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目标1 .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4 .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场面,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重点)2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2、?(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板书:泼水节, 然后师在前面加上“难忘的”三个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学习了课文我们就会知道 答案。(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1 .学生自由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2 .再次读课文,圈出生字,遇到难读的生字和句子多读几遍。3 .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认读词语。(自由读,指名读,齐读)(2)归类认读生字。(翘舌音:驶、盛、祝、寿后鼻音:龙、容、康)(3)重点强调多音字“铺、盛”的读音。六、说效果:此课教学,基本上到达了我预设目标,师生都能融情于文。特别让我感动的是:1 .请他们自读二自然段后,我问他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有那么多读后的感受跟我说, 比
3、我预想的“泼水节很好玩”,“人们好高兴呀”这些话要丰富的多。他们有的说了心中的小问 号,有的说了当时的情景,有的说了自己的感受,当时,学生的回答激励了我,我感觉他们真 可爱,真会读书,更爱思考。2 .学生是最真实的,比方弱处理的第三段,礼炮的轰鸣,五彩缤纷的火花,象脚鼓点声中 赛龙舟的场面,给了学生巨大的震憾,让他们在课堂上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然而在唱起歌来,跳起舞来时,我放的是音乐课曾学的傣族舞蹈金孔雀轻轻跳我班学 生都会跳,在元旦联欢会上还表演过,然而课堂上只听见唱,没有几个人跳,课后我也反思了 一下,原因有二,一是我放的是伴奏带,由听到唱到跳,于学生着想,是必有一个熟悉过程, 因此不能到
4、达伴奏带一响,马上就能唱跳的效果,因为毕竟是二上学的一首歌,也许在这里我 放有歌词的歌带,效果会好些。二,我要学会他们音乐课上那样跳就好了,能刺激他们的回忆。 因此此处为学生着想不够。止匕外,我希望我评价学生的语言更精炼些,不要重复学生的答案。10(4)交流识字方法。4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5 .学生讨论交流。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 .文中介绍的是哪个民族的泼水节?(傣族)2 .换词比拟:“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3 .指导读一一练习读一一齐读。四、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1 .默读课文,想一想“难忘的泼水节”发生在哪一年。(1961年
5、)2 .思考:1961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练习说话。3 .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描写人们动作的词语进行体会。(敲起赶来撒满欢呼)4 .那一年,周总理已经六十多岁了,他为什么会去那么远的地方与傣族人民一起过节?(关 怀各族人民)5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五、总结延伸1 .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与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用一两句话把你 的感受写下来。(学生交流后自由举手说一说,并写在笔记本上)2 .全班齐读全文。第2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8个生字。2 .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
6、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 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难点)3 .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一、复习导入1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情况。2 .让学生自由举手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课文情况。二、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L默读课文,思考: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3 .周总理是怎样打扮的?为什么要这么打扮? “笑容满面”说明了什么?(尊重当地风俗,与人民心连心)4 .周总理怎样泼水?傣族人民怎样泼水?他们各在祝福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齐读这两个 自然段,想象泼水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同喜同乐的心情。)5 .练习句式:“一手一手”和一边一边
7、三、学习课文第68自然段1 .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说1961年的 泼水节令人难忘?2 .情感升华:“多么幸福”“多么令人难忘”是傣族人民对1961年泼水节的最直接、最具 体、最真实的感受。即使多年以后,人们想起1961年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依然感到幸福 无比。3 .指导读:练习读一一范读一一分组读一一比赛读一一齐读。四、指导写字学习生字“忘、泼、度、龙、炮、穿、向、令”。1 .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按结构将生字分类)2 .教师范写,重点指导。(1)龙:独体字,与“尤”作比拟,多一撇,书写时横短撇长,末笔点勿丢掉。(2)度:半包围结构,注意“”
8、的写法:横、竖、竖、横。3 .学生临写,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4 .学生展示,交流评价。教学板书17难忘的泼水节周总理心连心幸福产踣(盛情迎候俵族人民敲鼓跳舞 .泼水祝福教学反思难忘的泼水节一文热情洋溢地表达了 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一同过泼 水节的情形。课文紧扣“难忘”二字展开,突出“景难忘”“人难忘” “情难忘”,表达了周总 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为什么会难忘呢?二年级的学 生对周总理知之甚少,所以对学生来说,这是个难点。因此,课前我让学生有关周总理的 资料,也可以问问爸爸妈妈,学生了解了周总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品质,对于突破这个难 点很
9、有帮助。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难忘的泼水节表达了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情景。 通过描写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周总理穿着傣族服装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祝福,把快乐和幸 福带给他们,表达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本文是按照事情开展顺序写的,所以讲课时按文章顺序来进行,让学生体会到周总理对人民的 关心,与人民的心连心。学习本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周总理的可亲可敬,与傣族人民心连心 的深情,充分感受到周总理的人格魅力。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敬爱。一、教学效果为了表达“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一情感重点
10、,在教学中, 我以“情”为契机,通过大量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周总理。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从中体验 总理和人们之间的深厚感情。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体会傣族人民为欢迎总理所做的准备,通 过朗读去感受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的崇敬。然后,从总理的穿着,可以看到总理和人民挨得那么 近,从而感受总理伟大而平易近人的优良品质。特别是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朗读,可以说孩子们 的感情是水到渠成的,喷薄而出,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成功之处1 .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 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通过屡次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感受周总理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感 受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欢
11、迎的激动与热情。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感受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 民的心连心的鱼水之情。2 .课堂上我利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回答下列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评价语言丰富、 多样化,评价实效性强。3 .识字写字仍然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本课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并学会积 累和运用本课生字词。三、缺乏之处:1 .课上,没有尽可能地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 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有些被动,没有完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 .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处理不是很到位。3 .指导学生写字的时候,只强调应注意什么,没有把学生可能写错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难忘的泼水节 部编人教版二 年级 语文 上册 难忘 泼水节 教案 教学 反思 说课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