰收呢? ”望着不远处装满粮食的大粮仓,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种粮大户张景会喜上心头。去年春播生产,张景会采用机械替代人工的方式,利用轨道车喷药、运苗,不仅节省了人工,还提高 了作业效率。到了夏天,他还掌握了 “数字管控”,通过观看叶龄长势,进行科学管理。作为农场“红人”,存在2%的主粮块口。2019年10月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高于世 界平均水平;谷物自给率超过95%,近几年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还有人可能会担心:20
5、20年的粮食生产是否会受到疫情影响?对此,崔凯表示,我国的粮食战略是“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相信政府今年对粮食生产会格外重 视,进行统筹管理。“农田里地广人稀,不需要像城市那样进行隔离、管控,因此可以进行正常的种植生 产活动。”(摘编自疫情影响粮食安全?焦虑前,不妨看看这些关键数字,“新华网” 2020年5月,有删改)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政协委员时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靠的是亿万人民的汗水和智慧。70年来,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自己的 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
6、。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紧凑 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等农业科学家们,用汗水向世人证明科技能为粮食 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发展科学技术就是提升农业生产力。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生活质量和营 养水平显著提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这些成就的取得,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 恩赐施舍的,是中国人民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坚持不懈重农抓粮。目前,稳固农业基础,对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有着 不可估量的作用。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将农业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7、。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农 业生产需求,党员干部要开拓眼界,加强农民农业技术培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指导农民发展优势产业, 调整农产品结构。党员干部要主动为农民代言,为本地农副产品代言,通过网拍、直播等网络方式,拓宽 销售渠道,全心全意为农民增收着想。稳固农业基础,“提”质量是关键。要创新作为,不断改善农业生 产条件,提升产出效益,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生产资金投入,提高农民农产品质量,提 升市场竞争力。(摘编自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壁垒,“人民论坛网” 2020年6月,有删改) 13.下列对“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皮书从多个方面展现
8、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粮食安全事业发展取得的举世 瞩目的巨大成就。B.白皮书介绍了中国“藏粮于地”的思想,耕地保护措施是史上最严,因为土地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根本。 C.白皮书显示,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粮食生产完全可以实现自给 自足。D.臼皮书向世界分享中国粮食安全经验,为全人类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体现中国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概括地介绍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的主要内容;材料三侧重分析中国实现由“吃不饱”到 “吃得饱”再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的成功
9、经验。B.材料二引用数据直观地说明我国近几年粮食产量稳定,不存在主粮缺口。崔凯认为,疫情不会对我国的 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粮食短缺、粮价上涨的情况基本不会出现。C.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对党中央提出的“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 的形象阐释。D.在抖音、淘宝等平台,我们常可以看到政府官员当起了带货主播,为当地农产品代言,这体现了各地政 府响应号召,为稳固农业基础积极作为。15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是我们的国家自信,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呢?请结合材 料简要概括。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媒介在传播学意义上是指利用媒质存储和传播信息的
10、物质工具。按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的见解, “媒介就是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在远古时代便已经产生。在漫长的远古时期, 人类先祖在沟通交流、生产生活乃至繁衍生存上都存在一定的阻碍,“结绳记事”是远古时代人类摆脱时 空限制记录事实、进行传播的手段之一,它发生在语言产生以后、文字出现之前的漫长年代里。或许在现 今社会,它并不值得一提,但在当时,“结绳记事”是一种非常先进的记录方式。正如春秋左传集解 云:“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扬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 以相治也。”由此可见,“结绳记事”作为远古时期的媒介,一方面不仅起着记录的作用,亦是一种
11、信息 承载的呈现。随着文字的产生及封建王朝的交替更选,发挥着信息承载及记录作用的媒介开始不断发生改变,在某 种程度上它是封建王权及社会生产力的地位象征,亦是科学技术的映射体现,媒介在封建王朝时代,先后 经历了殷商、西周、春秋、先秦、西汉、东汉六个时期的转变,它们分别是甲骨、青铜、竹简、帛书、麻 纸、纸。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媒介的表现形式不同但究其根本媒介传播是以人为基础的,它是以人的 迁徙或者流动为依据的。(摘编自媒介之历史溯源)材料二电子类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广播、电视、互联网。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 播工具,分为有线及无线两种类型,广播作为母子类大众传播媒介的形式之一
12、,具有多点投递的优势,即 能够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完成信息共享及播报。其优势是收听观众范围较为广泛,传播速度迅速,功 能多种多样且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广播亦存在一定的块陷,由于点对点播报的局限性,广播存在一定的时 效性、不可逆性及无法选择性。电视作为科学技术及生产力发展的实体呈现,指利用电子技术以及设备传送活动的图像画面和音频信 号,即电视接收机,也是重要的广播和视频通信工具。电视具有准确性、及时性、普及性的特点,他能够 依靠科学技术,通过特有的频率输出,实播、转播或者重播呈现出具体的图像及内容,实现信息的广泛共 享,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传播手段,但相较于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而言,其耗费成本较高
13、。互联网的诞生是人类通信技术以及媒介传播的一大革命。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不囿于 时空的限制来进行信息交换和传播交流,其使用成本相对较为廉价,能够满足公众对于媒介的个性化需求, 且在进行信息共享和传播的同时,能够以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表现出来,更好的呈现了信息的表现形 式,受众范围广泛,当然也存在一定的信息安全问题。(摘编自电子类大众传播媒介材料三从19世纪的电报、电话、电影,到20世纪的广播、电视、卫星通讯、计算机网络,电子媒介在不知 不觉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电子媒介打破了传播的文化条件的限制。电话、广播诉诸人的听觉,电视、 网络传播同时诉诸听觉和视觉,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人也
14、能够通过自己的耳朵、眼睛获得信息。无形中, 业子媒介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电子媒介使得使用者不再与既定的社会身份和地位相关联,而传统的文字传播则是人的特定身份的标 志。电报是第一个使人体运动与信息运动分离的发明。电话无形中打破了个体间保持适当距离的社会规则, 手机电话则完全实现了 “只要有电话就有家”的理想状态。电视将不同类型的人群带入了相同的场景,于 是不同的社会角色在电视面前变得模糊了,而网络传播则进一步提供了隐去身份、同步参与交流的条件。电子媒介无形中创造着新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准则。例如,在许多情况下,传媒报道一种态度的转变可 以取代必需的行动,公开的民意调查部分替代了大街上的示威游行。当
15、电子传媒使“距离”的意义消失时,人与人接近在道德上便是一种好的选择。(摘编自传播媒介变迁的社会影响).下列关于“媒介”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传播学角度看,媒介是指利用媒质存储和传播信息的物质工具;它历史悠久,并且随人类历史发展而 不断发展变化。B.作为远古时期的媒介,“结绳记事”发生于语言产生之后、文字出现之前的漫长年代里,在当时曾经发 挥过重要作用.C.文字不仅是我国封建王朝时代最主要媒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封建王权及社会生产力的地位象征和科 学技术的映射。D.媒介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表现形式,如古代的甲骨、青钢、竹面、麻纸和今天的广播、电视、互联 网等都是媒介。17 .下
16、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媒介是适应人类沟通交流、生产生活乃至繁衍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媒介传播以人为基础,以人的迁徙 或者流动为依据。B.广播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电视利用电子技术以及设备传送活动的图像画面和音频信号;后者 兼有前者的功能C.自19世纪以来,不断发展的电子媒介打破了传播的文化条件限制,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如今已融 入人们生活之中。D.电子媒介破除了使用着与既定的社会身份和地位的关联,创造着新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准则,促使人们形 成了向善的道德。18 .几种电子类大众传播媒介各有何优点与不足?请结合材料二概括说明。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
17、料一“该教孩子说方言吗” “宿舍里最难懂的方言” “四川方言到底有多萌” “一个字代表你的家乡方 言”在微博话题榜上,这些与方言有关的热搜阅读量全部过亿。与此同时,以方言创作并传播的文学、 歌曲、影视、综艺等作品也深受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喜爱。比如,热播剧山海情中的方言和剧情更加贴 合,闽南语歌曲大田后生仔在短视频平台的播放量超20亿次。上述这些用方言表达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统称方言文化,其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具有 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方言现象,主要指用方言称说的地方名物,如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饰、饮食等 现象;二是具有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方言民俗或艺术,包括口彩禁忌、称谓地名、娱乐游
18、戏、婚育丧葬、 祭祀信奉等方言民俗活动,以及歌谣、曲艺、戏剧、吟诵、故事传说等方言文艺活动。当然,方言并非单纯只指汉语方言,每种语言包括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内部都可划分为不同的方言;方 言文化,也不限于某些特定的语言方言之内,而是根植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华优秀语言文化。 近年来,随着语言资源观的兴起,方言文化的内涵也有所拓展,广义上还包括具有特殊文化意义和文化价 值的方言,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濒危方言,有特殊文字或书写传统、有丰富文学艺术传统的方言,与国家稳 定和安全相关的关键方言,以及在城镇化背景下变化发展剧烈的大城市方言等。(摘编自王莉宁方言文化受追捧的背后,光明日报2021年5月3日)材
19、料二:日前,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召开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推进会,我国完成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 期目标,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语言资源库和展示平台。语保工程一期完成了 1712个调查点的语言资源调查采集,涵盖全国所有省区市,调查收集到123种语 言和全国各地方言的原始文件数据超过1000万条,其中音频数据超过560万条,视频数据超过500万条, 总物理容量达100TBo 一大批濒危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得到科学系统的调查保护。目前,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建设已正式启动。二期建设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此前调查收 集的语言资源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加工和全面深度的开发应用,建成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
20、语言资源公共 服务平台,产出系列标志性成果,全面提升我国语言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同时还将对一些持续濒危的语 言方言开展调查保护,编写出版语言资源集、濒危语言志等内容。(摘编自郭兴世界最大语言资源库是怎样建起来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1年4月22日)材料三:语保工程的实施,为更好地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作出了特殊贡献。2018年10月 在湖南长沙召开的世界语保大会及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发表的“岳麓宣言”,标志着世界语言资源保 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形成了新的维护世界性语言文化多样性之“中国波”,也必将 加快我国各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的国际化步伐。我国是保
21、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国际公约签约国之一,理应在维护语言文化多样性 方面走在前列,并占据应有的领地,争取国际舞台及学术研究的话语权。我们在所获得语言资源保护基础 上的开发应用将为我国培育和储备更多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多语言人才,也将服务于国家经济强国、文化强 国、“互联网+”战略。近年来,我国学者提出了 “一带一路,语言铺路”的口号。实陆上,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响应国家非通 用语外语语种人才培养的号召,开设“一带一路”非通用语或小语种语言课程,旨在为“一带一路”建设 提供语言支持。(摘编自丁石庆语言资源的多元化开发路径,光明日报2021年5月3日).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22、的一项是()A.在微博话题榜上,有些与方言有关的热搜阅读量过亿,加上用方言创作并传播的文艺作品受到很多人喜 爱,都说明目前方言受到人们的关注。B.方言文化指用方言表达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体现为用方言称说的地方名物,以及婚育丧葬、歌 谣曲艺等方言民俗活动和方言文艺活动等。C.方言并非单指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也不例外,并且方言文化也不限于某种语言的方言中,而是根植 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华优秀语言文化。D.我国在一期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设中,不但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语言资源库和展示平台,而且对搜 集的方言进行了全面的开发。1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23、方言文化的内涵随着语言资源观的兴起而拓展,如把有着特殊文字或书写传统和丰富文学艺术传统的方 言,以及变化发展剧烈的大城市方言等归为方言文化。B.材料二列举了具体的数据,说明了我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期的工作量大、搜集的数据多,同时也表明 语言资源调查采集的调查点涵盖面很广。C. “一带一路,语言铺路”的口号是在国内多所高校开设了非通用语或小语种语言课程的大背景下由专家 提出的,对语保工程具有指导性意义。D.材料三从语言保护工程的国际化角度讨论我国语言保护工程实施问题,解释了世界语保大会在长沙召开 以及“岳麓宣言”对中国语保的意义。21.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有哪些具体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八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优质的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是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关 键。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相继提出了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优良品种选育 推广以及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要求,中国种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3月20日,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海南省三亚市拉开帷幕。大会以“引领中国种业,共 创民族复兴”为宗旨,以“种业使命,南繁未来”为主题。海南省政府、农业农村部、百余位业内院士专 家、种业领军企业代表齐聚南海之滨,为中国种业的创新发展汇智献策。全球农业创新的领军企业之一,拜耳携旗下玉米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10 实用 文本 阅读 原卷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