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园头中学2022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福建省莆田市园头中学2022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园头中学2022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市园头中学2022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中国离“发达”尚有大距离文/沈丁立随着中国锐意改革和参与国际合作,我国的国民经济产出已进入世界前列, 人民生活水平也有相当提升。世界对此有目共睹,各方朋友对中国发展所取得的进 步也都给予善意肯定。但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整体发展水平依然有限,中国,仍旧是发展中国 家。从三个方面,可以对此予以认识。首先,以中国的人口规模为背景,我国发展 的体量仍相当不足。其次,中国的人均发展指数在整体上尚处世界中下地位。再 次,我国内部的区域发展差别较大,经济社会同人文环保发展的错位更为显著。我
2、 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尚需在这些领域做出艰苦努力。就我国巨量的人口规模而言,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 行列。考察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考虑合适的参考系。从纵向看,同我国落后的 过去相比,在新中国建立的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确实取得了长 足的发展。但从横向看,同与我国经济规模类似的日本比,日本以我国1/10不到 的人口、1/25不到的陆地面积,其经济产出总量曾长期领先中国。而美国人口数 量迄今只有我国的22%,但其经济规模超过我国140机 可见我国的经济水平,不仅 远未达到发达行列,而且还差距明显。在全球范围,我国以世界约20%的人口,所产出的国民财富尚不足
3、世界的 l/10o我国人均产出更是不到世界人均的50乳与世界中位水平尚有如此差距,只 能说明我国在现阶段仍具相当的发展中国家特征。只有当我国人均产出超过世界均 值,我国民众的生活水准才会进入世界中游。此外,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C.侯仁之平素性情温和,但对北京却常常迸发出勇士般护卫的豪情,耄耋之年也如此。 卢沟桥的整修和后门桥的焕然一新就是证明。D.侯仁之对北京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他被誉为“活北京”,北京大学二十几届 学生都是见证者。他的讲座成为北大的一桩美谈。E.本文开头交代侯仁之去世的具体时间、地点、年龄和悼念情景,令人心生悲凉之意, 这和结尾饱含的缅怀之情遥相呼应,结构严谨。(
4、2)侯仁之创立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过程,表明他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哪些特点?请简 要概括。(6分)(3)文中的三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怎样理解对侯仁之的评价“行走天下,守望大地”?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 分)参考答案:(1)C3分,A2分,E1分。(B项”研究兴趣、方向发生转变”的原因错误。D项“他的 讲座成为北大的一桩美谈”错。E项“令人心生悲凉之意”不够恰当。)Q)壬现察和发现问卷.士才思考与不新探究.勒(学习和敢于制 街.小有学科兴A.?孑理论司究和女成月察%密包会.(6分,每点1 分.若对5点即可内满分.)(3) g 个小标期分别从不向倒面,叩从中N现代
5、历史电理学制的创立、北 友阳城改谨和i物保、中国之化迨产世界“申造”孑方面,突出 了长仁2 的巨大匠(3介)三个小林用又由小到大、层层深入地左穿个上.展现 1代仁之把个人的生命份依款入学术、“家乡”和囱家K就重金上妁宝奇历 杭,使杼仝文麻终沽靖,抄杓产证.(3分)(4)“在走天是说仅彳二乡历卜玄,从求季到学本q克与文屋访g 及国内外.“也之大”小屈示4长仁之视野广河.兀话,是学术M究于* 保犷民我文化建产,却爰放年金环与表家,以网际尢遗的也角九网;&,“什 走天卜”还折示了仗仁之一作臭而去干和探主然种,d命不息,求去不匕.“守华人地”是说馍仁2甲手A、今。事业的竽守,房不了他川4 命、刘学术、
6、对历史文化人区挛民破杓热爱之始和巨人&纹.“彳id.入下. 守坐大地”共叶核小之一生的贝支n黑.又是却他 生心系因京、奉发民就 的热恬登Jl. “行大大卜,守里大地”饱分r6者的,怀之惴,*明仗不 女已青世.但外钟永存.君照世间,永金必记.(表黑对即可.每点2分.手计4点即可蛉满分.其仲制寿能白61其说可 舶怙给分)略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 讳,改为贺氏。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操尚高厉,童敞不群,言行进 止,必以礼让,国相丁乂请为五官掾。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令
7、,以宽惠为本,不求课 地。后为武康令,俗多厚葬,及有拘忌I可避岁月,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政教大行,邻 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赵王伦篡位,转侍御史,辞疾去职。后除南中郎长史,不就,会逆贼李辰起兵江夏, 征镇不能讨,皆望尘奔走。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 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冰大将抗宠有众数T:屯郡讲堂。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 宠遂遁走,超、与皆降,郡悉平。循迎景还郡,即谢遣兵士,杜门不出,论功报赏,- 无豫焉。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以循为丹阳内史。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 发袒身,示不可用,敏竟不敢逼。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紫,或有老疾,就加秩命
8、,惟循与 吴郡朱诞不豫其事。及敏破,征东将军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征贤良, 皆不就。廷尉张闿住在小市,将夺左右近宅以广其居,乃私作都门,早闭晏开,人多患之,论 于州府,皆不见省。会循出,至破冈,连名诣循质之。循日:“见张廷尉,当为言及 之。”闿闻而遽毁其门,诣循致谢。其为世所敬服如此。陆机上疏,荐“循可尚书郎”,循不就。(选自晋书贺循传有删改)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政教大行,邻城宗之宗:尊崇8 .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略:谋略C.循少婴家难婴:缠绕,遭遇D.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黎维繁:捆绑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9、)()A.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10 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之二虫又何知C.论于州府,皆不见省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以循为丹阳内史既自以心为形役11 下面全能表现贺循淡泊名利的一组是(3分)()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转侍御史,辞疾去职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公车征贤良,皆不就陆机上疏,荐“循可尚书郎”,循不就A. B.C.D.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5分)译文:(2)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5分)译文:参考答案:4. B (略,侵占。)5
10、. A (A介词,用;B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这;C、介词,至旷 介词,对于;D介词,做,担任/介词,被)6. C (与贺循无关不属于淡泊名利不与物贼合作)7. (1)刺史嵇喜推举他为秀才,授官阳羡县令,(他)把宽恕恩惠当作根本,不苛 求考核最好。(举、除、宽惠、课各1分,句意1分)(2)贺循将檄文转交给抗宠,替(他)陈说叛逆归顺(的利弊),抗宠于是逃走,程 超、宰与都投降了,整个州郡完全平息。(移檄、陈逆顺、遁走、悉平各1分,句意1 分)【参考译文】贺循,字彦先,是会稽郡山阴县人。宗族里高祖贺纯,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汉安帝 的时候担任侍中,(因为)要避开汉安帝父亲的名讳,于是改
11、姓贺氏。贺循从小蒙受家庭 大难,被流放到海边,吴国被平定,才回到家乡。贺循操行崇尚高洁严肃,小孩子都不敢 和他聚在一起,言行举止,一定按照礼仪谦让,国相丁乂召请贺循担任五官掾。刺史嵇喜 推举他为秀才,授官阳羡县令,他把宽恕恩惠当作根本,不苛求考核最好。后来担任武康 县令,当地民俗大多喜欢厚葬,还有拘束于禁忌,回避年月,因而停办丧事不埋葬死者 的,贺循都严加禁止这样的事情。政治教化得以大力推行,相邻的城市都效仿他的做法。 但是,贺循在朝廷没有后台,长久不能加官进爵。赵王司马伦篡夺皇位,贺循转任侍御史,假托有病离开了官职。后来被授官南中郎长 史,没有去就任。恰逢叛贼李辰在江夏起兵,朝中的大将军都不
12、能征讨,个个都望风而 逃。李辰的另一个统帅石冰侵占扬州,赶走了会稽相张景,用以前的宁远护军程超代替了 张景,用张景的长史宰与领受了山阴县令之职。石冰的大将抗宠拥有军队几千人,驻扎在 州郡的讲堂里。贺循将檄文转交给抗宠,替他陈说叛逆归顺的利弊,抗宠于是逃走,程 超、宰与都投降了,整个州郡完全平息。贺循迎接张景回到会稽郡,贺循当即感谢打发了 兵士,闭门不出,论功报赏的事,他一概不参与。等到陈敏作乱,诈称有皇帝诏书,让贺循担任丹阳内史。贺循以脚有病为由推辞,他 手不能控制笔,又口服寒食散,披散头发袒露身子,以表示不能再被任用,陈敏最终不敢 苦苦相逼。这时州内豪杰都被捆绑起来,有的年老多病,就提高等级
13、和俸禄,只有贺循和 吴郡的朱诞不参与这件事。等到陈敏被打败,征东将军周馥上奏任命贺循领受会稽相,不 久乂任命为吴国内史,官府征召他为贤良,他都不就任。廷尉张闿住在小城里,想要夺取临近的住宅来扩大自己的居所,于是私自建造了一个 大门,早晨关闭晚上打开,人们都很担忧这件事,上报到州府里,(这件事)都没有被过 问。正赶上贺循外出,到了破冈,于是人们一块拜访贺循去质问这件事。贺循说:“我见 了张廷尉,一定会为你们说到这件事。”张闿听说后赶紧拆毁了自己的大门,到贺循府上 去谢罪。他被世人敬佩折服就是像这样的。陆机向皇上上奏章,推荐“贺徇可以担任尚书郎”,但是贺徇不去任职。5.文言文阅读(共40分。)阅读
14、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 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 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 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日:“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 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 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 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日:“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屣,织作筐、缉
15、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 乃跪床下请日:“窃闻夫子高认,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 罪。”鸿日:“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缰,傅粉墨,岂鸿所 愿哉? ”妻日:“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布衣,操作而 前。鸿大喜日:“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 ”字之日德曜,名孟光。居有顷,妻日:“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 ”鸿 日:“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后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尻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 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日:“彼佣以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
16、也。”乃方舍之 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日:“要离烈 ,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愿以身居作B.鸿并绝不娶C.简斥数妇D.无乃欲低头就之乎A.愿以身居作B.鸿并绝不娶C.简斥数妇D.无乃欲低头就之乎居作:作佣人并:全部简:直接就:投身、屈就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B.因为执勤/谁为大王此计者C.今乃衣绮编,傅粉墨/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以观夫子之志耳/舞幽壑之潜蛟.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梁鸿崇尚节
17、操的一项是(3分)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鸿不受而去,归乡里鸿不受而去,归乡里居虎下,为人赁舂七口而鸿不答鸿潜闭著书十余篇A.B.C.D.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梁鸿曾在当时的最高学府中学习,博览群书,无所不通;学成之后却因家境贫 寒无法著述,只好在上林苑中放牧。B.梁鸿为人正直耿介,他死后,人们都认为品性清高的他足以与坚守信念的要离 媲美。C.孟光貌丑而心慧,在刚嫁给梁鸿时用盛装丽服来试探梁鸿的品性,其实孟光早 已有隐居的准备。D.皋伯通发现佣工梁鸿之妻对丈夫十分敬重,因此断定梁鸿是一个非凡的人,于 是安排他住在家里,使梁鸿得以闭门著书
18、。12 .翻译下边句子(13分)(1)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5 分)(2)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4分)(3)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以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4分)参考答案:10. C (简:挑选。)A (A.连词,因为;介词,把。B.介词,替、给。C.副词,竟然、却。D.助词,的。)C (写梁鸿葬父,与“崇尚节操”无关。写梁鸿为了生存而替人赁舂,与 “崇尚节操”无关。写梁鸿著书情况,与“崇尚节操”无关。)11. A (A原因是“而不为章句”,并非因为家境贫寒。)(1)那家邻居的老人们看到梁鸿不是平常人,就都责怪那
19、家主人,并称赞梁 鸿忠厚老实。从此那主人才敬佩梁鸿,(“耆老”、“让” “于是”各1分,语 意通顺2分)(2)曾经不慎遗留火种(引起火灾)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找到被烧的人 家,问他们损失了什么,把猪全部拿来赔偿他们。(“所去失”、“以”各1 分,语意通顺2分)(3)伯通看到了感到很奇怪,说:“那个打工人能让他的妻子如此敬畏他,不是 平常人。”(“异”、“佣”各1分,语意通顺2分)略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金部郎中赠兵部侍郎阎公神道碑铭并序欧阳修阎氏世家于郛。其先曰太原王宝,以武显于梁、晋之间,实佐庄宗,战河上,取常 山,功书史官,爵有王土。郛之诸阎,皆王后也。周广顺二年,以郛
20、州之银野、郛城为济 州,阎氏今为济州笆野人也。公生汉、晋之间,遭世多虞,虽出将家而不喜战斗,独好学,通三礼,颇习子、史, 为文辞。是时银野大贼有众千余人,以公乡里儒者,掠致贼中,问以谋略。公毅然未尝有 所言。而为人状貌奇伟,举止严重,有威仪,贼皆惮之,莫敢害。贼平,公还乡里,以三 礼教授弟子。大宋受命,天下将平,公乃出。以三礼举中建隆某年某科,历汉州之金堂、 虢州之湖城二县尉,迁濮州濮阳令,皆有吏绩。太宗皇帝遣使者行视天下,使者还,言公可用。召见奏事,语音慢然,殿中皆耸动。 太宗奇之,拜太子洗马,知岳州。吴越忠懿王再朝京师,籍其所有浙东、西之地,纳之有 司。天子以为新附之邦,乃以禁兵千人属公安
21、抚其人,遂知苏州。五代之际,江海之间分 为五,大者窃名号,其次擅征伐,故皆峻刑法,急聚敛,以制命于其民。越虽名为臣属之 邦,然阂于江淮,与中国不相及者久矣。公以齐鲁之人,悉能知越风俗而揉以善政,或摩 以渐,或革以宜,推凡上之所欲施,宽凡民之所不堪,恩涵泽濡,民以苏息。政成召还, 以国子博士知济州,又知晋州。真宗即位,问公何在?左右具言所以然,即时召之。已在道,拜金部郎中、知青州。其后,郛州守臣某临遣,对殿上。真宗问郛去青远近,守臣对若干。真宗曰:“为吾告 之,将召也。”已而见召,行至钳野,遇疾。使者临问慰赐,满百日,赐告下济州,伺疾 少间,趋就道。一而疾病,以某年某月某日薨于济州,享年七十有七
22、。赠兵部侍郎,葬于 银野大徐村。呜呼! 士患不逢时;时逢矣,患人主之不知;知矣而不及用者,命也。惟公履道纯 正,生于多艰,而卒遇太平,以奋其身,又遭人主之知,尝用矣,而不暇于大用以殁。殁 而无章焉,则其遂不见于后世乎!(选自欧阳修集).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遭世多虞虞:忧患虞:忧患籍:登记C.以禁兵千人属公安抚其人属:交付D.悉能知越风俗而揉以善政悉:了解B.籍其所有浙东、西之地.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阎公的祖上是依靠武艺显名于唐末乱世的,后来依靠战功获得爵位。阎公出生武将世 家,却凭借学识参加科举考试走上仕途。B.在治理吴越之地的过程中,阎公了解越地风
23、俗,顺应民心,以施恩感化为主,使百姓 能够休养生息,取得很好的效果。C.宋真宗即位后,向侍从询问阎公,后来又几次召见,在阎公生病时还派遣使者前去慰 问,都体现了宋初的统治者对人才的重视。1).欧阳修感慨:阎公出生乱世,后来虽然遇上太平盛世,但是无人赏识,没有受到重用 就离世,死后也不被后世所知。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时银野大贼有众千余人,以公乡里儒者,掠致贼中,问以谋略。(2)越虽名为臣属之邦,然阂于江淮,与中国不相及者久矣。8 .根据文章第三段内容,概括吴越之地难以治理的原因。参考答案:5. D 6. D. (1)当时银野一伙势力强大的盗贼有成员一千多人,认为(因为)
24、阎公是乡里的读书 人,把他掳掠到强盗团伙中,向他询问计谋策略。(2)越地虽然名义上是臣属之邦,但是被长江和淮河阻隔,与中原地区没有联系很久 了。7 .原有主人,新近归附;土地割据,战乱频繁;苛政峻法,民不聊生;地势偏僻,与中 原地区久无联系。【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 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文言实词的含义 设题,然后把加点词的意思代入句中,看能否讲得通。本题中,D项,“悉”的意思是: 全部,详细。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莆田市 中学 2022 语文 模拟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