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一轮复习浙科版种群及其动态应用创新作业.docx
《2023届一轮复习浙科版种群及其动态应用创新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一轮复习浙科版种群及其动态应用创新作业.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种群及其动态应用创新A应用生物防治在控制动植物危害方面的应用(2022届吉林长春一模,33)橘小实蝇侵入我国后,在福建、珠海等地数量剧增,严重影 响了橘树的生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橘小实蝇卵的密度B.入侵初期橘小实蝇种群数量近似呈J形增长C.橘小实蝇入侵使当地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可用化学、生物和机械防治控制橘小实蝇的数量答案A橘小实蝇卵不活动,需用样方法调查,A错误。1. (2021海南,18, 3分 生活情境)农业生产中常利用瓢虫来防治叶蜻。某小组研究瓢虫的饥饿程度和密度对其捕食作用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6 5 4 3 2 10S
2、6O.O.6O.O.符三世把景一未饥饿一饥饿24 h一饥饿48 h1 2345 瓢虫密度(头/皿)A.在相同条件下,瓢虫密度越高,捕食作用率越低B.饥饿程度和叶螭密度共同决定了瓢虫的捕食作用率C.对瓢虫进行适当饥饿处理可提高防治效果D.田间防治叶蜻时应适当控制瓢虫密度答案B相同饥饿状态下,瓢虫密度越高,捕食作用率越低,为保证较高的捕食作用率, 防治叶螭时应适当控制瓢虫密度,A、D正确;图中,实验的自变量是饥饿程度和瓢虫密度, 因变量为捕食作用率,决定了瓢虫捕食作用率的因素是饥饿程度和瓢虫密度,B错误;瓢 虫密度相同的情况下,饥饿24 h和饥饿48 h的捕食作用率均高于未饥饿的捕食作用率, 故对
3、瓢虫进行适当饥饿处理可提高防治效果,C正确。2. (2019课标【,31,8分)某果园中存在A、B两种果树害虫,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 两种害虫;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Y诱杀B可减轻B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D果园中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是。该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是 o(2) A和B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通常是指性引诱剂Y传递给害虫B的信息属于。使用性引诱剂Y可以诱杀B的 雄性个体,从而破坏B种群的,导致降氐,从而减轻B的危害。在两个熊猫种群之间建立绿色通道,便于两地种群之间进行,以保护 该濒危动物种群的基因库。据材料推测,r对策的生物种群数量易受 制约因素影响,如蝗虫大爆发的规律往
4、往是第一年洪灾,第二年干旱等。而K对策的生物种群易受 制约因素影响,如许多哺乳动物种群的种群密度过大时,资源匮乏,往往容易暴发传染 病。答案(DK r (2)提高环境容纳量(或提高K值)易地保护基因交流(3)非密度密度食物等解析(1)蟾蛇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属于r 对策生物;熊猫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属于K 对策生物。(2)建立自然保护区,给熊猫提供充足的食物资源,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 就地保护措施,其目的是提高环境容纳量(或K值)。将熊猫迁离不适合其生存的地域, 另寻他地建立人工繁育中心,这样做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
5、易地保护措施。在两个熊 猫种群之间建立绿色通道,便于两地种群之间进行基因交流,以保护该濒危动物种群的 基因库。(3)第一年洪灾,第二年干旱等,容易造成r对策的蝗虫大爆发,这说明r对策生 物易受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而K对策生物易受食物等密度制约因素影响。2. (2020 5-3原创题I知识新)种群对环境的适应通常有两种对策:r对策和K对策。r对 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 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为r对策和K 对策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种群数量(N)种群数量(N)二K对策S:稳定平衡点对策
6、x:蔡鹭( 占成灭绝占、八*J.、(J翊添黏急有人用以量取胜和以质取胜两个词语形容两种适应对策,它们分别对应 对策和 对策。(2) 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该平衡点相当于种群数量S形增长的 0野马等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逐渐走向灭绝,对此可采取哪些保护 措施?。答案(Dr K (2)环境容纳量(或K值)(3)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等解析(Dr对策生物通常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此类种群以量取胜;K对策生物通常 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此类种群以质取胜。(2) 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 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
7、平被称为环 境容纳量(或K值),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 最大数量。(3)对于珍稀濒危动物,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就地保护;b.易地保护;c.在两个 种群之间建立绿色通道,以保护该濒危动物种群的基因库;d.建立精子库、基因库等;e.利用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应用创新题组c应用生物防治在控制动物危害方面的应用(2021德州一模,12)为治理蝗灾,我国古代人们总结出很多方法:五代时期”等县 蝗寻为蚂鸽食之皆尽。敕禁罗弋鸩鸽,意思是引入蚂德能防治蝗虫,禁止捕捉蚂留; 明代时期然蝗虫之所至,独不食榆桑与水中菱灵,宜广种此”,意思是蝗虫
8、经过的 地方,唯独不啃食榆桑和水中菱灵,因此可以大量种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引入并保护鸭鹤的目的是增加蝗虫的天敌数量B.广种榆桑与菱英可以有效减少蝗虫的食物来源C.上述防治措施都能有效降彳氐蝗虫的K值D.生物因素是影响蝗虫种群数量最主要的因素答案D鹃鸽是蝗虫的天敌,A正确;影响蝗虫种群数量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水分等 非生物因素,D错误。1. (2021枣庄期末,13生活情境:桔小实蝇)桔小实蝇成体长约10毫米,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可危害柑橘、柚子、芒果等250余种作物果实。研究人员在不同果园中设置捕虫瓶,动态比较桔小实蝇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35030
9、025020015010050诱捕虫数/(头瓶” 7(I1) 一柑橘与柚子的混栽园 柑橘园-O-植手园JWVNV.外加期A.可采取标记重捕法估算桔小实蝇的种群数量,以监测病虫害的发生程度B. 9月26日前后的种群数量约为环境容纳量的1/2,是防治桔小实蝇的最佳时机C.建议尽量避免各类水果混合栽培,以降低桔小实蝇爆发的风险性D.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性别比例答案C对于桔小实蝇幼虫应使用样方法估算其数量,对于成虫可采用诱捕的方法估 算其数量,A错误;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应越早越好,应在K/2之前防治,B错误;由图可知, 柑橘与柚子混合种植时,诱捕到的桔小实蝇数量多,即应尽量
10、避免各类水果混合栽培,C 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性别比例间接影响种群数量,D错误。 创新种群对环境适应的两种对策(2021烟台二模,17素材新)(不定项)生物有两种繁殖策略模式:速度策略(r策略)和环境容纳量策略(K策略)。采取I策略的生物通常是一些小型生物如果蝇、鼠等,适应食物或温度等波动因素;采取K策略的动物个体大,数目少,例如大型哺乳动物等。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 r策略的种群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较大,其种群数量可能会出现较大波动B.r策略的生物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后代,以便在特定的环境中占据优势C.虎属于K策略的生物,其有效保护措施是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以提高
11、K值D.两种繁殖策略中,K策略对种群基因的延续更有利答案ABC与K策略相比,r策略的动物数目多,繁殖率高,对种群的延续更有利,D错 误。1. (2022届滨州月考,18模型新)(不定项)如图中甲和乙两条曲线代表甲、乙两种生物数量凡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kM”,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甲种生物而言,B点时其种群数量表现为下降B.对乙种生物而言,F点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其种群的数量C.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容易灭绝,其变化曲线比较类似甲曲线D.乙曲线可表示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在种群密度低时种群数量也能迅速回升 答案AB对甲种生物而言,B点位于直线p的上方,说明此
12、时故种群数量表现为 上升,A错误;对乙种生物而言,F点位于直线p上,说明说明种群数量没有增长,B 错误;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繁殖率低,容易灭绝,其变化曲线比较类似甲曲线,C正确; 乙曲线显示在种群密度低时种群数量也能迅速回升,符合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的特 点,D正确。应用创新题组D应用生物防治在控制动物危害方面的应用(2021苏北七市二模,10 I科研情境)烟粉虱直接刺吸番茄植株的汁液,危害植物生长。研究人员研究不同邻作模式对番茄植株上烟粉虱种群数量的影响(TM :番茄单作,TZ :番茄邻作西葫芦,TC :番茄邻作黄瓜),得到如表所示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烟粉虱雌成虫雄成虫幼虫种植模拟T
13、M TZ TC TM TZ TC TM TZTC发生.03 0.66 0.36 0.45 0.07 0. 12 1.9 1.271. 16早期种群数主要发量.头26. 69 1.27 1. 68 6. 74 0. 23 0. 9416. 47 3. 354. 25生期叶发生. 84 1. 21 1. 22 2. 32 0. 22 0.41 6. 69 2. 962. 25晚期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烟粉虱种群密度B.烟粉虱与番茄之间存在寄生关系C.邻作可以降低烟粉虱的危害D.邻作可改变种群成虫性别比例答案A烟粉虱体型微小,不适合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烟粉虱种群密度,A错误;烟粉 虱直接刺吸番茄植株
14、的汁液,与番茄之间存在寄生关系,B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可知,番茄 的两种邻作与单作相比,烟粉虱的种群数量均明显降低,C正确;以主要发生期为例,单作 的雌雄比约为3. 96,两种邻作的雌雄比分别约为5. 52、1. 79,因此邻作可改变种群成虫性别比例,D正确。知识拓展 烟粉虱是半翅目粉虱科动物,是一类体型微小的植食性刺吸式昆虫,寄主范围非常广泛,可危害蔬菜、花卉、果树等作物,可在植株内或植株间作短距离扩散,也可 借风或气流作长距离迁移。2.研究人员根据当地农田中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绘制出的X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一当年种群数量加一前一年种一数量1.5引入天敌0.5I I
15、I I I I1) S io l5 2i)25 Wo35 时间/年A.开始的15年间,田鼠数量最多的是第10年8. 510年间田鼠数量减少可能是由食物不足引起的C.引入天敌是根据捕食关系而采取的生物防治D.第25年诱杀雄性田鼠也会起到图中类似的效果B入 1,种群数量不断增长;,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X1,种群数量减少;由题图 可知,开始的15年间,田鼠数量最多的是第10年,A正确,B错误。利用捕食、种间竞争 等种间关系进行的害虫防治属于生物防治,C正确。诱杀雄性个体可破坏田鼠种群的性别 比例,使其出生率降氐,也会起到题图所示的引入天敌后的类似效果,D正确。 创新生物种群数量动态曲线分析1. (
16、2022届苏州期初,10)如图中的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燕鸽和蝗虫当年的种群数量 (NJ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种群数量(N“)种群数处)A.研究燕鸽和蝗虫的关系属于种群层次B.当种群数量处于S点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当燕锢种群数量低于X点时,该种群数量会逐年下降D.当种群数量较少时,曲线乙的种群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答案A燕德和蝗虫属于不同的种群,研究燕鸽和蝗虫的关系属于群落层次的种间关 系,A错误;分析题图,当种群数量处于S点时,与Y的比值等于1,说明此时种群的出 生率二死亡率,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正确;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当
17、燕德种群数量低 于X点时,N川与 的比值小于1,说明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逐年下降,甚至灭绝,C正 确;当种群数量较少时,乙曲线高于甲曲线,且乙曲线中 w”与N的比值大于1,说明曲线 乙代表的种群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0正确。2. (2021泰州期末,19 I知识新)生物有两种繁殖策略模式:速度策略(r对策)和环境容 纳量策略(K对策)。采取r对策的生物通常是一些小型生物如果蝇、鼠等,适应食物或温 度这些波动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r对策的生物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后代,以便在特定的环境中占据优势B.r对策的种群常受到非生物因素的控制,其种群数量通常不能维持在K值附近C.只要将沙
18、漠蝗虫的数量控制在K/2之内,就能有效地控制近期危害非洲的蝗灾D.虎属于K对策的生物,其有效保护措施是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以提高K值答案ABD r对策的生物体型小,繁殖能力强,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后代,在特定的环境中占据优势,A正确;r对策的种群常受到非生物因素的控制,多变且难以预测,种 群数量常低于K值,B正确;蝗虫属于r对策的生物,适应食物或温度这些波动因素,能在 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后代,种群数量控制在K/2以下不一定就能有效控制蝗灾,C错误; 对于K对策的生物,应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空间资源等,以提高它们 的K值,D正确。名师点拨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一轮 复习 浙科版 种群 及其 动态 应用 创新 作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