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刘半农改名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资料.docx
《32.刘半农改名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刘半农改名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资料.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刘半农改名人民政协报(2022年12月22日 第11版)作者:崔鹤同1913年夏,刘半农将回乡避暑期间的见闻,写成了一篇侦探小说匕首,投稿给由 新鸳鸯蝴蝶派”主笔的中华小说界,并获得良好反响。此后,刘半农走入了 新鸳鸯 蝴蝶派”的阵营,便又以笔名半侬”陆续投稿翻译小说黑行囊顽童日记洋迷小 影等,仅1914年他就在该刊物刊登了 9篇翻译作品。之后,他又在1914年底和1915 年,给新鸳鸯蝴蝶派”的另一个重要刊物礼拜六以及小说月报时事新报小 说海等刊物投稿,成为当时的小说新秀,半依声名鹊起。1916年10月,在陈独秀的影响下,刘半农将他的鼓吹资产阶级革命的文章灵霞馆 笔记爱尔兰爱国诗人发给了新青
2、年编辑部,文章在新青年的第二卷第二期上发 表,获得不错的反响,这也振奋了刘半农拟写革命题材文章的热情。与陈独秀的结识,与新 青年的邂逅,打开了他心灵的窗户,刘半农也成了新青年文化阵营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大 将,以致以后每期新青年发刊,陈独秀必约刘半农写稿。1917年元旦,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在文章中他主张破 除旧的文学规范,创造一种全新的文学面貌,引起了极大反响,得到很多活跃在文坛的先 进知识分子的支持和赞同,也掀起了一场关于“文学改良的论争热潮,新文化运动也由此 拉开了帷幕。为了推波助澜新文化运动,积极响应胡适、陈独秀等文学改良派们的号召, 1917年5月1日,刘半农发表了关于文学改良的文章我之文学改良观,正式踏入 了文学改良的阵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分子。虽然他的观点未获得全部的认可,但 他关于对标点符号的看法,关于诗歌他提出改用新韵增多诗体及提高戏曲的地位 等观点胡适非常赞同。他的举动深深地鼓舞和影响了许多人)土大了文学改良运动的声势, 也是他从新鸳鸯蝴蝶派转变为一名文学运动革新者的标志之一,刘半农也终于认清自己 将要行走的道路追寻新文学。1918年1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应用文之教授时,抛弃了以往为了迎合大众 读者、媚俗香艳的笔名半侬,正式署名半农。鲁迅说刘半农自此跳出了 新鸳鸯蝴 蝶派的旋涡。这个名字也伴随了他的后半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2. 刘半农 改名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资料
限制150内