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二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学案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高中历史选修二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学案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选修二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学案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单元课标】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等对促进交通 进步的作用;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重要意义。【知识梳理】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1、原始人:习惯性的足迹、以往地位中心的交通、依赖天然的道路与河流。2、陆路:.(1)古罗马:(2)秦朝:(3)汉朝:(4)唐朝:(5)元朝:3、水路:中国秦朝隋朝元朝世界法国狂乂 荷二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1、中国的海洋航向:(1)西汉:(2)宋元时期:(3)明朝:(4)总之:中国古代2、世界航海活动:(
2、1)新航路开辟之前:(2)新航路开辟: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开展:1、铁路时代:(1)蒸汽机车:(2)铁路网:(3)中国铁路的开展:2、航运:(1)轮船:(2)(3)中国的航运事业:四、交通与社会变迁:阅读本子木内容,概括交通改变的意义【重点阐释】1、大运河开凿的客观条件、主观目的和作用?(1)客观条件:隋朝完成统一,社会秩序逐步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和开展,为大 运河开凿创造了物质条件;中央集权加强,能够组织大规模人力和物力进行开凿。(2)主观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加强 对江南产生粮食的漕运。(3)作用:巩固了这中央集权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加强了南北
3、方的经济联系,也推动了区 域沿岸经济开展,成为交通枢纽和大动脉。【限时训练】1 .中国近代通行原那么源于英法联军在中国制定并实行的租界规程中载明的条文:车辆超过时必须靠路左。 1945年前后蒋介石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把靠左通行改为靠右通行,并特地发布了中国近代第一部交通规那么 一一城市交通规那么。这说明()A.近代中国人主动学习西方文明B.中国近代交通开展带有殖民色彩C交通规那么最早出现于甲午战争后D.中国近代交通规那么发生根本变化2.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凤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者,但无人开设木 行;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
4、成为著名的木竹集散地,当地的木行鳞次栉 比。这最能说明()A.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快速开展B.便利的交通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因素C.交通开展促进了蚌埠资本主义的产生D.木竹市场的形成推动当地商品经济开展3.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叙载:“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道,不但互市之要区, 实亦西北之屏藩以此项路工实关大局。”由此推断,京张铁路的修建()A.推动了交通的近代化进程B.使中国出现铁路建设的一个高潮C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D.有利于促进经济交流与巩固边防4.18世纪90年代,英国掀起了运河开凿热。北起马基特哈伯勒,南到牛津,西达格洛斯特,东迄伦敦,运河开凿 发起人比比皆是
5、,报栏中关于运河的报道铺天盖地。但19世纪20年代后,这一热潮迅速降温。这一变化可 说明()A.铁路在英国内陆运输的作用增强B.工业化为运河业开展提供了契机C.自由放任政策阻滞了运河的开凿D.石化工业开展使运河开凿热降温5.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纯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 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 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A.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B.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开展D.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6 .随着大运河的
6、开通,扬州等城市在唐代便“当南北大冲”而“百货所集”,城市繁荣异常,宋时更是“自淮 南之西,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蜀汉,十一路百州之迁徙贸易之人,往还皆出其下。舟车南北,日夜灌输京师者, 居天下十之七”。这说明()A.扬州成为南方经济中心B.交通改善推动城市经济开展C京师地区完全依赖南方D.大运河取代了传统交通要道.在中世纪的英国,旅游多是贵族的活动,主要动机是对知识的追求;19世纪,群众旅游成为趋势,长途旅行、周 末旅行逐渐盛行,主要动机是追求娱乐。这主要是因为()A.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B.交通工具的革新C.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D.社会财富的增加7 .如果说工业革命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传统交通工具
7、,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开展新的交通工具,新的交通 工具又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据此可知新的交通工具()A.以电力为主要的动力B.与工业革命相辅相成C.取代了传统交通工具D.推动了电力革命爆发.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 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到达 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贸易通道的改变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C.世界市场的形成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8 .新全球史中指出:正当中国船队在印度洋上进行探察之时,欧洲航海家也正准备进入大西洋和印度洋。 与郑和及其同伴
8、不同他们的探险有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是()A.政治和军事动机B.经济和政治动机C.经济和宗教动机D.政治和宗教动机9 .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中经洛阳,南达余杭(今浙江杭州),在地图上呈现出的形状;元朝大运”的形状。据此可知,运河的开凿”的形状。据此可知,运河的开凿河,北起大都(今北京),南达杭州,在地图上呈现出“与整修()A.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B.缓解北方水资源缺乏问题C.表达农耕文明的封闭特征D.巩固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10 秦朝直道南起都城咸阳,北至云阳郡(今河套地区),其中鄂尔多斯段修建在洛河流域河谷大道和马莲河流域河谷大道之间的子午岭主脉上,沿途驻扎
9、兵土。可见,秦朝修筑直道的重要目的是()A.开发江南B.经济交流C.天子巡狩D.军事防御.下面是18811911年中国新建铁路里程表。这反映了( )清政府借款修建外国资本直接投资清政府独立筹资官商合办里程(千米)4171.22746. 11042.41042.4占总里程的比重46. 3%30. 5%11.6%11.6%A.洋务运动推动了铁路的修建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无从开展C.西方列强实际控制了中国铁路的修筑权和经营权D.清政府通过独资、借款、合办等方式控制路权11 .据记载888年清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 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
10、这说明()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B.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开展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D.迷信思想阻碍科技传播.据记载,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重开会通河,依托京杭大运河,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901年清政府废 止漕运。而当西方已有的传统贸易商路被阻塞时,西方人急切地开辟新航路。由材料可推断出中西方() A.对外政策不同B.国家制度不同C.经济开展形式不同D.思想文化的不同12 .据史料记载,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驿站1 383处,“汉地”由兵部统领,“北地”由通政院统领,“陆那么以 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那么以舟”。与驿站相辅而行的有急递铺,“而梯航毕达,海宇会同,元之天下,视前代
11、 所以为极盛也”。这些举措()A.开创了古代的驿传制度B.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C.导致了民族隔阂的加剧D.促进了交通工具的进步二、材料题13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 秦始皇时代,中央政府以极大的决心建立全国的交通道路网。凭借统一国家强大的组织力和雄 厚的财政实力,秦朝很快建立起以公路交通为主,辅以运河运输的交通体系。在六国自身交通体系的基础上, 这一体系呈现出统一、静态、闭合的特点。与秦帝国修建道路以维护自身统治不同,罗马修筑道路与其大 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有直接关系,通过在战争中大肆掠夺,罗马积累了大量财富,这又为修筑道路提供了充 分的财力支持。最后罗马帝国形成了以地中海海运为主动脉、
12、以公路交通为血管的交通体系,呈现出囊括性、开放性的特征。摘编自牛秋实、葛臻明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通及社会比拟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帝国与罗马帝国交通体系的不同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交通事业开展与社会文明进步间的关系。14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侵略者特权的扩大,外商在华轮运势力也空前地扩张起来。旗昌、 德忌利士、省港澳、公正、北清、太古、华海、扬子、怡和等轮船公司相继出现在各个口岸。这些公司资 力雄厚,不仅拥有各自的码头仓栈,而且联设保险行号,俨然形成完整的外商轮船运输体系。据统计,各口外 商船只进出吨位,自1868年的63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选修二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学案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中历史 选修 12 水陆 交通 变迁 经济 社会生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